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撰稿:劉敏| 插畫:kit | 審核:靜好
一提帶孩子,沒有幾個過來人不說累的。除了要管孩子的吃喝拉撒,還要忍受孩子說來就來,來了就不停的哭鬧。也沒辦法,老人不都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嗎,就是這樣道理,只有當了寶媽,才知道自己父母吃的那份苦,遭到那份罪。
停停停。咋說的這麼「低氣壓」呢?你帶娃累,那是因為你不懂得育兒的規律,也不了解育兒的常識。就拿寶寶哭這件事來說吧,孩子哭起來不停,才是讓帶娃人心力交瘁的關鍵。可孩子為啥哭,這你知道嗎?
一般來說,當寶寶開始吭嘰到哭的過程中,媽媽要先檢查寶寶是否存在冷、餓、尿床等情況。如果一一排除,再進行下一步,來一波「排氣操」。大體上,孩子突然哭鬧很可能和孩子腸脹氣有關。也就是寶寶吃奶的時候,連同空氣也進肚子裡了,孩子腹中有氣自然不舒服,那他又不會說話,乾脆用哭來求助。
當然,除了腸脹氣,還可能是因為腸絞痛。這兩者看起來挺像,但嚴重程度卻完全不同。兩者的區別也需要父母牢牢掌握。
一、腸絞痛
當孩子發生腸絞痛時,多半會發出尖銳的哭聲,而且不加以解決,很可能哭上幾個小時。當然也有個別情況導致孩子的哭聲斷斷續續,好像雷陣雨,沒有斷開,但依舊哭聲震耳。
嚴重的腸絞痛寶寶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角發白,面部潮紅,手腳冰涼,四肢蜷縮等。
二、腸脹氣
腸脹氣的寶寶也會哭鬧,但多半伴有頻繁放屁打嗝的情況。而且脹氣的情況多半發生在晚上。雖然兩者情況嚴重的情況不一樣,但對這麼小的寶寶來說,傷害都不小。
所以,家長 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幹預,有必要的時候還需要送寶寶去醫院。
1.按摩小腹
讓小寶寶以舒服的姿勢仰臥,媽媽用搓熱的雙手輕輕的揉搓孩子的小腹,以肚臍為中心,要注意力度。
2.上下搓心腹
採用仰臥位,媽媽用搓熱的雙手在寶寶腹部輕輕按壓,並用手指從小腹到心臟處輕輕向下揉搓。
3.騎車操
依舊是寶寶平躺,媽媽握住孩子的腳踝,左右交替,讓寶寶的兩腿呈現出蹬自行車的形式。
以上這三種方式都可以作為寶寶的排氣操,有條件時可以交替使用,直到寶寶排出氣體,感覺舒適即可。除了這些「排氣操」,下面這五點,寶媽也要注意。
第一點:哺乳期的媽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是會導致脹氣的食物。
第二點:寶寶哭鬧的時候不要給孩子餵奶。
第三點:媽媽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要注意姿態,保證正確餵奶的姿勢,防止寶寶吸入空氣
第四點:記得寶寶每次吃完奶後都要拍拍嗝。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