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無間道四大類型:商業間諜距離我們如此近

2020-12-23 搜狐網

  力拓「間諜案」的發生讓大家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商業間諜離我們那麼近。那麼揭開神秘面紗這些可能就潛伏在人們身邊的商業間諜究竟是怎樣的人?

  「潛伏」型商業間諜

  案例:富比案、維爾康與江山製藥案

  這一類商業間諜古已有之在中國也是層出不窮甚至已為廣大民眾所熟悉像以前不少熱播的涉及企業和經濟題材的電視劇就常常有古代經濟「間諜」的片段比如一家酒樓為提高顧客量不擇手段竊取了另一家酒樓招牌菜的烹飪手法。

  目前仍處在僵局中的「富比案」就屬於這一類型從案件目前進展來看富士康的「招牌菜」似乎就被比亞迪「順」走了。

  事情緣起於2006年6月開始的一場訴訟。當時富士康旗下兩家子公司及其母公司鴻海分別在深圳和香港提起了比亞迪侵犯商業秘密訴訟索賠650萬元。

  2007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委託北京九州世初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中心對該訴訟案進行司法鑑定。12月初第一批官方鑑定書出爐。鑑定結果表明比亞迪獲取的相關文件中確有大量文件構成非公知信息。

  2008年4月10日富士康發布公告稱比亞迪創始人之一夏佐全曾被拘留而原富士康員工、現比亞迪員工柳相軍和司少青被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宣判侵犯富士康集團商業秘密罪成立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和1年零4個月。

  今年5月臺灣媒體《今周刊》又披露郭臺銘在回應「股神」巴菲特時曾表示曾在富士康擔任主管的柳相軍和負責編制工藝流程文件的幹部司少青二人於2005年7月從富士康跳槽比亞迪卻在尚未離職前就已擁有並使用比亞迪電子郵箱並與比亞迪行政總裁李柯進行重要工作討論。

  上述案件只是原職工跳槽到現有公司順便「捎帶手」帶上了點「資料」。更有甚者有公司直接派遣員工「潛伏」到「敵人」內部獲取各種商業機密。比如被稱為「全球史上十大著名商業間諜案」之一的維爾康藥業與江蘇江山製藥公司間離奇的技術偷竊案。

  公開信息顯示從1999年開始4名華北製藥集團旗下的維爾康藥業公司派4名「臥底」分別「駐紮」到江山製藥的4個生產車間並對VC生產過程中的提取、發酵、轉化等4道工序進行技術竊密。

  讓人難堪的是直到兩年後即2001年5月江山製藥公司才初步察覺到技術失竊事件的存在。隨後江蘇警方逮捕了唐清海、毛雷等5人另外通緝了其他兩位維爾康方面的人士。

  不過一切似乎都有點晚了。人沒抓到倒在其次江山公司的損失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彌補回來此外涉嫌竊密的競爭對手維爾康已在生產工藝和技術上趕上了江山公司。

  「官員客串」型商業間諜

  案例:浙江電力採購底牌洩密、郭京毅案

  政府官員退休、離職後往往會得到一些大型國內外公司的垂青為其出謀劃策理清政府政策。然而有些前官員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利用原先的關係「客串」幹起了「間諜」「無意」中打聽各種不公開的政府信息或經濟信息。

  幾年前浙江省電力系統的一位前官員就把當時電力系統重大設備採購底牌洩露給外方導致中方蒙受了涉案金額高達上百億元的損失。此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不少官員在事發後唯恐避之不及。

  其實這不僅僅是個案甚至可以稱得上「冰山一角」。公開信息顯示1999年南平市竭力避免同行併購但由於外資公司透露情報摩根史坦利國際基金實現對南孚控股後轉手將股份賣給吉列。

  更有甚者少數現任政府官員在收受了賄賂之後轉臉就立馬變成了「間諜」或者說淪為跨國公司在中國政府內部的「代理人」。他們一面力促相關部門制定政策一面又將這些政策信息「非常及時」地轉賣給外國公司算是收了「好處」之後給外企的「回報」。

