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鄭小瑛揮棒風採依舊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4月27日訊,鄭小瑛,1929年出生,6歲開始學鋼琴,20歲就讀中央音樂學院時被蘇聯合唱指揮專家杜馬舍夫選中,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女性合唱指揮家,隨後又被選派到蘇聯國立莫斯科柴科夫音樂學院進修交響樂、歌劇指揮,期間在莫斯科音樂劇院成功指揮了義大利歌劇《託斯卡》,成為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鄭小瑛先後擔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組建第一支志願者樂團「愛樂女室內樂團」,創建廈門愛樂樂團。2013年,鄭小瑛離開廈門愛樂,在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時,致力於中文版歌劇的推廣。

3年前離開廈門愛樂後,鄭小瑛便很少出現在舞臺上了

掰著手指頭算了好幾遍,也不相信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鄭小瑛已經87歲高齡了。一身黑衣,脖子上搭著一條明黃底色的絲巾,聲音洪亮,步履穩健。淡妝,皮膚有這個年齡正常的鬆弛和皺紋,卻紅潤乾淨,最難得的是眼神,散發著清澈而堅定的光芒,如孩子般純淨。

3年前離開廈門愛樂後,鄭小瑛便很少出現在舞臺上了,這次來到北京是應瀋陽交響樂團的邀請,為這個年輕的民辦樂團執棒,參加國家大劇院兩年一度的交響樂之春。到北京的第二天一早,鄭小瑛就在大劇院接受了一個電視欄目的專訪,她化完妝坐在椅子上,耐心配合工作人員試話筒、調試畫面,一直面帶微笑地看著年輕人們忙忙碌碌,像看著自己的孩子。

聽著她的講座認識歌劇的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歌劇和交響樂在中國遭遇寒冬,人們對高雅藝術的認知幾乎為零,當1978年中央歌劇院復排歌劇《茶花女》時,擔任首席指揮的鄭小瑛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痛徹心扉」,「歌劇《茶花女》最開始有一段非常優美悽婉的序曲,表現作曲家對茶花女命運的同情,需要一個非常安靜的欣賞環境,但是觀眾席裡鬧哄哄的,還有吃瓜子吃榛子的,我們根本沒法開始,因為人們壓根不知道樂池中有人要演奏了,以為大幕沒有打開就沒有開始。演出中間還有人趴到樂池邊上問,『這是什麼戲啊?怎麼一個勁地唱不說話啊?』還有人說,『你看這裡還有個人打拍子呢,怪不得那麼齊呢!』」

鄭小瑛知道僅僅心痛是沒有用的,她嘗試開演前拎個小錄音機到處吆喝,告訴大家跟她走可以聽到歌劇欣賞的講座,於是她身後的人越來越多。就這樣鄭小瑛演到哪講到哪,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還有觀眾頭一天不知道有講座,第二天再買票接著聽的。鄭小瑛像導遊一樣引導著人們走進經典音樂世界,一講就是40年,「現在還有聽眾跟我說,我是50年前聽到你的講座才明白歌劇是怎麼回事的,現在我是個愛樂者。前幾天還有一個副市長對我說,他30多年前還是大學生時聽過我的講座,一定要對我表達感謝。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這樣看重一場演出和講座,但當幾十年後,有人站在我面前說我對他的人生有影響時,我特別感慨。」

鄭小瑛說自己一輩子的工作就是普及和分享音樂,儘管一路艱難,但她堅信「陽春白雪,和者日眾」。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音樂風靡一時,對交響樂歌劇等集體表演藝術衝擊很大,「港臺歌星一個晚上幾十萬,一部歌劇的主演除了很低的工資外補助只有每場5塊錢,這種不公平讓大家消極怠工,一些文化部直屬單位乾脆都不演出了。」鄭小瑛看不下去,她想讓孩子們知道除了流行音樂還有其他經典音樂,於是在她的號召下一些女音樂家走到了一起,新中國第一支女子志願者樂團「愛樂女」成立了,因為是自發組成的樂團,沒有資金和政府的支持,最慘的時候連排練的地方都沒有,就借別人的地下室,有一天下雨地上都是水,她們就搬了幾塊磚頭,踩在磚頭上排練。女樂手們帶著大提琴擠公共汽車,鄭小瑛騎著自行車頂著北風去排練更是常事。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7年時間80多位藝術家不計報酬地演出了近300場。

在廈門建立起自己的理想樂團

年輕時鄭小瑛是登山愛好者,每次出行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那個人,披荊斬棘為大家找路,在交響樂歌劇事業上,她也擔當的是這樣的角色。上世紀90年代擔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的鄭小瑛因為不滿當時鐵飯碗、大鍋飯的分配體制,憤然離開自己最深愛的舞臺,而現在看來她的藝術生命最精彩的華章也正是離開體制的那些年。

