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rce 4K廣色域便攜屏深度評測:Macbook生產力+Switch遊戲性

2020-12-12 Geek研究僧

一、為什麼我的Macbook Pro需要一個外接屏?

經常使用Macbook轉接顯示器的童鞋,應該都會發現外接屏幕的大小,決定了控制的精度和可視內容。有時候,我們所在的辦公區域可能並未預留足夠的空間用以放置擴展的顯示器,此時若是想要雙屏辦公,再放一臺筆記本電腦顯然是比較奢侈的。

而今在顯示屏技術極大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外接實現屏幕的擴展。例如我所選用的是C-Force家的4K便攜屏幕(015C),使用下來發現它作為Macbook Pro的轉接屏是比較稱職的,同時也能夠作為Switch的擴展屏使用,所以通過本文希望跟大家聊聊這款有意思的產品。

這塊15.6英寸的外接顯示器,它的身形比較小巧,尺寸為365mm(長)× 226mm(寬)× 6mm(厚),重量為700g。外觀設計相對簡約,沒有傳統顯示器那般厚重的屏幕背殼、底部支架。外殼為鋁合金材質,質地堅硬。屏幕到邊框的過渡上稜角分明。

配件方面,C-Force 4K便攜屏配備了一個支架保護套、C-TO-C全功能數據線(1m)、HDMI 4K高清線(1.5m)、45W PD適配器。

但是支架保護套的支撐性不是很好,所以個人更加推薦原裝的一個三角撐腳,後部可以翻折,用以調節顯示器的支撐角度。

C-Force 4K便攜屏在造型上,接近於一個平板電腦。邊框方面,同普通的窄邊框筆記本電腦比較接近。

上邊框最窄,左右邊框次之,下巴會略寬,印有C-FORCE的字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辨識度。

屏幕的左側是一個全功能的USB-C接口,用以實現顯示器的供電和視頻信號的輸入,右側則有一個微型的撥杆鍵。

顯示器的背面是整塊磨砂質感的鋁合金,有些不耐指紋,特別是碰到我這種油手,可能就需要多加呵護。

C-Force 4K便攜屏的背面正下方印有產品的相關參數和信息。總體來說,C-Force 4K便攜屏的做工還是比較紮實,不過在設計風格上有點理工科的硬核思路,沒有採用全貼合的屏幕設計,算是一個遺憾。

更加關鍵的是,C-Force 4K便攜屏採用了霧面屏的設計,可以避免陽光直射時的反光問題,如下圖所示。

屏幕參數方面,這款15.6英寸的IPS面板,解析度為3840×2160,標準的物理4K解析度,屏幕亮度300nit,色深8bit,色域為100%AdobeRGB。

那麼實測的表現如何呢?我們對C-Force 4K便攜屏預熱一個小時,然後藉助紅蜘蛛SpydeX進行屏幕校色,進而展開顯示器的素質分析。首先我們來看看屏幕色域,C-Force 4K便攜屏的色域為95%NTSC、93%的P3、100%的AdobeRGB、100%的sRGB,可以看到色域是符合宣傳的廣色域屏幕。

伽馬曲線上,C-Force 4K便攜屏呈現出2.4的光度,比較貼合光度2.2的曲線。灰階方面,輸入100%RGB的色溫為6950K。

C-Force 4K便攜屏的屏幕亮度為 282.8 cd/㎡,對比度為1060:1,白點為7000K。

在色度一致性上,C-Force 4K便攜屏的1號區域最接近標準色度,色差最大的位於5號和6號區域,差值為2.9。

在亮度一致性上,C-Force 4K便攜屏的4號區域最亮,正下方的9號區域最暗,整體中部左側亮下部暗。

色彩精準度ΔE方面,對C-Force 4K便攜屏進行測試的48種顏色顯示的平均ΔE值為1.26、最小值為0.28,最大值為4.91,整體表現優異。

顯示器額定值約等於是整個屏幕性能的打分。從打分情況來看,C-Force 4K便攜屏在色域、對比度上表現最優、色度均勻性、色彩精準度上表現尚可;表現次之的是白點;最弱的是色調響應和亮度均勻性,整體的分數為四星,屏幕屬於不錯的範疇。

二、C-Force 4K便攜屏能夠為Macbook的體驗帶來怎樣的改變?

