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沒有做不到的

2020-08-27 Sharon親子共生日記

在職二胎媽媽,獨生80後,女兒8歲,兒子4歲。潛心鑽研育兒之道,智趣共生。

我覺得「吸引力法則」,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在我身上。冥冥中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伴隨著你的心,把一切你想得到的吸引到你身邊。只要你欲望足夠大,足夠專注,幫助你實現願望的人與事,都會義無反顧地跟隨你。你要做的,是用力地,抓住它們。

付了9塊錢,參加一個據說5分鐘可以背一本書單詞的課程。第一堂課就解決姐學了二十多年英語一直不解的問題,總有一些人像「梁正賢」一樣,即便是被坑也會心甘情願往下跳。

這個世界最可怕就是能夠真正找出規律的人

原來這也有為什麼!

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何元音有5個、輔音有21個?甚至我連輔音有21個,我都記不住。女兒說,因為有26個字母。我從來沒覺得她數學學得這麼好過。原來元音之所以能成為字母王國的國王,是因為一個元音有多個發音,而輔音只能發出一種聲音。比如A,強而有力,有8種發音。B,拼盡所有,也只能發一種虛弱的聲音。

A的8種發音,有什麼規則呢?如何分辨這些規則呢?

英文的秘密一切都在聲音裡

英語的本質決定了發音的重要性

英文的邏輯

英語裡,發音與單詞字形是一個體系,詞意是另外一個體系。所以一個單詞在字典裡有幾十種意思是常有的事,單詞的每一個詞義都在現實的語境中才能體現。這種腦迴路,確實跟英美法系案例法有點類似。在英語裡不可應用拼音思維,總覺得一個字母就發一種音。我們給孩子教自然拼讀,car,給很多含有car的單詞,孩子以為所有car都發一種音了。一旦遇到career、carrot就蒙圈了。這就是中文思維,以為寫的一樣,發音就一樣了。並非如此,關鍵要看元音看發音規律,也要看特殊的個案。

背單詞並非並字母順序,而是背單詞發音

跟中文不一樣,在英語中,只要能把單詞讀出來,就能夠拼出來,繼而能寫出來。中文卻不可能,所以說英文音形是一體。由此可見,啞巴英語只會越學越累,摸通規則卻事半功倍。

英語差的原因

A的一個發音

從單詞看,最容易發生的困惑。為何pa-per,是這樣拆呢?如果pap-er的話,A不就不發這個音了嗎?到底怎麼拆單詞呢?之所以發出這種疑問,又是中文思維作祟。不是先有字形再有發音的,是先有發音再有字形。pa-per就是這樣發音的,不是這樣pap-er發音的,怎麼寫也寫不出這樣的字。那怎麼知道單詞怎麼發音呢?在音標!!一定要學會看,學會讀音標。看清楚哪些字母是不發音的,哪些字母是發音的,是怎麼發音的。只要記住了,就必然能把單詞寫出來。

