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醫美亂象:醫託橫行 消費者利益難保障

2020-12-19 中國科技投資財經號

網際網路醫美服務行業第一股「新氧」被曝成為醫託溫床,而平臺合作醫療機構資質及售後保障度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中國科技投資》李璟

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氧」交易代碼「SY」)被曝醫託泛濫,一些具有誘導性的「假醫美日記」將用戶引流到與平臺合作的各個醫療美容機構中,同時,在新氧的首頁推薦中,不少明星照片被作為「整容前後對比」的案例擺出,引發用戶的評論和諮詢。

值得關注的是,新氧已經多次因使用不同明星照片進行廣告宣傳,被捲入肖像權、名譽權糾紛案件。北京曹聖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曹聖明認為,「醫託」出現在平臺中,是平臺審核和管理不力導致,而如果平臺發布的信息有侵權行為,無論是否為平臺原創,製作者和平臺都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記者整理發現,新氧同一項目在不同醫院價差巨大,醫美行業內人士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行業『水深』,不同醫院的用藥劑量並不會在宣傳中體現出來,用戶在網際網路平臺購買項目需謹慎」。

數據混亂的「日記」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醫美行業的接受度逐漸增大,市場前景廣闊。據新氧發布的《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市場在高速發展,2017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為1629萬,僅次於美國的1634萬,且中國年增速26.4%,遠超美國的3.9%,以此推算,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這些醫美消費大國,居全球第一。

對於需要在繁多的醫美機構中進行選擇的用戶來說,他人的評價是重要的參考標準,除了與醫療美容機構合作引流,新氧的首頁整形案例推薦、美麗日記等內容輸出也是其重要業務。《白皮書》顯示,新氧平臺上典型醫美消費者的畫像是:平均年齡24.45歲,女性佔9成,3月心動、節前輕醫美、假期手術。這一點在新氧平臺的首頁推薦中有跡可循,平臺分享的案例多為年輕女性。

根據新氧官方介紹顯示,新氧成立於2013年,主要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業務覆蓋量大,吸引了近6000家認證醫美機構供用戶選擇,同時,新氧平臺上有超過300萬篇美麗日記,提供真實有效的決策輔助諮詢。

但記者注意到,新氧平臺的日記真實性受到了用戶質疑,甚至有用戶表示,同樣的圖片曾在「小紅書APP」中看到過:「小紅書裡面她在廣州做的整形,換到新氧同樣的圖片變成在上海做的了」。

新氧平臺用戶日記中的評論質疑聲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美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多數所謂日記是醫院買的,有的甚至是從其他APP中盜的圖,假照片假事件,目的是給醫院做廣告」,記者將宣傳的案例點開後發現,多數日記直接關聯到具體醫院和具體項目的購買連結。

記者隨機點開了被新氧推薦上首頁的用戶名「junjuna」的主頁,該用戶一共25篇日記,主頁中其地址顯示竟然為「江蘇省 廣州市」,所購項目為「眼部多項」,醫院為「上海百達麗醫療美容」,主治醫生「葛敏」。

但記者翻閱其所有日記後發現,25篇日記所用圖片為相同的幾張照片反覆使用,日記內容主要為「鼻部手術」和「雙眼皮手術」,但不同時期的日記中的醫院名稱和主治醫生均有出入,有的日記中顯示,主治醫生為「周醫生」,醫院為「上海伯思立」,有的則顯示醫院為「上海百達麗」,主治醫生為「葛敏」。

「junjuna」的雙眼皮項目日記顯示,其手術時間在2017年10月之前,蹊蹺的是,記者查詢該用戶所使用圖片後發現,同一圖片在2018年12月由另一個名為「氧氣ymxj6」的用戶發布過,按其發布時間推算,彼時,該用戶的雙眼皮手術於2018年7月在「溫州伯思立」醫院完成。

用戶「」junjuna」日記截圖
用戶「氧氣ymxj6」日記截圖

記者注意到,該用戶情況並非個例,在新氧首頁日記以及各個項目內日記中,不乏內容矛盾、地址混亂的分享案例,對此,新氧回應《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與廣大消費者一樣,對違背真實性的信息、平臺黑產等影響平臺價值的行為,新氧非常痛恨,持有「零容忍」的態度。」

