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年,荷蘭藝術家老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與地圖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到訪西班牙帝國統治下的那不勒斯城。勃魯蓋爾來到那不勒斯海灣邊,憑著自己的想像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海戰場景。在這幅圖像裡,背景中的兩座火山代表著自然神秘又不可控之力量,眾神籠罩,那不勒斯人相信萬事萬物皆有神明主宰。
彼得·勃魯蓋爾作品《那不勒斯港口的戰爭》(Battle in the Bay of Naples),圖片來源:pinterest
熟悉義大利的人都知道,義大利南北方差異之大堪比兩國,而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在19世紀中期的統一之前,義大利由一系列小的王國組成。北部實力最強的是以都靈為首都的撒丁王國,而南方則是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在12世紀時成為西西里王國的一部分,在此後的數百年間,王朝更迭、歷史變遷,唯一不變的是那不勒斯在義大利南部地區的中心地位。
龐貝古城 與命運共飲歡歌
那不勒斯現今仍舊是義大利南方文化的代表,比起冷色調北部地區的工業性與秩序感,那不勒斯人顯然活得更加肆意。他們千百年來遵循著自己的信仰法則,他們甘願與維蘇威火山分享同樣的宿命,在這座深埋著滄桑歷史與古希臘文化的古城中,生於斯、死於斯的那不勒斯人早已學會如何與混沌的命運共飲歡歌。
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內景,圖片來源:archeofoodplanner
而那不勒斯城最早的精神基因始於其20公裡外被維蘇埃火山灰掩埋的龐貝古城。得益於其附近的龐貝與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所留下的豐富寶藏,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Napoli)坐擁世界上最豐富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文物收藏。
許多在藝術史教科書上反覆出現的龐貝古城壁畫及馬賽克貼磚的實物如今都保存在這座博物館中,包括一些被人們所熟知的龐貝古城牆壁上殘留的情色畫(erotic art)。彼時的情色畫儘管描繪了妓院中男歡女愛的場景,其畫意不在色情,而多是被當作古羅馬社會上層階級男性之間的「文學性玩笑」(literary joke),有學識的人才有能力看出其中的古希臘文學典故的指涉。
龐貝古城壁畫,圖片來源:getyourtourguide
卡拉瓦喬 藝術的閃光時刻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公元前的古羅馬是那不勒斯城文明最為璀璨的時期,直至一千六百多年後,這個城市才又一次迎來了它在藝術上的閃光時刻。對於注重靜態平衡的文藝復興來說,那不勒斯顯然太混沌了,但巴洛克藝術卻在這裡的狂亂中找到了歸宿。
卡拉瓦喬《聖烏爾蘇拉殉難》,圖片來源:aboutartonlie
卡拉瓦喬一生跌宕。他出生於米蘭,成名於羅馬,一路流亡至西西里和馬爾他,最終卻選擇留在那不勒斯進行他生命中最後的藝術創作。在當地科隆納家族的保護下,卡拉瓦喬作出了他最後一幅畫《聖烏爾蘇拉殉難》,藝術演進就此終止。1920年代,藝術評論家羅伯託·隆吉(Roberto Longhi)盛讚卡拉瓦喬的成就:「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內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那不勒斯港口》(The Bay of Naples),圖片來源:bosak art
卡拉瓦喬身後數百年後,1881年,印象派的領導人物之一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追隨著前人的腳步來到那不勒斯,試圖在這個古典又狂放的地中海濱海之城捕捉「光線的自由」。
主教大教堂 若失信仰 毋寧死
為那不勒斯主保聖人聖熱內羅(San Gennaro)而建的那不勒斯主教大教堂(Duomo)是城中同時瞻仰巴洛克與古希臘文化的最好去處。教堂內陳列著巴洛克時期的藝術作品及各種溼壁畫,地下還保存著考古勘探現場,在那裡參觀者能夠看到中世紀時期希臘人留下的遺蹟。
那不勒斯主教大教堂,圖片來源:viggiart
大教堂旁修建於公元4世紀的的聖雷斯迪圖塔聖殿(Basilica di Santa Restituta)是那不勒斯最古老的聖殿,其中不僅有精美繁複的溼壁畫,還有據稱是來自阿波羅神殿的立柱。此外,那不勒斯主教大教堂還保存著聖熱內羅的血液。每年的9月19日是聖人紀念日,成千上萬的那不勒斯人聚集在教堂前的廣場上見證奇蹟的發生——聖熱內羅的血液將被取出,並在眾目睽睽之下液化。
聖雷斯迪圖塔聖殿壁畫,圖片來源:mywowo.net
聖馬蒂諾修道院 遇見耶穌誕生景
在聖馬蒂諾修道院(Certosa di San Martino)中保存著最精美的耶穌降生景(presepe)的收藏。說到聖誕節,一般人立刻會聯想到掛滿裝飾的聖誕樹和紅衣聖誕老人,而哪怕你在聖誕節期間前往那不勒斯也絕不會在城市中看到任何與此相關的事物。
在這裡,人們運用最高超的技藝製作描繪耶穌誕生場景的模型,而這些模型被統稱為「presepe」。聖馬蒂諾修道院中收藏著一座規模巨大的耶穌降生景模型,囊括了超過160人;其他館藏的模型也大多來自那不勒斯當地18至19世紀皇室或富裕家庭的捐贈。
聖馬蒂諾修道院內保存的耶穌降生景(presepe),圖片來源:mda-arte
除了在博物館,你還可以在街頭巷尾「遇見」耶穌降生景。那不勒斯城內的聖格雷戈裡奧阿爾梅諾路(Via San Gregorio Armeno)是當地著名的手工藝品一條街,羅列了琳琅滿目的各式耶穌降生景模型,豐儉由人。哪怕你對模型不感興趣,這條街的熱烈氛圍也一定會吸引你。
聖格雷戈裡奧阿爾梅諾路,圖片來源:postcardfromrebecca
不僅僅是披薩 吃在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是披薩的誕生之地,因此這座城市內絕大多數的披薩店品質都不至於太差。但總統披薩店門前永遠人滿為患,一方面因為它確實是城中最好的披薩店之一,物美價廉、品種豐富,另一方面則因為在1994年7月,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走進此店品嘗了這裡的披薩。從此這家名為卡齊亞裡(Cacialli)的店就更名為「總統披薩店」(Il Pizzaiolo del Presidente)。
柯林頓的到訪帶來了巨大的明星效應,當地人蜂擁而至。時至今日,每日披薩店門外都需叫號入座。總統披薩店並不位於旅遊區,因此遊客並不算多;儘管服務態度相對惡劣,但披薩的口味絕對一流。
總統披薩店,圖片來源:bellanapoli.fr 地址:Via Tribunali, 120/121
那不勒斯人深愛他們的飲食,除了聞名世界的披薩,那不勒斯當地最為人所鍾愛的甜食名為「babà」,是一種浸泡在烈酒(朗姆酒或檸檬利口酒)中的蘑菇形狀的發酵型烤面點。那不勒斯人對 babà 的熱愛不僅體現在他們的餐桌上,更反映在言語中。如果一位當地人對你說 「si nu' babà」(你是個babà),不用驚訝,他是在稱讚你討喜、助人的品格。
babà,圖片來源:Culinary Backstreets
(來源:藝術新聞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