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兒不懂「分享」,鄰居親戚指指點點,是孩子的錯嗎?

2020-11-17 優秀父母育兒經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寶媽在網上抱怨說自己的女兒現在兩周歲,親戚朋友和鄰居都喜歡逗女兒玩,喜歡向女兒要她手裡拿的零食和玩具,女兒不給他們,他們就說女兒太嬌氣了。



寶媽覺得替女兒感到委屈,孩子還這麼小,什麼都不懂,沒有配合大人演一場戲,就給女兒定義成「嬌氣」的人,還有說女兒小氣的,寶媽心裡感覺挺生氣的。

評論區也有很多的寶媽提到自己家的孩子也這樣,就自己能從寶貝的手裡拿到東西,別人都不行。



這不是任何孩子的錯,也不是寶媽的錯,這是孩子在3歲之前的敏感期,是很正常的行為表現,小編來和大家說一說孩子敏感期這些事。

3歲之前的孩子有口腔敏感期、肢體敏感期、物權意識敏感期等,這些敏感期大人應該怎麼做,你都知道麼?



口腔敏感期

這個敏感期主要就是從出生開始到一歲多一點,無論大人怎麼阻止,孩子都喜歡把手放進嘴巴裡,而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



大人不用強制地阻止孩子手放進嘴裡,遵循孩子的天性就好了。增加孩子洗手的頻率,保證孩子入口的東西是比較乾淨的就可以了。

肢體敏感期

和口腔敏感期有所重疊的敏感期就是肢體敏感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用手去拿東西,或者扔東西,用手去摳小窟窿,其實這都是孩子就是在練習手臂的肌肉。



家長只需要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就可以了,再就是格外注意孩子的手會不會被夾到,這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不要過多幹涉。

物權敏感期

這個敏感期的孩子總是把:這是我的,或者那是我的掛到嘴邊。什麼東西都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有的寶媽也要不到孩子手裡的東西。



這個時候寶爸寶媽不要以為這是孩子自私的表現,也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籤,這是孩子在思維意識裡慢慢形成的物權意識,通過這種把自己和物品聯繫在一起的意識,來確認他和這件物品的關係。

當孩子不再對物權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時,家長可以慢慢地引導孩子學會和別人分享玩具。讓他知道學會分享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強行地去搶奪孩子手裡的東西,讓孩子以用大哭的方式去解決這個爭端,然後還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籤。

當孩子已經學分享了,並且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家長不可以告訴孩子:「我是逗你玩的,你吃吧,我不吃」,這樣就是在告訴孩子不喜歡孩子的分享。



會讓孩子非常的失望,孩子帶著一顆赤誠的心表達自己的喜歡,你拒絕了孩子,孩子沒有體會到分享的樂趣,慢慢地就不喜歡分享了。

孩子在三歲之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敏感期,家長一定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三歲之前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很重要,對以後的性格養成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不要總是對孩子進行說教,我們應該讓孩子在好的家庭氛圍中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做得最多的應該就是示範。

孩子在3歲之前出現的各種情況都是一種天性,是寫進DNA的基因密碼。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天性,不要隨意地給孩子貼上標籤。



我總是強調家長應該有耐心,應該慢慢地去引導孩子,孩子的哭鬧不滿都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我們應該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從根源上疏導孩子的心情。