新氧稱:「針對該類問題,公司早已開發網絡安全監管平臺「衛士1號,制定《新氧平臺作弊風險管理流程》,並啟用新氧「雙螺旋反饋系統,在多重審核策略下,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日記無法通過平臺審核,過去6年累計攔截可疑日記129萬篇,攔截涉黑產帳戶300萬個,封禁作弊違禁帳號160萬個,新氧平臺一直在監測以「代運營」、「代刷」為關鍵詞的非活躍帳號,一經發現會進行封禁處理。」

那麼在現有的審核制度下,為何仍有部分用戶分享的日記涉嫌造假?新氧表示:「因為平臺數據量浩大並每日大量更新,人工審核無法保證100%及時覆核,新氧會在接到相關用戶反饋與舉報後,第一時間對被舉報內容進行核實並根據社區規定對醫院做清空日記、下架等處理,並且對被侵權用戶進行一定的補償。」

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記者使用新氧醫美APP進行查詢發現,在其合作的醫療美容機構中,入駐機構主要為「民營醫院」、「品牌連鎖」以及「生活美容機構」,以及數量相對較少的公立醫院。

記者在新氧首頁注意到一家被推薦的醫院——「上海奉浦醫院」,推薦項目為「鼻尖塑性」,查詢該醫院發現,醫院為民營醫院,股東「上海天橋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柯向前」,其工商信息顯示,上海奉浦醫院的實控人主要為「柯」姓和「詹」姓人士,該醫院於2020年2月4日,因使用不合格的藥品收到來自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上海奉浦醫院的處罰決定書

同時,在新氧合作醫療機構中,有的平臺醫師僅兩人,其中一人還是「案例和預約數均為零」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新氧對入駐醫療機構的資質審核是如何進行的呢?

對此,新氧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公司對入駐的醫美機構均有著嚴格的準入標準,對入駐的機構及醫生也有著嚴格的標準,醫院入駐新氧須提供營業執照、執業許可證、醫療廣告審查證明,並須如實填寫證件有效期。未來也會綜合新氧站內和站外數據提供風險機構指數為消費者做出決策提供指導。對黑醫美、黑機構等影響平臺價值的行為,新氧堅決『零容忍』,並通過建立嚴格準入制度,立體式的內容審核系統保障平臺上信息的真實性。」

醫美業內人士告知記者:「在新氧醫美APP中,同一項目在不同醫院差價巨大,主要是因為醫院在產品劑量上有所不同,有的是足量,有的只給你用四分之一的量,價格吸引人,但到你身上的藥品劑量和最終效果也被打了折扣」。記者隨機查詢了「瘦臉針」項目,將同樣是國產品牌的項目,以及同樣是進口品牌進行對比後發現,不同醫院出現了400-2000元的不同價格,記者在宣傳頁面及與醫生在溝通時,無人提藥品的劑量問題,直到記者追問,醫生回答稱:「會根據你的情況判斷使用劑量」。

對於上述情況,新氧表示:「肉毒素(瘦臉針)的產品劑量不同,價格不同,一般會在頁面標註項目劑量,但上海地區因區域要求個別未標註,不同於衣食住行的量產標品,醫美項目提供的是非標品,不同區域不同機構不同執業醫師針對同類手術項目確實存在定價不同的問題,新氧目前會對項目最高價和最低價幹預,項目區間內的價格由機構根據發改委規定、市場情況、自身銷售策略等自行調整。」

此外,記者選取新氧醫美APP中的醫院測試發現,用戶可一次性購買多次使用的產品,但一次付款成功後,用戶一旦第一次進行使用,平臺的已購項目將直接顯示為「已使用」,且醫院內部訂單也直接顯示「訂單使用完畢」,不再顯示剩餘可使用次數,從用戶角度而言,找不到任何存證可以證明自己仍擁有未使用的次數。

