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邀請南京工程學院汪木蘭教授作項目化教學專題講座。講座由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校長助理孫輝主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長汪建利、各學院分管教學院長、骨幹教師及教務處相關人員聆聽了此次講座。
首先,汪木蘭回顧了南京工程學院開展項目化教學的契機和我國工程教育發展歷程。面對江蘇省「對口單招」學生「動手能力強和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汪木蘭深入挖掘並充分利用在德國康斯坦茨應用科技大學(Konstanz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echnology)高訪期間的交流與合作成果,針對我國工程教育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多位高等教育專家學者以及團隊合作支持下,選擇了德國倡導的項目教學法。亦是在此背景下,南京工程學院在十年前真正走上了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改革之路。與此同時,汪木蘭還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CDIO工程教育改革、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建設、麻省理工學院「新工程教育轉型計劃」(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NEET)等方面回顧了近十年來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和變遷,並簡要的談了他個人理解與感受。
隨後,汪木蘭介紹了南京工程學院項目教學法的內涵定義和實施過程,並例證說明。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本科項目教學應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綜合,從低級到高級,目的明確,循序漸進,逐層提高,能力進階的系列化探究式項目教學體系,並充分利用現有豐富的網絡資源,逐步建成項目教學庫,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受「現場工程師」的完整訓練,以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他通過舉例說明簡要介紹了項目實施流程。
緊接著,汪木蘭著重介紹了該校如何構建項目教學庫。南京工程學院在不顛覆現有課程體系的情況下,通過將項目教學與課程/課程群進行深度融合,構建了學生從大一到大四的完整的項目教學庫體系。同時汪木蘭還分享了該校為解決項目教學經費難題而構建的「六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實施項目化教學以來取得的系列教育教學成果。
結合南京工程學院多年實施項目教學法的經驗,汪木蘭根據親身體會簡要談了對項目教學的一些看法和建議。他認為項目教學重點是「改人」,需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現在的「以學生為中心」,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學生主動學習。汪木蘭還總結八點他對項目教學的個人思考,提出了七個項目教學過程中應該避免出現的問題,並著重強調了項目教學有效實施離不開學校的政策保障和激勵機制。
最後,汪木蘭與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進行現場交流。教師們主要對項目化教學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提問,汪木蘭結合自身經驗分別給予解答或給出相關建議。
交流結束,孫輝代表學校再次感謝汪木蘭教授遠道而來的分享,並指出通過今天的報告分享,展示了南京工程學院在項目教學上的探索與實踐,兩校之間雖起步不同,但卻殊途同歸,同時兩校在未來項目教學改革上的思路也是高度契合,揭示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內在邏輯。學校將堅持以項目教學為抓手,不斷提高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最後孫輝指出,針對部分教師對項目化教學的困惑,學校將進一步宣貫「十四五」本科教育發展建設規劃,破除教師站在單門課程視角上單兵作戰的習慣,形成合力,形成有人想、有人做、有人寫、有人推的「四有」團隊,爭取孕育更多的教育教學成果。(通訊員: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張楊 張瀝元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