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天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海華
「感謝你的包容,包容那些不能陪伴的孤獨;感謝你的理解,理解我對事業的堅守……」日前,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動車段的精心組織下,來自該段的20餘名新人集體婚禮盛裝登場。
新娘郝穎茹和其他新人一樣,穿上了動車段為新娘精心準備的婚紗,在化妝師配合下盤頭、化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同一年開始從事高鐵工作,他唱歌非常好聽。一次同事聚會上,他為我唱了首《不將就》,確認過眼神,我們的緣分就此開始。」新郎劉照俊則告訴記者,因為同在一個單位,相互之間更容易理解,也更相互信任。
引人注目的是,參加集體婚禮的來賓中,還有幾位特別人士:來自西安客車車輛段的兩名退休職工——78歲高齡的全國勞模杜金虎、曾經歷過「K165次列車生死大營救」的全路勞模趙祥雲,以及西安動車段調度科動車組機械師、全路勞模董宏濤。原來,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展示70年來中國鐵路取得的歷史成就,體現一代代鐵路人的愛國、愛家情懷,西安動車段特地安排了這次由老、中、青三代鐵路代表參加的婚禮。
3位勞模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在鐵路工作的心路歷程,重溫當年與鐵路「相戀」的同時,也讓新人們接受了一場特殊的愛國主義教育,勉勵他們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徵程上有所作為。
70後鐵三代董宏濤,爺爺參加過隴海鐵路建設,父親是一名車輛乘務員。一家三代人親身見證和經歷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時代變遷。「我和妻子結婚時,生活條件不好,婚紗禮服都沒捨得買。作為第一代高鐵人,回首過去,感悟最深的就是『有家才有國』——一個人如果沒有美滿的家庭,就沒有事業的成功。我們的國家,也正是因為有著各項事業的長足進步,才能夠蒸蒸日上,越來越繁榮。」董宏濤感慨萬千。
婚禮氣氛在歌曲《國家》的演唱中推向高潮。「我們舉辦這次集體婚禮,目的就是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情懷,促使職工『行孝盡忠、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愛國愛家』。」西安動車段工會主席趙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