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中的同事、親戚和鄰居

2021-02-23 cellstell細說

文/徐鑫

人際關係主要分同事、親戚和鄰居。基因間的關係也差不多,可以分為「同事」基因,「親戚」基因和「鄰居」基因。

「同事」基因:彼此配合,共同完成某些細胞事件的基因以,例如TP53基因可以和P21等基因一起調節細胞的死亡等,就是「同事」基因。

「親戚」基因:屬於同一個家族,結構,功能都類似,常常在不同場合發揮作用,有時候也可以互相替代的基因,就像出生於同一家族,但在不同地方生活,偶爾來往的親戚。例如BRCA1,BRCA2等基因,就是「親戚」基因。

那麼什麼是「鄰居」基因呢?我們知道,基因是存在於染色體上的,所以,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位置相近的基因,就可以稱為「鄰居」基因。

自從分子生物學誕生以來,「同事」基因的研究成為主流。許多參與重要細胞事件的分子被確定。這些密切聯繫的基因群體常被稱為「通路」(pathway)。一些經典的細胞通路早已被確定,比如細胞對外界信號作出反應的MAPK信號通路。這條信號通路包括Ras,RAF,MEK和MAPK等「同事」基因。

「親戚」基因也很火。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些重要的基因的親戚,也常常成為研究的寵兒。比如明星分子PD-L1的親戚PD-L2,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和「親戚」基因、「同事」基因不一樣,「鄰居」基因並不被生物學家重視。因為一直以來,人們都是從細胞事件為研究對象的,而這些事件中,發揮作用的常常是「同事」基因、「親戚」基因。很少有人從基因的定位出發做研究。

所有基因在最初都是鄰居+親戚+同事

事實上,儘管「鄰居」基因現在不受重視,可是在進化過程中,它們曾經是最重要的基因組合方式。想想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只有少數的基因,而這些基因都是居住在一起,共同進退,就像原始的氏族部落:協同行動,發揮所有的功能。

可是隨著基因家族的發展壯大,有些兄弟姐妹逐漸搬出舊居,這樣就形成了龐大的「親戚」基因。

這些來自不同家族的基因會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項事業,這就形成了「同事」基因。

所以,鄰居其實是基因在進化上最早存在的關係。

中國麂鹿和印度麂鹿很好地說明了鄰居基因的地位。中國麂鹿和人一樣,有23對染色體,印度麂鹿則只有3對半染色體,但是兩者的基因非常相似,外形也是如此。這說明了同事和親戚,都可以成為鄰居。

2018年中國的科學家成功地構建了只有一條染色體的酵母(一般來說酵母有16條染色體)。這同樣說明了同事和親戚,都可以成為鄰居。。

那麼,為什麼鄰居先後搬走了呢?其實,以鄰居為單位,即是親戚,又是同事,這是最好的組合,能夠保證效率。基因在細胞內往返調度,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如果大家都在一起,那就像公司的員工住集體宿舍,用共同的食堂,共同的班車一樣方便。然而壞處也是明顯的,那就是一損俱損,一旦發生某些染色質區域的丟失,這些基因就會都受到影響。就像食堂發生食物中毒,所有員工都沒有辦法上班,工廠就停業了。基因組作為一個複雜的體系,每時每刻都會遭遇各種危機,所以分散目標,把不同基因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危機。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基因組就是這麼做的。

基因風險和效率的博弈

大家呆在一起風險大,大家都分開效率低。基因組需要做的就是在風險和效率之間平衡。所以,基因在鄰居、親戚和同事間做各種組合。下面就來舉幾個例子。

先看鄰居+同班同事

在罌粟中,一種負責生物鹼noscapine合成的10個基因成簇存在。

9號染色體上的P16和P14都是抑癌基因,他們常常因為DNA上的一種特殊修飾而一起陷入沉默。

還有鄰居+倒班同事

人類11號染色體上的H19和IGF2基因就是鄰居,而他們之間涇渭分明。H19表達量很低的時候,IGF2就很活躍,反之,H19表達量很高,IGF2的表達就下降。就像白班和晚班的計程車司機,很少見面。H19來源於母親的才表達,IGF2隻有從父親那裡遺傳來的才能表達。而在很多腫瘤中,H19和IGF2之間表達的早晚班平衡都被打破了,於是天下大亂,成就了腫瘤。H19到底如何發揮作用還不清楚,不過最近發現她似乎能產生很多小RNA。比如在675號小RNA。就像早班司機留在車上的東西會影響晚班司機的心情一樣,H19調控這些小的RNA能夠調控很多別的蛋白質,比如IGF1。當然也有可能調控IGF2。

