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抄襲」了我們這麼多東西?

2020-12-25 潤界本地化

提到日本你會想到什麼?

和服?

刺身?

櫻花?

茶藝?

還是各種日劇呢?

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可以說是非常完善,然而這些傳統文化,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我們的文化傳入日本之後,在島國生根發芽,並且開出了不一樣的果實。

說穿了,就是「會抄」!

今天我們就總結一下,從古至今日本從我們這裡「抄襲」走了多少東西?

藝伎妝

看過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朋友,一定對片中的服化道印象深刻~

有粉絲質疑妝容問題,為什麼把自家演員畫的如此像日本人的藝伎?

官博立即闢謠:我們沒抄襲日本人的東西,反而是日本人千年之前照搬我們的優秀文化!

其實,著名唐朝詩人元稹在自己的詩作《恨妝成》中,早就寫到了那時的中國女性是怎麼化妝的,主要有7個步驟,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化面靨、描斜紅、點口脂,以及畫龍點睛之筆的梳髮型。

早在唐朝就以白為美,喜好化妝了!

藝伎妝

許多人認為「藝妓」是日本所獨有的,其實,在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就攜妓吟唱,這些都是極其普遍的現象,日本的藝妓文化也極有可能是從中國古代那些富有才華的妓女演化而來的。

文字

《國家寶藏》中有這麼一句話:「一個民族有多偉大,就得看它的文字。」

文字對於唐朝人來說,實在是太常見了,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日本當時是一個沒有文字的國家,還只能刻木結繩記事。

直到遣唐使把《論語》《千字文》等文獻典籍帶回日本之後,他們才有了唯一正式使用的文字:漢字。

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成書於712年),就是漢字和以漢字為音標所寫的日本語夾雜而成。

但是對於普通日本人來說,漢字是很難的,尤其是讀音,於是就出現了「真名」,就是用漢字作為讀音來記錄日語。即「音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空耳」。

再後來,日語裡又出現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現在的外來語就通常用片假名表達。

相撲

相撲是一種摔跤運動,在秦漢時期叫角牴,到了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日本的相撲和中國吉林省輯安縣出土的3~5世紀古墓壁上的角牴圖極相像,很有可能日本相撲就是從中國傳入的。

而殷商時期,角牴要脫衣扎腰,裸露臂腿。

到了唐代甚至專門修建了一個運動場,用作角牴訓練和表演。

從唐代的相撲圖中可以看出,與現在的日本相撲非常相似。

和服

現在和服已經作為日本的傳統服裝,其實和服是在中國唐朝服飾的基礎上演化而成的。在日本奈良時期,日本多次遣使來到中國,全面學習中國文化,連服飾也要學習,於是,日本就效仿隋唐服飾,創造出了和服。

我國古代人的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現在日本人的坐姿即以此為主。

木屐

穿和服一般都是配木屐的,木屐當然也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木屐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很普遍了,是當時名仕的出行裝備,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就寫:「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就是寫謝靈運穿木屐登山的事。

茶藝

中國茶文化是相當發達的,可當今世界,日本的茶道文化甚至有時比我國的茶文化還要著名。茶很早就有了,在唐才開始真正盛行,當時日本多「遣唐使」,茶文化自然也傳入了日本。

幾千年前的長安流行的是蒸青團茶。

喝的時候需要把茶團磨成粉末,加入少量溫水攪拌飲用。完成後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是不是很像日本的抹茶呢?

刺身

刺身又稱「魚生」,古稱魚膾。早在《禮記·內則》中就有「肉腥細者為膾」的記載,意思就是有的肉煮過後就不鮮了!

到了唐代,又有了很多讚美刺身的詩句。王維「侍女金盤膾鯉魚」白居易「膾切天池鱗」「朝盤鱠紅鯉」,都是其中的名篇。

現在我們所說的「膾炙人口」,「膾」指的就是刺身。

不過有一點不同,中國的「魚生」都是淡水魚,而被日本「抄襲」過去之後變成了「海水魚」。

榻榻米

追溯榻榻米的來源並非日本,而是中國唐朝時期。不過後來在日本發展才衍生了日式榻榻米。

日式榻榻米有一般涼蓆和美觀舒適的功能,其下還可以收藏儲物。在一般家庭它相當於是一件萬能家具,可以當床,也可以會客。

櫻花

甚至連現在日本的象徵——櫻花,也是由日本使者帶回東瀛的,經過一千多年的種植栽培,成為日本文化的代表符號。

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日本文化,還有不少衣食住行的大小物件!

