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信奉蜜蜂神,被稱為歐洲最後的「異教國家」

2020-12-1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嬌】立陶宛語被認為是印歐語系中最保守的語言,它的很多詞彙都與「蜜蜂」相關。立陶宛不僅存留下很多攜帶古老基因的詞彙,還原汁原味地保存了許多民間傳說與"異教"信仰。儘管隨處可見天主教、東正教教堂,但在立陶宛,洛姆瓦(Romuva或Romowe)的影響仍然深遠。立陶宛人或許是歐洲最後的"異教"信仰者。

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1990年宣布脫離蘇聯。近年來隨著俄羅斯實力下降,立陶宛一直致力於「去俄羅斯化」,並於2004年加入北約。去年,立陶宛境內多次舉行針對俄羅斯的北約軍演。這個生存在大國夾縫之中,歷經起伏的國度,竟能保留著歐洲最古老的文化,實在令人驚異。

3月20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從語言文化角度重新討論這個「歐洲最後的異教信仰者」:

1月中旬,立陶宛西北部沿海小鎮斯文託伊(ventoji)下起雪來就像一幀幀電影畫面。餐廳、商店和小木屋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離被冰雪覆蓋的斯文託伊河岸不遠處,靠近波羅的海:有一處由立陶宛新「異教」組織洛姆瓦(Romuva)建造的名為emaitiu alka的聖地。聖地位於一個小丘頂上,由十二個站立著的木質人物組成。它們形態簡樸但傳達著一些特別的信息:兩個人物有彎曲的小角,其中一人頭部還裝飾著是一個能夠發射金屬射線的圓球。此外,還有一個人物的頭部只是簡單的八角形。人物的底座上雕刻著「Austja」一詞,下面附有英文單詞「蜜蜂」。

圖源:BBC

立陶宛人時常會訴說蜜蜂在立陶宛文化中的重要性。

立陶宛人不會像英語世界的人一樣覺得蜜蜂是蜂擁起來的一群人。相反,對於立陶宛人來說蜜蜂是家庭(eimas)這個詞的代稱。在立陶宛語中,人的死亡和動物的死亡是用不同的單詞來表示。但對於蜜蜂,會用和描述人類一樣的單詞來敘說它們的死亡。

如果你想稱讚一個立陶宛人他真夠哥們兒,你可以稱他們為biiulis。這個詞源來自於「蜜蜂」的單詞,它的意思大致相當於英文中的「朋友」。在立陶宛人看來,一隻蜜蜂好像是一個好朋友,一個好朋友就像一隻蜜蜂。

圖源:BBC

斯文託伊的聖地讓人聯想到:它是不是可以說明崇拜蜜蜂是古代立陶宛人的一種「異教」行為?

立陶宛的「異教」歷史非常漫長。立陶宛是歐洲最後一個「異教」國家。在由羅馬帝國推行的基督教在歐洲大地上傳播近一千年之後,立陶宛人仍舊在密林中進行著古老的萬物有靈的儀式,以此祭祀他們所崇拜的神。十二世紀,由於十字軍東徵,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相繼信仰了基督教,但立陶宛人成功地抵制住了十字軍的「洗腦」。直到1386年,喬戈拉(Jogaila)大公為了與波蘭女王結婚,立陶宛才放棄了自己的信仰,改信天主教。

波蘭女王雅德維加和立陶宛喬戈拉大公 (圖源:QUORA)

對於現代立陶宛人來說,豐富的「異教」歷史吸引著人們去探索。然而,問題是,很少有資料告訴我們立陶宛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前他們相信什麼。可以確定只有雷神(Perkūnas)非常重要,因為他在民間傳說和歌曲中有廣泛記載。然而,古立陶宛的大多數神靈僅是現代人通過揣測而得。不過,立陶宛語或許可能提供一些線索,提示這個國家過去的歷史。

在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納斯,維陶塔斯·馬格納斯大學(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文化人類學教授達萊雅(Dalia Senvaityt)對於蜜蜂崇拜論持懷疑態度。達萊雅認為,可能有一位名叫「Austja」的蜜蜂女神。但是,這種說法只有16世紀一本由波蘭歷史學家撰寫的關於傳統立陶宛信仰的著作可茲證明。

左上淺藍色部分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達萊雅說,更可能的是,這些與蜜蜂有關的單詞反映了中世紀蜜蜂在立陶宛非常重要。她解釋說,那時蜂蜜和蜂蠟是立陶宛的主要出口產品,所以養蜂業可能因為要嚴格控制產量,而受到官方以及非官方的管制。

