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在山西應用科技學院舉辦專題研修活動,我校理事長曹勇安教授應邀作近四小時的《基於產教融合的課程改革》專題講座,對五位來自聯盟高校的教師課程展示做現場點評。
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理事長宋興航和秘書長周曉明、聯盟各高校代表、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幹部和教學骨幹參加研修活動。
在上午近四個小時的講座中,曹勇安教授為大家解讀國家有關「產教融合」的重要文件,闡述國家對「產教融合」的大力倡導與扶持。基於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與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多年的實踐探索及研究成果,闡述應用型課程建設應遵循的「四真三化」原則和方法,認為要從課程定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方面開發評價課程體系和門課,要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人社部的國家職業標準、地方及特定企事業需求,結合學情實際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課程體系和門課,以期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
曹勇安教授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對「基於產教融合的課程改革」做出理論聯繫實際的深入闡述。梳理我國課程與教學關係演變歷程,提出本土化大課程觀,並以「川菜毛血旺」的生動比喻,揭示定位、設計、實施、評價「課程四要素」的相互關係,淺顯易懂、風趣幽默;圍繞應用型課程開發的方法,以「平面構成」「駕考」「酒店管理專業」等案例,詮釋「課程四要素」的實施與評價。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是課程,並通過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實例,指出課程實施有效性的關鍵在於「教與學」,即教師要「手把手、放開手、育巧手,手腦並用」,學生要「做中學、學中做、學會做,學做合一」。
講座中,曹勇安教授金句頻出,既道出了課程的精髓,又閃現出智慧的火花——「課程是教學之紐帶、學校之根基、特色之源泉」「一個學校的核心是課程,勝利的資本是教師」「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完善人的核心教育,是當代教育的唯一選擇」「創意是靈光一閃,創新是創意的體現,創業是創新的實踐」「教師的經驗成為學生的體驗」「熟能生巧,巧就是創造」,句句如醍醐灌頂,使聆聽講座的幹部、教師感到受益匪淺。曹勇安教授的講座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論性,又有實踐性和指導性,對進一步深化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各高校的應用型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參考意義。
主持講座的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理事長宋興航,用精煉的「感動、感佩、感激」對曹勇安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高度贊同與認可。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優秀教師喬宇表示,聆聽曹教授的講座受益匪淺,對我即將進行的課程展示啟發很大。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將自身的實踐經驗和學習經歷融入教學,學生直接在教師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短暫的驗證性實踐就迅速提高能力,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曹教授「教師的經驗成為學生的體驗」的觀點。
當日下午,來自太原工業學院的李淑青、呂梁學院的武彩虹、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喬宇、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的白東蕊、晉中學院的鮑海燕分別進行課程展示,曹勇安教授對五位教師的課程展示現場做一對一的精準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