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為:萬般生意三條路(走與不走不由你)

2021-02-19 魯中管理文化書院

導讀:將本求利,是做生意的常識。每個人都想投更少的錢,掙更多的錢。用專業詞語表達,就是淨資產收益率要高。但這只是一個「果」!只有循果溯因,才能種因得果,心想事成。做到這些,才稱得上「明因果」!

萬般生意三條路

文/高可為

一、老闆應該求何果,種何因

世間所有的學問,都在告訴人們兩個東西:一是叫因果關係,另一個叫關聯要素。因果關係說的是因,關聯要素說的是緣,因緣和合乃為果。事情之所以有結果,是因為原因、條件都具備。

小學《語文》課本收錄一則寓言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蘆》。故事很簡短,寓意很深刻。大意是這樣的:

有人種了幾棵葫蘆。小葫蘆開了花,掛了果,長勢很好。但不幸的是,有一天發現葉子生了蚜蟲。鄰居勸他,葉子生了蚜蟲,還不趕快治一治?那個人卻說:「什麼?葉子生蟲還要治?我要的是葫蘆,又不是葉子!」沒過幾天,蚜蟲越來越多,葉子枯萎,小葫蘆也都謝了。

我們要的是葫蘆,不能僅盯著葫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葫蘆,得種葫蘆種子。這叫因果關係。但也要看管好葉子,不能讓它給蟲子吃了。還要順著葫蘆找到藤,順著藤找到根,在根上澆水施肥。根、藤、葉子,都叫關聯要素。這些東西都照顧到,才能收穫預期的成果。

人,不能按照主觀意願辦事。人,只能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所謂客觀規律,就是因果關係。循果溯因,是認識論,是認識世界的方法。種因得果,是方法論,是改造世界的方法。這一切,就是所謂「明因果」。不明因果,就會很盲目。盲目就是瞎幹,瞎幹只會失敗!

作為企業家,作為投資者,應該求何果,種何因呢?

毫無疑問,經營者要追求效益,投資者要追求回報。但這只是一個定性的目的,而不是一個定量的指標。無法衡量,無法操作。

說到財務指標,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利潤。利潤真的就是投資者或企業家,所應追求的結果嗎?

首先,利潤是一個絕對數的概念。一個項目的利潤是100萬元,另一個項目的利潤是200萬元。兩者的效益沒有可比性,因為投資額不一定相等。

很顯然,老闆所追求的目標,不是要賺錢,而是如何投更少的錢,賺更多的錢。老闆的這一願望,用財務術語表達就是,淨資產收益率要高。這才是老闆所要追求的「果」!

搞懂了「果」,還要知道「因」。它背後的因果關係和關聯要素是什麼呢?搞懂了這些東西,才稱得上是「明因果」!明因果後,搞經營,做投資,才不至於盲目。

其實,關於淨資產收益率背後的驅動因素和關聯要素,財務上有一個專門的分析工具說明它,就叫杜邦方程式。專業書籍說得比較晦澀、繁瑣。我把杜邦方程式的內容和作用概括為: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兩大作用。

所謂一個核心,就是淨資產收益率(ROE,Return onEquity Capital)。杜邦方程式是圍繞淨資產收益率展開的。

所謂三個基本點,就是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在這三個基本點上著力,可以提高企業淨資產收益率。打個比方,假如淨資產收益率是我們所要的小葫蘆的話,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就是小葫蘆前面的三根藤或三個根。

杜邦方程式對我們有什麼用呢?它有兩大作用:一是分析作用,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淨資產收益率上升或下降的原因。二是指導作用,為我們提高淨資產收益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哪些因素決定盈利水平高低

企業盈利水平高低,到底由哪些因素決定呢?順著杜邦方程式揭示的方向,我們繼續往下分析。

杜邦方程式告訴我們,淨資產收益率高低,取決於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等三個手段的組合運用。而這三個東西又由什麼決定呢?我們可以循果溯因,進一步尋找更具體的盈利驅動因素。

1.銷售淨利率:收入創造利潤的能力

銷售淨利率是淨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不同企業每賣100塊錢的東西,所賺取的淨利潤不一樣,這就是銷售淨利率的差別。它表示收入創造利潤的能力。

銷售淨利率由什麼驅動呢?

