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了!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下手了!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

2020-12-04 0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美國政府長期炒作涉疆議題,今年9月就傳出消息美國計劃頒布「新疆棉花禁令」,如今又搬出「強制勞動」的藉口來加大對新疆棉花產業的打壓。

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及棉製品提問。

華春瑩表示,中方此前已就有關問題表明嚴正立場。美方一些政客炮製所謂「強迫勞動」假消息,目的是限制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遏制中國發展。美方做法違反國際貿易規則,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損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行為。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下手了,宣布已經對產量佔全中國三分之一的新疆棉花生產巨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頒布「禁令」,禁止從這家企業進口棉花及棉織品。路透社分析稱,此舉是川普政府在任內最後幾周,強化對華強硬立場的舉措之一,欲使當選總統拜登緩和中美關係變得更加困難。

據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產量佔中國棉花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已深深融入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供應鏈中。有紡織行業專家表示,要從中國進口沒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的紡織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禁令對棉花市場影響幾何?

中銀國際期貨分析師熊濤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美國新疆棉禁令之前已有消息,因為美總統選舉有所擱置。目前重提,對棉價的衝擊已沒有之前大。但從中長期來看,此舉會加速紡織產業向東南亞轉移,中國會加大外棉採購力度。

「未來我國減少美棉進口進行反制的可能性較大。美棉當前壓力大,美國之外棉花、棉紗將有所溢價。本年度新疆棉花收購加工接近尾聲,前期搶收籽棉收購成本偏高。疫情後國內外消費快速恢復,且國家啟動新疆棉輪入,對棉價有一定支撐。具體操作上,棉價相對於多數商品而言,漲幅不大,估值不高,大幅下探概率不大。」熊濤補充道。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吳新揚同樣認為此消息在9月中旬已經受到市場關注,當時的制裁舉措引發棉花盤面下跌,隨後傳來制裁擱置的消息,棉價有所反彈。從棉紡中下遊產業反饋來看,市場對這一擔憂再次加劇,加上進口紗性價比提高,近期對進口紗需求也有所擴大,一定程度上擠佔了新疆棉產品的市場。政策方面,國家也有意通過收儲政策對新疆棉進行保護,若制裁落地或者制裁範圍擴大,收儲力度就有望提高。但目前偏高的棉花內外價差,令收儲機制啟動了熔斷措施,從12月1日開始的收儲活動尚無進展。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表示,美國限制進口紡織品使用新疆棉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對市場已經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據悉一些大型跨國企業的訂單已經要求不使用新疆棉,以規避後期的不確定性。這勢必會對新疆棉花消費造成負面影響,且這種影響短期不會消除,建議企業趁早做好應對準備。

展望後市,吳新揚表示目前棉花偏振蕩居多。新棉花成本支撐,下方空間有限。此外,倉單壓力尚未釋放,一旦期貨價格過高,基差合適,套保盤的打壓可能出現。加上目前棉紡織品價格回落,壓縮利潤,下遊暫時對高棉價接受力度有限。長期來看,逐漸改善的宏觀面為後期訂單復甦打下了基礎,建議逢低買入。

「新疆棉的籽棉搶購現象今年特別明顯,導致籽棉價格高企。目前國內棉花價格較高,收儲都不能如期舉行,也嚴重損害了下遊紡織企業的競爭力。目前,下遊消費轉淡,新棉套保壓力增大,短期市場存在較大的壓力。但我們對長期棉價走勢不悲觀,建議加工企業順勢套保,紡織企業在低位可以加大買入量。」上述市場人士說。

