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上廁所用衛生紙,那古代上廁所用什麼?

2020-12-24 小Q青史

在上一篇文章裡,小Q粗略講了一下古代廁所的演變過程,這一篇繼續聊一下重口味的話題,那古人上完廁所後用什麼擦屁屁呢?

先看看海外,據說古羅馬帝國時期,就有了公共廁所,廁所共用一塊海綿,用完之後,將海綿插在棍子上放入專門儲存高濃度鹽酸的池子裡消毒,倒也科學,只是,這麼多人共用一塊海綿,不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麼?

最早記載上廁所工具的是在漢朝三國時期,工具叫做「廁籌」,俗名叫「攪屎棍」,這是一種二十多釐米條形木片或者竹片,古人如廁之後就用這個解決,具體使用方法大概跟木片刮牆差不多,讀者朋友們可以盡情想像,記得古天樂版的《尋秦記》也有類似情節,具體滋味,不敢想像。有相關學者考證,廁籌很有可能是東漢時期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後來又傳到日本,近年來日本還有相關的出土文物。至於漢朝之前上廁所用什麼,沒有文獻記載,不能考證,估計也就是樹葉、秸稈、石頭之類的,大家可以盡情想像一下。

可能有人會說,漢朝時期已經有了造紙術,為什麼不用紙?小Q想告訴讀者朋友的是,紙張在那個時候完全是奢侈品,一般人都是捨不得用的,按照古人勤儉節約的傳統,怎麼可能用紙去如廁。

到了元朝之後,隨著造紙術進一步的普及和推廣,市面上紙張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用紙上廁所才開始普及起來,但想必那個時候的衛生紙估計沒現在這麼柔軟,據《元史》記載,「裕宗徽仁裕聖皇后」當太子妃的時候很是孝順,其婆婆上廁所之前,他都會用自己的臉來測試衛生紙的柔軟度,柔軟度夠了才給婆婆使用,你就能想像那個時候的衛生紙大概是個什麼情況了。

我們今天所用的衛生紙,出現至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時間。其發明過程也是充滿了巧合性。據說在20世紀初,美國史古脫紙業公司,在購紙的運輸過程中,因保管不善,導致紙面出現潮溼並且產生褶皺無法使用,公司老闆腦洞一開,在捲紙上打了一排排的小洞,便於撕成小紙片,然後就賣給了火車站、飯店、車站等地方,作為廁所用紙,因為其柔軟且好用,瞬間贏得人們青睞,很快就風靡美國,然後走向世界。

這種紙隨後又傳到了中國,成為了當時的奢侈品,一般人可是用不起的。這裡還有個小故事。在1948年,國民黨山東主席王耀武,在戰爭失利後,逃到壽光縣的一個小村,在村裡解手時,用了當時的高檔奢侈衛生紙,這引起了當地老百姓的警惕,老百姓隨即向解放軍匯報了這一情況,解放軍然後順藤摸瓜,抓捕了這一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不得不說,一個國民黨的大人物,最終栽在這一小小的衛生紙上,不得不令人感嘆世事弄人。

