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0年11月23-27日),國內外棉價衝高回落;國內外棉紗價格走勢分化;滌綸短纖價格震蕩。
一、國內棉價衝高回落
本周,棉花供應繼續增加,消費延續淡季特點,國內棉價衝高回落,整體高於前周。2020年11月23-2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4452元/噸,較前周上漲200元/噸,漲幅1.4%;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4390元/噸,較前周上漲31元/噸,漲幅0.2%。代表全國主產棉省(區)白棉3級籽棉折皮棉均價的中國棉花收購價格S指數均價12787元/噸(不含加工費),較前周下跌10元/噸,跌幅0.1%。
二、國際棉價先揚後抑
本周,疫苗消息短暫提振外棉價格跳漲,投資者在美國感恩節假期前結清多倉避險出場令ICE價格走低,美棉收割進展同環比提高及天氣良好也助力跌勢,國際棉價先揚後抑。2020年11月23-27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73.05美分/磅,較前周上漲1.18美分/磅,漲幅1.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81.5美分/磅,較前周上漲4.19美分/磅,漲幅5.4%,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610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400元/噸),較前周上漲680元/噸,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778元/噸,內外價差較前周縮小651元/噸。
三、國內外棉紗價格走勢分化
本周,國內紡織市場整體延續弱勢,部分品種表現分化,其中精梳32、40支單股紗需求有所改善,國內棉紗價格普遍穩中下行;國外棉紗市場觀望情緒依舊濃鬱,外紗競爭力受運費價漲影響下降,內外紗線價差倒掛幅度繼續擴大,常規外紗均價高於國產紗346元/噸。坯布市場延續走淡,價格相對持穩;滌綸短纖價格跟隨PTA走勢震蕩。
四、後市展望
疫苗接種或將加快,部分對衝棉花供給壓力。紛擾的美國大選落幕,拜登勝選已成定局,市場情緒漸復平穩。海外部分地區因新冠疫情延長封鎖時間,經濟復甦動能有所減弱。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稱美國新冠疫苗下周開始交付,大宗商品等金融市場普遍走強。國際棉花市場方面,美棉收穫進度近8成,印度MSP收購進度快於往年同期,巴基斯坦棉花受減產影響價格上漲,北半球棉花供應壓力持續增加。國際紡織市場延續降溫,因多國封鎖導致棉花消費減少。短期疫苗接種進入關鍵時期,對市場情緒形成一定支撐。
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短期聚焦實體經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0月規以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其中紡織品服裝行業利潤降幅進一步收窄。國內棉花市場方面,隨著棉花採摘結束,棉花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加。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11月27日,全國累計銷售皮棉129.3萬噸,同比增加22.6萬噸。國內紡織市場品種表現分化,近日江浙一帶市場訂購精梳32-40支單股紗數量增多,且有漲價現象;雖紡企紗線庫存不斷積累,但價格相對抗跌,表明紡織市場處努力修復態勢。短期國內棉價將在外圍情緒升溫與實體企業謹慎中波動運行。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