我們知道,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決定毛利空間的大小。產品的競爭力,決定毛利率的高低。但同等毛利率水平下,為什麼淨利率還是會有差別呢?主要是由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費效比不同造成的。進一步追問,這兩者的費效比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是由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決定的,具體說則是由管理人員、業務人員的素質、能力,以及客戶的質量造成的。一句話,產品、員工、客戶三大要素決定銷售淨利率的高低。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毫無疑問,不同的產品,對企業利潤率的貢獻不一樣。競爭力強的產品,貢獻就大一些。反之,貢獻就小一些。不同的員工,對企業利潤率的貢獻也不一樣。素質高、能力強的員工,貢獻就大一些。反之,貢獻就小一些。不同的客戶,對企業利潤率的貢獻肯定也不一樣。一些所謂的VIP客戶,貢獻肯定要大一些。這也符合所謂20/80法則。

這裡有一個極端的例子,正好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一個百貨公司的老闆去檢查他的一個新售貨員:「你今天服務了多少客戶?」「一個。」小夥子回答。「只有一個?」老闆說,「你的營業額是多少呢?」售貨員回答:「30萬美元!」

老闆大吃一驚:「你怎麼賣到這麼多錢?」

「首先我賣給他一個魚鉤,然後賣給他魚竿和魚線。接著我問他在哪兒釣魚,他說在海邊,於是我建議他應該有一隻小艇,於是他賣了一條20英尺長的快艇。當他說他的轎車可能無法帶走快艇時,我又帶他到機動車部賣給他一輛福特小卡車。」

老闆驚訝地說:「你賣了這麼多東西給一位只想買一個魚鉤的顧客?」

售貨員回答:「不,他來只是為治他妻子的頭痛而買一瓶阿司匹林的。我告訴他,夫人的頭痛,除了服藥外,似乎更應該注意放鬆。周末快到了,你可以考慮去釣魚。」

是啊!這樣的客戶才是黃金客戶,這樣的售貨員才是金牌售貨員!他一個人創造的價值,得頂多少人創造的價值啊!

搞清楚了銷售淨利率的驅動因素,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經營對策呢?

我想,主要就是「三切」、「三集中」。所謂「三切」就是,把不賺錢的產品要切掉,把不創造價值的員工要切掉,把沒有效益的訂單切掉。所謂「三集中」就是,把資源向賺錢的產品集中,把資源向創造價值的員工集中,把資源向帶來效益的客戶集中。這樣的經營對策,貌似很簡單,其實很有效。

2.資產周轉率:資產創造收入的能力

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的比率。資產周轉率表示資產創造收入的能力。

一個人,手頭有五百萬,他可以做五百萬塊錢的生意。另一個人,手頭只有一百萬,但他非常會經營,也可以做五百萬塊錢的生意。假如是同行,且經營的是同類商品,那麼他們賺的錢就一樣多。這中間的差別,就是資產周轉效率的差別。

盈利水平高低,不僅取決於銷售淨利率,還取決於資產周轉率。利厚固然可以多賺錢,薄利多銷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山姆·沃爾頓的「女褲理論」說得好:女褲的進價0.8美元,售價1.2美元。如果降價到1美元,我會少賺一半的錢,但卻能賣出3倍的貨。沃爾瑪始終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宏碁電腦創始人施振榮先生,是臺灣著名的企業家。他很早就悟到做生意的訣竅。他這樣講述他早年的故事:

媽媽的雜貨店既賣鹹鴨蛋,也賣小學生寫作業用的練習本。鹹鴨蛋3元1斤,每斤只能賺3角,差不多是10%的利潤。而10元錢的練習本,至少可以賺4元,利潤超過40%。所以,賣鹹鴨蛋,貌似不如賣練習本賺錢。

但事實上呢?鹹鴨蛋利潤雖薄,但最多兩天就周轉一次。練習本利潤雖高,但只有每學期開學前才能賣掉一些,有時甚至半年、一年都賣不掉。它不但佔壓資金,而且要支付利息。所以,賣練習本很難賺到錢,即使賺一點錢,也早被利息吃光了。

施振榮將雜貨鋪中學來的生意經,運用到宏碁電腦上,建立薄利多銷的運營策略,在經營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退休以後,他也到處向人宣傳他的「鹹鴨蛋經營哲學」。

無論「女褲理論」也好,「鹹鴨蛋哲學」也好,都在說明一個道理:要提高盈利水平,就得加快資產周轉率。

如何加快資產周轉速度呢?

資產周轉率是一個分數。要使這個分數變大,有兩條路:一是使分子變大。在不增加資產的情況下,改進經營,擴大銷售收入。二是使分母變小。在改變經營策略的前提下,努力削減資產數量。

如何削減資產數量呢?經常採用的做法有三條:一是削減和控制應收帳款,二是削減和控制存貨,三是削減和控制固定資產。具體如何削減資產數量,而又不影響生產力,不在本文展開。

3.權益乘數:投資撬動資源的能力

權益乘數又叫權益比率,是總資產和淨資產的比率。因為它反映的是總資產和淨資產的倍數關係,所以叫權益乘數。

淨資產是所有者投入到企業裡的資源,總資產則是企業佔用的社會資源總量,因而權益乘數還表示企業撬動的社會資源的倍數,所以又叫財務槓桿。

財務槓桿是一柄「雙刃劍」。當銷售利潤率為正的時候,放大財務槓桿,可以提高企業淨資產收益率。反之,一旦形勢發生逆轉,也有可能導致同等程度的虧損。所以,權益乘數也是表示企業風險大小的指標。與前兩個指標不同,權益乘數不是越高越好。

一般說來,財務槓桿的使用,要受企業的行業屬性以及它的資產特性的影響。什麼行業、什麼企業,可以放心使用財務槓桿呢?經營性現金流量比較穩定,且易於預測的企業,較之市場高度不確定的企業,能放心地運用更高的財務槓桿。另外,像商業銀行這樣的行業,資產組合多元化,且由易於出售的流動性強的資產構成,也能比其他行業更放心地使用更高的財務槓桿。

在不考慮風險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企業權益乘數呢?簡單說,就是多負債。當然,負債借款不一定非得找銀行。具體有以下三個方向,可供企業考慮。第一,能不能向供應商借力。第二,能不能向經銷商借力。第三,能不能向客戶借力。來自銀行的借款,叫銀行信用。來自商業夥伴的借款,叫商業信用。商業信用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支付利息。

市場上,一些比較強勢的公司,通常會向客戶預收貨款、訂金,或向經銷商收取保證金。這些資金積少成多,也能滿足企業運營需要。以娃哈哈為例,他的一級經銷商要預付次年銷售任務的10%作為保證金。有記者給他算了一筆帳,以每家平均支付200萬元計算,8000名一級經銷商,每年支付的保證金總額可達200億元。這些資金,不但可以使用,而且不用支付利息。

確定和保持適當的槓桿,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要求管理者通曉公司的業務特點、競爭戰略,以及不同槓桿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財務槓桿運用到極致的企業,可以做到完全用別人的資金開展經營。當然,這需要具備很多前提條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做到的。

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呢?上述三大方向、九個支點決定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

這就是杜邦方程式的基本內容。當然,這裡面也加入了我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演繹。

三、杜邦方程式揭示的商業秘密

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也要知其人。理論都是人發明的。要了解一個理論,就必須了解這個理論背後的人。