  商務部條法司原巡視員郭京毅就是這樣的「典型」。其在制訂政策、擬訂法令時處處為相關外企留足「後門」。他在草擬外商購併中國企業的法令時為外商對中國行業龍頭進行斬首式的購併大開綠燈使中國經濟安全形同虛設。

  「潛移默化」型商業間諜

  案例:力拓案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借用一句廣告詞或許可以從一個方面解析這類間諜的特點。他們往往跟中國不少企業的高管混得很熟甚至「稱兄道弟」到頭來才發現原來這都是「夢」人家根本就沒把你當成「兄弟」。醒悟得慢的人或許在幾天之後才知道所謂的兄弟原來是經濟間諜企業的秘密或許早已在酒桌上被「套」走了。

  近期力拓「間諜案」的主角胡士泰就是這種類型。

  據了解胡士泰畢業於中國高等學府北京大學上世紀80年代曾在中信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也算有在國企工作的經歷。隨後留學澳大利亞畢業後又進入了力拓旗下的哈莫斯利鐵礦生產部門工作並在1997年「轉換門庭」成為了澳大利亞人。

  「華人心連心」。胡士泰也確實做到了。他不僅跟大鋼廠混得很熟像涉案的首鋼人員譚以新就被媒體曝出「他們倆關係密切」而且連小鋼廠都經常能看見他頗為「勤奮」的身影。有些鋼廠甚至「巴結」他送上各種「好處」也因為這些「好處」他被中國相關部門認定為「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但他的「心」可不止聯著國內還聯繫著國外尤其是其僱主力拓公司。身為力拓僱員他盡職盡責一心為公司連一般人不屑於去的小地方、小鋼廠他都會親自去談判。有人就戲言胡士泰可以獲得外企在中國的「最佳僱員」獎了。只是因他竊取「商業機密」給中國鋼廠甚至中國經濟和人民造成的傷害該由誰來承擔?

  史上著名商業間諜糾紛

  微軟 VS 甲骨文

  2002年甲骨文的CEO拉裡·埃裡森承認甲骨文一直在僱用私人偵探調查微軟的違法行為比如派私人偵探去翻競爭技術協會的垃圾桶試圖找到微軟公司向這個組織行賄以便影響其反託拉斯案審理的證據。

  聯合利華 VS 寶潔

  2001年初寶潔公司和聯合利華公司之間爆發了情報糾紛事件。

  2001年4月面對主要競爭對手聯合利華的強烈質疑寶潔公司公開承認該公司員工通過一些不太光明正大的途徑獲取了聯合利華的產品資料而這80多份重要的機密文件中居然有相當比例是寶潔的情報人員從聯合利華扔出的垃圾裡找到的。

  IBM VS 日本三菱

  1982年6月23日早7時6名日本人被FBI警員押解。被逮捕的是日本日立製作所和三菱電機兩家著名電氣公司的6名僱員另有12名僱員被美方發出了逮捕令理由是「非法獲取有關世界頭號計算機生產商IBM的基本軟體(OS作業系統)和硬體的最新技術情報並偷運至美國境外」。1983年2月日立三菱公司在承認僱員有罪的前提下與原告方達成和解。

  通用 VS 大眾

  2002年5月通用汽車公司的一名前主管被起訴。據調查他在1996年攜帶著通用的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新車型計劃、供貨價格和即將投產的一條新車型生產線的詳細方案加入德國大眾公司。有關方面認定該名主管所帶走的那些資料對大眾有著重要的情報價值。最終作為了結大眾公司向通用公司賠償了1億美元。