1997年鄭小瑛接到廈門政府的邀請,提出可以按她自己的想法組建一個樂團,她毫不猶豫就去了,但就在去之前的一次體檢中,鄭小瑛被查出患上了直腸癌,這也沒能讓她停下腳步,做完手術就來到了廈門。「當時在廈門一個熟人都沒有,也沒有穩定的經費,我沒有提任何個人條件,嚴格要求自己,用理想和希望來安撫大家。」鄭小瑛回憶當年廈門愛樂的創建過程依然很興奮,「我們的樂手都是剛剛畢業的孩子,很單純,我告訴他們我不能許諾你們有高工資,或者可以出國,但可以保證在藝術上有收穫,努力為大家爭取合理的報酬。」

在這樣一個健康單純透明的環境裡,廈門愛樂成長迅速,15年間演奏了1200場音樂會,把一部表現客家人奮鬥史詩的交響樂《土樓交響》帶到11個國家80多個城市。

慶幸自己沒有受到性別歧視

儘管從職業要求上看,指揮並不存在性別上的差異,指揮水平如何是因人而異,而不是因性別而異,但是這麼多年鄭小瑛怎麼都繞不開「女指揮家」這個身份。對於女性身份,鄭小瑛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意識,直到上世紀90年代她到美國訪問拜訪了一位高齡的女指揮家。「她的性格非常直爽,她問我中國是否歧視女指揮家,我說我是我們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她只說了四個字,『你很幸運』。過幾年她去世了,我收到朋友從費城寄來的報紙,上面是一篇悼念她的文章,題目是『一個沒有被認識的天才』,大意是她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指揮家,如果她是男性,她應該享譽世界,我這才知道她當時為什麼那麼委屈。」

鄭小瑛當年在哈佛大學講座,下面有人問,「你是怎麼戰勝那些男人的?」鄭小瑛回答得很從容,「我沒有個人奮鬥史,我的工作和前途都是領導安排的,領導看到我有才能,交給我的任務能很好地完成,信得過,於是有機會深造就叫我去,學習成績優秀就委以重任,僅此而已。」

鄭小瑛很慶幸在她成長的年代沒有遭遇性別歧視,「我確實很幸運,當我有機會走出國門,了解到世界上有一批非常有才華的女性指揮家,但是她們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在我國也有一些女指揮在二線非常活躍,在交響樂團在歌劇院做著打底的工作,承擔很重要的排練工作,但沒有更多機會讓人們認識。不過近10年來有了明顯變化,已有一批年輕有才華的女指揮頻頻在世界舞臺上亮相,也包括在多個國際樂團中擔任音樂總監的我國女指揮家張弦。」

有音樂生命就有活力

在與音樂有關的職業裡,指揮是最長壽的,鄭小瑛把這歸功於腦力和體力勞動的平衡,「指揮是舵手,一艘船在大海上起伏,航線稍有偏離,舵手就要發現並馬上調整過來,這也是很幸福的事情,航船往前走了,你也可以享受這份成功。」

2013年,鄭小瑛離開了廈門愛樂,很多年不鍛鍊,也沒有時間關心一下自己的她終於「自由」了,她開始每天走一點路,她說生命在於運動,生命有音樂就有活力。

就在2014年鄭小瑛又做了一次手術,現在依然吃藥並定期接受治療,但她從來不把自己當病人,「不要太看重這個事情,不要恐懼,以至於害怕到自己提前死掉,生命本來就是有限的,我已經很幸運了,唯一覺得遺憾的是病來得太早了,有些事情還沒做完,那怎麼辦呢?那就趕快做唄!」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羅穎