前面我們看完了C-Force 4K便攜屏的外觀設計以及屏幕素質,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聊聊產品的場景體驗了。於我而言,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作為Macbook Pro的轉接屏幕使用了。

因為雷電3接口的存在,從Macbook Pro到C-Force 4K便攜屏間,只需要一根C to C的線纜就可以了,無需繁瑣的轉接,連供電問題也一併解決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45W的PD充電器是無法完全支撐Macbook Pro 15.4英寸款+C-Force 4K便攜屏的供電,實測電量會緩慢下降,所以至少需要額外60W才能保障電腦不會掉電。

既然Macbook Pro有了第二塊屏幕,我們可以通過自帶的投屏工具進行屏幕複製或者屏幕擴展。

複製屏幕的意義在於兩個場景,一個場景在於改圖、調節視頻時可以觀察在不同的顯示器下亮度是否合適,色準是否符合預期。

之前我就遇到過在500nit亮度下改圖,結果在普通300nit亮度的屏幕上就顯得很黯淡,這是作圖者都需要注意的問題。

除了橫向的轉接外,我們還可以把C-Force 4K便攜屏旋轉90°,成為一個豎屏。在豎屏的使用場景時,我們就會選擇以擴展屏幕替代複製屏幕。

在複製屏幕的情況下,還可以勻出一個給旁邊的同事共同觀看,例如拿著菜刀友善看著你改內容的產品經理。而C-Force 4K便攜屏作為擴展屏時,首先可以作為雙屏的組合功能,例如在撰寫論文或課題時,左側看文獻,右側寫內容。

Macbook Pro也可以同時轉接兩臺顯示器,例如在我辦公室中就選擇了這樣的組合,27寸的大屏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文獻內容,15.6英寸的小屏就用來碼字。

其次是可以作為休閒與辦公的兼容之選,在寫評測時我就比較習慣於一邊看會美劇,一邊敲稿子,不亦樂乎。

特別是豎屏狀態下可以看到更多的網頁內容,在值得買的編輯器下可以更好的撰寫評測,當然如果是轉接到大顯示器,觀影效果就更好了。

三、除了電腦擴展外,C-Force 4K便攜屏還有什麼適用場景?

此外C-Force 4K便攜屏還配備了一個橢圓形的HUB,型號為CF120 Pro,首先在HUB的四面都設計了接口,包含了2個USB埠、3個USB-C埠(視頻輸入、輸出、PD供電)、1個HDMI埠。

有了HUB的接入,就可以讓C-Force 4K便攜屏實現多種設備的轉接,如遊戲主機(Switch、PlayStation、XBOX)、手機、NUC等。同時CF120 Pro的上方還設計了導航鍵,可以進行OSD設置或者音量調節。

了解Switch的用戶一定對於C-Force這個品牌不會陌生,他家推出過完美兼容Switch電視模式的第三方轉接器,而且不會出現底部充電接口彎折 或者Switch變磚的問題。 相比於別家二手面板、組裝質量差的問題,C-Force的質量還是相當過硬的,因此他家的CF011X和CF012S(Cair)兩款便攜屏幕也被國行版Swtich作為線下展示專櫃的轉接屏。

我之前就用過他家的CF003S,便攜屏則是他家的另一個重要的產品線,目前主要推出的11英寸的1080P屏幕、15.6英寸和12英寸的4K屏幕。

因此,C-Force的根基就在遊戲體驗上。我此前購入了有氧拳擊,運動類的遊戲顯然是不適合掌機的屏幕尺寸。外接電視又並非隨時都有,我在外地出差時住在別人提供的宿舍之中,就可以用C-Force 4K便攜屏擴展到15.6英寸,此時的屏幕觀感就相當的不錯。