英語發音學的就是元音的所有發音規則

把每個元音的各種發音規則記住了,也就把整個英文發音體系把握住了。往後學習的核心便是把每一個元音的規則記住,一旦記住就能夠從傳統的背單詞——背字母順序中解脫出來。

昨天的課就學到這裡了,今晚繼續。

知識永遠都學不完,誰也無法窮盡。然而教育教的是方法、習慣與興趣。找尋終極規律,什麼都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想堅持做的事,卻總做不到?
    9451「不是不願意,只是太難了,臣妾做不到啊」。這句話是萬金油,但凡遇到沒有做到的事情,都能搬出來用,而且屢試不爽。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用到這句話是啥時候?3雖然是抬槓,但你仔細想想,這個槓抬的還挺到位的。比如說,有個小子追你家閨女,過年期間都放假,你想讓小子到家裡來一趟,和孩子見一面。如果這個時候,小子說「叔叔,我特別想去,只不過這幾天我家總來親戚,需要招待,實在走不開啊。」
  • 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
    30歲的時候,想去學鋼琴。但想到這個年紀手指已經變得僵硬了,很難學會的,所以又放棄了。  40歲的時候,想學一門喜歡的外語。20歲、30歲、40歲,你一直都在抱怨自己已經老了,這個沒辦法嘗試,那個已經學不會了。其實你是在為自己找藉口,如果你看到下圖的她,你還好意思說自己老了,還會說自己現在做什麼都來不及了嗎?  英國有一位老奶奶,她在67歲迷上瑜伽並開始學習,到現在她100歲了,這個愛好她整整堅持了33年。  其實,年齡從來都不是你追逐夢想的絆腳石,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都不太遲。  真的,年齡只是數字。
  • 做不到這3點,想晉升沒有那麼容易,你做到了嗎
    你要知道想在工作上晉升的人肯定不止你一個,那麼領導為什麼晉升你而不接受別人呢?所以,你自己是不是要有與眾不同的技巧呢?那麼如果你能夠將不要臉做的鬆弛有度,就可以率先獲得領導對你晉升的機會!二、敢去爭---可以增加自己的勝出機率:不要臉都敢耍,就不會不敢去爭了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何等的一種陣勢。
  • 孩子,只要我們有信心戰勝困難,沒有什麼事情會做不到
    孩子,媽媽還是和往常一樣和你談心。今天,媽媽跟你講述了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叫&34;的人的故事。&34;你為此感到非常好奇。因為他兩隻手長得像叉子:兩邊都只有四個手指,中間少長一個,四個手指的結構也是怪怪的,特別像一把叉子。
  • FHM留學三部曲 I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你敢想,只要你肯做
    比如,首先德國大學的課堂很自由,學生在任何時候,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或許與這個知識點無關,亦或是與這門課程無關,都沒有關係,教授都會結合他所有的知識和經歷,幫助你解決。另外一點就是德國課堂注重小組討論,我在德國學習到了很多與人合作解決困難的能力,如何與組員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 快樂是一種感覺,只要你想快樂,就沒有什麼可以讓你不快樂
    有人認為,不快樂是因為口袋裡沒有「銀子」;也有人認為不快樂是因為在社會上沒有「位子」;還有人認為不快樂是因為沒有房子和車子......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你不快樂呢?讓我們找到不快樂的根源,活的開心一點。
  • 女友說只要和瑜伽有關的,就沒有她做不到的姿勢,我該怎麼辦呢?
    1、姑娘的氣質,也只有自行車可以滿足你了2、我是不是看錯了,原來是二旺3、來啊,來啊,我怕你啊4、大媽,自己一個人啊!做了這麼多好吃的!6、姑娘,看了你的視頻,我再也不相信女人了7、姑娘,你就不能慢點啊?我也不知道你高興個什麼勁8、喝多了吧,你看看是一樣的頭嗎?9、出差留老婆老婆一人在家,半夜收到她發來的照片,.旁邊這人有點眼熟啊!
  • 52歲的人找不到工作,想做生意又沒有本錢,怎麼掙錢維持生活?
    那麼,一個52歲的人找不到工作,想做生意又沒有本錢,怎麼掙錢維持生活呢?我這裡推薦一些途徑,僅供參考。綠化工程維護這個掙錢途徑不需要資金投入,就是聯繫一些物業或者城區綠化部門,他們都有這方面的服務需求。
  • 你的做不到,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
    早上看朋友圈的時候,被這樣一句話擊中了:你的做不到,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這是阿德勒的名言。之前覺得只是一句雞湯,現在細細品味卻覺得非常有道理。之所以不想做的原因其實很多,擔心搞砸;自己沒興趣;做這件事看不到回報;一起做這事的人讓自己覺得不爽。總之,這些都只是不想做的理由。
  • 李佳琦:你連這個都做不到,那你以後還想做什麼樣的人?
    當時,黃老師向學校申請了一些經費,在學校附近租了當時北兵馬司青藝的小劇場,但是他們沒有做宣傳,也沒有地方賣票。張桂梅卻想著讓自己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為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子,做點什麼。沒想到,這一做便做了40年。她說:「我現在爭取活兩年就夠了。我活兩年能救多少人啊,我把她們送出去就是我的夢想。」只要她們能走出大山,飛得遠一點,學的東西更多一點,張桂梅覺得一切都值得。
