1977-2020的43年高考歷程

2020-08-21 八姑文

01

又到一年高考季, 2020年的高考在推遲了一個月後,終於在萬眾矚目下,拉開帷幕。沒有哪個國家的高考這麼壯觀,這麼統一步伐,這麼扣人心弦。毫不誇張的的說,在每位家長心裡,高考是子女一戰定終身的大事。

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高考

我國的高考為什麼在百姓心目中這麼舉足輕重,有其歷史原因。從1966年開始,國家取消了高考制度,文革開始了, 10年可以稱為被「四人幫」耽誤的年代,學習變得不重要了,書籍匱乏,很多書變成了反動書,被銷毀了。什麼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根本買不到,也看不著。總之,讀書無用論充斥著整個社會。

記得那個時候,上學就是走過場,學工、學農、學軍、「拉練」這些活動特別多,學生不好好學習,老師夾著尾巴做人,畢業「有路子」找到工作,不上山下鄉是那個年代的奮鬥目標。知識分子是「臭老九」,誰也不想當知識分子,教師這個職業最不受人待見。

02

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山下鄉,最開心的是能分配到工廠工作。我還記那個年代,司機和副食店賣肉、賣菜的職業最吃香,買肉、買菜時都要討好他們,看他們臉色行事,否則買不到好肉、好菜。這些工作都是當時令人嚮往的工作。

司機這個職業在那個年代就更拽了,一個單位也沒幾個司機,記得我們那片居民區有個司機每天晚上侃大山,一大群人圍著他轉,聽說他路子特野,能弄到很多別人弄不到的資源,大夥都巴結他。

時隔50多年了,也可以提提上山下鄉了。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清楚這事。那個時候城市人畢業了要有一定比例的人去農村插隊落戶,叫上山下鄉,上山下鄉的學生可能永遠再也回不到家鄉了,成為永久的農業戶口。那個時候城鄉生活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從城市人淪為農村人無異於是人生中最悲催的一件事了。

03

「四人幫」倒臺後,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招生辦法是自願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統一考試由省級命題,考試在冬季進行,新生春季入學。1977年的大事就是恢復高考了。

從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時代就此到來。那些苦逼的上山下鄉的知青們,那些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女,那些沒有出路的年輕人們,被憋了11年的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能不為了改變命運同擠高考這個「獨木橋」嗎?

由於剛剛從 「四人幫」耽誤的年代過來,學校課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用的,很多人也脫離學校很多年了,手裡也沒書,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的複習資料引發了全家出動連夜排隊搶購的壯觀場面。各種書籍 都很匱乏,書籍不再是反動的了,書變得如此珍貴。

據統計,77、78年恢復高考後的冬夏兩季,全國共有1160萬人參加考試。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夫妻攜手同進一個考場,同擠「獨木橋」。40.1萬多名考生最終走進大學校園,錄取比例大約為4%左右。後來的幾年這個錄取比例一直沒有改變。高考難度很大。

那個時候,誰都沒有長後眼,上山下鄉是不是繼續?高考每年都有嗎?會不會中斷?這些都是未知數,所以參加這兩年的高考考生年齡段差異很大,經歷也各有不同,11年在不學習知識的年代,能參加高考,而且還能考上,不是簡單的事,事實證明,這兩屆大學生裡出了很多名人。給大家例舉幾個。

04

「如果沒有77年、78年高考,那我可能會像我表哥一樣,在建築工地搬磚。」1978年,從部隊復員僅僅兩個月後,劉震雲參加了高考,並以河南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大中文系。由他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地雞毛》想必大家不陌生。

同樣在1978年,張藝謀如願考上北影,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人生。在回憶高考時張藝謀曾說:「沒高考,沒現在。」他回憶自己的高考時說:「我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下鄉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又在鹹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之後,1978年,機會來了,我聽說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後的首次招生。趁著去瀋陽出差的機會,我帶著一包煮熟的雞蛋,從自己拍攝的一大堆攝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跑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進了電影學院,我發現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其實,我當初想要上大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謀出路,再實際點兒說就是得到免費教育,包分配。只要是大學生出身,地位就不一樣。1982年,我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這時候,我的人生才再次開始。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高考,很難說會有現在的一切。」

TCL董事長李東生,1978年高考從惠州考到華南工學院(現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後,李東生選擇了回惠州老家,被分配到惠州科委當機關幹部。李東生卻不滿足,自己聯繫了一家合資企業「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只有40人的企業,但那時已算是惠州跟電子沾邊的「大廠」了,也是以後發展起來的TCL集團的第一家企業。28歲時被任命為TCL通訊設備公司總經理,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飛躍。