杜邦方程式是誰發明的呢?它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叫唐納森•布朗的人首先提出的。我在網上檢索了一下他的資料,發現儘管這個名字出現的次數比較多,但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大多語焉不詳。這裡,我把他的有關情況匯總整理如下。

法蘭克•唐納森•布朗(Frank Donaldson Brown),生於1885年2月1日,逝於1965年10月2日。他13歲考入維吉尼亞理工大學,17歲獲得電力工程學士學位。他研究生讀的是康奈爾大學,畢業後獲工程學碩士學位。布朗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世代以種植菸草為生。因為出眾的才華和出色的工作表現,他娶到了杜邦公司創始人哥哥的孫女。

大學畢業後,他加入美國史普拉格電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直到成為這家公司巴爾的摩地區的銷售總監。1909年,他投身杜邦公司,成了一名炸藥銷售員。在杜邦公司工作三年後,被杜邦當時的財務主管拉斯科博(John J. Raskob)看中,轉行做了財務工作。後來,接替拉斯科博成了公司的財務主管。1921年1月1日,在拉斯科博的邀請下,布朗加盟通用汽車並擔任財務副總裁。

1912年,在一篇關於運營效率的分析報告中,布朗提出了杜邦方程式的主體思路。在這份報告中,他提出要分析一項叫做「用自己的錢所贏得的利潤」的比率。這個比率,我們今天叫做淨資產收益率。最關鍵的是,他將這個比率進行了拆解。他認為,拆解後這個比率可以解釋三個問題:企業的這個生意是否賺錢;企業的運營效率如何;企業的債務風險是否可承受。

1920年後,這個方法被杜邦公司正式使用。隨著布朗加盟通用汽車,這一方法也被帶到通用汽車公司,並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自此以後,近一個世紀以來,杜邦方程式一直是跨國公司最流行的管理工具之一。

透過布朗的生平,我們不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這個人,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理論。他的一生非常富有傳奇色彩。出生農家,卻娶了工業世家的千金。大學學的是工科,幹的工作是銷售,最重要的建樹卻在財務領域。

最流行的財務分析工具,卻是一個銷售人員發明的。這一點恐怕要超出很多人的想像。不過,話說回來,這也並非不可思議。經營的結果是財務,財務的背後是經營,業務與財務是一枚硬幣的兩個側面。業務人員發明一個財務分析工具,這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呢?

杜邦方程式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首先,它可以解答我們的困惑。同樣是投資,為什麼我們的收益率不如別人高呢?因為同樣的投資(淨資產),撬動的社會資源(總資產)不一樣;同樣的社會資源(總資產),創造的收入不一樣;同樣的收入,創造的利潤又不一樣。

其次,它可以為我們指明努力的方向。如何提高自己的淨資產收益率呢?要提高投資收益率,有三種基本手段可以選擇:第一,是多賺,提高銷售利潤率。第二是快跑,提高資產周轉率。第三,是善借,提高權益乘數,借用社會資源。當然,這三者可以也必須組合使用。

問題是,它們之間有沒有矛盾和衝突?這三種手段能同時發揮到極致嗎?是否存在高利潤率、高周轉率同時高財務槓桿的企業?

先說前兩者。銷售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往往呈反向變動。銷售利潤率較高,則資產周轉率往往較低。反過來也是如此。這並非偶然。為什麼呢?

為什麼銷售利潤率高,則資產周轉率就會低呢?高利潤率的公司,往往是附加值高的公司。增加產品附加價值,通常需要佔用大量的資產。在銷量不變的情況下,資產總額大幅增加,資產周轉率自然就會降低。反之亦然。

這一特點帶有行業的普遍性。利潤率低的行業,往往要求高的周轉率。比如商貿流通企業,利很薄,「九牛一毛」,賣九頭牛掙一毛錢,必須加快周轉。同樣道理,周轉率低的行業,則要求高的利潤率。比如古董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不如此,資產收益率就會很低,它就沒法存活。