相關焦點

  • 世界四大間諜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只能排第二
    近現代社會歷史中,間諜在戰爭、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領域都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產生過轟動效應。各國都曾並正在招募、培訓大量間諜,從事各種間諜活動。這其中最厲害的四大情報組織非以下四個莫屬:以色列摩薩德,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情局,原蘇聯克格勃。
  • 著名商業間諜案例集錦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無孔不入的商業間諜讓一些跨國企業又愛又恨,也讓各國政府頭疼不已。美國媒體報導,名列《財富》全球1000強的大公司,平均每年發生2.45次的商業間諜事件,損失總數高達450億美元。商業機密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將自己生產、管理、銷售的信息拱手讓人,無異於置己於絕境。
  • 商業間諜活動:數十年來永遠的頭條
    最近,我們就像收到驚嚇的孩子一樣,被圍繞中國間諜的法庭審判和新聞報導輪番恐嚇。似乎他們無處不在,無所不用其極。說得他們似乎已經像一個毫不起眼的物品一樣潛伏到我們倒黴的企業中,儘管這些企業貌似僅僅在提供健康保險、養老金計劃、餅乾和牛奶方面做的還不錯。
  • 中國人充當外國間諜者竟然如此之多!
    法新社的統計還表明,在中國的日本間諜居世界之冠,緊隨其後的是美國間諜。在中國的日本間諜數量超過了除法國以外的歐盟國家的總和!難怪日本以擅偷聞名世界!不僅是軍事情報,也包括商業秘密,連對外戰爭日本也以偷襲聞名,如中日甲午海戰、九一八事變、美國偷襲珍珠港等。
  • 商業「間諜」竟可被公開下載,騰訊安全自研TRP引擎精準攔截
    2017年六大惡性間諜軟體事件衝擊全球信息安全防線  據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大數據顯示,Android間諜軟體樣本數量近兩年呈上升趨勢,其中2017年較2016年上漲約20%;用戶感染量上升幅度也極為明顯,2017年已突破10萬。
  • 想當商業間諜,先得練厚臉皮
    【南京日報報導】南京商業圈競爭離不開價格戰,為此,許多商家需要派出各自的「間諜」,隨時了解對手的價格變化情況。為防止間諜太「嫩」容易被識破,有些商家培訓自己「間諜」的第一堂課便練「厚臉皮」。  前不久,某超市大張旗鼓地招聘「市場調查員」。招聘對學歷沒有什麼限制,卻要求年紀要偏大一些,以便更容易和銷售人員交流。
  • CIA要用人工智慧取代間諜,AI 間諜厲害在哪
    試想,如果AI間諜偽裝成這樣的攝錄像設備被安放在我們身邊,它會拍下怎樣的特定場景呢?也許是商業機密,也許是生活隱私,而我們卻渾然不知。還有更多的智能產品能以這樣的形式偽裝,被投放到我們身邊。其次,AI間諜能以聊天軟體這樣的虛擬形式,住進我們的智能設備裡。
  • 《死亡間諜:決斷時刻》簡體中文硬碟版下載
    中文名稱:死亡間諜:決斷時刻 英文名稱:Death to Spies: Moment of Truth 開發廠商:Haggard Games 發行廠商:1C/Cenega 遊戲類型:動作冒險遊戲語言:簡體中文發行時間:2009年08月10日 官方網站:點擊進入製作信息:《死亡間諜:決斷時刻》於八月遊戲發布之後開始漢化計劃,由於同時間進行的任務較多,因此本遊戲的中文版歷經近兩個月之久才得以與玩家見面,在此感謝諸位漢化人員的辛勤勞動。
  • 《全面戰爭:三國》公布間諜系統 雙面間諜玩家看法不一
    最近三國裡面的英雄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曝出,看樣子也能感覺到距離遊戲上線日期的臨近,從之前公布的英雄海報來看,這些角色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從玩家們的反應來看,基本上都還不錯。唯一被吐槽比較多的應該就是諸葛亮了,在這裡的介紹上有點貶低諸葛亮的味道,尤其是司馬懿海報的宣傳語中,更是吹捧司馬懿更多一些。
  • 商業間諜無處不在,企業該如何防止電子郵件洩密?
    在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6周年之際,國家安全機關披露2020年國家安全機關偵辦了近百起境外對我實施的大規模網絡攻擊竊密案件。黑客組織、境外公司、境內外間諜情報機關通過發送木馬郵件、釣魚郵件實施誘騙,或是通過遠程滲透、供應鏈攻擊等多種手段向黨政機關、科研機構、軍工單位、大中小企業、大專院校發起攻擊網絡攻擊,從而竊取或利用所得數據,謀取自身福利。
  • 中國古代四大間諜「神器」領先世界
    如今,世界各國情報戰的愈演愈烈,使人們但凡碰到與「間諜」二字有點瓜葛的事件,都會格外關注。所謂間諜,其實就是「情報人員」,也叫特務、特工。西方學者認為,人類間諜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紀時名叫娣萊拉的菲利斯女人。實際上中國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夏末就出現了間諜,也是一位女人,叫伊尹。
