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2020-07-30 寧波抽屜

又到一年高考季

一個收穫夢想的季節

2020年,一個獨特、不平凡的一年

高考延期到7月

自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以來

高考已走過了43個春秋

無數「追夢人」通過這次考試

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遇到了更好的人,更好的事

贏得了更好的人生

高考恢復檔案資料

1952年,中國建立了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統一高考招生能更好地顯示出公平,也適應了當時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1966年至1970年的五年間沒有招收新生,1971年至1976年的六年間推薦工農兵學員上大學,高等教育沒有辦法保證質量,直接導致國家人才的斷檔。

1977年鄧小平出任國家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1977年6月至8月,教育部先後主持召開兩次高校招生座談會,確定了高考學生資格和高考招生辦法。同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把優秀青年選拔上來。要堅持自願報名,認真實行文化考試,擇優錄取。同時實行自願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省、市、自治區批准的辦法。同年12月11日至13日,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舉行,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當年報考人數為570萬,錄取人數為27萬,錄取率只有4.7%。

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1977年12月恢復高考,考生在考後交流(餘德富 攝)

回憶高考

每一次,每一年,試題在變

考生在換,「高考」這個字眼卻是

不變的回憶……

01

新華書店的一名老員工憶起,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的複習資料剛面世,就引發了全家出動連夜排隊搶購的壯觀場面,印刷廠也是日夜趕印,但仍供不應求。「有的人拿著小板凳,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半夜裡來排隊的。」

02

恢復高考前兩年,那是一種空前絕後的場景,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夫妻攜手同進一個考場,同擠「獨木橋」。

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浙江省1977年高校招生委員會核發的準考證

這張皺巴巴的準考證,左邊分別列出了考試科別、姓名、性別、報名單位,右邊是一張黑白1寸照,是當時的紅光照相館拍的。照片下方是準考證號。準考證上面還蓋著當時餘姚縣高考部門的紅印章。

這張準考證,主人名叫樓億平。那一年,樓億平17歲,在餘姚丈亭趙家大隊「支農支邊」,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磚窯廠挑磚、曬磚,沉重的擔子壓在稚嫩的肩上,平淡而艱辛的時光像磚塊一樣日日疊加,她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所以,當媽媽在電話裡告訴她高考恢復的消息的時候,她忍不住喜極而泣。

就是憑著這張準考證,從此樓億平的人生完全改變,後來,她成為了美國一所大學的終身教授。幾年前樓億平的母親謝慧珠把這張1977年的準考證作為歷史信物捐獻給了寧波市檔案館。

03

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董瑤海1982年高考的準考證

董瑤海是土生土長的鄞州人,老家就在鄞州姜山鎮董家跳村。他在鄞州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光,小學就讀於董家跳小學,初中就讀於茅山中學。1982年,董瑤海在姜山中學讀完高中並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還是當年姜山中學的理科狀元

1986年,董瑤海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航天局下屬研究所工作,從此開始從事「風雲」衛星研製工作,一幹就是30多年。從「風雲一號」到「風雲四號」,董瑤海親歷了我國「風雲」衛星事業的發展和創新。作為總設計師,他帶領團隊完成對「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總體方案的優化、改進,整體科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填補了3項國際空白,獲得7項國內首創。