從某種意義上說,提高利潤率和提高周轉率,分別對應麥可•波特所說的差異化戰略和成本領先戰略。因為兩種不同的經營策略,很難同時兼容,所以兩大比率呈反向變動。

有沒有這樣的企業,銷售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同時都很高呢?有!但並不多見。比如蘋果公司。但這也只是企業個例,並不代表行業慣例。能同時做到高利潤率、高周轉率,當然很理想,但也未見得就是好事。利潤是臭肉,能招野狗來。你太掙錢,會招來別人的覬覦,成為眾矢之的。

說完前兩個指標,再來說說財務槓桿。財務槓桿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它表示企業利用社會資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也表示企業風險的大小。

財務槓桿是一柄「雙刃劍」,也是一個「放大器」。它本身具有兩面性。若和前兩種手段疊加組合,會產生放大了的正面效果或負面效果。所以,財務槓桿過低固然不好,過高肯定也不適宜。

有些東西是人事,有些東西是天命。有些東西是可以改變的,有些東西是不可以改變的。投資、做企業的,都希望有高的淨資產收益率。但它怎麼可能沒有限度呢?

試問利潤厚、周轉快,同時風險又低的行業和企業,有嗎?《道德經》裡有句話說得好:「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天不會偏袒哪一行,也不會偏袒哪一業。天底下的好事,怎麼可能讓你一人都攤上呢?!

因此,前面問題的答案是,每家企業都必須有一個主導性的經營思路,同時兼顧效益、速度與風險三者的平衡。

海明威說得好:「我們不可能把每條路都走一遍。必須執著於一條道路,才能獲得成功。」萬般生意三條路,走與不走不由你!看著選一條吧!

PS:不能掠人之美!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搞不明白:杜邦方程式明明是唐納森·布朗提出來的,為什麼偏偏叫杜邦方程式呢?

搞不明白的事情只能猜。

一個原因,它可能不是一個人的貢獻。這個方程式,儘管是唐納森·布朗首先提出來的,但杜邦公司對它做了擴展運用,並把它發揚光大。所以叫杜邦方程式。

另一個原因,可能和人性有關。不想讓一個年輕的外姓窮小子專享其美!布朗本是窮苦農家出身,儘管後來躋身杜邦家族,但他在當時是受歧視的。這麼說,不是沒有根據。看德魯克的《旁觀者》,我了解到,不是杜邦家族的人,不娶杜邦家族的女人,是不能擔任杜邦公司高管的!

無論怎麼說,杜邦方程式的的基礎框架,是由唐納森·布朗首先提出來的。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是誰的就是誰的。我們不能掠人之美,要牢記唐納森·布朗的不朽貢獻!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本文題目來自「知乎」上的一段話:「萬般生意無非三條路」。它是一個叫孔萌的網友說的。我覺得,他這句話把杜邦方程式概括得很好,也很有創意,於是就借用了過來。特此說明。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你姓不姓高不重要,你長得高不高也不重要,你站得高不高才重要!想與高手論道,可加作者微信shangdaoba01,邀你入「魯中論道企業家群」!

2017-8-5

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須經授權。未經許可,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相關焦點