有氧拳擊這個遊戲在免費使用版本的時候,我是倍加珍惜每天的練習機會,結果等我真正入手之後就吃灰了。

得益於C-Force 4K便攜屏的加入,我又有了運動的勁頭,之前Switch轉接帶魚屏顯示器可麻煩,需要用HDMI+底座,現在的解決方案更加便捷,希望能夠通過打拳更瘦一點。

15.6英寸的屏幕C-Force 4K便攜屏賦予了更充盈的遊戲畫面,讓玩家在運動揮舞手臂擊拳時更有沉浸感。

暗黑3同樣是屬於人物模型小的可憐的遊戲,之前在PC平臺上不覺得,換成Switch之後就顯得那麼秀珍了。而在C-Force 4K便攜屏的加持下,就像在一個15.6英寸的大屏筆記本上娛樂,體驗還是相當出色的。

控制的巫醫,技能的釋放、地圖的走位都變得更加清晰。

除了Switch外,我的堅果R1也能投屏成為TNT系統使用,從性價比上,C-Force 4K便攜屏明顯要比那個原來的「李姐萬歲」更加具有優勢。

不得不說TNT系統經過多個版本的迭代已經趨於完善,而且和電腦端一致的網頁界面,對於我這種只需要登錄網站敲評測的用戶就足夠體現生產力了。

分屏的辦公也遠比手機本身更具操作性和體驗感,因此有一句說一句,如果老羅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說不定能成。目前堅果 Pro 3來都來了,下一部一定繼續支持。

四、最後我們來聊聊C-Force 4K便攜屏的優勢和不足

◇【產品優勢】:C-Force 4K便攜屏的優勢比較顯著,首先是屏幕為4K解析度,畫面較為細膩。其次100%AdobeRGB的色域也能夠保障畫面色彩。磨砂表面的屏幕,也具有較好的抗光效果。再次是C-Force 4K便攜屏可以外接筆記本電腦、Switch以及平板電腦等前端設備實現屏幕複製或擴展。最後在質保方面,C-Force都是以換代修,比較良心。

◇【值得改進】:經過一周的深度試用,我發現C-Force 4K便攜屏仍存在以下問題值得改進:首先是屏幕的邊緣過渡部分稜角仍然分明,可以考慮在新品模組中處理更加圓潤。其次是外接的轉接器CF120 Pro仍然稍顯笨重,建議考慮更加輕便的解決方案。最後是沒有內置音箱,稍顯遺憾,希望未來能夠加入。