相關焦點

  • 古代衛生紙還未被發明出來時,人們是用什麼東西上廁所的?
    俗話說「人有三急」,不僅是在我國古代時期還是現代,上廁所就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人的身體是一個無限循環代謝的過程,吃進去的東西必然要通過另一種方式排洩出來,那就是古人常說的「如廁」了。雖說古代的硬體設備沒有我們現代那麼齊全,就連茅廁也是最為簡陋的「石磚式蹲坑」,但起碼還是能滿足老百姓日常所需的。但是上廁所除了需要茅廁之外,還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衛生紙。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衛生紙」就是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但對於古代人;來說卻並不是如此。
  • 古人沒有衛生紙怎麼上廁所,用什麼代替?
    古人沒有衛生紙怎麼上廁所,用什麼代替?紙巾可以說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如今的人們生活上已經離不開它了,紙巾的用處多得很,在現代,人們上完廁所除了想到用紙巾,好像已經想不出第二種東西可以替代它了。而在秦漢之前,人們是沒有發明造紙術的,那麼古人上完廁所之後到底是用什麼東西代替紙巾的呢?大家應該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條件可沒有現在這麼好,人們上廁所的地方環境比較惡劣,一般都是在很簡陋的一間小茅房裡,而上廁所的地方直接通到了後邊的菜園子裡,這也是順便給後邊菜園施肥了。環境簡陋不是關鍵,關鍵的是人們上廁所用來擦拭的東西非常奇怪。
  • 古代沒有衛生紙,皇帝上完廁所用什麼?法國用繩子,日本非常奇葩
    衛生紙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不管是幹什麼,衛生紙都能夠用得上,可是在古代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衛生紙這樣的東西,就算是皇帝的生活再精緻,也是享受不到的,那麼,古代的皇帝上完廁所用什麼呢?中國人在潛意識中是非常乾淨的,不好的東西很少有人會拿到明面上來說,所以很少有人會有關於廁所這方面的發明和創造,或許中國人的性格就是謙虛和害羞吧,曾經的印度人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經過了一番思量,發明醉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廁籌。
  • 古代沒有衛生紙,人在上完廁所後,用什麼擦屁股?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過於上廁所沒帶手紙。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並沒有衛生紙,古人該用什麼擦屁股?這個其實得分時代。比如在秦漢甚至於更早的先秦時期,擦屁股沒什麼講究,基本上是有啥用啥。比如樹葉、木棍、瓦片,甚至於土坷垃。因為那個時代的廁所很簡陋,基本上就是地上挖個坑,上面搭個棚,沒太多講究。有廁所就不錯了。
  • 日本人上廁所不用衛生紙!那用什麼?奇葩的回答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古代稱廁所「溷藩」或稱「圊」、「軒」;又因古時生產水平低下普通農家廁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稱為「茅廁」。而相對較為富裕的家庭使用的廁所則是另外一幅光景了。根據《晉書·王敦傳》記載:「石崇以奢繫於物,廁上常有十餘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廁者,皆易新衣而出。」
  • 古代印度人上廁所後,不用衛生紙,他們是如何保持身體清潔
    除了以上這些外,古代印度還有一項最奇異的,就是他們的廁所文化。(《廁所英雄》海報)在我們眼中,古代印度人上廁所的方式,似乎是「骯髒」的。因為他們從來不使用衛生紙。往往在大解之後,都會用左手來代替衛生紙進行擦拭,把髒東西從身體上揩乾淨,再用一旁的清水進行清洗。通常情況下,在古代印度人的廁所中,是找不到衛生紙的。相應地,在每個蹲便坑位的旁邊,都會有一個小桶,裡面裝有清水,可以供人進行清洗。
  • 古代印度人上廁所後,不用衛生紙,他們是如何保持身體清潔的
    (《廁所英雄》海報)在我們眼中,古代印度人上廁所的方式,似乎是「骯髒」的。因為他們從來不使用衛生紙。往往在大解之後,都會用左手來代替衛生紙進行擦拭,把髒東西從身體上揩乾淨,再用一旁的清水進行清洗。通常情況下,在古代印度人的廁所中,是找不到衛生紙的。相應地,在每個蹲便坑位的旁邊,都會有一個小桶,裡面裝有清水,可以供人進行清洗。如果在一些極其簡陋的廁所中,沒有水桶和水龍頭,古代印度人也會自帶一瓶水來解決問題。
  • 在沒有手紙的古代,古人上完廁所後是用什麼擦屁股的?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時候沒有手紙,那古人們上完廁所後,是用什麼擦屁股的呢?當然,有人會說是「廁籌」。那麼何為『廁籌』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指大便後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比如在電視劇《尋秦記》中就有這樣一幕:項少龍從現代穿越到了戰國時代,夜宿趙國民居中,在內急之下,便向老翁要衛生紙。
  • 在沒有紙的年代裡,古人用什麼來上廁所?廁所紙原來也大有來頭!
    今人上完廁所擦屁股,無一例外都用紙巾。可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紙的,造紙術的發明與推廣,還要追溯到東漢時期。史料記載:「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製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乾,而製成紙。」
  • 人有三急,古人是怎麼上廁所的?中國古代廁所發展簡述