  •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人生總是無常 ,世事總是難料;天不知風雨何時起,人不知禍福幾時來;生死皆是命,富貴全靠天;萬般都是命,一點不由人。紅塵滾滾,愛情悠悠,聚散無常,愛又如何,恨有如何,緣起一剎那,緣落一瞬間,是你的,翩翩而來,不是你的,恨也無用,求也無用。
  • 《天幕紅塵》:讓生意從門可羅雀到日進鬥金,「見路不走」足矣!
    老九禪面如願開張了,與葉子農取完「真經」的老九,在生意上踐行了「見路不走」把自己從父親那裡接手的麵館重新帶領了輝煌。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碗麵,一個百姓日常吃到的東西,只是因為做到了實事求是,便讓自己的夢想實現,可見實事求是的威力多麼大,可就是這個詞語雖然我們已經聽出了老繭,但在實際中卻忽視不見,足可以看到能夠做到見路不走與實事求是是多麼難的一條路!
  • 生活無論多難,這三條路不要走,否則後悔的是自己
    導讀:生活無論多難,這三條路不要走,否則後悔的是自己! 無論在生活當中,還在職場上,沒有誰能夠一直順順利利的,不是會遇上這樣的問題,就是會碰上那樣的問題。而遇到的這些困難,往往又會讓自己的生活處於一種異常艱難的環境下。
  •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受益匪淺)
    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世上沒有真正的開始,也沒有絕對的結束。一切都是因果循環,都是變化無常。一件事情的結束,其實是另一件事的開始。起起落落才是人生,緣聚緣散才是真情,兜兜轉轉才是生活。遇到人生低谷,彆氣餒,低谷也是崛起的地方;走到人生鼎峰,別驕傲,往前走,都是下坡。當你看透了開始和結束,就懂得人生的希望,永遠是活在當下,擁抱未來。
  • 無論走哪條路,都會後悔沒走另一條路
    經典英文詩篇咕噠鎮一個人,無論走哪條路,都會後悔沒有走另一條路。>「The Road Not Taken」那條少有人走的路詩歌分為四節,每節的第一、三、四行,第二、五行分別押韻,整首詩韻律優美,讀起來傳遞著優雅的音樂感。在「The road not taken」一詩中,詩人寫出了現實生活中人們處在十字路口時難以抉擇的心情。在詩中,詩人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布滿荊棘的道路,在作出抉擇後,同時又遺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在多年以後的回憶中輕嘆遺憾。
  • 你還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導語:前一陣子,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火遍了中國,很多人被其中的抗爭精神所折服,熱血沸騰。但是古人的智慧又告訴我們「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那麼究竟哪個是對的呢?其實命運是一個非常虛無縹緲的東西,樂天者順命,反抗者改命,悲觀者認命。更有甚者,為了改變自己糟糕的處境,開始學佛改命。
  • 周瑜的女婿、兒子、侄兒全軍覆沒: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周瑜的女兒是孫登唯一的正妻,如果不出意外,就是未來的東吳皇后。孫登是歷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之一,地位跟明太祖的太子朱標一樣穩固。孫登和朱標一樣,碰到一個超級長壽的父皇。孫登跟朱標一樣,熬不過父皇,還沒登基就薨歿了。太子死了,太子妃周氏就只能守寡了。周瑜的女兒,非但沒有入主長秋宮,反而成了寡婦。當真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周瑜的大兒子,名叫周循。
  • 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過程痛苦,前途光明
    文/墨語塵香讀了《少有人走的路》感觸頗深。心智成熟,自律,愛,是一條過程痛苦,前途光明的路,這是少有人走的路;而懶惰,拖延,放縱,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過程是舒服的,但是前途卻是黑暗的。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要想走好這條路,我們首先得是一個有愛的人,知道什麼是換位思考;知道什麼是推己及人;知道什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道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俗語說,人到三十不走三路,這是啥意思?
    正如農村一句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有什麼意思?三十不走三路。人到三十歲,總有一天,三十歲的時候,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三十歲的時候,做事情的時候,也會稍微成熟一點,雖然沒有老者穩重,但比老者更明智。如今30歲的人幾乎都已成家,30歲後的每一個決定都要仔細考慮,因為這是一個家庭問題。因此,老人說只要三十歲還不走這三條路,全家還是會很幸福的。