以上就是關於孩子敏感期的一些問題,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林心如自爆:不懂如何與4歲女兒相處,自嘲2歲不才是叛逆期嗎?
    44歲林心如自嘲:不懂如何與4歲女兒相處  44歲林心如和霍建華婚後一年,生下女兒小海豚,如今女兒即將年滿4歲。  近日,林心如在為新劇宣傳時,自爆自己4歲的女兒很難相處,並且自嘲道2歲不才是孩子的叛逆期嗎?為啥4歲的孩子才開始頂嘴,開始變得不好溝通?
  • 「三十多歲怎麼了,她不想結婚就不結」聽到父母懟親戚,女兒哭了
    畢竟一旦選錯了,所有的苦都得自己擔著,別人不僅不會管,甚至還會看笑話,所以何必迎合他人的想法呢? 小沐的父母會這麼想,她的親戚卻未必會。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會有多管閒事的親戚來問小沐,為什麼那麼大了還不結婚?一開始小沐會很耐心地解釋,說自己還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可他們不僅不會聽,還會埋怨她眼光太高了。
  • 找親戚裝修的房子!即將入住,卻被鄰居指出6大敗筆,讓我心寒!
    我們有個親戚和我們在一個市裡,他是做裝修項目經理的,想著是娘家的親戚,又是搞裝修的,想著這賺錢的事情肥水不流外人田,乾脆就讓親戚幫忙裝修,我們也不少他錢,這樣一來我們買個安心負責,知根知底,而來親戚也賺了錢以後禮尚往來也越來越好。當時我們找的是親戚做全包,因為我和老公在創業期,也是非常忙碌,孩子還小。所以特別信任親戚,找他全包,不含家具家電。
  • 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不是沒禮貌,而是他們不懂!
    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上街買菜,路上遇到了鄰居,老太太親切地對小女孩說:"你好啊!小公主,這麼早就陪媽媽來買菜了啊。"面對著慈祥的老奶奶,小女孩不僅沒有打招呼,反而連忙躲到媽媽身後,怯生生地探出頭來!看著自己女兒,這麼不知禮貌,媽媽一邊對鄰居歉意地笑了笑,一邊連忙督促孩子給老奶奶打招呼!"快打招呼啊!你這孩子!真沒禮貌!"
  • 7歲女孩在親戚家玩,女兒:一男子把她逼到牆角,要跟我玩「擠牛奶」遊戲
    對父母來說,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那就是當父母最大的心願,如果說孩子受到傷害,家人肯定會無比的自責和傷悲,所以現在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下了極大的功夫,可儘管如此,孩子還是會遇見一些品行不好的人。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一位7歲女孩碰到一個極其變態的人。
  • 我的孩子不需要你來指指點點!
    說了好幾遍,三歲的孩子,可能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厲害,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媽媽面前表現自己,這本無可厚非,我和他說「別大叫,會吵到別人的」他可能沒聽見我說什麼,問我「什麼」旁邊的一位阿姨見了,皺著眉頭說「誰家的孩子,真吵」我沒說話,連忙跑過去,對他比個「噓」的手勢,告訴他聲音稍微小點,這兒本來就已經很吵了,好多人不喜歡吵鬧的!「哦」他乖乖的繼續玩耍了。
  • 孩子不愛分享真的是自私嗎?做完這4點,讓孩子分享很簡單
    昨天和閨蜜聊天的時候,聊起了她最近很苦惱的事情:閨蜜家女兒已經三歲了,是全家人的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她疼愛有加,一般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她,所以時間長了閨蜜就發現女兒特別不願意跟別人分享,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要拿在自己手中才最安心。每次閨蜜讓她跟親戚朋友的小孩分享,怎麼說都說不聽,有時候還挺尷尬的,就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
  • 「我的博士女兒比你開小賣部的女兒體面」「還不是嫁不出去!」
    作為一個母親,還有什麼比女兒的成績出類拔萃更讓人喜悅的!高考,女兒如願被浙大錄取,本博連讀。親戚朋友以及鄰居都說我家女兒就是讀書的料,說我們夫妻有福氣。我們家最高興的時候,也是我們樓下張姐一家心情低落的時候。張姐的女兒小潔高考名落孫山,和我女兒同班的她只考了三百來分。
  • 火車站,媽媽就在身邊,2歲女兒差點被抱走!看著都脊背發涼……
    抱孩子的中年女子當時抱走王女士女兒時嘴裡還說著:「跟媽媽走」「跟媽媽走」 ???人家小孩的媽媽就在旁邊好嗎!據中年女子交代她姓陳,今年40歲、四川南充人自己也有孩子當時抱王女士的女兒,是抱錯了「抱錯了」「抱錯了
  • 老者的忠告:「鄰居兩不要,親戚兩不交」
    其實不僅交友要謹慎,在其他的人際交往中,同樣需要謹慎,比如鄰居和親戚關係。與朋友關係的自由選擇不同,鄰居和親戚卻是避不開的,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對於如何與親戚、鄰居相處,哪些人不可交,老祖宗早就給出了忠告:「鄰居兩不要,親戚兩不交。」01、鄰居兩不要字面意思是說,鄰居有兩種人不要交往。
  • 30歲患癌的女兒找父母救命,父親卻說:你除了要錢,還會幹啥?