但是,這些保存了數百年與蜜蜂有關的單詞展示了立陶宛語言的有趣之處。據立陶宛藝術和科學季刊(Lithuanian Quarterly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分析,立陶宛語是印歐語系中最保守的語言。儘管它的語法,詞彙和發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變化,但它們的速度卻非常緩慢。

出於這個原因,立陶宛語對於試圖重建原始印歐語系的研究人員具有重大的意義。這種語言大約在四千到五千年前出現,它是英語、亞美尼亞語、義大利語和孟加拉語等語種的祖先。

這些語言都有相通之處,但逐漸的發音轉變使它們呈現彼此截然不同的狀態。或許只有語言專家才能看到英語中數字五「five」和法語「cinq」之間的聯繫,更不要說只存留在原始印歐語中的「pénke」一詞。但是,從拉脫維亞文「pieci」一詞中不難發現它和立陶宛語「penki」一詞的聯繫。這就是為什麼著名的法國語言學家安東尼·梅耶(Antoine Meillet)宣稱「任何希望聽到印歐人是怎麼講話的人都應該來聽聽立陶宛農民的聲音」。

即使那些地理間隔相當遙遠的語言,可能彼此間也有聯繫。例如,立陶宛語中的城堡、堡壘(pilis)一詞與非波羅的海的鄰國所使用的詞語完全不同,但它與古希臘城邦(polis)一詞非常相似。令人驚訝的是,立陶宛人也被認為是與梵語最接近的歐洲語言。梵語是印度語最古老的書面語言,仍然在印度教儀式中使用。

立陶宛人多維拉絲(Dovilas Bukauskas)曾參加過當地「異教徒」組織的一個活動。這場活動從對草蛇的祝福開始,最後以唱誦印度教聖歌結束。這一細節或許也可顯示印度和古代波羅的海文明之間的聯繫。

達萊雅表示,立陶宛語中「蛇」(gyvat)一詞,與「生命」(gyvyb)一詞有共同的詞根。草蛇一直是立陶宛文明中的神聖動物,因為它的蛻皮能力,被尊為生育和幸運的象徵。達萊雅認為儀式中祝福草蛇以及唱誦印度教聖歌可能不是巧合。

草蛇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語言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保留傳統。喬戈拉大公於1386年取得波蘭王位後,立陶宛的士紳不僅開始信仰天主教,而且還說起了波蘭語。

然而,立陶宛的農村人接受基督教的速度要慢得多,因為它總是以波蘭語或拉丁語傳道。即使之後基督教佔據主導地位,立陶宛人也不願放棄他們萬物有靈的傳統。在這個國家信奉基督教數百年後,來到立陶宛鄉村的遊客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地人為草蛇留下牛奶碗,他們希望動物能夠與人們友好相處,並為人們帶來好運。

蜜蜂和蜂製品對於立陶宛人來說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民間醫學中。蜜蜂的毒液可以用來治療毒蛇的咬傷,用死蜜蜂煎水可以治療癲癇。不過,立陶宛人認為只有自然死亡的蜜蜂才有治癒能力。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現在,立陶宛語不會被認作是一種鄉下的語言。上個世紀的動蕩帶來了戰爭、工業化以及政治變革,歐洲的主要城市都遍布大量的立陶宛人。自2004年立陶宛加入歐盟以來,該國現在也越來越與歐洲和全球市場相結合。這使得它們的語言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英語衍生詞,比如alternatyvus、prioritetas源自英語單詞alternative(替換)、priority(優先)。

立陶宛的「異教」歷史使得它獨具特色的語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在14世紀的鼎盛時期,立陶宛大公國疆域範圍一直延伸到黑海。但在幾個世紀以後,該國數次完全從地圖上消失。

雖然立陶宛語不能完全拼湊起歷史上「異教徒」年代的全景,但它像琥珀一樣,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了被時間湮滅的東西,告訴我們波羅的海東岸的人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進行貿易往來。