  • 農村的「三錢不借,三禮不隨,三路不走」是什麼意思?你是否贊同
    實拍農村小編今天就與大家說一說在農村俗語裡的「三不借,三禮不隨,三路不走」,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應該也聽說過這些話,這裡面含有的道理可以說全部都是精髓,還附有非常精闢的人生大道理。所謂的「三不借」,指的是:如果對方是那種說話不算數的人,可以不借的,現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許你的朋友會經常向你借錢,然後你就很糾結你到底要不要借錢給他當這個時候我們主要的就是看看這個人有沒有信用。
  • 耶穌歌曲 《你走的路》
    【你走的路】 你踏上這條路 那是遍滿荊棘的路一生的歲月曆盡嚴寒酷暑不管有多苦你從不在乎漫長旅途風雨無阻你走過的道路 那是通往永恆的路沿途的風景就是最美的祝福榮耀的國度是靈魂的歸宿奇妙恩典使我心得滿足求你領我走上你的路讓我緊緊跟隨你不再回頭縱然步入曠野地
  • 夜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萬般皆是命 ,半點不由人
    生活常和我們開著玩笑,你期待誰,誰就會離你越遠;你執著誰,誰就會傷你最深。誰不虛偽,誰不善變,誰都不是誰的誰。你什麼都藏不住,你什麼事情都忍不住要說出來,後來慢慢地發現,這樣做真地好傻。安全感和安慰都是自己給的,別人只會看熱鬧不嫌事大。
  • 走著走著,就明白了(深刻)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女人到中年,三條路不要走,走錯了沒有後悔藥!
    【圖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人在旅途,要走很多路,走對了一路繁花;走錯了,彎路不斷,更甚者,死路一條。尤其是女人,人生的每一步路都非常重要。所以女人到了中年,三條路不要走,走錯了沒有後悔藥!你肯定知道,女人不能走夜路,其實不止夜路不能走,女人還有其它兩條路也不能走。我採訪了三個女人,他們的故事或許對你有所啟發。
  • 《人生這條路》 雲海陪你一起走
    《人生這條路》是內地著名詞曲音樂人劉藝新根據云海真實的人生經歷為他量身打造的歌曲。由北京吉瑞文化傳媒推廣發行。  人生這條路有大相同,是誰也繞不過的路,路上有酸甜苦辣,也有坑坑窪窪;人生這條路也有大不同,看你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它,有的人選擇戰勝它繼續向前,有的人選擇放棄它苦苦掙扎。
  • 請你保持初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如果你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蹣跚,進一步退三步,渾身是傷的時候,有神仙從天而降說,只要你犧牲掉自己的人格,就可以將你救起,並為你以後保駕護航,保證你以後事業生活順順利利,那你會怎麼選呢?這條路,本就難行,只是因為熱愛,你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按部就班的安逸生活,選擇了它,這一路走來好不容易從羊腸小路走進了鮮花著錦的康莊大道,誰知有一天它竟又突然換了模樣,一夜之間荊棘叢生,牛鬼蛇神遍布。
  • 心理測試:4條路,你會走哪條?測你身邊誰是你的貴人!
    B:4條路,你會走哪條?測你身邊誰是你的貴人!C:4條路,你會走哪條?測你身邊誰是你的貴人!D:4條路,你會走哪條?測你身邊誰是你的貴人!答案解析:A:你是一個樂觀愛自由的人,對很多事情充滿熱情,並且喜歡表達自己。
  • 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你知道還有這三條可走的路嗎?
    這些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百年後不過一片浮雲。所以,只要你不願意捨棄的,暫時都是自認為有用的。我們負載著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我們捨不得丟棄,於是拉著繼續前行。不過,地球不都是平坦的,有平原,也有海洋和高山橫亙在我們面前,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但路在哪裡?
  • 不考研,本科畢業生還有什麼出路?有4條路可以走
    對於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大學生真的承受不來,不過不考研的情況下,學長認為,還有4條路可以走。一、直接就業,這條路應該是多數大學生選擇的,最起碼這條路,不僅僅能夠讓父母減輕負擔。運氣好找到個前景不錯的公司,慢慢的還可以給家裡寄錢。有網友覺得,年齡越早在社會碰壁越多,但是得到原諒的概率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