而這樣的核銷機制下,一旦醫院出現自身運營問題,用戶就無法證明自己尚有「存」在醫院的項目未做完,保障程度令人擔憂。

對此,新氧平臺表示:「目前確實存在這個的問題,比如用戶購買套餐產品:水光針3次套餐,目前系統只生成一個驗證碼,首次做項目醫院驗證後訂單即為驗證狀態,無法識別消費次數,新氧表示,該問題已列入迭代規劃,預計5月中旬上線新功能,針對平臺下單消費的套餐類產品,可以實現驗證核銷,充分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新氧:灰色的醫美,灰色的廣告
    當前針對醫美亂象的監管趨嚴,平臺內容及其連結的上下遊服務能否做到合規合法,已成為其生死考驗的關鍵。 七成業績靠廣告   綜合新氧一季度報和二季度報來看,廣告收入越來越來成為其業績依賴。   新氧的營收主要由信息服務費和預定服務費構成,今年上半年,信息服務費共3.55億元,同比增幅超過1倍,佔營收比72%;預定服務費為1.365億元,佔比28%,同比增長47.4%。   所謂信息服務費,即新氧向醫美服務提供機構收取的廣告費。預訂服務費,則可以看成是平臺交易佣金。根據新氧的招股書,用戶支付的醫美服務費用中,新氧抽傭10%。
  • 新氧7年之癢「零容忍」亂象與決策權之思
    合法醫生不夠用,冒牌醫生大量出現,醫美「速成」,亂象也就不斷。中消協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理投訴中,醫療美容4556件,美容美髮10270件。曾有專家調研,中國醫美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機構,且多數消費者維權艱難。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來源:商界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導讀:為何被網際網路「賦能」的醫美服務平臺總遭受外界的質疑?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35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多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於2019年5月2日在美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新氧成立於2013年,起初僅為社區運營,2014年上線電商業務,進而發展為「社區+電商+點評」的商業架構。
  • 在線醫美第一股新氧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哪?
    而在成立之初,新氧的定位就十分清晰,即打造「內容+社交+電商」三位一體的一站式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具體而言,通過內容創作、社群參與以及線上預訂的商業模式吸引用戶和醫美機構,連接供需兩端,降低信息不對稱,在提升用戶粘性和消費者決策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撮合消費者和醫美機構之間的交易。
  • 新氧醫美的「七宗罪」
    截至筆者發稿,新氧已持續下跌和小幅震蕩,維持在12美元左右的「破發價」。 遙想1年之前,剛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卻不料一年多時間裡就遭此重創,新氧醫美,究竟怎麼了?
  • 新氧公益救助迎來首例乳房修復手術 主刀醫生吳毅平痛斥黑醫美
    機構超範圍、醫生無資質、渠道醫院高回扣 導致醫美亂象橫行吳毅平教授指出,現在很多生活美容機構打「擦邊球」,經營雷射、注射等醫學美容範疇的項目,這其實都是違規的。醫美大咖加盟 新氧公益救助獲強力專業技術支持為了幫助黑醫美受害者找回健康和自信,回歸普通生活。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而這也正是新氧這類垂直產業深度玩家的特殊之處(即非對稱競爭優勢)所在:它針對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打造了一套解決方案: 1)美麗日記 由於消費者安全意識高
  • 醫美向善:首個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武漢同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
    黑醫美亂象叢生,新氧聯手武漢同濟醫院踐行醫美公益救助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乃人之本能。隨著醫美技術日漸成熟和消費模式不斷升級,消費者選擇通過醫美改變自身形象,早已不再是一件新奇的事物。中國醫美行業首個醫生榜單全力保障消費者權益得益於「顏值經濟」的興起,醫美行業近幾年得到快速發展,但黑醫美的存在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據《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
  • 國內頂級醫美大咖坐鎮 新氧公益完成首例乳房整形失敗修復救助
    作為一名普通的求美者,小琳並沒有主動鑑別美容機構和醫生資質的意識。手術失敗後,小琳才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到,給她手術的機構只是一個門診部,沒有麻醉科,也並不具備四級手術資質。《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
  • 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ELLE美妝之星榜單點讚新氧模式