測評到此結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評測的研究生。

相關焦點

  • 15.6英寸4K解析度,摺疊廣色域便攜顯示器是一種什麼體驗
    15.6英寸4K解析度,摺疊廣色域便攜顯示器是一種什麼體驗 廣色域是個老生產談的話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Adobe RGB廣色域反而一無是處,用的不好容易翻車,簡單來說在廣色域下色彩異常豐富的圖片,換回窄色域顯示器會顯得黯淡無光
  • 兩張遊戲卡帶引發的Switch實用配件清單,閒聊Switch漫談使用場景
    其實我一向比較偏愛賽車類遊戲,不管是手機還是switch,亦或是主機,主機上我有極限地平線4,手機上我有真實賽車3,另外Switch上就是馬裡奧賽車了。便攜屏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便攜屏常見的最小尺寸都是12寸,大一些的可以上到15.6寸,常見的解析度有1080P,目前也有2k和4k規格的便攜屏幕。
  • 125%色域Type-C投屏 拾光紀CA27D0顯示器評測
    一般顯示器sRGB色域有96%-98%即為中等水平,100%為專業水平,拾光紀CA27D0的125%sRGB不止能滿足普通消費家用需求,也能滿足專業用戶對於更大範圍顏色的需求。88%的P3、78%的NTSC色域這些數值也一樣,都要比普通液晶顯示器好一檔。色彩、亮度的均勻性:顯示器顯示色彩在屏幕各個區域的一致性。
  • 最好的便攜屏?15.6寸C-FORCE便攜電視平板一體機深度體驗
    在機器的側邊分別設計了一些實體功能鍵和不同類型的接口,如雙type-c接口支持電源連接和視頻信號,HDMI接口、USB-A、3.5mm音頻接口、屏幕開關鍵以及音量亮度調節功能鍵,接口上相對豐富滿足日常使用,如果不夠使用,C-FORCE便攜電視平板一體機也是支持外接拓展塢的使用。
  • 輕鬆享受大屏的快樂,體驗C-FORCE15.6英寸便攜顯示屏
    其實選擇這款可攜式顯示器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看重了它具備了500尼特亮度、100%SRGB色域以及0.5cm窄邊框超大屏佔比等優點,而且支持Switch、PS4、桌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不同的設備,平時不僅可以連接手機使用還可以連接電腦作為副屏擴展使用,整體來講實用性特別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款便攜顯示器吧。
  • 15.6英寸+144Hz+IPS觸控,離不開的多屏,Innocn便攜顯示器評測
    15.6英寸屏幕大小是可以攜帶的最大尺寸了,兼顧了便攜和顯示的平衡,很多人會追求4K的顯示細膩,但是從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1920×1080全高清解析度還是目前最實用的,這塊屏沒有任何壞點和亮暗點,並且支持144Hz的刷新率,並且搭載了FreeSync晶片,這點對玩遊戲的用戶會更友好,比較激烈的遊戲中可以減少畫面卡頓、撕裂情況。
  • 便攜顯示器種草指南之入手INNOCN N1U評測記錄
    便攜顯示器在人們的評價中往往出現兩種極端,一部人覺得便攜顯示器真香,帶著方便,可以作為副屏做很多事;另一種人覺得便攜顯示器沒用,那麼大屏幕玩遊戲,直接用switch或手機的屏幕也夠用。其實這是對待同一事物,不同人群的不同看法而已,更多的在於主觀方面的感受。
  • 飛利浦328E1CA顯示器評測:更彎曲更好看了 1500R曲率+4K超高清
    [PConline 評測]說起如今的顯示器,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會是電競顯示器。確實這幾年電競顯示器發展的十分迅速,風頭甚至已經遠遠蓋過了傳統的顯示器。  然而,這就代表著非電競顯示器沒有精品了嗎?顯然不是的。我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這款顯示器——飛利浦328E1CA顯示器,它就擁有完美的曲率,4k 的超高清顯示,加上優秀的色域色準,讓人難以抗拒。
  • 4K投影儀,P3廣色域加持後色彩有多優秀?明基W2700投影儀體驗
    作為目前相對成熟的行業,家用投影儀已經從1080p解析度逐漸過渡到4k,不過絕大多數家用4K投影儀都是抖動成4K解析度,也是業界比較成熟的方案,考慮真4k投影儀,不說錢包君同不同意,你搭配的功放和音響乃至幕布,都需要全面升級。
  • 優派TD1601-4K便攜顯示器評測