顧長衛回憶高考時說「那就像一道光。」顧長衛是1976年高中畢業的,他被留在城裡等待分配工作,在家混了兩年也沒有工作, 1978年的高考,憑著學過畫畫以及曾經為少年宮畫一些海報、宣傳畫之類,經常能得到免費的電影票,考上電影學院。顧長衛後來在說高考對自己的影響時曾說:「事實證明,我們比父輩們要幸運很多,社會的變革為人們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1977年他還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當一名洗印工人,前途茫茫。1978年8月參加高考,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之後執導過《荊軻刺秦王》、《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霸王別姬》、《無極》、《梅蘭芳》等電影作品,多次榮獲過國際大獎。


易中天是直接考研的「學霸」。 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 易中天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雲」、「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首播即獲熱評。


77、78級大學生,是一個多數人經歷過上山下鄉磨練的群體,是一個歷經艱辛終於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的幸運的群體,是一個經歷了最激烈的高考競爭後脫穎而出的群體,是一個大浪淘沙後特色鮮明的群體。這恐怕也是造就他們之中很多人日後非凡人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05

高考的恢復,不僅不僅僅是那個年代有夢想的青年個體命運的拐點,更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拐點。從此,知識被重新賦予了足夠的尊嚴與價值,高考從此開始延續至今已經有43年了。

40多年來,大學為國家的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人才,高等學府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增加了很多,學校的增多,學校層次的不同,讓高考錄取率逐年升高,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考生都能被大學錄取。當年的天之驕子這個詞很少再用了。當今的大學生已經像當年的高中生一樣普及了。

40多年來,社會發生了很大變遷,高考還在繼續,大學畢業 文憑几乎是被社會認可的基礎線,大學畢業不再是當年的天之驕子,畢業後國家也不會再包分配工作了,當今大學生的挑戰是畢業後的競爭上崗,除了競爭IQ,還要有EQ/AQ等等,才可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嶄露頭角。

06


今年的考生註定不同以往,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高考衝刺階段網課成為最重要的手段,老師無法監督輔導,自制力成為考生隱形試卷。歷盡波折,必成大器。

祝2020高考順利!