相關焦點

  • 鄭小瑛:九十不言老 愛樂無止境
    1929年9月,鄭小瑛出生於上海,6歲始學鋼琴,8歲隨父母從上海逃難至重慶,接受愛國教育。1947年,她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先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讀預科,接觸到進步思想,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48年底,她從武漢北上,到中原解放區參加了革命,1949年隨文工團從中原解放區開進武漢。
  • 90高齡的著名指揮大師鄭小瑛執棒長沙新年音樂會
    鄭小瑛與湖南頗有淵源,她印象中最深的是1993年,當時正值毛澤東誕辰100周年,鄭小瑛應邀來長沙執棒交響詩作品《長島人歌》。來長沙前,鄭小瑛在家中遭遇了煤氣中毒,幸虧發現及時被送到了醫院。醫生對她說,你得在醫院連續做十天高壓氧艙,否則將來可能會面臨痴呆的危險。當時離排練只有五六天了,鄭小瑛必須提前去長沙開展排練。
  • 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我們的國民音樂教育,太落後了
    童年時期的鄭小瑛直到8歲那年抗戰爆發,鄭小瑛全家搬遷至四川寄居破廟,天天冒著日機轟炸危險。父母憂心忡忡,而年幼的鄭小瑛卻稱那是最快樂的童年時光。她和男孩子一樣,天天在山林裡撒開了瘋玩。迎著改革的春風,與老同志一起重建中央歌劇院,在舞臺上執棒指揮起《阿依古麗》。但是觀眾的回應不如人意。演出時,大廳就像菜市場,有觀眾趴在樂池邊上問:「你們唱的什麼戲啊?怎麼一個勁地唱也不說話啊?」觀眾席裡還有人大聲聊天、嗑瓜子。
  • 《我們》:世界知名指揮家鄭小瑛
    如今廈門愛樂樂團已經成為廈門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帶領這支樂團走進廈門人生活的,則是《我們》今天要給您介紹的世界知名指揮家——鄭小瑛。  在中國音樂界提起鄭小瑛的名字,總帶著幾分神秘的光環。作為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第一位登上國際歌劇指揮臺的人,這個曾經任職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央歌劇院的首席指揮的傑出女性,在音樂的道路上卻是一個永遠和自己賽跑的人。
  • 廈門愛樂樂團易帥 鄭小瑛卸任43歲傅人長接其班
    另據廈門愛樂樂團理事會介紹,因工作合同到期及年事已高,著名指揮家鄭小瑛教授不再擔任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今年已84歲高齡的鄭小瑛教授從1998年起擔任廈門愛樂藝術總監、首席指揮。理事會充分肯定了鄭小瑛教授15年來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為傳播交響樂文化以及提升廈門音樂氛圍做出的重要貢獻。
  • 《一平方米》賀帥朗讀祭父書收到作者回復 91歲硬核奶奶鄭小瑛「懟...
    「一平方米「最後一期節目中,也呈現了形形色色的「愛」:賀帥替肺癌去世的父親完成100場馬拉松的對親人的愛、91歲高齡依然視工作為生活的新中國首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對事業的愛、身患重度腦癱,卻完成了5部英譯漢著作的譯者胡婧對文學的愛……這些愛意匯聚成一股暖流,讓觀眾在感動的包裹下收藏2020年的美好,帶著希望繼續前行。
  • 揮棒叫板命運
    「砰——」棒球應聲而出,一瞬間裡他扔下球棒瘋也似的衝向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了,得分!強棒天使基地的68位小棒球手明白,這一次,不是命運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在揮棒叫板命運。不一般的強棒天使12月上旬,北京的氣溫終於跌破零度。
  • 人民棒球搭平臺 期待揮棒再出發
    人民棒球搭平臺 期待揮棒再出發作為人民棒球發起人之一的北京市棒球協會及其旗下北京猛虎棒球俱樂部,自1975年成立至今,已為北京和國家隊培養了大批優秀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在歷年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成績突出。
  • 當年的港澳猛人之一,黑白通吃,如今74歲風採依舊!
    陳惠敏17歲就開始在社會上混跡,學習各路拳法,底下功夫也是很不錯的,曾和李小龍有過合作,加入當時香港的一大黑社會組織後,開始了自己的黑道生涯。如今的陳惠敏雖然風採依舊不減當年,但已經步入了晚年時期。72歲的他漸漸選擇了退出江湖,也不在接影視方面的劇作。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然而誰也不能去忽視這麼一個已經步入晚年的人,可能他振臂一揮,無數的人便會死心塌地,尊敬的叫一聲「大哥」。
  • 指揮「工匠」要有「會唱歌的手」鄭小瑛教授指揮法研修班開學典禮長沙舉行
    (今年91歲高齡的鄭小瑛教授是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更為中國培養了無數歌劇和交響樂指揮人才。)(開學典禮伊始,鄭小瑛教授就向全體學員介紹了此次來長沙辦學的原因。)
