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在中國以外疫情持續蔓延之際,除了「重災區」義大利及西班牙疫情雖有趨緩跡象,美國和印度等確診個案在持續急劇增加。多國政府除進行「封國」及「封城」措施,亦有要求人們不要出街、不要外遊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等。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4月14日傍晚宣布,除2歲以下幼兒及在戶外進行激烈運動的人外,所有人即日起外出必須戴口罩,並強調市民要保持社交距離,當局將會嚴格執法,初犯的會被罰款300新加坡元,再犯則會罰1000新加坡元或交由法院審理,外籍人士違例者的工作證或永久居民身份可能會被吊銷。
捷克:政府官員4月14日表示,未來兩個月將逐步允許商店及餐廳重新開業,以恢復受新冠肺炎打擊而癱瘓的經濟。當局首先讓手工藝品商店於4月20日重新營業,大型商店於5月11日重新開放,餐廳和購物中心則會在6月8日重開。
冰島:政府4月14日發表聲明指,計劃放寬部分封城限制,準許理髮店、博物館和學校於5月初重新開放,但夜店、健身室、酒吧和遊泳池將維持關閉。保持2米社交距離的規定依然不變,5月4日起大型聚會的限定人數,則會由原定的20人,放寬至50人。
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4月14日指出,隨著因新冠肺炎而住院的人數持續下跌,政府計劃提前重新開放社會,15日會率先開放日託中心和1至5年級的兒童學校。但由於面對國內批評,餐廳、咖啡廳和理髮店等小型企業仍將繼續關閉。
西班牙:部分行業如建築業和製造業將可在4月13日復工,政府4月11日就相關放寬措施發出指引,企業必須提供適當的防護裝備,並確保員工之間至少有兩米的空間。當局又計劃未來數天在公共運輸樞紐派發1,000萬個口罩,但不會強制民眾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