雖說日本的諸多文化都是來源於中國,但是不得不承認日本「抄襲」得很漂亮,比較完善地把唐文化或者說是漢文化繼承發展下來。

現在人們提起櫻花、和服和藝伎妝只會想到日本,還能有多少人會把這些與我們的盛唐聯繫起來呢?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日本從我們這裡「抄襲」走了多少東西?
    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可以說是非常完善,而且這些傳統文化,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我們的文化傳入日本之後,在島國生根發芽,並且開出了不一樣的果實。說穿了,就是「會抄」!今天我們就總結一下,從古至今日本從我們這裡「抄襲」走了多少東西?
  • 為什麼日本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日本人卻很少有肥胖的人?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是世界上平均人口最長壽的國家之一,也是難得的罕見胖子的國家之一。世衛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所有發達國家中肥胖率最低。走遍日本街頭,也難看到幾個胖人。當然了也有有人會疑問,為什麼日本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日本人卻很少有肥胖的人呢?
  • 承載了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記憶,小虎隊卻是抄襲日本團體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慕過的某位明星,於我們80、90後來說,曾經承載了我們許多人青春記憶的小虎隊,卻是被曝出全盤複製其他組合而出道。小虎隊,由霹靂虎吳奇隆、乖乖虎蘇有朋和小帥虎陳志朋三人組合成的一隻偶像團體,在1988年一出道就在亞洲嶄露頭角,並創下了20多場演唱會場場都爆滿的記錄。因為三人多才多藝,長得又帥,吸引了不少粉絲。
  • 為什麼戴眼鏡的日本鬼子這麼多?
    看二戰老照片,很多人不難發現和疑問,為什麼日軍士兵中那麼多戴眼鏡的近視眼?一副標準的二戰日軍近視眼鏡這醜惡的一幕,和電影裡戴眼鏡的一般是漢奸相反,一個真實的漢奸偽軍為戴眼鏡的日軍點菸太平洋島嶼的日軍眼鏡士兵喝酒的日本眼鏡士兵逛街的日本眼鏡士兵戰場上的日軍眼鏡士兵作戰時還在看書,能不近視嗎。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日軍中這麼多近視眼?為什麼這些近視眼能當上兵?
  • 怎麼韓劇又來抄襲我們了?
    一個兩個設定雷同了是撞梗,這麼多設定都如此相似恐怕就不是巧合了吧。這個戲就連一些關鍵的細節設定都是原封不動的抄襲。比如《結愛》裡這個「下彩虹雨」就代表著「狐狸結親」的設定。《九尾狐傳》也有類似的情節,男主臺詞就直接把這個下太陽雨就表示狐狸出嫁的設定說了出來。
  • 劍網三:引以為傲的同人文化,竟然抄襲盛行?古風音樂竟是日本貨
    之所以一直能夠這麼長壽的原因,其中其創造的同人文化一定是一個原因。劍網三的同人文化,應該是在遊戲圈中做的最好的,無論是cos還是歌曲、同人視頻、電視劇,甚至電影,都有著巨大的粉絲,其許多作品甚至還廣為傳播。但是劍三自研發開始,抄襲事件就不斷盛行,其遊戲前期幾乎照搬魔獸世界,讓許多玩家吐槽。
  • 拉麵明明是中國人發明,卻回頭去抄襲日本
    拉麵作為一種大眾食品,在日本非常流行。我們知道的一些比較著名的日式拉麵品牌有二條拉麵、和味拉麵、味千拉麵、一風堂、一蘭拉麵等等。這些品牌在商業運作上非常出色,有很多作為連鎖開到了中國。然而拉麵是貨真價實的中國發明。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起源於中國北方,是民間源遠流長的傳統麵食。
  • 北大教授孔慶東《青樓文化》一書被指抄襲
    「實事求是看他的東西,再看我的東西,就會明白,他確實抄襲。」陶慕寧說,《青樓文化》一書的基本框架和觀點是抄來的,只是換了一些表述方式。「萊卡」注意到,兩位作者都提及了謝眺的兩首詩,陶慕寧寫的是,「再如南齊謝眺的兩首『聽妓』詩」,孔慶東寫的是「再看謝眺的兩首『聽妓』詩」,這看似沒有問題。
  •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中國館未抄襲我的作品
    1992年塞維亞世博會日本館局部圖。熱門展館先睹為快:「有人說世博會裡的中國國家館是抄襲了我的作品,我並不這麼認為。」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昨天在同濟大學舉行「世界都市上海」演講會時,做出這一表態。此前,曾有網友指稱被譽為「東方之冠」的中國館外形與1992年西班牙塞維亞世博會上的日本館相似,而後者正出自安藤忠雄之手。「我對中國館這一建築作品表示非常欽佩。有時候,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確實可能會想到一起,是想像力的巧合。」
  • 《少年的你》原作者新書又抄襲日本,出品方默認反抄襲可以帶熱度
    玖月晞最近要在晉江連載的新書又被爆出來了抄襲,還是繼續抄襲的日本電影。新書《白色風車》的文案跟日本電影《情書》的情節高度相似,男女主的名字讀音一樣的,課堂老師點名的時候弄錯了名字,這是男女主的第一次見面,女主到了很久之後才發現男主暗戀自己。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遺產?實際上這些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日本的了
    但是我今天不想說韓國,倒是想從英文翻譯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鄰國——日本如何在近代文化傳播中佔儘先機,「不爭不搶」地把原產中國的東西變成了它們的文化標籤。 櫻花原產自喜馬拉雅山脈,而今天被當作日本的代表,sakura一詞也被全世界廣泛使用(英文的cherry blossom是包含了櫻桃花的,實際不夠準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原產自中國南方的梅花,它的英文學名叫做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看,日本梅。實際上,在中國傳統花卉中,梅花要遠比櫻花具有文化內涵,畢竟我們都是背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長大的。
