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15年來,廈門愛樂樂團秉持「陽春白雪,和者愈眾」的宗旨,為了傳播交響樂知識、提升城市音樂氛圍不遺餘力,經常面向社會舉辦音樂講座。樂團還積極支持福建題材交響樂的創作和推廣,有「燙金的城市名片」和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之稱。
未來
樂團的新家將設置在蓮花影劇院,並借鑑國內外著名交響樂團的運作模式,為樂團建立基金會。同時,樂團將針對不同的觀眾群體設計不同主題的音樂會,並設定不同的票價,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巧恩)昨日下午,廈門愛樂樂團理事會舉行全體會議,會議提名廈門愛樂樂團原藝術副總監傅人長擔任樂團藝術總監及法人代表,提名趙柳濱擔任樂團行政總管,均獲表決通過。1970年出生的傅人長自此正式成為廈門愛樂樂團的新「掌門人」。
另據廈門愛樂樂團理事會介紹,因工作合同到期及年事已高,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不再擔任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今年已84歲高齡的鄭小瑛教授從1998年起擔任廈門愛樂藝術總監、首席指揮。理事會充分肯定了鄭小瑛教授15年來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為傳播交響樂文化以及提升廈門音樂氛圍做出的重要貢獻。
「廈門愛樂根植於廈門這塊富有文化內涵的土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樂團的發展,樂團應該為美麗廈門做出更大貢獻。」廈門市政協副主席、廈門愛樂樂團理事會理事長潘世建在會上透露了關於愛樂的另外兩條新消息:一是將改造蓮花影劇院,作為廈門愛樂的「新家」,目前改造的初步方案已經拿出來了;第二將借鑑國內外著名交響樂團的運作模式,為樂團建立基金會,讓樂團的資金保障更為穩定可靠。
人物特寫
鄭小瑛:「吃螃蟹」第一人
鄭小瑛今年84歲,是第一位登上世界著名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1997年,她應邀來到廈門,籌建中國第一個公辦民助的職業交響樂團。她經常親自上臺指揮講解,深受觀眾好評。常海軍 圖鄭小瑛是第一位登上世界著名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有西方媒體稱她為「世界最佳女指揮家」。1997年,年近古稀的鄭小瑛應邀來到廈門,籌建中國第一個公辦民助的職業交響樂團,樂手來自全國,不佔國家編制。1998年9月9日,廈門愛樂樂團在美麗的鷺島舉行了首演。
15年來,廈門愛樂樂團秉持「陽春白雪,和者愈眾」的宗旨,為了傳播交響樂知識、提升城市音樂氛圍不遺餘力,經常面向社會舉辦音樂講座,鄭小瑛更是親自上臺指揮講解,深受觀眾好評。樂團還積極支持福建題材交響音樂的創作和推廣,由樂團策劃和推動、錄音,由劉湲作曲的交響詩篇《土樓迴響》於2001年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的惟一金獎。
「燙金的城市名片」和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這是廈門人對樂團的兩個暱稱,更是褒獎。
傅人長:指揮500多部名曲
傅人長今年43歲,先後受聘於上海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音樂學院,2007受邀擔任廈門愛樂樂團藝術副總監、常任指揮。常海軍 圖傅人長早年先後在上海音樂學院、柏林藝術學院、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專業涉及揚琴、鋼琴、作曲及樂隊指揮。他多年來與國內外數十家交響樂團合作,指揮中外經典名曲500多部,在中國首演多部西方古典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作品。
他曾先後受聘於上海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音樂學院。2007受邀擔任廈門愛樂樂團藝術副總監、常任指揮。由於其卓越的藝術才能及出色成績,2013年入選廈門市第四批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雙百計劃」。
昨日履新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傅人長坦言責任重大,他表示,將盡一切努力帶好樂團、提高藝術質量、擴大觀眾群體、增強營銷能力、堅持服務社會。他還提出樂團今後發展的一些具體設想,包括考慮將原來單一的演出模式發展為針對不同的觀眾群體來設計不同主題的音樂會,比如經典交響樂作品、帶有主題性的音樂會、適合孩子一起參加的家庭音樂會等。
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將根據不同類型的音樂會來設定不同的票價,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繼續堅持每年為學生舉行普及音樂會,同時建立廈門的愛樂者協會,通過該組織加強與觀眾的聯繫;還要加強與臺灣音樂界的聯繫,爭取與臺北愛樂樂團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