FSTL1和microRNA-198是另外一個例子。他們兩兒壓根就是住在一起的,microRNA-198住在FSTL1基因裡面。microRNA-198是抑制皮膚損傷恢復的,FSTL1是促進皮膚損傷回復的。當皮膚受到損傷時,microRNA-198就被抑制,而FSTL1則被誘導,皮膚損傷的修復從此啟動。

當然在基因組中還遺留有鄰居+親戚+同事的組合,這存在於一些非常古老的基因家族。例如同發育密切相關的HOX家族基因。這個家族分為ABCD四個亞族,每個亞族都有不到13個基因,很多基因共同工作,如HOXA9和HOXA10。

線粒體:趕走親戚和同事

外鄉人常常比本地人有更大的壓力。本地人的一套房產抵得上外鄉人十八年的奮鬥。線粒體也是如此,這個外來者給細胞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儲備,但是它的工作環境非常侷促,以至於不得不把自己的很多基因趕走,只留下最重要的37個,用來編碼rRNA,tRNA,和13個關鍵基因,剩下需要的1000多個基因,則要依賴於細胞核。

廣義的鄰居

我們的鄰居概念是基於染色體定位的,但是基因間的一些超距作用提示,可能我們對鄰居的認識不夠深刻。

什麼是基因間的超距作用?

就是距離很遙遠的不同基因之間常常能發生某種聯繫。一個例子是核仁。這個細胞核內光鏡下很明顯的結構,其實是13,14,15,21,22五條染色體上的區段組織在一起的,用來產生核糖體,蛋白合成工廠。

另一個是2019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發現的染色體外DNA(ecDNA)現象。ecDNA可以實現超長距作用,

超距作用提示鄰居的概念恐怕要擴大,比如從物理實體的鄰居到線上鄰居。

寫在最後

2020,一場疫情席捲全球,很多素昧平生的人走到一起為抗擊疫情而工作,既不是親戚也不是鄰居的人成為同事。

也許,對於基因同事、親戚和鄰居最好的說法就是:

我不認識你,但我們並肩戰鬥。

原載於科學網: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76720-668550.html

有巨大改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親戚和鄰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的兩類人,親戚指的是具有一定血緣的關係,鄰居指的是因為居住地近而形成的關係,這兩類人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
  • 俗話說: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古人為何這麼說?
    俗話說: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古人為何這麼說? 俗語在我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千百年仍然留存了下來。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總結出來的經驗道理。雖然說,很多俗語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誕生,因此放到現在來看根本就不合適,但仍然有很多的俗語是跨越時代的枷鎖,即使是放到現在來看也是很有道理的,能給我們一些人生的啟迪。人立於世,必將有所羈絆,必將有自己的圈子或者融入一些圈子裡。
  • 哲人也說:親戚要好結遠方,鄰居要好高打牆!
    比如有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意思是說親戚雖親但住得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時候反而不方便,而鄰居住得近,那麼有什麼事就可以及時喊他幫忙。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在經典名著《水滸傳》中就詮釋著這個俗語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西門慶和潘金蓮之間能夠成就壞事,那就是武大郎的鄰居王婆從中間牽線搭橋的。
  • 老者的忠告:「鄰居兩不要,親戚兩不交」
    其實不僅交友要謹慎,在其他的人際交往中,同樣需要謹慎,比如鄰居和親戚關係。與朋友關係的自由選擇不同,鄰居和親戚卻是避不開的,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對於如何與親戚、鄰居相處,哪些人不可交,老祖宗早就給出了忠告:「鄰居兩不要,親戚兩不交。」01、鄰居兩不要字面意思是說,鄰居有兩種人不要交往。
  • 公司人說:與老闆的親戚做同事是什麼feel?
    央廣網財經4月7消息(記者張奧)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複雜,如果同事中有老闆的親戚或朋友,是否更痛苦?  蘭卡在一家民營的汽車零部件公司裡做銷售,老闆親戚是公司的採購經理,但是他採購的零部件存在質量問題,給公司帶來了很大損失。  蘭卡:他採購的產品質量不過關,工廠已經停產,我們賣出的東西不停的壞,客戶要求退貨。
  • 老祖宗常說:「鄰居三不比,親戚三不走」,究竟是什麼道理?
    從這句話就可以領悟出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性格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相處的方式肯定也不一樣。老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人際交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用心揣摩對生活和工作都有極大幫助。 跟關係一般的人交往,點到為止即可,畢竟大家不太熟悉,誰也不會掏心掏肺。
  • 遠親不如近鄰,你知道「鄰居兩不要,親戚三不交」,是指什麼?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大的小俗語,但都包含了老祖宗的人生智慧,比如這句「鄰居兩不要,親戚三不交」,這其中就蘊含了人與人交往的大智慧,這些老話往往對為人處世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這句話怎麼理解呢?第一種:當面一套 背後一套 心口不一的鄰居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鄰居表面上看起來很熱情,每次見面都熱情問候,一開口就是,你有什麼困難和幫助,儘管找哥開口,只要我能幫上的,義不容辭。
  • 2萬塊錢裝修的農村房子,把鄰居和親戚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2萬塊錢裝修的農村房子,把鄰居和親戚羨慕得不要不要的!因為要打算自己做點生意,所以就沒有把錢用來買新房子,但是結婚了沒有新房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就把農村的房子作為新房使用。這樣農村的房子就要開始裝修了,因為家裡的親戚是在城裡面做裝修的,所以就把家裡的房子給他裝修了,這樣可以讓我們放心許多,而且也能省些錢。家裡裝修總共才花了2萬塊錢,裝修的效果也還是可以的,相對於農村裡面的裝修。鄰居和親戚們來看了都是很羨慕的,而且大家都很羨慕我的婚房裝修。餐廳裡面選擇了白色烤漆的餐桌和椅子,這樣看起來比較整潔清爽的。
  • 父母誰的基因對孩子影響最大?基因決定智商和相貌,非常準!
    很多的女性從懷孕的那一刻起,還未出生的寶寶便成為了親戚朋友茶餘飯後的話題,一些親戚朋友會根據準媽媽的飲食愛好、行為習慣推測出寶寶的性別,一些人甚至談論起寶寶的長相,到底是像爸爸多一點還是像媽媽多一點這樣的話題,在孩子出生以後確實會受到父母雙方遺傳因素的影響,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寶寶的身高、顏值和智商到底是父母雙方中由誰的遺傳基因決定的呢?
