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色是攝影后期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要掌握調色技巧首先要理解色彩原理。
大家之前可能也看過一些關於色彩原理的教程,對於入門的新手來說色彩原理的知識有些枯燥,很多人看完之後多少還會有些一知半解。今天這篇文章力求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把色彩原理的基本知識講清楚,希望解答你的部分疑惑。
用色彩模式
在後期調色中會用的各種各樣的工具,不同的工具對應不同的色彩模式。常用的色彩模式有三種:
RGB(加色模式)CMYK(減色模式)HSL(色相/飽和度/明度)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下這三種色彩模式。
加色模式:RGB
RGB是指光的三原色:R代表紅色(Red),G代表綠色(Green),B代表藍色(Blue),關於RGB色彩模式的定義如下:
RGB色彩模式是一種顏色標準,是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色的,RGB即是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顏色,這個標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是運用最廣的顏色系統之一。
在講解RGB色彩原理之前先回想一下著名的三稜鏡色散實驗,一束白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後分解為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形成的光譜。這個實驗表明了白色光線是由不同色彩的光線相互疊加而成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定義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三色呢?其實這是由人眼感受色彩的機制決定的。人眼中存在三種感受色彩的視錐細胞,這三種視錐細胞分別對紅色、綠色和藍色敏感。
假如此時有一道紅色光線射入人眼,那麼只有紅色視錐細胞會受到刺激產生神經衝動,大腦就會判斷現在看到的顏色是紅色。同理,綠色光線刺激綠色視錐細胞,藍色光線刺激藍色視錐細胞。那麼問題來了,除了紅綠藍之外的顏色人眼怎麼感受到呢?
前面說的都是只有一種視錐細胞受到刺激感受到色彩,那麼如果有兩種或三種同時受到刺激,大腦就會對接受的信號進行組合處理進而得到新的色彩。
比如紅色視錐細胞與綠色視錐細胞同時受到刺激,大腦對兩種信號進行處理,此時人眼感受到的就是黃色。同理,綠色與藍色刺激視錐細胞產生青色,藍色與紅色刺激視錐細胞產生品紅色。如果紅綠藍三種視錐細胞同時受到刺激,此時人眼感受到的就是白色。下面的圖展示了紅(R),綠(G)、藍(B)三原色的疊加原理。
紅色與綠色疊加得到黃色,綠色與藍色疊加得到青色,藍色與紅色疊加得到品紅色,紅、綠、藍三色疊加得到白色。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紅(R),綠(G)、藍(B)三種顏色的強度進行疊加,我們用0~255來表示不同等級光線的強度,這樣就能組合出各種千變萬化的色彩了。換句話說,任意色彩都是由不同強度等級的紅(R),綠(G)、藍(B)三種顏色疊加而成,這就是為什麼把RGB色彩模式稱為加色模式的原因。
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來驗證一下加色模式。在一個封閉的沒有窗戶的小房間裡,關閉所有的燈,我們看到只有漆黑一片,開一盞紅色的燈往牆上打光,我們就看到了紅色,開一盞綠燈就看到了綠色,開一盞藍燈就看到了藍色,將紅燈與綠燈交錯,就看到了黃色,將三盞燈交錯就看到了白色。當然燈光沒有照到的地方就是黑色了。在加色模式下顏色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加上去的。
減色模式:CMYK
自然界擁有千變萬化的繽紛色彩,在實際的油墨印刷中不可能對每一種色彩都制定一種油墨,只能定義幾種基本油墨,然後通過不同比例的油墨混合疊加得到各種色彩,因此制定了基於油墨印刷的CMYK色彩模式。
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種顏色,C代表青色(Cyan),M代表品紅色(Magenta),Y代表黃色(Yellow),K代表黑色(Black)。因為在實際應用中,青色、洋紅色和黃色很難疊加形成真正的黑色,最多不過是褐色而已。因此才引入了K——黑色。黑色的作用是強化暗調,加深暗部色彩。
下面講一下為什麼印刷油墨採用青(C)、品(M)、黃(Y)三色而不是其他顏色。
我們日常看到的物體大部分都是不發光的,我們之所以能看見物體並能分辨出顏色,是因為它們反射了光線。當白色光線照射到一個物體上時,這個物體將吸收一部分光線,並將剩下的光線進行反射,反射光線的顏色就是我們所看見的物體顏色。
看下面這張圖的中間部分,假設在一張白紙上塗一塊青色的油墨,油墨本身不發光,人眼看到油墨的青色是因為白光照射到上面後,白光中的紅光被油墨吸收,反射出來的綠光與藍光疊加後形成青色。同理,品紅色油墨吸收綠色光,反射紅光與藍光疊加形成品紅色;黃色油墨吸收藍色光,反射紅光與綠光疊加形成黃色。也就是說青色油墨只吸收紅色光,品紅色油墨只吸收綠色光,黃色油墨只吸收藍色光。換句話說,紅色與青色、綠色與品紅色、藍色與黃色是互相對立的,也就是互補色。
知道了三種油墨的特點,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配了。如果我們想得到純紅色,我們需要油墨吸收掉白光中的綠光與藍光,根據前面的結論,使用品紅色與黃色油墨可以吸收掉這兩種光線,因此品紅色油墨與黃色油墨疊加得到紅色。同理,青色油墨與黃色油墨疊加得到綠色,青色油墨與品紅色油墨疊加得到藍色。
每一種油墨吸收一種顏色的光,當三種油墨疊加到一起,紅、綠、藍三種光都被吸收了,便得到了黑色。這就是為什麼CMYK被稱為減色模式的原因。
在實際油墨印刷中,用0~100%來表示每種油墨的濃度,通過調配不同油墨的比例得到需要的各種顏色。
將紅、綠、藍、青、品、黃按一定順序組成一個圓環,便得到了色相環。色相環中虛線連接的顏色為互補色。
色相/飽和度:HSL
H色相(Hue)對應色相環一周360°上的不同顏色,用0°~360°表示,S飽和度(Saturation)表示顏色的純度,L亮度(Lightness)表示顏色的亮度,用0~100%表示。
HSL色彩模式是基於人眼直觀感受建立的一種色彩模式,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在各類圖像軟體中對應的調色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容易。
總結
RGB加色模式是由黑到白,在沒有光的地方,把紅、綠、藍三種光一點一點往上加便得到了我們需要的顏色。
CMYK減色模式是由白到黑,在一張白紙上,把青、品、黃三種油墨一點一點往上加,把不需要的光吸收掉,最後得到我們需要的顏色。
掌握色彩原理的基本知識是學習後期調色的基礎,理解色彩的變化規律就能擺脫各類修圖案例中的參數束縛,讓你的想像力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調出心目中理想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