  • 新德匯 新商業 新起點 德匯集團四大產品線四大項目全新亮相
    (原標題:新德匯 新商業 新起點 德匯集團四大產品線四大項目全新亮相)
  • 王者榮耀:遊戲中不忍直視的四大間諜操作,你一定也幹過這種事!
    遊戲中有很多玩家因為對英雄的技能不熟悉,往往能鬧出不少笑話,當然,可能並非本意,但在隊友的眼中,這些操作真的就像間諜一樣,明明能將敵人擊倒,卻偏偏在自己的操作之下,讓其溜走,下面,我就要為大家展示傳說中的四大武林絕學,簡直人神共憤。
  • 裁掉傑森伯恩,招攬人工智慧,AI間諜厲害在哪?
    試想,如果AI間諜偽裝成這樣的攝錄像設備被安放在我們身邊,它會拍下怎樣的特定場景呢?也許是商業機密,也許是生活隱私,而我們卻渾然不知。還有更多的智能產品能以這樣的形式偽裝,被投放到我們身邊。  其次,AI間諜能以聊天軟體這樣的虛擬形式,住進我們的智能設備裡。
  • 中國版醫療集團「四大」崛起 商業譜系圖浮現
    果真如此,它們將成為中國醫療服務市場上極具影響的社會辦醫力量。  社會辦醫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中歷經曲折。即使在2009年新醫改之後,社會辦醫當中「玻璃門」、「彈簧門」的陰影始終揮散不去。而隨著改革的推進,諸如醫療行業是否允許政府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等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又不斷湧現。  正因為如此,以「四大」為代表的大型醫療集團的湧現才顯得意義非凡。
  • 外國代理人、間諜與國家安全
    為什麼外方掌握得如此翔實?後來才知道,外方為了此次談判,專門花錢僱傭中國某個非政府組織進行調查和研究,並以此作為談判的「撒手鐧」。這位外交官說他很心寒,自己和同行在國際談判中為了國家利益是寸步不讓、殫精竭慮,可沒想到,自己的同胞卻在背後「挖牆腳」,損害國家利益。
  • 抑鬱症,其實距離我們很近
    到底距離當代年輕人有多近?全球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中國約有5400萬患有抑鬱症,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世界第四大疾病!1.面對一個孩子,我們真的需要逼的那麼緊嗎?未來是他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更好的條件,而不是剝奪他們的天性!
  • 我們距離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錯誤。世上最痛苦的事之一,明明相愛卻越走越遠。有時候,愛你的人近在身邊,而你愛的人卻遠在天邊、你為你愛的人傷心落淚,願意為他付出所有。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身邊的愛往往被忽視,最遠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不不知道我愛你。愛無聲,愛無言,愛是沉默的。愛是白天不懂夜的黑,愛是夏天不懂冬天的寒。
  • 反間諜法:懲治間諜行為,打擊間諜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的專門法律
    2020年10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近期,國家安全機關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依法打擊臺灣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破壞活動,破獲數百起間諜竊密案件。這條新聞披露了兩個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關注的事件:一是我國設有國家安全機關這樣的單位,它是抓間諜的警察部門;二是國家安全機關打擊間諜活動,依據有專門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以下簡稱反間諜法)。
  • 英國間諜「變身」小說家 這40件瘋狂的小事刻骨銘心……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7月8日報導:近日,英國國寶級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回憶錄《鴿子隧道》由文景出版,書中除了講述作者如何在年輕時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還記錄了他人生中近四十個刻骨銘心的片段,有他採訪獄中恐怖分子、跟著戰地記者藏身壕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