無論立陶宛人是否真的崇拜蜜蜂女神(Austésja),她在今天的立陶宛仍然是一個顯赫的存在。Austja始終是立陶宛最受歡迎的排名前十的女孩名。

儘管隨著時間立陶宛語會不斷演進和變化,蜜蜂卻始終受到立陶宛人的高度尊重。

相關焦點

  • 一個國民長得不像歐洲人的歐洲國家,是歐洲唯一信奉佛教的國家
    歐洲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和美國人差不多的白皮膚、藍眼睛、黃頭髮,而今天要說的是歐洲一個人長得像中國人的國家,一起來看看吧!這個國家就是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東南方的卡爾梅克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
  • 潮汕普遍信奉的神
    潮人信奉的神佛很多,除縣縣皆有佛寺之外,城鄉處處都有自己所奉祀的神。最普遍信奉的廟神有:「玄天上帝」、「三義帝君」(即劉備、關羽、張飛)、「關爺」(即關羽)、「雙忠公」(即張巡、許遠)、「三山國王」(各鄉或各鄉中的片都建廟供奉,是管保本鄉的鄉鎮普遍有廟)、「慈悲娘娘」、「七聖夫人」、「風雨聖者」(管風調雨順)、「註生娘娘」、「土地爺」、「花公花媽」(為多子女之神)、「公婆母」(除各戶床下或床頂置香爐祭拜之外,也有置於廟中)、「
  • 古代印度和歐洲的神觀念比較
    讓依(太陽神)蘇裡亞而起的人們達到他們的目的並勞動吧!」2這種對神的崇拜可以稱為自然神崇拜和多神崇拜,是在大量群居部落中出現的。  第二階段是主神崇拜或尊一神崇拜階段。隨著人類從一般的小的群體生活向部落生活的過渡,從小的部落生活向小的國家的過渡,從小的國家逐漸相互兼併向大的國家的過渡,人們崇拜的神也發生變化。
  • 異教的再興與後現代教會
    可是他們往往妥協了聖經的創造論;而與諾斯底派 (Gnosticism) 的世界觀的「神」與「靈體存有」(a continuum of being - aeons) 等觀念妥協。  在聖經裡自我啟示的神,是有位格的,是三個位格(tri-personal) 的神,是有屬性 (attributes) 的神。可是諾斯底派的神,是沒有位格的:神是不可知的,沒有屬性,在眾存有之上的存有。
  • 基督教唯一神耶和華的名字來源
    即使他們表示同情,這個同情也是有限度的。他們對於美國又怎樣呢無疑地,他們不承認美國的社會制度有什麼基本上的毛病,即使他們承認它有些毛病,他們認為這些毛病是可以改善的。他們當然不承認美國是帝國主義的國家。至於美國一般的國策呢,他們即使不能完全同意,他們至少是基本上同意的。
  • 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
    如今,正如斐迪南所鄙夷的,正是哈布斯堡家族故態復萌的軟弱和混亂把整個歐洲拖入了異教的泥沼。新教教義將會成為未來思潮的猜想已被證實是錯誤的,歐洲的大部分人還是信奉天主教。新教徒之所以成功,一部分原因在於天主教會自身的混亂。新教徒們認為他們的宗教是橫掃一切障礙不言而喻的真理,認為天主教已然是可以被一腳踢開的木乃伊外殼。鑑於雙方在解讀救贖的本質、人對上帝的義務、權威和服從等方面都很極端,這種冒險的代價是很大的。
  • 拿破崙的御座廳,為何椅子墊上繡滿蜜蜂,專家說:蜜蜂有特殊含義
    在對外的策略上,他又親自率軍攻破英國、奧地利和俄國等國家組成的反法聯盟,連續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贏得了歐洲等國家的臣服,最終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所以拿破崙·波拿巴又被稱為「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前半生輝煌又隆重,可惜之後卻走了下坡路,他在1814年退位後,一直被流放,最終在1821年5月5日病逝。
  • 「推薦」關於邪教、異教、神秘主義的10+2部電影
    星期五言:邪教、異教、神秘主義三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在本人看來,邪教是之於「社會危害性」而言的,比如說麻原彰晃、查理·曼森那種以傷害他人而成教的人;異教不害人(或者說不違反法律),但卻往往是正統教派乃至主流社會的眼中釘、耳中刺,顯然他們是小眾的,隱秘的,甚至偏執的;最後一種神秘主義,它似乎沒邪教那麼狠,也沒異教那麼嚴肅,它對大眾而言其意義更多體現在藝術層面上。
  • 印尼是世界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華裔為何不信,而信基督教?
    解析:印尼是全球伊斯蘭教人數最多的國家,為何華人只信基督教?在我們印象中,世界上伊斯蘭教主要在中東和阿拉伯地區,那裡是伊斯蘭教聚集的地方,其實全球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卻不在中東和阿拉伯地區,是在亞洲,但不在中亞,而東南亞,此國就是印度尼西亞。
  • 書摘|真實存在的德魯伊:他們通曉共濟會失落密語?
    他們的祭司或者導師(instructor)從那以後就被稱為「戈維」(Gwydd),但人們認為有必要將這個職位分為兩個等級:國家級或者叫高等的祭司,以及影響力有限的祭司。從此以後前者被稱為「德維」(Der-Wydd),即後來的德魯伊(Druid),高等導師;後者被稱為「勾維」(Go-Wydd)或「奧維」(O-Vydd),即後來的奧瓦德(Ovate),低等導師。
  • 阿爾巴尼亞如何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