    首先就是色域測試,色域就是一個色彩空間區域,色域值越高,色彩表現豐富度越高,能展現的顏色也就越多,是顯示器色彩好壞的表現之一。就色域覆蓋來說,越接近百分之百的色域覆蓋標準,那顯示器的色彩表現也就越好。  在色域覆蓋方面,TD1601-4K擁有99%的sRGB以及77%的AdobeRGB,76%的P3色域,能滿足我們的日常使用。
  • A4紙大小 高色域2K屏!RedmiBook Air 13評測
    此外, RedmiBook Air 13還全系標配了一塊好屏幕,13.3寸窄邊全面屏,,屏佔比高達89%,色域可達到100%sRGB,解析度也足足有2560×1600,保證日常處理文字、查看網頁、觀看視頻等都能擁有最細膩的畫面。RedmiBook Air 13這次共有兩個版本,主要差異就是CPU型號的不同。
  • PS4、Switch、Mac、相機好幫手,C-Force 15.6寸便攜顯示器體驗
    色域方面,達到了72%的sRGB,和Mac、iPad Pro那肯定沒辦法比,但是看在價格上,還是非常划算的。邊框方面的設計和Mac筆電略顯不同,它是左右邊框略厚,上下邊框略窄,而且注意到了嗎?顯示器的邊框是比屏幕高出1-2mm的,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護屏幕。
  • 便攜顯示器到底該怎麼選,來聊聊便攜屏都有哪些好處!
    便攜屏的使用分享▼在最初一直想要一個便攜顯示器帶著出差用,這樣出長差的時候就可以方便連接筆記本作為副屏使用或者連接Switch暢快地玩遊戲了。長期出差的確給人帶來的很多不舒服的地方,所以那會就入手了現在這個C-Force的便攜屏幕。
  • 如何提升筆記本電腦生產力?
    相比之下,還是擁有豐富c口和HDMI的設備更適合作為副屏使用。當然我還會把它作為PS4和各種攝影器材的外接屏。下面,請看我的體驗分享。為什麼選擇便攜屏幕?首先,我是對移動辦公與移動遊戲有著高度需求的用戶。選擇一個固定的自用屏幕養成使用習慣比起蹭酒店裡不熟悉的電視要更方便。
  • innocn N1F Pro便攜顯示器評測:高亮更自由
    今天我們就對innocn品牌的一款innocn N1F Pro便攜顯示器進行評測,幫助大家了解這款產品,同時也增加對便攜顯示器的了解,在挑選時不至於沒有頭緒。02顏值出眾 質感高級innocn N1F Pro便攜顯示器的整體設計非常好看。正面採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屏佔比很高,邊框並不會影響視線破壞美感。
  • 可攜式顯示器什麼牌子的好 6款主流便攜顯示器評測哪個好
    可攜式顯示器什麼牌子的好 6款主流便攜顯示器評測哪個好  市面上正在悄然興起一種較新的產品——可攜式顯示器。這種新品類受到了許多因素的加持,逐漸發展,市場也開始繁榮起來。大家出於辦公、娛樂、遊戲等原因購買便攜顯示器時,也有一定的選購難度,本文也就應運而生。希望大家能通過這幾款便攜顯示器的對比,了解選購要點,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 iPark switch投屏器:輕便穩定,讓你隨時隨地享受大屏遊戲的樂趣
    這段時間可以說一款名為「動物森友會」的遊戲火遍全網,一時間人人手中都擁有一款switch遊戲機。不過對於遊戲而言,大屏幕的帶來的遊戲體驗和視覺體驗絕對要比小屏幕好,將遊戲連結在智能電視或者是電腦上,遊戲代入感將油然而生。
  • 又一款7寸大屏5G手機!榮耀X10 Max 7月初發布,期待嗎?
    近日,德普特高管po出了「一款7寸大屏手機即將量產」的消息:雖未透露廠商,但「僅此一家做大屏」、「驚人的投入」,那當然就是三星Note……啊不,榮耀總裁趙明先生轉發認領,風聲不斷的「傳聞中的榮耀X10 Max」真的要來了。大屏手機?你是趕緊入手or掉頭就走?
  • 鳥槍換炮,入手Macbook pro 頂配,我全面更換了這些配件
    Macbook這款屏幕沒得說,P3廣色域,最大解析度2880X1800,最高亮度500nit,搭配原彩顯示,根據環境自動調整屏幕色溫。屏幕色域為100%SRGB,以及89%ARGB,具體的我就不展開了,很多評測都有這個數據。
  • 千元入手4K?便攜,色彩好。體驗INNOCN便攜顯示器
    大家都知道,目前主流的顯示器比較好的,就是4k顯示器。但是動輒三四千的價格,總是一把把的在我的傷口上撒鹽。讓我就此擱淺這個想法!但是最近我發現,其實如果作為電腦副屏的話,其實便攜顯示器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首先它的價格有著很大的優勢。其次,它還可以不依仗主機,連接手機等電子設備,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