    近日,被譽為「年度購物必備指南」的ELLE美妝之星榜單發布,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蔡康永馮唐齊站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的皮皮節是什麼鬼?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註冊「新氧APP」的時候,首頁上醒目的提示字句——新氧嚴格審核入駐機構的《醫療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醫療廣告許可證》,確保正規醫美機構方可入駐。同時,新氧嚴格審核入駐醫生的《執業資格許可證》,確保合法執業的醫生方可入駐。
  • 新氧受邀參加亞布力論壇,金星:醫美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在「美」成為一種生產力的當下,新氧也在用先進的生產力來迭代落後的生產力,在年輕一代消費者中收穫了越來越多的肯定。新氧的「生產力」來自於技術的迭代。從醫美市場的變化來看,從最初的家庭美容和生活美容再到今天的醫療美容,新一代消費者對於醫美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在一瓶化妝品裡,真正有效的核心成分可能在總成本佔比中僅為2%。
  • 「你的第一張輕醫美護膚卡」 新氧美次卡正式上線!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醫美消費接受度的提高,95後群體已成為醫美市場最重要的增量用戶群之一。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新氧平臺上95後醫美消費者佔比超54%。95後群體的「少年感」更強,使其在醫美消費過程更希望在皮膚護理、美白嫩膚、牙齒矯正等方面得到滿足。醫美消費觀念在不斷進化,但相關需求卻未能得到全面滿足。
  • 新氧科技金星:醫美、生美、家美融合是大勢所趨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申珅)近年來,醫美的受眾從小眾人群逐漸轉為主流人群,在最近舉行的時尚芭莎「美好峰會」上,新氧CEO金星表示,新氧上市一年來,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升級,由醫美社交電商平臺升級為醫美內容生態的產業平臺。順應醫美、生美、家美的三美融合趨勢,未來將不斷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美麗解決方案。
  • 醫美界「奧斯卡」: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順利舉行
    為行業專家、產業夥伴、大咖醫生、醫美達人搭建交流平臺,分享行業前沿趨勢,表彰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每年12月定期舉辦的醫美盛典因其行業影響力而被稱為醫美界的「奧斯卡」。今年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新氧上線醫美分期產品「氧分唄」旗下子公司只提供技術服務
    新氧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為了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地為顏值付費,剛剛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定位於「消費醫療 生活美容分期」,入口位於新氧醫美APP「我的」—「小工具」。新氧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產品是新氧近期剛剛上線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
  • 「你的第一張輕醫美護膚卡」 新氧美次卡每次都安心!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醫美消費接受度的提高,95後群體已成為醫美市場最重要的增量用戶群之一。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新氧平臺上95後醫美消費者佔比超54%。 95後群體的「少年感」更強,使其在醫美消費過程更希望在皮膚護理、美白嫩膚、牙齒矯正等方面得到滿足。醫美消費觀念在不斷進化,但相關需求卻未能得到全面滿足。
  • 新氧回應商家涉售違禁藥:均來自韓國醫美機構
    在媒體報導前,新氧平臺的醫美信息百科中就已經對」粉毒」、」綠毒」、」白毒」等產品做出明確提示,指出該藥品尚未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認證,同時針對該類型產品明確提到國內市場目前只有兩個合法品牌,即國產的蘭州衡力與進口的保妥適(Botox)。平臺上收錄完整的藥品庫信息正是為了提示消費者注意藥品的合規性。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根據德勤日前發布的統計結果,快速崛起的醫美平臺正逐漸拉開檔次,目前美團醫美以市場份額第一領銜頭部平臺。但令人疑惑的是,諸如虛假廣告、虛假評論、醫療器械無資質等的醫美行業亂象,在美團醫美平臺上也屢見不鮮。
  • 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好友推薦竟是「賺錢模式」拿回扣
    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好友推薦竟是「賺錢模式」拿回扣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4-15 近兩年,許多打著「兼職賺錢」的幌子,讓求美者利用自身人脈為其輸送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