    在春秋時期,貴族老爺們可能是不好意思和大家一塊上廁所,所以就開始使用獨立的廁所,這種獨立的廁所實質上還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坑。你想想長時間的使用,坑裡的東西越堆越滿,要是哪天下雨泥土溼滑,或者是便秘導致時間太長腰腿酸軟,這要是一不小心跌進坑裡面,這小命估計這就不保了。那不是在春秋時期就有一個倒黴蛋皇帝掉進茅坑給淹死了,只能說這晉景公實在是命不好啊。
  • 古代人上廁所,都用什麼擦屁股?
    上廁所是我們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如廁後都用很便捷又很柔軟的衛生紙擦屁股。可是你知道嗎,早在幾十年前,衛生紙還沒有發明的時候,特別是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一般用廢舊書、煙盒錫紙、竹片、瓦塊、磚頭,甚至各種植物杆葉等來清理,相信年齡稍大的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從遠古到秦漢時期,沒有相關文獻記載如廁後用什麼來擦屁股。
  • 女人上廁所應該用什麼紙?在小便之後到底該不該用衛生紙擦拭?
    相信很多女性都有一個習慣,在小便完了之後會用衛生紙擦拭。這個做法應該是很多女性現在都有的一個習慣,看起來雖然是講究衛生的表現,但是如果說用紙不當的話,可能會引起局部炎症的感染。那么女性小便之後到底應該用什麼紙擦拭呢?小編今天帶你了解一下,到底女孩子在小便完了之後應該用什麼衛生紙。
  • 古人用什麼來上廁所?英國用一種食物,法國的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可是古人在之前用什麼上廁所呢?古代的英國人用的是食物生魚片,法國對此來說真是十分有味道的話題。 古代的英國人上廁所用生魚片來擦屁股,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這個生魚片可以預防很多疾病,不僅可以對自己屁股較好,並且還能治病?怎麼治?治的什麼病?
  • 古代外國人上廁所用什麼擦屁股?只能說外國人太會玩了!
    之前小編曾今寫了一篇中國古人上廁所用什麼來擦屁股的文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古代的老外們是怎麼擦屁股的。可能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比起擁有優良傳統——實用主義的我國人民,老外們有時會表現得非常有想像力。在擦屁股這件事上,他們也發揚了這一偉大特點。
  • 印度廁所用紙量幾乎為0,他們上廁所都是用手指,這能擦乾淨嗎?
    導語:印度廁所用紙量幾乎為0,他們上廁所都是用手指,這能擦乾淨嗎?這倒是真的,網上隨處可見的印度旅行直播,又或者是到過印度的小夥伴,可能都感受過印度這個開掛民族的不同,擠滿了人的火車,又髒又臭的恆河,還有布滿大街小巷的露天廁所,都讓很多遊客覺得實在是不可思議。但說到上廁所,印度倒是有個十分奇特的習慣,我們上完廁所都是要用衛生紙,但是印度卻從來沒有用過,也就是說,印度人上廁所不用衛生紙,上完廁所直接用手擦,這樣能擦乾淨嗎?
  • 唐朝人沒有衛生紙,上廁所用什麼解決善後大事?一樣東西據說是從...
    你說那時候人們上完廁所「拭穢」用什麼物事?啥叫「拭穢」,不言而喻。這一下果然把朱同學問住了,遲疑不作答。另一位同學邵循正說,根據律藏記載,用布。老和尚用完,交給小和尚,洗乾淨下次再用。陳先生沉吟半晌,深表讚許。老和尚吩咐小和尚洗布陳寅恪先生博聞強記,學問惟精惟一,之所以沉吟半晌,是在腦海裡搜索史書上有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估計邵先生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因此需要思考。
  • 說個嚴肅的事情:上完廁所衛生紙扔哪裡?
    今天說一件嚴肅的事情:上完廁所後衛生紙扔到哪裡?馬桶裡,還是紙簍裡?在美國上廁所首先, 先說說在美國上廁所英文怎麼說。英式英語的洗手間都是說 "WC",原意是 "Water Closet", 因為歐洲房屋室內的空間小, 洗手間常常是區居於一個小小如衣櫃般的空間 (或是由原來的小衣櫃改成有馬桶和洗手臺的半套衛浴)。在美國,幾乎沒有人聽得懂 WC 是什麼意思的。
  • 古代的皇宮沒有茅房,宮女太監是怎麼上廁所的?原來用的這個!
    這個問題並不是所有人能關注到的,在古代由於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排水系統,因此她們的茅房味道還是很大的。為了不讓這些氣味在宮裡衝撞到皇帝的龍體,於是古人們在修建皇宮的時候就直接不建設茅廁了。那大家就很疑惑了,他們不要上廁所的嗎?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使用隨意移動的便盆或者馬桶。但是這樣高級的便器也只能是身份尊貴的人才能使用,普通的宮女太監們是沒有資格的。
  • 印度女人上廁所從來不用紙,方便完用什麼擦?看完就明白了
    印度女人上廁所從來不用紙,方便完用什麼擦?這也是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印度還有一個讓人覺得不能理解的地方,那就是印度女人上廁所時從來不用紙的,那麼她們方便完之後用什麼擦呢?看完就明白了,下面就趕緊來看一看吧。
  • 古代皇室如何上廁所?
    古代皇室如何上廁所?文丨波波論參觀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偌大一個故宮是沒有廁所的,就算是有,也是後來重新才修葺的,那古代皇宮裡每天形形色色那麼多人,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呢?其實古代最主早是有廁所的,只是故宮裡住的都是顯貴的人物,他們認為在故宮裡如廁是不吉利的,所以故宮裡才沒有。據記載,春秋時期晉景公腹脹去廁所,不慎跌進糞坑而死,可見當時廁所是多麼的簡陋。到了漢朝,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因在朝堂上尿急,怕來不急上廁所,於是借用大臣的帽子來接。後人可能受到前人用帽子接尿的啟發,後世皇帝們就多半使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