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高一入學後,經過幾次考試,很多高分學生就開始出現分化,中考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有可能瞬間大幅度下滑1000多名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李老師就這個問題談談那幾點看法。
通過和一些學生及其家長的談話我了解到,不少學生之所以中考成績比較好都是死學出來的,換句話說就是靠著各種輔導班逼出來的。初中生上輔導班的特別多,甚至不少孩子對輔導班都產生了依賴性。
為什麼說是逼出來的呢?輔導班的老師其實最大的作用不是講解功能,而是看著學,看著學生學習,有的學生自律性很差,沒有人看著好像學不下去,我估計這跟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父母天天看著學習有很大關係。
這種靠著死學,靠著老師看著學,靠大量做題才勉強考入高中的所謂「尖子生」其實都是一種假象,當然不排除有些天生聰明的學生,那種肯定沒問題,我說的是靠外在力量打造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其實在初中階段後勁已經被挖沒了,沒有潛力了。
還有就是初中知識相對過於簡單,基本上停留在是什麼的階段,學生理解力不需要太多,很多知識記記背背就可以了,比的其實是看誰勤快不偷懶。那麼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另一個假象,那就是平時考得好的同學思維水平未必真的高。
有的學生其實在初中成績一般般,但是也不差,到了高中很快就迅速上升,這種學生有個特點就是平時偷懶,老師天天批評,調皮搗蛋甚至。這樣的學生其實情商高,智商也高,後勁十足,到了高中,如果意識到自己需要努力了,那麼上來速度很快。
那麼到底到了高中階段,補課還有沒有效果呢?李老師覺得這得看哪方面。補課其實到了高中不是簡單找個老師看著你學習,那樣的話錢就白花了,而且效果一點也沒有。高中的內容找個老師看著就可以學好那是不可能的,思維含量大增,難度極大。
比如數學和物理這樣的學科,不少學生找了老師補課,補了半年一年也沒有多大變化,就是因為根本補不進去,不是學生不學,而是根本就學不會。能聽懂,一做就錯。到底哪些學生在高中適合補課呢?應該如何補課呢?
1、尖子生
部分尖子生補課也是必要的,這些學生其實只是在某些章節內容方面有所欠缺,這樣的話可以針對性地補這方面問題,而且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補課效果很明顯。
2、中等生
這部分學生最需要補課,但是要注意補的是什麼?不是面面俱到,不是為了解決最難的那些問題,而是把基礎補好,高考也是80%考基礎知識,所以,正確把這部分逮住就可以了,不是為了補那些很難得東西。
3、後進生
這部分學生如果物理和數學等理性思維含量大的學科不好,李老師不建議家長花錢補課,因為花了錢成效也不大,怎麼辦呢?可以考慮在後面的選科方面進行調整,通過優化學科組合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補課,其實一方面要真正了解自己,哪些方面需要補,是補基礎知識還是學習方法,是補思維能力還是學習動力等等。另一方面還得選對人,也就是選擇適合的老師。李老師這一點給家長和考生特別提醒。
選對老師就是選對適合自己的老師,很多學生都有這種感覺,某某老師的課就是喜歡,換了別人不喜歡聽,這就是耦合感,形成了共鳴,再者就是有的老師講課的思路,方法,甚至表達方式,一些同學就是感覺適合自己,這種就是找對了老師。
不少同學在學校課堂其實不一定都適應那一個任課老師,甚至很排斥,但是沒有辦法,不可能換班吧,不可能調換老師吧?補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也得選對補課的老師。
同學們可以去身邊的輔導機構找類似的老師,但是成本相對高一些,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找到一些網課老師,成本相對低一些,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來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