    ▲歐洲各國各個次級行政區主要宗教,波赫起碼還有不少地區天主教佔優勢地位然而這裡卻有個例外,地處歐洲腹地(相對於亞塞拜然這種地處歐亞分界線上的國家)的阿爾巴尼亞,卻是個伊斯蘭教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國家。那麼為何阿爾巴尼亞獨樹一幟,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呢?▲阿爾巴尼亞地處「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的西側,北鄰塞爾維亞、黑山,南接希臘,東臨北馬其頓,西聯亞得裡亞海1.信仰起源——基督教的曙光故事要從公元前一千年說起。
  • 第一個對中國免籤的歐洲國家,被稱為歐洲版「巴鐵」
    中國人都知道,我們國家和巴基斯坦這個國家有著深刻的友誼,雙方保持著友好關係,無論國際上如何,無論巴基斯坦國內怎麼變化,都不會影響兩國之間根深蒂固的關係。也因此巴基斯坦被我們親切地冠以巴鐵的稱呼。不過大家知道嗎,其實世界上像巴鐵這樣的國家還有一個,這個鐵哥們位於遙遠的歐洲。它就是中國在歐洲的「巴鐵」:塞爾維亞。
  • 說說歐洲的惡魔學
    託爾餓的時候會吃掉這兩隻羊,然後把骨頭拼好後就能用神力再次把他們復活。經常吃維京人虧的歐洲人對這個形象估計是談虎色變了。猶太教中的山羊大量異教神,隨著異教文化的徹底被取代,原本的崇拜已經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殘破的神殿、神像,以及一代代人口中越來越模糊的傳說,慢慢的,他們或者成為了基督教口中的惡魔,或者是成為了民間傳說的一部分。歐洲民間傳說之——羅賓漢
  • 首個免籤歐洲國家,被稱為歐洲版「巴鐵」友誼,對美國另眼相看
    隨著我們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制定的貿易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出去旅遊,特別是一些免籤的國家大家都會更願意去。因為出去旅遊,方便快捷安心其實很重要的。當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有免籤政策證明他們的關係融洽。對我們免籤的國家有很多,主要是分布在亞洲的周邊國家和非洲的友好國家。中國跟巴基斯坦的友好友誼,是甚至被巴基斯坦寫進憲法裡的。國人親切的稱這種友誼為「中巴友誼」,以此表示情感深厚,但首個免籤歐洲國家,被稱為歐洲版的「巴鐵」友誼,對美國另眼相看。
  • 拜佔庭帝國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
    拜佔庭帝國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家,其曆法是在古代希羅馬天文曆法基礎上,結合基督教神學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特點的獨立曆法體系。拜佔庭人將每年分為4季,將每季分為3個月,一般將每月分為4周,將每周分為7日,將每天分為12時辰。每周以周目為頭一天,稱周一為「第二日」,以此類推。
  • 歐洲這個國家的人長著亞洲面孔,還信仰佛教!難道祖先是中國人?
    但是如果出國旅遊的話,就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了,因為提前了解一下你將要去的國家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禁忌,甚至是宗教信仰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出國旅遊往往會選擇歐洲國家,但是對於有宗教信仰的國人來說,尤其是信奉佛教的國人,他們一般不會選擇去歐洲旅遊。
  • 他們,被蜜蜂改變
    這裡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學校、農村,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件大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 歐洲國家刑法的哲學基礎—從神權刑法到世俗刑法 法學中國
    只有基於這樣的思想基礎(和只有當人們接受了這樣的思想),毫無疑問,把德•拉巴爾(de la Barre)騎士的行為看作犯罪行為,並且甚至是一種特別嚴重的應予處死的重罪,就是有根據的。如果說把純粹只是違反了神的意志的行為認作一種犯罪行為是不適當的,那麼褻瀆神明的行為是一種犯罪行為,就是絕對不可思議的。
  • 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
    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歡迎來到百家號記曉葉題霜,小編了解到,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傳說中的《出埃及記》,先知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時靠的是雙腿,穿過浩瀚沙漠時靠的也是雙腿
  • 為什麼許多歐洲國家,都不承認「俄羅斯」是真正的歐洲國家?
    ,而且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也是位於歐洲地區,也就是說俄羅斯是一個源於歐洲的國家,而亞洲部分的領土主要是其不斷擴張過程中佔領的。此外,從人種來看俄羅斯也是屬於白色歐羅巴人種,在宗教方面信奉基督教的流派之一東正教。所以,從各方面來看俄羅斯雖然地跨亞歐兩大洲,但是和亞洲的相似性與關聯性確實較弱,俄羅斯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