歡迎閱讀@八姑文,八姑通過文字把有價值的所見,所聞,所想分享給有緣的你。

相關焦點

  • 高考|1977年高考英語題,你都會做嗎?
    今天是2020高考第一天,距離1977年恢復高考已經過了43年。▲1977年,在北京,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1977的冬天,關閉十餘年的高考恢復,570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迎接新的人生。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17年來高考首次推遲。報名人數高達1071萬,是十年內人數最多的一年。
  • 1977年,來自恢復高考的記憶
    1977年,是新中國經歷磨難、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第一年。就在這一年,我國恢復中斷10年之久的高考,至今已過去了整整43年。43年來,高考影響和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是許多中國人共同而有區別的記憶。讓我們一起走進當年的時光,重溫那些昔日的老照片。
  • 1977年,恢復高考的來龍去脈
    陳侃章著《冬季裡的春闈——1977年恢復高考紀實》,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精裝和平裝封面1977年恢復高考是一個大事件,是改寫中國歷史的大事件。如果是現在,大概連小學高年級學生都能答出這道題,但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 1977年的高考這麼淺顯的題目,還有不少考生答不上來。然而,恢復高考兩三年後,高考試題的難度已大大增加,考生的文化水平得到迅速恢復和提高。
  • 高考的起迄變革歷程
    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特別受社會關注,今年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進行高考,錄取工作也相應地要推遲一個月,對此,廣大考生和家長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了解一些我國高考的起迄變革歷程,也許更有應對變化的心理準備。 1949年前,中國各所大學招生考試的時間由各學校決定,並不是同時舉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時間去不同的大學進行多次髙考,可以被多所大學錄取,然後再選擇去上哪所大學。
  • 老照片回顧高考43年:馬雲高考數學1分,劉強東志願當官...
    2020年這場「非常高考」在延期一個月後終於拉開了帷幕。當刷到各路媒體聚焦報導高考動態、看到考生們戴著口罩奔赴考場、家長們緊繃著心十指相扣在考場外等候......特殊時期的高考,特殊時期的考生,註定在2020年盛夏留下不平凡的一筆。
  • 恢復高考第43年,浙江2020高考大事記
    浙江升學擇校局按:我國1977年恢復高考,已經走過了第43個年頭,今天,我省招生首段平行志願投檔分數線已出,意味著2020年浙江高考即將按步驟平穩有序的接近尾聲了。浙江2020年高考大事記NO1:3.0版本出爐外語和選考科目1年有效(2021年起) 同一年級統一科目統一時間開考 等級賦分分差由3分變1分(2022年) 三段招生改為二段(2021年) 語數外全國卷(2023年)NO2:縣中崛起第1名
  • 一個家族的高考歷程:1977-2013 36年致青春!
    6月6日,2013年高考湖南省地質中學考點,一名考生很輕鬆地前來看考場。記者 李丹 攝三十六年,高考史裡藏著盪氣迴腸的中國志。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黎明之年」,舉國沸騰。當年考生的陳輝沒有想到,36年來,高考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他的家人。2013年高考來臨,我們走進這個大家庭,陪他們回憶他們青春。他們的努力時光與榮耀時刻,也折射36年高考的變遷之路。
  • 關於高考,人們從未忘記1977年那個被夢想點燃的冬天
    人們在為今年考生加油的同時,不會忘記43年前,那場意味著重建社會公平公正時刻的考試。這扇閉關許久大門的重新打開,象徵著一個國家建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拐點,一個民族對知識和人才的重視,歷史與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 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又到一年高考季一個收穫夢想的季節2020年,一個獨特、不平凡的一年高考延期到7月自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已走過了43個春秋無數「追夢人」通過這次考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遇到了更好的人,更好的事贏得了更好的人生高考恢復檔案資料
  • 1977年高考是怎麼樣的?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卷題目及答案圖
    請回答1977怎麼玩?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是什麼?2017年高考已經開始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整整40年了。如果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你會做嗎?現在小編就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看看你可以得多少分?
  • 1977年恢復高考,停滯11年,27萬人命運從此改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高考整整延期了一個月,炎炎夏日,戴著口罩、接受體溫檢測才能進考場的考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高考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軌跡,也烙下了時代的烙印。在新中國成立後的高考史中有那麼一次非常特殊的高考,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前期準備非常倉促、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拐點,那就是1977年舉行的高考。今天,貳鴿給大家講講43年前的高考故事。
  • 1977年恢復高考浙江各縣的錄取人數
    文:光明人家 2020-08-20 現階段唯分數至上的教育制度一直備受人們的批評,包括嚴酷的高考,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高考維護了絕大多數人的公平,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考試、最能改變一些人命運的考試。
  • 今日高考英語!挑戰一下1977年高考英語題?
    1977的冬天,關閉十餘年的高考恢復,570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迎接新的人生。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17年來高考首次推遲。報名人數高達1071萬,是十年內人數最多的一年。
  • 1977年恢復高考的回憶
    1977年,是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年,考生實在是太多了,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青年、還有在家待業的人,都把這次高考當成了唯一出路。1977年的高考安排在了冬天,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餘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錄取新27.3萬人,七七級學生78年春天才正式入學。下面我們通過一些老照片來一起回憶一下當年的那次高考。
  • 盤點43年高考之間的「最」!一起來了解下吧。
    高考自1977年恢復以來,已經走過了43年,在這43年裡實現了很多人的人生夢想,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在這43年裡發生了很多事,並且有很多「最」。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吧。高考最難的一年,當然屬1977年了。2019年,很多省份的高考錄取率已經超越85%。你說當年高考難嗎?
  • 回顧我1977年的高考故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今年的高考因疫情推遲了整整一個月,更是格外引人矚目。在我的高考的記憶中,能與此相比的,可能只有1977年恢復高考的那一次了。1977年夏天,民間已傳出即將恢復中斷11年之久的全國統一高考的消息,當時我下放在農村。
  • 1977年,鄧小平如何決策恢復高考
    高考是一個萬眾矚目、影響重大的教育考試制度,而1977年恢復高考,是「文革」後撥亂反正開創新局的分水嶺,是棄舊圖新的標誌,因而被一些論者看成是個人和民族的「諾曼第登陸」,[1]是「中國青年的復活節」……。確實,1977年的高考,不僅是許多人命運的轉折點,而且成為一個國家與時代的拐點。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歷史,是一種歷久彌新的記憶,是一個永留史冊的傳奇。
  • 親歷1977年高考:逐鹿沙場,唯一枝獨秀
    眼下,考生的高考錄取通知書已飛入千家萬戶,艱難的高中生活以一紙飛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迎來了大學的新曙光。1977年,當高考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時,570多萬考生中的佼佼者,約27萬人也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以及各行各業進入了大學校門。這是怎樣的一代人啊!又經歷了怎樣的拼搏才實現了這一人生的飛躍呢?43年過去了,我作為77級考生,備戰高考的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 大言齋筆記之十九|我的「1977年高考準考證」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是無法體會到1977年恢復高考的偉大意義的。文革的10年,中國的教育制度首當其衝,高考被廢除。撥亂反正,1977年10月21日,中國各大媒體公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並透露於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與過去的慣例不同,恢復了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的12月11、12日進行。高考,不僅是個人的大事,更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在文革中,高考制度廢除,採用工農兵推薦上大學的方法,這已嚴重地造成了我國人才隊伍的斷層。
  • 1977年的「最牛高考狀元」,近滿分考入北京大學,現在發展怎麼樣
    而高考作為我們國家一個選拔人才的考試,每年都會受到非常多家長、學生以及各界人士的關注。高考也作為一個能夠出現寒門貴子的機會,對很多貧困家庭的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因為通過高考他們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就是在1977年她是&34;,接近滿分考入北京大學,而今43年已經過去了,她現狀如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