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藝術的美學,中國圖案的規矩,太極圖是美的根源

2020-12-20 外號波

關於圖案藝術的美學,在中國圓形的圖案,與中國古代的太極圖有直接的聯繫,太極圖是這樣的一種圖形,在一個正圓形的二分之一處,畫一個S形線條,把圓形的畫面一分為二,即分成兩個陰陽交互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圍繞在一個圓心迴轉不息,這是一種一虛一實,相輔相成、有無相生、左右相傾、前後上下相隨的圍繞核心的運動。中國古代的太極圖,從哲學上說,原是表示古人對於宇宙本質的帶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樸素的理解。

太極圖表示天地、日月、男女、上下一切對立面的統一,就是認為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發展的,這種運動、變化和發展,是由於又鬥爭又統一的陰陽兩面的矛盾而產生的、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來說就是,世界上的萬物的存在運動,都有賴於對立面的矛盾統一,老子《道德經》中有言: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對事物存在和運動規律的推測,我是從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紡輪上發現中國圖案與太極圖的關係的。

這種圖案富於整體性而又可以變化無窮,上面提到紡輪上的圖案沒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富於整體性的。這種圖案鮮明地體現了多樣統一這一形式美的總規律。S形的線條是富於變化的、富於運動感的、富於生命力的,是美的線條,由這種線條在圓形畫面上劃分的塊面,也會是不呆板的、有變化的、不停地運動著的、富有生命力的、美的構成。在這種圖案上,一切都在運動,而這運動又是明顯的規定著.圍繞著一個圓心

在一個自成一格系統的圓形天地中進行的,因而是嚴整的、有節奏的、有規矩的裝飾性就從這裡產生了,這種圖案格式。適合於繪描自然中成對的、互相顧盼、呼應、迴旋的形象,如一對蝴蝶、一對鴛鴦、一對鳳凰、兩朵花、兩條魚、兩隻龍的飛舞,從而能夠表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希求得圓滿、恩愛、團聚而充滿生的歡樂的感情,所以可以說,太極圖是美的根源。

在漢畫象磚上有《伏羲與女媧》的畫像,伏羲與女媧,一男一女,兩人並立,他們的尾巴纏繞在一起,伏羲手中拿了兩件東西,一個是規,一個是矩。古人有句話「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古代畫家這樣畫,也許是要說明世界萬物的存在都是有規律的。用在圖案創作上,就是說圖案必然有自己的規律,而且照我的理解,圖案創作必須有一定的規矩來約束,由這種規矩來約束的圖案才美,所以又把圖案叫做「羈絆藝術」。

中國圖案的規矩,存在於中國歷代大量的優秀圖案作品上,要由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樣上,從漢代漆畫上,從馬王堆出的棺材板的圖案上,我們都可以體會到中國圖案的規矩來。叫我看,中國圖案的規矩,可以遠溯到遠古的河圖、洛書、《易經》上的太極圖到八卦,學習書法用的九宮格。後來設計圖案用的米字格,圖案的規矩中包含著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創造,包含著情與理。

其中的「理」就包含著「數」在西安發現的從阿拉伯輸入的《縱橫圖》,這《縱橫圖》是一個正方形,上面縱橫各畫五條線,把這個正方形分成為六六三十六個正方格子,在每一個小格子上寫有一個數目字,從一寫到三十六。奇妙的是,不論你縱數、橫數、斜數,加起來都是111這樣的數目。對數字的這樣的排列,表現了阿拉伯人的智慧。此外還有四四《縱橫圖》、六六圖中間包含四四圖。

據文獻記載,公元十三世紀,在我國南宋數學家楊輝的著作中,已經講到過《縱橫圖》,並對之作了詳細的討論。中國古代圖案把九宮格、米字格作為規矩,在圖案設計中要講「理」,講「數」的,圖案是有數的觀念的。有理、有數,才有規範,才嚴整,才有裝飾性,才引人入勝。圖案又必須有情,但這情應該是有一定的理,有一定的數來貫穿,來支配的。中國的建築有情有理,中國的書法有情有理,中國的圖案也有情有理。

九宮格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地盤,在上面分四方八位。據說魯班是看到中國農村小姑娘的蟈蟈籠而受啟發設計建築的。古代建築的明堂九室方位、明堂五室方位格式,也是依九宮格設計的。書法的「永字八法「以及所有真草隸篆各種書體的筆劃的位置,也是九宮格得以確定。圖案中的四方連續的紋樣的組合,乃至所有裝飾上的各種物象的位置,也因有九宮格、米字格而能得到井然有序的、富有裝飾性的安排。

河圖、洛書、九宮格、米字格是圖案的骨骼,有了它們,圖案可以變化萬千,但萬變不離其宗。中國圖案的骨骼當然不只是九宮格、米字格,但所有的圖案骨骼都與九宮格、米字格具有這樣那樣的聯繫。「七巧板」拼成的圖案即是一例,我認為中國的圖案美學,講究規矩,其中太極圖是圖案美學的根源。