  • 男人口頭上再怎麼說愛你,只要做不到這幾件事,就說明他愛的不深
    女人要是想讓男人一直對自己好,你必然要讓男人看到你的優缺點,你要看男人的反應,這也只是你對男人考驗的第一步。那些根本也不愛你的男人,可能就會對你好,在這種時候不露出任何不愛你的跡象。而其實你更應該進一步去看男人是不是愛你的。要明白,一個男人口頭上再怎麼說愛你,只要做不到這幾件事,就說明他愛的不深。
  • 《雞皮疙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生做不到
    《雞皮疙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生做不到我們什麼時候會起一身雞皮疙瘩呢?看起來好像一切都沒有什麼變化。女孩兒打開了家中的攝像記錄,發現在平淡的一天將近結束的時候,家裡突然進來一個男性,看不清楚模樣的他在拿著女孩兒的衣服不可描述,緊接著這個怪人仿佛受到驚嚇似的匆忙把衣服收拾好,躲在了衣櫃裡。
  • 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你總是知道做不到,因為沒有在心上用力
    但通常孩子問題並沒有實質性的轉變,究其原因,除了理論導向是否正確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道理學了很多,但『知道做不到』。但是『知道做不到』恰恰是壹心大哥認為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為啥大人們願意改變去學習卻『知道做不到』?
  • 「300天減重100斤實現當兵夢」,只要足夠努力,沒有達不到的目標
    他寫道「足夠自律,才能更加自由」,「只要足夠努力,沒有達不到的目標。」 從257斤,減重100斤,對很多人來說,這是難如登天的目標,但對他來說,是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實現的目標。 瞬間被他的自律,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鼓舞。這樣一個努力的人,做什麼事不能成呢?
  • 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你總是知道做不到,因為沒有在心上用力
    但通常孩子問題並沒有實質性的轉變,究其原因,除了理論導向是否正確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道理學了很多,但『知道做不到』。但是『知道做不到』恰恰是壹心大哥認為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為啥大人們願意改變去學習卻『知道做不到』?
  • 有沒有一件事,是你明明想做卻沒有勇氣做的?
    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做一件事呢?比如:與半熟不熟的人打個招呼、跳出現在固有的條條框框改變原有的生活、去蹦一次極,更或者是與一直暗戀著的人表白?不能恭維的是她明知道結果還要去做,佩服的也是明知道結果還要去做。這樣的事情放在我身上,一定會沉默著,讓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內心的想法。因為我沒有勇氣說出這樣表白的話,更沒有勇氣承受這些話所帶來的後果。
  • 沒有十全十美的媽媽,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
    以前沒要孩子時,以為有一天懷孕,老公會高興的跳起來,抱著我說,我要做爸爸了!現實中卻是想了又想,在家裡長輩不斷催促下,在沒玩夠的情況下決定還是要吧。 懷孕前以為,老公會每天抽時間陪著你,家裡活搶著做,怕你動了胎氣,你沒胃口時,給你做可口的飯菜,哄著你吃,晚上陪你聊天,耳朵貼著你的肚子,和寶寶說話,和你一起胎教,每次都陪你產檢,包容你不穩定的壞脾氣。
  • 你常說我做不到、我不會?只想著0或1的人,自我肯定感會下降
    也就是說,預設的前提為『完全學會=做得到』,嘴上說『我還差得遠啦』,殊不知連已經做到的部分,也被自己列入『沒做到』而自我否定。這麼一來,在全部做得到之前,等於完全當作是『做不到』。舉例而言,每個人都會不經意說出『工作做得好,做不好』、『會踢足球,不會踢足球』這類話,這些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當事者把目標設定為『要做得完美才算合格』,就很容易發生問題。
  • 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臺支持你做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工程坊更像是一個自主選擇的「超市」——沒有內容限制,設備、材料和技術指導等都由工程坊全程提供。只需要發揮想像、然後動手操作、動腦實現,或是自行組建團隊,邀請指導教師,自主管理項目。「老師是我們的技術顧問,而非創意總監。」趙一說。
  • 愛你做不到忘記,想你忍著心痛
    愛你做不到忘記,想你心中有著隱隱的痛感,忘記一個人好難,有人說忘記深愛的人,最好就是儘快開始下一段感情,也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還有人說讓自己忙碌起來或者是出去旅遊,換個環境就能放下曾經,但我不知這樣做別人是否就能真的忘記,反正我是忘不了,無論怎麼做心裡依舊是滿滿的他,我不知道這是執著還是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