*END*

原標題:《下手了!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外交部:損人不利己
    有記者就美國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及棉製品提問。 華春瑩表示,中方此前已就有關問題表明嚴正立場。美方一些政客炮製所謂「強迫勞動」假消息,目的是限制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遏制中國發展。美方做法違反國際貿易規則,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損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行為。
  • 美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 華春瑩:此舉是在製造...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張蔚然)針對美方以所謂「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美方通過施壓、制裁等手段限制打壓新疆企業,擾亂新疆穩定發展繁榮,「難道不是要在新疆製造『強制失業』、『強制貧困』嗎?」
  • 美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中國新疆棉花,外交部回應
    美國以新疆強迫維吾爾族群眾勞動為理由,周三起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和棉製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會否作出反擊?華春瑩 資料圖華春瑩表示,中方此前已經就有關問題表明了嚴正立場,美方的一些政客炮製所謂強迫勞動的假消息,目的是要限制和打壓中國有關方面和企業,遏制中國發展。
  • 美方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和棉製品發布預扣令 商務部回應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美方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和棉製品發布預扣令 商務部回應 中方強烈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撤回「預扣令」。中方也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據商務部網站消息,針對近日美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和棉製品發布預扣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美方聲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使用「強迫勞動」生產棉花和棉製品,這純屬子虛烏有、顛倒黑白。中方強烈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撤回「預扣令」。中方也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 【美國將禁止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產品 此外還將公布其他五項...
    【美國將禁止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產品 此外還將公布其他五項進口禁令】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對路透表示,美國將於周二採取措施,禁止從中國西部新疆地區進口棉花和番茄產品,原因是這些產品被指「強迫勞動生產」。
  • 美將禁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製品,華春瑩:是要製造「強制失業」嗎?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表示,將禁止來自中國最大的生產商之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PCC)的棉花和棉花產品,理由是兵團「使用了強迫勞動」。
  • 中國棉花形勢月報(2020年8月):紡織市場回暖 國內棉價上漲
    ,棉花市場需求不振,棉花價格整體下降幅度較大,但隨著國內經濟穩步恢復,棉花價格逐步回升;國內棉花政策保持穩定,目標價格繼續在新疆施行,儲備棉輪換穩步推進,進口配額適時發放;棉花產量穩中略降,進口持續減少,期末庫存較上一年度下降。
  • 2020年7月棉花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棉價小幅上漲
    國內市場,受全球疫情走向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短期國內棉價上行壓力較大。中下旬,受美國疫情反彈等影響,市場擔憂情緒增加,國際棉價開始回落。7月份,CotlookA指數(相當於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磅68.99美分,環比漲1.8%,同比跌8.7%。  (三)內外棉價差擴大。
  • 國外棉價大漲 國內棉紗價格上調
    國外棉價大漲 國內棉紗價格上調 2016-11-23 14:22:55 來源:中國棉花交易網 本周,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依然堅挺,棉紗價格上調;國際棉花大幅上漲
  • 【美國政府禁止進口新疆產品】在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通報中稱,美國...
    【美國政府禁止進口新疆產品】在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通報中稱,美國政府將禁止進口來自新疆的一系列產品。在外交部的聲明中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已經頒布了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法令,這涉及到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被以強迫勞動生產出來的商品。
  • 新疆開發布會駁「強迫勞動」謠言:美國民眾跨州就業也是被強迫嗎?
    「停止進口新疆生產的產品」,並鼓譟出臺《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就「強迫勞動」話題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稱,這些報告通篇都是臆測杜撰、造謠污衊,帶有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自治區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伊力江·阿那依提反問:「難道在澳大利亞、在美國,你們的民眾跨州、跨地區就業,都是被強迫的嗎?」
  • 2020年7月中國棉花形勢月報(供求平衡表)
    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2020/21年度全國植棉面積4596.95萬畝,同比下降4.5%,預計總產量591.9萬噸,同比增長0.2%。儲備棉適應市場需求,輪出全部成交,新疆疫情影響疆棉外運,國內現貨價格上漲。紡織市場處在淡季,原料維持低庫存,棉花商業庫存降幅收窄。棉花進口持續增長,美棉佔比達2/3。
  • 造謠新疆「強迫勞動、強制絕育」的鄭國恩何許人也?
    「有報告指,每年有50多萬新疆民眾被迫從事棉花採摘工作。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在今天(15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又有外媒記者就新疆問題提問。汪文斌首先表示,我們已多次就所謂「強迫勞動」問題闡述了中方的立場。
  • 供需缺口出現,棉花真的被低估了嗎?
    進口成本下滑,外棉有望上漲拉動內棉  宏觀政策方面,12月21日,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其中包含繼續對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棉花實施滑準稅,並進行適當調整而根據對棉花滑準稅的起徵點和計徵從量稅均下粗略計算,進口一噸棉花可以便宜200元以上。該方案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農業農村部:2020年11月棉花供需形勢分析月報
    (二)國際棉價小幅上行。本月國際棉價整體仍呈現上行趨勢。印度產量預期下降,支撐印度棉價格上漲。巴基斯坦棉花產量下降,紡織業需求旺盛,棉花價格反彈,棉紗出口報價上漲。巴西旱情影響種植,新棉報價堅挺。11月CotlookA指數(相當於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磅77.72美分,環比漲3.9%,同比漲3.8%。
  • 棉價太高逼近紗價 紡織企業生產一噸紗虧5000元
    守著「棉花堆」的「西進」棉紡企業為何卻面臨比內地企業更為嚴重的生死考驗?  棉價逼近紗價  「棉價太高,紡什麼紗都虧!」阿克蘇鴻力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滕艇浪嘆道。2012年前11個月,這家浙江紡織企業的銷售額只有4000多萬元,而虧損卻達到800多萬元。
  • 棉花超級歷史大底再現 誰是下一個「林廣茂」
    棉價則從近35000元/噸的天價一路下跌。  臨儲政策穩定了國內棉花生產、維護了棉農和下遊紡織企業的利益,但在國內棉花生產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也造成國內外價差進一步拉大。」中國棉花信息網報告稱,在國內外價差驅動下,中國棉花呈現進口激增與庫存積壓的局面,對國內棉花產業造成損害。
  • 棉花市場周報:疫苗投放進入關鍵期 部分對衝棉花供給壓力
    一、國內棉價衝高回落  本周,棉花供應繼續增加,消費延續淡季特點,國內棉價衝高回落,整體高於前周。2020年11月23-2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4452元/噸,較前周上漲200元/噸,漲幅1.4%;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4390元/噸,較前周上漲31元/噸,漲幅0.2%。
  • 巧用棉花期貨規避進口棉紗價格風險
    落實十九大精神 鄭商所服務實體經濟「點基地」案例巡禮之四  引言:在連續實施了三年臨時收儲政策之後,2014年開始國家在新疆地區啟動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工作。除去收儲政策實施的三年裡棉花期現貨價格相關性稍弱外,鄭商所棉花期貨對現貨價格一直發揮著很好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