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軍大業》裡的這些人,歷史書沒寫
撰文| 楊琳 編輯| 鄒春霞
由大量青年演員參演的影片《建軍大業》已經上映,影片主要講述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前前後後。我們所熟悉的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都參加了南昌起義,在建國後的十大元帥中,有6位元帥參加過南昌起義。
影片中也有一些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人物,比如譚平山、何長工等,但在那個歷史現場,他們也曾舉足輕重。此外,像彭援華、趙福生等人物,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別樣的痕跡。政知見來說一說。
賀龍的入黨介紹人譚平山
電影中,譚平山這一角色由保劍鋒扮演。
△保劍鋒(右)
△譚平山
譚平山是中共早期黨員,1921年便在廣東成立黨組織,1921年7月中共一大舉行時,譚平山和陳獨秀因正在籌措經費,未能參加。一大決定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在全國設立四個分部,長沙分部主任是毛澤東,南方分部主任便是譚平山。
1926年,莫斯科召開了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和國民黨代表邵力子赴蘇聯開會。會議開始後,史達林和譚平山等22人當選會議的主席團成員,譚平山代表中共向全會致辭。
國共合作時期,譚平山擔任國民政府農民部部長。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國民黨通緝中共重要幹部197人,譚平山位列第三名,地位可見一斑。南昌起義前,譚平山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農委書記,國民黨中央委員,國民政府農民部部長。
國共分裂後,譚平山參與了南昌起義的最初醞釀,是起義發起人之一。
當時,他還成功地爭取到了賀龍的支持,為發動起義增添了重要的砝碼。賀龍率領的軍隊來到九江時,譚平山深知南昌起義需要賀龍的支持,便決心爭取賀龍。他對賀龍說,「汪精衛7月15日徹底叛變以後,中央派秘書長鄧中夏和李立三來九江和葉挺研究對策……今天,中央政治局根據中夏、立三和我們的多次電報,以及秋白的口頭匯報,決定在南昌舉行暴動,並派恩來主持大局,領導暴動。」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後,譚平山在途中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
南昌起義還有一個小插曲。起義前夕,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國燾來到南昌,表示如果有把握成功,可以起義,如果沒有把握,就不要起義,並稱這是共產國際的意見。這一意見遭到周恩來、李立三、譚平山的一致反對。譚平山大罵張國燾「混蛋」,還曾表示,「張國燾若反對起義就把他殺掉。」面對諸多反對,張國燾只得同意起義。
譚平山1956年病逝,1949年參加了籌備新政協的工作。
設計中共第一面軍旗的何長工
在電影中,青年演員李易峰扮演何長工,何長工並未參加南昌起義,但他追隨毛澤東參加了秋收起義,是毛澤東早期的追隨者之一,此後還為促成朱毛會師做出了貢獻。與譚平山一樣,在革命後期,何長工逐漸退出黨和軍隊的核心領導層。
△李易峰
△何長工
南昌起義發動後,毛澤東也發動了秋收起義,起義前,毛澤東認為不能再打國民黨左派的旗幟,而應該打出共產黨的旗幟,何長工和其他幾人受命研究新軍旗。何長工在留法勤工儉學時,親眼見到過蘇聯紅軍軍旗,因此模仿蘇聯紅軍軍旗,設計了一面有鐮刀斧頭和五角星圖案的紅旗,這也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
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後,毛澤東派何長工去聯繫湖南省委及衡陽特委,打聽南昌起義部隊的下落。何長工手上有擺弄槍枝留下的老繭,額頭上留有軍帽痕跡,如何突破國民黨哨卡的封鎖?他思來想去,最終偽裝成紅軍的逃兵,順利躲過了國民黨哨卡的盤查。何長工在長沙找到了湖南省委,根據湖南省委提供的信息,他又前往廣州打探消息。
1927年12月,何長工得知朱德、陳毅的起義部隊在粵北韶關一帶,便又從廣州趕赴韶關,找到了朱德,給「正要找毛澤東」的朱德部隊帶來了希望。隨後何長工返回井岡山匯報。 1928年春,為了策應朱德部隊上井岡山,何長工率領部隊與國民黨軍隊交戰,促成了朱毛會師井岡山。何長工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建國後,何長工擔任地質部副部長,由於他已經脫離軍隊工作,1955年未被授銜。
中共最早一批女兵之一的彭援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昌起義部隊中曾活躍著一支30餘人的女兵隊伍。這可謂是中共最早的一批女兵,女兵們大部分都是武漢中央軍事學校學員,少部分是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創辦的婦女訓練班的學員。在電影《建軍大業》中由馮文娟扮演的女兵彭援華便是其中之一。
△馮文娟
△彭援華(又名彭文)
當年那批女兵,隨著起義部隊南下到達廣東潮汕地區後,根據組織的安排,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乘船轉往上海,一部分去往海陸豐地區,加入彭湃領導的農民運動中,還有一部分隨朱德轉戰於閩粵贛邊界,由於條件越來越艱苦,朱德派人與武漢黨組織聯繫,動員女兵集體離隊,去武漢做地下工作,1927年底,這批女兵化裝成農民前往武漢。
彭援華是湖南岳陽人,南昌起義前來到南昌,從事黨的宣傳動員、護理救治等工作。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後,轉戰閩粵贛邊界,後來被派往中共湖北省委機關,還擔任過中共嶽陽縣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過天津教育局副局長,教育部中學教育司副司長等職,1994年去世。
洩露起義秘密的副營長趙福生
《建軍大業》中還有一個歷史課本沒提到的人物,他叫趙福生,是南昌起義中著名的叛徒,由青年演員馬浴柯扮演。
△馬浴柯
起義指揮部原本確認起義時間為1日凌晨4點,但趙福生卻在31日晚上偷偷溜出部隊,潛入親國民黨的部隊,將起義消息洩露出去。趙福生的舉動被其他起義部隊士兵發現,並匯報給了賀龍,南昌起義指揮部根據這一情報,決定將起義時間提前2個小時,改為凌晨2點。
然而,2點起義的時間再次被改變,1日凌晨零點左右,南昌城中不知何故,突然傳出槍響,很多起義部隊以為是行動信號,便開始向親國民黨部隊發起進攻,起義就這樣偶然的發生在1日凌晨零點半左右。
起義部隊佔領南昌城後,在俘虜當中發現了趙福生,官兵將他押送到賀龍面前,賀龍當即下令就地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