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美,是希望,是文學家筆下永恆的話題,我們的詩聖杜甫先生留下了很多描寫春天的詩句,他筆下的春天其實很美,只是都帶著淚。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是安史之亂期間,出逃的杜甫被抓回長安,被迫留在長安時寫的。其實,這裡所寫的春景很美,草木繁茂,鮮花凝露,黃鶯婉轉,只是這一派美麗的春景不該出現在本該商業氣息、政治氣息濃鬱的長安城裡,更不該出現在一個內心苦悶的詩人眼裡,以至於花瓣上的香露成了淚,鳥的婉轉鳴唱襯託出了長安城的衰敗、冷寂。
「稠花亂蕊畏江濱」
這一句是杜甫流落巴蜀時所寫,一個「稠」字說明江濱的花很多,開得正盛,密密麻麻;「亂」字用得妙,既寫出了花的顏色之多,更寫出了花在春風中搖曳的動態美;這裡的「畏」字應是「裹」,有的版本也直接寫成「裹」,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鮮花如同一條巨大的錦緞包裹著江濱,一直蔓延到天際,實在是美極了!只是下一句就不美了,「行步欹危實怕春」,「行步欹危」說明我們的大詩人那時喝醉了,走起路來都是東倒西歪的,他若為如此宏盛、美妙的春景而醉,倒也情有可原,可偏偏不是,一個「怕」字表明了他對這一派美景的態度。為何怕?當時的杜甫雖然才華橫溢,卻生不逢時,流落他鄉。春景是美,是希望,而我杜甫卻在這美與希望中更顯頹敗、落魄與衰老。不是杜甫的眼睛不能發現美,實在是杜甫的心裡太苦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初看此詩句,鮮花盛開,各種各樣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黃鶯站在枝頭,放開歌喉,婉轉鳴唱,一幅色彩明豔、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在我眼前展開。可細細體味,我依舊看到了杜甫眼裡的淚。花是蝴蝶的故鄉,蝴蝶可以留戀花叢,翩躚起舞,而杜甫卻不能;鳴唱是黃鶯的特長,黃鶯可以站在高高的枝頭自由自在地、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而杜甫也是滿腹經綸,卻被困蜀地,無處施展自己的抱負,兩想對比,豈不悲哀!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輕盈美麗的蝴蝶在閒卷的帷幔間飛來飛去,像是在與遊人嬉戲,一群群輕快敏捷的水鳥追逐著流水,自由俯衝,好一派明媚的春光啊!恍如世外桃源!但你知道這兩句出自哪裡嗎?這兩句出自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是杜甫去世前半年停留潭州(今湖南長沙)時所寫。流落蜀地後杜甫一心想要回到故鄉,好不容易可以動身了,可北方戰事又起,一路兜兜轉轉,時日耽擱。而此時的杜甫已經年邁、多病,見眼前春景,蝶鷗自在,想自己卻是雲山空望,身處悽涼。這又怎生不愁?
看完這些後,你是不是也覺得杜甫這些描寫春天的詩句都很美呢?可讀著讀著就會讀出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