相關焦點

  • 中國藝術圖案,造型方面來源於生活,在形式上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中國圖案造型是中國勞動人民在自己經年累月的勞動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中國圖案具有明顯的民族傳統和民族風格,具有豐富的民族語言,充滿著強烈的民族思想感情。這種造型手法,一直流傳到今天,為廣大人民所喜見,給中國圖案奠定了基礎。這也是中國圖案的美學基礎。中國勞動人民在改造世界的生產和生活鬥爭中,把多種多樣的形象分出類別,又從類別中找出其特殊性,再從特殊性中見到其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從而認識到宇宙的對立統一的普遍規律以及變化與統一的美學法則,然後把美學法則運用到藝術活動中來。
  • 青花裝飾圖案的分類和欣賞
    陶瓷屬於造型藝術中的工藝美術門類。它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性,既有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不同器型,在不同器型上又有著美不勝收的各種裝飾圖案。特別是在古代青花瓷器上,除各種主紋飾外,以鈷藍繪製的裝飾圖案,可以說是集中國工藝美術之大成。品目之繁多、繪製之精美,在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
  • 牆面圖案常見類型,現代幾何圖案
    幾何圖案從原始構成上來說就是經緯線的交替穿插。從古至今,人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改變經緯線秩序、排列形成各種複雜多變的幾何圖案。幾何圖案的美學意義,首先就是和諧之美,再由和諧派生出對稱、連續、錯覺,這四種審美既獨立存在,又相互聯繫。幾何圖案在牆面裝飾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是現代風格裝飾的特徵之一。
  • 家具世界的「最美中國風」之圖案紋飾篇,這些圖案美輪美奐
    中國風的全球流行,也帶火了家具界的設計。這是「最美中國風」系列的終章了,在前兩篇霂森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家具中的傳統工藝、造型/型制的傳承和發展,今天這篇「中國圖案/紋飾」同樣精彩,能帶我們領略到華夏五千年文化與我們現代家居的深度融合和不凡表現。
  • 陰陽魚太極圖、周子太極圖、空心圓太極圖
    古太極圖真正的古太極圖全貌是:內為陰陽魚互糾圖案,外部為八卦或六十四卦環形圖案。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圖形也叫太極圖,圖形不一。比如:周子太極圖、空心圓太極圖、黑白半圓太極圖等等。周子太極圖比如影響力僅次於陰陽魚太極圖的周子太極圖,又稱為五層太極圖,周敦頤太極圖、無極圖。
  • 中國傳統圖案與現代服裝設計
    中國傳統圖案經過千百年來的沉澱,形成了各種具有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它凝聚了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與深厚的華夏文化內涵,它是民間、民族 藝術 和民俗文化千百年來沉澱的結果。青銅器促進了圖案的發展,其圖案以雲、雷變化的回紋為主要形式,還有蛇紋、羊紋、鳥紋··一以及具有圖騰象徵的龍鳳紋、怪獸紋,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與鳳的形象在人們的理想中發展完善並流行了數千年。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龍鳳的形象經久不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並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如「龍鳳呈祥」、「九龍戲珠」等紋樣在民族服飾中不僅隱喻著圖騰崇拜,而且抒發著「龍的傳人」的情感。
  • 走進敦煌 | 《敦煌服飾圖案藝術》
    所以敦煌石窟各時代佛像衣著的彩繪和用色都不一樣,在藝術造詣方面的發展也有所不同。特別是佛與人所穿著的衣服與裝飾圖案,更是隨著所處的時代風格、民俗習慣和流行風尚而創作和發展。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各時代佛像及供養人服飾圖案的具體內容。織物演變的歷史,尤其是作為「絲綢之路」上流行的染織圖案演變的歷史,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在織造工藝技術上的智慧和創造。這些織物充分發揮了最優良的原料——蠶絲的作用。
  • 一切藝術都具有形式美,圖案形式美有三大基本法則
    圖案形式的表現,不論平面構成或是立體構成,都必須在物質和工藝的特殊手段以及人們對生活不斷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運用美的形式法則。工藝美術中構成圖案形式美有哪些普遍性的規律呢?圖案的表現必須要以想像為前提。想像屬於一種高級認識過程。
  • 原始彩陶上跳躍的圖案藝術
    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魚紋盆》陶器為瓷器之母,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重大發明之一,陶器上的圖案標誌著人類審美的形成。彩陶是我國原始繪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陶器,首次脫離磨製自然工具的時代,邁向了文明的新石器時代。隨著彩陶工藝的完善,產生了繪畫的雛形:彩陶圖案。新石器時代的人們結束了穴居野外的生活,建造出了原始的房屋,形成了原始的村落建築群。集體勞動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豐衣足食的原始先民們開始有了審美的需求。
