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哺乳媽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乳汁開始分泌時或退奶後,乳房開始變熱、變重,出現疼痛,有時甚至像石頭一樣硬,這就是「漲奶」。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媽媽強忍著脹痛哺乳,寶貝也很難含到媽媽的乳頭。
為什麼會漲奶?
產後最初幾天,出現漲奶是正常生理現象,我們稱之為生理性漲奶。
其產生原因包括:
1、順利分娩後,媽媽體內泌乳素分泌增加,乳房內腺泡開始分泌成熟的乳汁,此時乳房開始充盈;
2、為了生成更多乳汁,乳房毛細血管擴張,淋巴液、血液增多,造成乳腺腺泡淋巴瀦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
3、乳腺導管不暢。
一般漲奶開始於生產後48小時左右,產後7天左右會不同程度緩解,持續時間和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如何緩解漲奶?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漲奶有自行緩解的趨勢。促進乳腺腺泡恢復和疼痛緩解是處理生理性漲奶最主要的方向。
1、產後儘早哺乳對於預防漲奶非常關鍵。
媽媽後期漲奶程度和前期寶寶吸吮頻率和時間相關——如吸吮不夠,媽媽會經歷較為嚴重的漲奶。
2、早期飲食儘量清淡,不要過度進補。
3、確保哺乳姿勢正確,對於緩解疼痛也有明顯效果。
4、如果疼痛明顯,可使用冰袋對乳房局部冷敷,以減少充血、減輕疼痛;注意避開乳頭區域。
需不需要請通乳師?
寶寶就是最好的通乳師——指導寶寶用正確的吸吮姿勢做有效率的多次吸奶,這是媽媽漲奶最天然的治療措施!
如有特殊情況,比如寶寶有特殊原因不能吸奶或者吸吮力量不足時,可用雙手、吸奶器,或家人模擬寶寶進行吸吮,協助乳汁排出。
以上都有困難時,可在醫生評估指導下請有資質的通乳師手法治療,但有損傷乳腺泡/管等風險;尤其是漲奶較嚴重時手法治療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