    30歲身患癌症的女兒小鄭,找父母救命。父親卻說:你這個病治不好,放棄吧!都說虎毒不食子,但是這對父母,卻讓30歲身患絕症的女兒,不僅沒有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還接連從言語上讓她放棄生的希望。是孽緣,還是溝通問題呢?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究竟是孩子不懂分享,還是你不懂孩子?
    孩子不懂分享就是不是好孩子!這是誰下的定義,過來,我保證不打你!「寶寶,把XX給小朋友玩一下吧!」「不要!」「哎呀,這麼小氣幹什麼,要懂得分享!大方一點!」「不要!」「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哇……!」
  • 親戚朋友送來孩子的舊衣服,不要照單全收,會影響孩子的心身發展
    相信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多人小時候都穿過親戚家送的衣服,節省節約,好像沒什麼不好。但是到了現在,讓孩子穿他人贈與的舊衣卻變成了不被提倡的行為,甚至會招致嘲笑。生完孩子不久,媽媽悠悠收到一些親戚和好友送來的自家孩子穿過的衣服。看起來全都是乾乾淨淨的,而且款式比較基礎,搭配起來也沒有難度。時尚媽媽悠悠很高興,每次給孩子穿搭好都會拍照片發給對方以表感謝和滿意之意。
  • 鄰居「女兒」越長越像自己,男子偷偷做鑑定,結果卻讓他崩潰
    可如今孩子已經出生了,這也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無奈之下劉先生只好認小王的女兒做了「乾女兒」,這樣也算是圓了自己的「女兒夢」。不過幾年過去了,劉先生卻發現鄰居女兒越長越像自己。>對於那些被抱錯的孩子來說,重新融入一個家庭並接受一份新的親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 不分享就是自私?不是孩子不懂分享,而是你不懂孩子
    每當孩子拒絕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者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好吃的分給小夥伴時,家長就會苦口婆心地勸孩子要學會分享。如果孩子就是不分享的話,就會被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籤。可是這真的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試想一下,如果你花高價買了自己特別喜歡的一樣東西,然後讓你借給朋友用幾天,你是不是也不願意?
  • 公婆把女兒忘在車內,造成孩子死亡,我報警追究責任,不應該嗎?
    「離吧,你以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我還能假裝無事,繼續跟你生活下去嗎?」我看都沒看他,目光始終定在女兒的黑白照片上。她才2歲多,根本沒有自救能力,連選擇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她在車內,一分一秒煎熬的時候,公婆在家裡看電視、睡覺!但凡兩人重視在乎女兒,怎會一起忘記了她的存在?!女兒早產1個多月,生下來不足6斤。
  • 給孩子報"女德班"的家長,有錯嗎?
    大家在熱議這些觀點有失偏頗,這樣的培訓班會把孩子帶偏之外,不禁要問:這些女孩的父母,給孩子報這樣的培訓班,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他們錯了嗎?我家鄰居就有這樣一個15歲的小姑娘,學習很不錯,還學了鋼琴、跳舞和遊泳等等,父母很滿意。但就是有一點,這孩子太淘氣,就像個假小子,整體蹦蹦跳跳,大喊大叫,一點都不像個小姑娘。
  • 重慶男子酒後蹲24樓空調外架,對著鄰居家大喊:我喜歡你女兒
    前幾天重慶一名男子在酒後大膽向鄰居女兒表白,但其實鄰居女兒已經結婚,更讓人意外的是,警方到達現場之後,這名男子居然開始責怪鄰居,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重慶小夥江某,今年已經整整30歲了,長期在外省跑運輸,也因此耽擱了自己的人生大事,直到現在還是單身,這次從外地休假回來便想解決單身問題,想起母親曾經跟他說過,隔壁鄰居家一個女兒跟他年紀相仿,比較合適。
  • 親戚朋友送的「舊衣服」,你會給孩子穿嗎?兩種舊衣服再窮也別要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中國人有句老話「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在家長們看來,反正孩子一直處於長身體的時期,衣袖變短、鞋子擠腳這都是常有的事,也沒那個條件總是買新鞋新衣。因此,穿「舊衣服」幾乎成了每個家庭的不成文規定,從親戚朋友家的舊衣服,穿著不心疼還省錢,自家孩子穿過的衣服還能送給別人家,既不浪費還能留個人情。因穿不穿「舊衣服」而引起的母女爭吵:媽媽認為省錢,女兒覺得丟人前幾天上樓的時候,聽到一樓的妙妙母女倆在吵架。
  • 小區有個2歲的孩子,鄰居餵了他一片麵包,後面把孩子直接噎死了
    小區有個2歲的孩子,鄰居餵了他一片麵包,後面把孩子直接噎死了你怎麼看待他人對孩子過分熱情?網友四、有一次我老公的大奶奶,八十多了,那次我們去她家剛好她吃飯,我女兒不到一周歲,她就把飯菜放嘴巴裡嚼碎用手拿出來直接放我女兒嘴裡了,把我噁心的,我從來都沒給孩子嚼過東西吃,因為她是長輩我也不敢強硬拒絕,然後我就說不要給她吃了,她兒子也在可能也覺得不妥,就不讓她餵了,我趕緊推著孩子出去了,真的把我難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