  • 論文選摘 |《敦煌服飾圖案藝術》
    所以敦煌石窟各時代佛像衣著的彩繪和用色都不一樣,在藝術造詣方面的發展也有所不同。特別是佛與人所穿著的衣服與裝飾圖案,更是隨著所處的時代風格、民俗習慣和流行風尚而創作和發展。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各時代佛像及供養人服飾圖案的具體內容。織物演變的歷史,尤其是作為「絲綢之路」上流行的染織圖案演變的歷史,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在織造工藝技術上的智慧和創造。這些織物充分發揮了最優良的原料——蠶絲的作用。
  • 中國古典服飾-雲肩紋樣圖案之美!
    多層彩繡釘銀四季春如意式大雲肩
  • 中國瓦當,美到驚豔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
    說到傳統的瓦當圖案,不知道大家有了解過嗎?有一種美叫中國瓦當,瓦當俗稱瓦頭,是屋簷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簷)前端或位於其前端的圖案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瓦當一般出現在我們中國古建築的屋簷上,其實大家不要小看這中國古建築上的小小一點,瓦當的紋樣還是非常有講究的。話說你真的有仔細觀察過屋簷上的瓦當紋樣嗎?
  • 銅元上面的植物圖案,有什麼講究?
    在上文介紹的正面各種小型裝飾圖案之外,除了文字,就是佔主要空間的大型裝飾圖案了,這些圖案的構成,和文字、小型圖案一起,成為一個整體,使一枚幣真正成為一個藝術品。這些圖案,只出現在民國銅元之中,因為清代銅元的設計,相對保守和傳統,面版除了文字和有限的小型裝飾之外,沒有其他較大圖案。民國開民主、自由之時代,在藝術上表現為活潑、爽朗的風氣,反映在鑄幣上,一改過去死板、單一的設計,出現了豐富多彩的變化,既表達了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也表達了時代與人民的審美需求。
  • 淺析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及其美學思想
    1、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比較  中國園林藝術和西方園林藝術是世界園林藝術的兩大流派。風格迥異,表現形式也迥然不同。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園林中有著眾多的雕塑。而中國人卻喜歡在園內堆假山。中國人看樹賞花看姿態,不講求品種,賞花只賞一朵,不求數量,而西方人講求的是品種、數量,以及各種花在植壇中編排組合的圖案,他們欣賞的是圖案美。
  • 人像圖案的花式變形記,來自服裝上的人像藝術
    ▲當你的服飾中裝飾有自己偶像又或者是抽象的人像圖案,服裝上的人像藝術的服飾魅力也將迸發出無限可能性。人像街頭裝▲嘻哈風的街頭裝中經常會出現極具個性化的圖案款式,人像圖案也多以具有偶像標識的居多,朋克、搖滾風都會將人像做微微的變形處理,將人像的的排列方式打散,有的顛倒或者將圖案裝飾在服飾的不同位置,都能讓炸裂感的張揚渲染到極致。
  • 幾何的極致應用——伊斯蘭幾何圖案的驚人之美
    我們稱它們為伊斯蘭幾何圖案,因為它們的結構中有大量的數學。不過,幾何圖案在伊斯蘭藝術中被大量使用。事實上,不僅在伊斯蘭藝術中,伊斯蘭幾何藝術對荷蘭藝術家莫裡茨也有重要的幫助,他以上下樓梯,變形,爬行的視錯覺而聞名。
  • 創意幾何圖案牆布——數學美學
    背景牆使用牆布好處多多,如:施工容易、方便、造價也比較低、圖案豐富、時尚,而且更換也很簡單。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幾何形狀牆布的背景牆以供參考。幾何波浪線波浪線圖案厭倦了看著單板的背景不如直接來一面悅動的牆面。一條條跳動的弧線,勾勒出具有特色的背景造型。
  • 中國傳統圖案在古今室內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建築中的中國傳統圖案都是以雕琢、彩繪等形式依附於建築結構之上,並且雕飾不受制約,圖案內容比較自由。中國古典家具中裝飾圖案的應用也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獨特的 藝術 風格。它綜合反映著不同 歷史 階段的 政治 面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觀念意識及審美情趣。
  •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什麼樣?紋飾又有什麼內涵
    與紋樣不同,圖案不強調故事性與情節性,圖案的美是一種形式美。紫禁城雜誌《錦瑟無端五十弦——圖案紋》一文中,這樣講述瓷器上的圖案。彩陶變體魚紋圜底缽 新石器時代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對稱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原則。中國古人對自己所創造的事物都從對稱做起。
  • 傳統圖案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圖案是具有生命力的古老藝術形式,在原始社會人類就開始追求美,其主要體現就是圖案。經過幾千年的變化,人類的裝飾行為歷經歲月滄桑依然保持,在其不斷演變發展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各自獨具特色,具有豐富內容、多樣化形式 和廣泛題材的圖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