  • 91歲鄭小瑛執棒亮相!保利上海城市劇院以上芭經典版《天鵝湖》精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樂團指揮鄭小瑛女士,她是原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終身榮譽指揮,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人。本場音樂會觀眾將有幸一睹現年91歲的鄭小瑛女士,攜手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與上海陽光合唱團、上海女記者合唱團一起奏響新年交響詩篇。
  • 女星41歲,林韋君風採依舊,徐潔兒保養好
    時隔多年,再次出現於網友鏡頭下的林韋君,雖然上了年紀,臉上有了皺紋,但是風採依舊,站在人群中仍然是氣質最為出眾的那一個。要知道,如今的林韋君已然41歲,還能在這個年紀保持這樣的顏值,真的可以說是很厲害了。另外她的氣質真是與生俱來,要不也不會讓那麼多大帥哥一度圍繞在她的身邊,還對她死心塌地。
  • 許慧晶,與少年一起揮棒命運 | 導演錄
    作者 | 連然許慧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棒!少年》裡的小雙。15歲之前,他都生活在山西臨汾的一個鄉村裡。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他持續地拍攝鄉村,關注底層人物的命運。因為那是他的來處。人得先弄清楚來處為何物,弄清楚自己,才能關照到更大的世界。
  • 貝克漢姆正裝出席「英國驕傲」頒獎禮 衣冠楚楚風採依舊
    原標題:貝克漢姆正裝出席「英國驕傲」頒獎禮 衣冠楚楚風採依舊  據Mail online報導,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運動員,大衛·貝克漢姆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會吸引大家的眼球。   步上格羅夫納酒店(The Grosvenor House Hotel)的紅毯,這位40歲的男人穿著一身考究的黑西裝,風度翩翩,一如既往。
  • 青少年棒球比賽首次亮相成都市運會 棒球小將雨中揮棒
    棒球小將們在滂沱大雨中激情揮棒,你爭我奪。本屆成都市運會首次將棒球設置為青少年組正式比賽項目,比賽為期四天,共有來自全市各區(市)縣的7支代表隊,200餘名運動員、教練員、領隊參加甲、乙組別的比賽。「成都目前練習棒球的愛好者已達上萬人」,成都市棒球協會秘書長,金牛區少棒隊總教練朱明德稱,1983年時,成都只有金牛區一支棒球隊,但經過這30多年的發展,棒球運動達到了極大普及。據了解,金牛區常年開展棒球及軟式棒壘球訓練,外聘60餘名專業棒球教練員、6個棒球團體會員俱樂部,深入學校開展全公益免費訓練。
  • 《寶蓮燈》一晃14載,「小玉、丁香」風採依舊,二郎神優雅老去
    《寶蓮燈》一晃14載,「小玉、丁香」風採依舊,二郎神優雅老去轉眼間《寶蓮燈》已經播出14年了,這部神話劇是90後、00後的童年回憶,劇中的個個角色被塑造的栩栩如生,劇情也相當精彩,再加上演員們的超高顏值,播出後更是風靡一時
  • 成熟之美,年過50歲的11位女明星,芳華依舊風採不減當年
    年齡已過50歲的她,成熟幹練,氣質高雅,芳華依舊,風採不減當年,淺淺的梨渦,幸福的笑靨,漂亮的容貌,是一個為數不多的長久被大眾喜歡的女明星,並且不分東西南北、男女老少。她清純、奔放的形象一度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她曾出演過《邊走邊唱》、《笑傲江湖》等大量的影視作品。2、鄭爽。現年53歲的她,從小熱愛文藝,12歲時考入瀋陽京劇院專攻武旦,學藝7年中。之後她又棄戲從歌,改唱流行歌曲。
  • 安東尼妻子39歲風採依舊,甜瓜的摯愛,加內特:嘗起來像甜甜圈
    安東尼今年35歲,拉拉今年39歲,雖然拉拉比安東尼大了4歲,但是已經39歲的拉拉風採依舊,她依然是安東尼的摯愛,兩人即使一直有矛盾,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離婚,或許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吧。
  • 蔣勤勤落淚生圖驚豔網友 43歲生二胎45歲風採依舊!
    不得不說,蔣勤勤真的無愧於「瓊瑤女神」的稱號,就算如今已經45歲有餘,但在曬出的照片中依然風採依舊,眉目流轉間都是滿滿的驚豔感,著實讓不少的同齡人羨煞。 而且既然說到了蔣勤勤,也就不得不提關於她的另一項「壯舉」了,試問43歲生二胎,這股子拼勁兒放眼在整個娛樂圈怕也是有數兒的。
  • 張栢芝三個字是胖了最好的形容詞,女神風採依舊
    依舊是大家的女神。就在最近,張栢芝現身上海參加活動,看到張栢芝,不少網友表示女神胖了,但是胖了也依舊是女神,讓大家看看,胖了也是女神的女神。38歲辣媽張栢芝性感短裙美回巔峰 圓潤臉部和粗手臂實力搶鏡,張栢芝穿著無袖連衣印花短裙,優雅的坐在活動現場,除了微微發胖的臉頰,還有略粗的手臂實力搶鏡,原來女神發福的樣子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