04

那些揮之不去的高考記憶

小編在網絡上搜集了一些網友留言

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那些揮之不去的「獨家」高考記憶!自1977年開始

寧波檔案祝考生們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end-

寧波檔案原創發布

圖文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來源:寧波檔案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977年,來自恢復高考的記憶
    1977年,是新中國經歷磨難、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第一年。就在這一年,我國恢復中斷10年之久的高考,至今已過去了整整43年。43年來,高考影響和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是許多中國人共同而有區別的記憶。讓我們一起走進當年的時光,重溫那些昔日的老照片。
  • 獨家記憶,我的高考……|有獎徵集
    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對於1977級、1978
  • 那些年的高考記憶
    今天(7月7日),2020年全國高考正式鳴鑼。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時間延期了一個月。高考,一直被大家視為人生的轉折點、人生最重要的經歷之一。全國千千萬萬的考生披荊斬棘、奮力拼搏,都是為了在這一天大展身手。相信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會對那段歲月記憶猶新。這些年來,大家都是如何參加高考的?準考證、考場、答卷……關於高考最深刻的記憶有哪些?
  • 1977年,恢復高考的來龍去脈
    1977年恢復高考是一個大事件,是改寫中國歷史的大事件。如果是現在,大概連小學高年級學生都能答出這道題,但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 1977年的高考這麼淺顯的題目,還有不少考生答不上來。然而,恢復高考兩三年後,高考試題的難度已大大增加,考生的文化水平得到迅速恢復和提高。
  • 回憶1977年恢復高考的那些日子
    看今朝,志坦蕩,恢復高考,放飛夢想。(1)1977年,全國恢復了高考,我榮幸地參加了這次高考並被寧都師範學校錄取,安排在數理(2)班學習。至今已有四十三年了,但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子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 揮之不去的記憶
    揮之不去的記憶 --杭州大學外語系 77 級 殷企平我變為杭大人的那一刻,距今已有 40 年了
  • 那些年的高考 我們的獨家記憶
    高考,相信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心裡多少都有些觸動。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是每個學子成長的一部分。今年的高考有些特殊,疫情來襲,考試時間延遲,打亂了考生們的複習節奏,這是本屆高三學生所沒有經歷過的,有人說,這屆學生是出生在「非典」之時,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然後步入高考考場。
  • 回顧我1977年的高考故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今年的高考因疫情推遲了整整一個月,更是格外引人矚目。在我的高考的記憶中,能與此相比的,可能只有1977年恢復高考的那一次了。1977年夏天,民間已傳出即將恢復中斷11年之久的全國統一高考的消息,當時我下放在農村。
  • 1977年高考是怎麼樣的?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卷題目及答案圖
    請回答1977怎麼玩?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是什麼?2017年高考已經開始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整整40年了。如果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你會做嗎?現在小編就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看看你可以得多少分?
  • 高考|1977年高考英語題,你都會做嗎?
    今天是2020高考第一天,距離1977年恢復高考已經過了43年。▲1977年,在北京,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1977的冬天,關閉十餘年的高考恢復,570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迎接新的人生。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17年來高考首次推遲。報名人數高達1071萬,是十年內人數最多的一年。
  • 開獎丨那些關於高考的「獨家記憶」
    上周,我們發起了高考的「獨家記憶」徵集活動,活動以來我們收到了上百條留言,有感動、有遺憾、有拼搏……今天,高考的「獨家記憶」徵集活動,開獎啦!但第一年高考還是失利了,再次決心復讀。那一年,背井離鄉,每天都是宿舍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睡覺,吃飯途中全都是小跑,晚飯都是直接忽略用來記錯題……這一次高考,破了600。其實只要肯努力,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 1977-2020的43年高考歷程
    從1966年開始,國家取消了高考制度,文革開始了, 10年可以稱為被「四人幫」耽誤的年代,學習變得不重要了,書籍匱乏,很多書變成了反動書,被銷毀了。什麼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根本買不到,也看不著。總之,讀書無用論充斥著整個社會。
  • 1977年,鄧小平如何決策恢復高考
    高考是一個萬眾矚目、影響重大的教育考試制度,而1977年恢復高考,是「文革」後撥亂反正開創新局的分水嶺,是棄舊圖新的標誌,因而被一些論者看成是個人和民族的「諾曼第登陸」,[1]是「中國青年的復活節」……。確實,1977年的高考,不僅是許多人命運的轉折點,而且成為一個國家與時代的拐點。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歷史,是一種歷久彌新的記憶,是一個永留史冊的傳奇。
  • 1977年恢復高考的回憶
    1977年,是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年,考生實在是太多了,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青年、還有在家待業的人,都把這次高考當成了唯一出路。1977年的高考安排在了冬天,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餘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錄取新27.3萬人,七七級學生78年春天才正式入學。下面我們通過一些老照片來一起回憶一下當年的那次高考。
  • 揮之不去的雨中記憶
    雖已事隔多年,但每當收到朋友發來有關海南的照片時,總能令我情不自禁的觸景生情,勾起記憶裡,當年在海南工作生活時的點滴,尤其是那次在暑假期間,為迎接新學期到來,做前期準備工作過程中,所經歷過的,辛苦並著快樂的,那段揮之不去,至今難以忘懷的雨中記憶!
  • 一個家族的高考歷程:1977-2013 36年致青春!
    6月6日,2013年高考湖南省地質中學考點,一名考生很輕鬆地前來看考場。記者 李丹 攝三十六年,高考史裡藏著盪氣迴腸的中國志。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黎明之年」,舉國沸騰。當年考生的陳輝沒有想到,36年來,高考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他的家人。2013年高考來臨,我們走進這個大家庭,陪他們回憶他們青春。他們的努力時光與榮耀時刻,也折射36年高考的變遷之路。
  • 那些美好的記憶丨高考的時代記憶
    時針撥回到1979年,這是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三年。這一年,許劍國16歲,通過高考成為長沙市第一所環保中專的第一批學生。1977年10月,全國恢復已停止了10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這條消息如一聲「驚雷」,在許劍國當年所在的南縣伴洲村迅速擴散。無數村民從農村、工廠、牧區走向考場,放下農具、模具,拿起紙筆。
  • 恢復高考40年 回顧註定被銘記的1977年
    隨著高考錄取逐漸進入尾聲,又一批學生即將走進大學校園,開啟他們的象牙塔生活。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1977年的冬天,570萬人懷揣積壓了11年的大學夢走進考場,拿起筆在印《毛選》的試捲紙上書寫自己的理想,競爭那27萬個上大學的機會。
  • 1977年恢復高考浙江各縣的錄取人數
    至今已經持續數十年了,其發展要比古代的科舉制度更加完備,不過這項制度曾經中途斷過十年,1977年才恢復,高考的優越性,從其選拔的人才可以體現。 在1952年,國內高考實行;1966年到1977年間,高考暫被廢除;
  • 張漢語校長:我的高考,我的1977
    又是一年高考季,看著高中學校門口張燈結彩,一幅幅激勵學生備考應考的橫幅標語,又讓我想起了1977年我的高考。   我是1977年初高中畢業的,那時高中的學制是兩年。高中兩年,正趕上所謂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整天忙著學工學農學軍,忙著寫批判稿,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來安安靜靜地學習,學校開設的課程殘缺不全,文化基礎十分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