  • 父母誰的基因對孩子影響最大?基因決定智商和相貌,非常準
    很多的女性從懷孕的那一刻起,還未出生的寶寶便成為了親戚朋友茶餘飯後的話題,一些親戚朋友會根據準媽媽的飲食愛好、行為習慣推測出寶寶的性別,一些人甚至談論起寶寶的長相,到底是像爸爸多一點還是像媽媽多一點這樣的話題,在孩子出生以後確實會受到父母雙方遺傳因素的影響,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寶寶的身高、顏值和智商到底是父母雙方中由誰的遺傳基因決定的呢
  • 親戚是公司高管,不要告訴同事,會引起別人的妒忌
    同事之間,關係再好,在利益之爭面前,隨時都可能變成對手。如果是公平競爭,輸了也心甘。最恨的就是小人背後捅刀子、腳下使絆子、突然抽梯子,「我爬不上去,也不讓你爬上去」的那種人。所以,沉默是金,禍從口出。用三年學會說話,用三十年才能學會閉嘴。首先,領導人的私人承諾最好別和其他人講。
  • 找親戚裝修的房子!即將入住,卻被鄰居指出6大敗筆,讓我心寒!
    買了這套房子我和老公壓力更大了,拼命賺錢攢裝修款,房子交房了立馬就開始籌備裝修了。我和老公都沒啥裝修經驗,對於裝修價格市場我們都不太了解。我們有個親戚和我們在一個市裡,他是做裝修項目經理的,想著是娘家的親戚,又是搞裝修的,想著這賺錢的事情肥水不流外人田,乾脆就讓親戚幫忙裝修,我們也不少他錢,這樣一來我們買個安心負責,知根知底,而來親戚也賺了錢以後禮尚往來也越來越好。
  • 農村老話「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農民朋友對於和鄰居及親戚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視的。在過去,如果要走親戚了,還得找鄰居幫忙看一下家。如果離家時間久一點的,不僅會把鑰匙給鄰居,還會讓鄰居到晚上了直接睡在自己家裡。這種現象,估計90後的應該都沒見到過了。而農村裡的老人,也常常和年輕人說起一些和人際關係相關的老話,比如「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領導要求每位員工給同事捐款五百,同事只感激領導,合適麼?
    前一段時間公司發生了一件怪事情,同事的表舅的三姨父的鄰居的閨女的二妹子出門的時候不小心和狗咬起來了,就這麼來回一趟折騰去醫院裡面又是打針,又是吃藥。這件事情通過各方面的消息,最終傳到了同事的耳朵裡面。同事覺得自己表舅的三姨夫的鄰居的閨女的二妹子竟然有了危險,有了困難就得想辦法幫助人家一下,於是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公司領導。公司領導知道員工有困難,第一時間召開了公司員工內部會,並且建議員工給這位同事的表舅的三姨夫的鄰居的閨女的二妹子捐款。公司領導打頭陣,其他員工也不好意思不捐,於是紛紛捐了一些。
  • 新加坡華裔整理家譜:童年時的鄰居是五代同宗的親戚
    (新加坡《聯合早報》/饒進禮 攝) 中國僑網2月2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為陳述祖父生平事跡,新加坡華裔林碧鸞追根溯源整理家譜,過程中不但更認識祖輩,也發現童年時的鄰居,原來是五代同宗的親戚。
  • 「同學孤立,同事孤立,親戚孤立」:被孤立,是你的錯嗎?
    女讀者從事銷售行業,在銷售部裡接近10個員工中,她是最新入職的,但卻在最近幾個月以來,業績最好的。 因為她努力又上進,並且確實業績很好,用實力說話,她獲得了更多的收入,也獲得了領導的賞識。 而在與客戶的接觸中,客戶覺得她性格好,人善良,又不斷給她介紹新的客戶來。
  • 湘潭這兩戶人家,既是鄰居又是親戚,為何大打出手?
    湘潭這兩戶人家,既是鄰居又是親戚,為何大打出手?湘潭警方披露這起案件細節- 全文1729字 閱讀約需3分鐘 -雨湖區姜畲鎮易建河村的聖清蓮與盛春華不僅是毗鄰而居的鄰居同時兩家還是親戚關係可最近因為一塊土地使用權發生紛爭並升級為刑事案件到底是什麼讓「
  • 「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這句話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兩家親戚如果不是住在一起的關係,很久都沒有走動,平時又沒有聯繫,那麼隨著時間的推進,當家中具有號召力的人,比如父母,長兄,過世後,這一家人就會因為沒有聯繫,變得如同陌生人一般。但是隨著自己變老,等哪天閒下來了,卻發現身邊沒有親戚朋友,那也是一件很悽涼的事情!第二句話是「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前半句話的意思是,鄰居之間要修建一個牆,以防家裡大大小小的瑣碎事都會被鄰居聽去。
  • 為什麼說「鄰居要築高牆,親戚要少來往」?說出來你都不信
    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鄰居要築高牆,親戚要少來往」這句話的意思呢差不多就是近鄰之間要要保持關係,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事,親戚之間不要經常來往,避免發生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破壞了關係。特別是農村的很多老人都會說這句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句話又該怎麼理解呢?
  • 2歲女兒不懂「分享」,鄰居親戚指指點點,是孩子的錯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寶媽在網上抱怨說自己的女兒現在兩周歲,親戚朋友和鄰居都喜歡逗女兒玩,喜歡向女兒要她手裡拿的零食和玩具,女兒不給他們,他們就說女兒太嬌氣了。什麼東西都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有的寶媽也要不到孩子手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