  • 中國抄襲日本,電影界的恥辱?
    7月16日是《我不是藥神》公映的12天,製作團隊開心慶祝票房突破25億,卻被爆出海報涉嫌抄襲日本漫畫《我的英雄學院》此事被曝出後,《我不是藥神》電影官方發布了「海報整體設計與日本動漫《我的英雄學院》海報雷同,涉嫌侵權」隨後火速刪除。隨著網友的爆料以及官方的致歉後火速刪除,更將此事推到了風尖浪口。
  • 十款經典遊戲讓我們知道為何日本那麼喜歡別國的文化
    或許人物原型是帶有一些日系風格,但遊戲中的怪物設定,你要說是日本原創的,打死我也不相信。從惡龍到奇美拉,再到獨眼巨人,這些都是西方歷史中的神話生物,而日本遊戲設計就是來個西方怪物大雜燴。唯一算作是亮點的也就是史萊姆了,畢竟史萊姆確實是日本自己原創的,這也是為什麼史萊姆在這個系列這麼受歡迎的一個原因吧。
  • 恩方文化陸欣宇:大連LOGO涉嫌抄襲迪士尼,日本城市IP卻這麼做
    #官方回應大連LOGO涉嫌抄襲迪士尼# 這位「設計師」把素材庫下載的幾個元素「鐵山燈塔」、「月光海」、「嬉戲海豚,還有迪斯尼的字體拼湊在一起,就體現出了大連的特色。在之方面,日本就做得非常成功。來看看日本深谷市- fuka-chan的IP形象是如何做吧。深谷市的主要支柱產業是農業和花卉。其特產「深谷蔥」頗有名氣,是日料的上等食材。所以深谷市的吉祥物,是一隻普通的可愛兔子,有著像角一樣的大蔥帽子,上面還寫著「深谷」的 fu(發音開頭字母),胸前的裝飾是市花鬱金香。
  • 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這些東西頗具日本特色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日本書紀》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我的第一反應是,日本有四大國寶,是天皇權力的象徵。這第一個叫八咫鏡,又叫真經津之鏡。
  • 《東宮》《結愛》疑被韓劇抄襲,網友卻玩雙標?文化自信支稜起來
    看個電視劇而已,至於姿態這麼低嗎?雖然我們國內的很多劇綜確實存在抄襲韓國的現象,但韓國抄襲我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啊!誰有問題罵誰不就行了,有必要胳膊肘這麼往外拐嗎?《臥虎藏龍》中張震搶走章子怡手裡的東西↓(還wink了一下)《德魯納》中土匪搶走車裡女孩手中的東西↓(這個土匪眨了雙眼,可能不會單眼wink)不能說是毫無關係,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 日本漫畫抄襲國產手遊,中日網友怎麼說
    文/樓瀟添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句話對於任何事件的雙方都極不尊重,我們也完全不同意這樣的類比。 《蟲奉行》是日本小學館旗下的漫畫,作者福田宏,目前在《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在國內和日本都有一定人氣。至於《少女前線》,觸樂也曾經做過多次報導,這是一款以槍械擬人化為主題的二次元國產手遊,並且有即將進軍日本的計劃。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由《少女前線》項目組提供的兩方角色對比圖——
  • 日本最「奇怪」的現象,女孩羅圈腿多,日本網友:都是中國人的錯
    日本與中國離得非常近,因為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所以很多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玩。每年去日本的遊客變得事越來越多,中國人有錢了,消費能力也非常強大,作為中國人旅遊的選擇給日本帶動了很大的機遇,所以日本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我們來旅遊。日本作為我國的鄰國,在古代的時候沒少吸收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有習俗,為什麼他們國家的女孩兒都是羅圈腿,卻怪是我們中國人的錯呢?怎麼到現在這樣就翻臉不認人了呢?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實際這堆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了日本標籤
    但是我今天不想說韓國,倒是想從英文翻譯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鄰國——日本如何在近代文化傳播中佔儘先機,「不爭不搶」地把原產中國的東西變成了它們的文化標籤。櫻花原產自喜馬拉雅山脈,而今天被當作日本的代表,sakura一詞也被全世界廣泛使用(英文的cherry blossom是包含了櫻桃花的,實際不夠準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原產自中國南方的梅花,它的英文學名叫做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看,日本梅。實際上,在中國傳統花卉中,梅花要遠比櫻花具有文化內涵,畢竟我們都是背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長大的。
  • 抄襲是否正確?我們為什麼要反對抄襲?
    我要表述的是,我們反對抄襲,並不是反對「抄」這個行為本身。你仔細想想,幾乎所有人上學的時候都抄過作業,抄過作文,翻到題集的最後幾頁抄過答案,甚至大學論文也是抄的。就算不是抄的,也一定經過「借鑑」,是「融梗」出來的。誰要是不服,就把自己的大學論文拿出來曬一曬。我不相信有人能夠100%的原創,就憑本科四年學那點東西,誰能原創一篇論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