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惠華、方寧遠主編 | 「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之《疾病早知曉》

2020-12-23 澎湃新聞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健康的老人是家庭和社會的寶貴財富。重陽節前後,「秋燥」明顯,天氣逐漸轉涼,溫差變大。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出現食慾減退、進食量減少、皮膚幹癢、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如何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困惑,進一步促進老年人群身心健康,滿足其保健、預防、醫療、護理和心理等需求,幫助他們切實改善生活品質,是我們必須擔當的社會責任。

為了更好地助力創建「健康老齡化社會」,為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做力所能及的實事,本書編委充分利用32例病例,發現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蛛絲馬跡,進行梳理和分析,同時提出應急處理方案,力求讓老年人在第一時間識別疾病預警信號,避免貽誤最佳時機,促進身心健康。這也是撰寫「60歲開始讀」老年科普讀物之一——《疾病早知曉》的初衷和編寫者們的心願。

洞察疾病預警,樂活健康人生!

好書推薦

點擊圖書封面可直接購買

「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

之《疾病早知曉》

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 組編

陸惠華 方寧遠 主編

△ 圖為全體編委會成員(第一排右三陸惠華、第一排左三方寧遠)

「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是專門為老年群體打造的實用生活百科全書。讀什麼?看過來!「五個板塊」——老有所能、老有所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五本書」——《疾病早知曉》《居家曉護理》《飲食增康壽》《鏡頭看世界》《用心帶孫輩》。

《疾病早知曉》講什麼?本書涵蓋醫、護、營養、口腔、心理學等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選取的內容都是老年朋友及家屬普遍希望得到幫助的健康醫療問題。37位專家從32個臨床真實的病例出發,把這些複雜的老年疾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形象的圖片,深入淺出、層層剖析地講道理,從而提升老年人群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認識,幫助他們做到「疾病早知曉」的「五早」——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避免走進科學防治疾病的誤區。

目 錄

1. 沒有紅斑,怎麼會是紅斑狼瘡?

2. 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關節炎嗎?

3. 一顆差點「要了命」的止瀉藥

4. 富貴病脂肪肝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溫柔」

5. 幽門螺桿菌陽性怎麼辦?

6. 眼睛不突、脖子不粗、脾氣還挺好,居然也會是甲亢?

7. 晨練暈倒,一定是「腦梗」嗎?警惕殺手「低血糖」

8. 能幹溫婉的媽媽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9. 「小中風」大麻煩,大意輕視要不得

10. 腎臟的「甜蜜殺手」

11. 骨痛竟然是血液病!

12. 警惕「奪命」的感冒

13. 歲數大了,血壓高一點沒關係嗎?

14. 老年人跌倒要緊嗎?

15. 沒有發熱、咳嗽,就不會是肺炎嗎?

16. 活動後氣急——意料不到的真相

17. 多喝牛奶、吃鈣片,骨質就不會疏鬆了嗎?

18. 莫把便血當「痔瘡」

19. 莫讓吃貨惹吃「禍」

20. 危險的第一次

21. 年紀大了晚上老起夜,我這是怎麼啦?

22. 說不出口的原因,讓我不敢去旅遊!

23. 「倒開花」現象究竟是好是壞?

24. 讓「更年期」不再煩惱

25. 冬天還沒到,怎麼老慢支就犯了呢?

26. 「鬱鬱寡歡,夜不能寐」為哪般?

27. 要命的重症肺炎,元兇竟然是「嗆咳」!

28. 年齡大了,為什麼皮膚老是「痒痒癢」?

29. 臉上的「痣」越長越大,會是皮膚癌嗎?

30. 我看出去的東西怎麼都是歪歪扭扭的呢?

31. 都是拔牙惹的禍

32. 「老年壓瘡」絕不是小事哦!

精彩搶先讀

一顆差點「要了命」的止瀉藥

「吃壞肚皮」該怎么正確處理呢?

首先,腹瀉(拉肚子),我們就讓它拉唄。如果僅是腹瀉,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糖等必要的物質,千萬不要滴水不進。可以口服溫糖鹽水:溫開水中加白砂糖和食鹽,以不甜不鹹為度即可,慢慢飲用。有條件的話可以購買補液鹽衝飲,飲水量以小便正常即可。一旦合併出現發熱、噁心、嘔吐時,一定要去醫院看急診,一般情況下經過簡單的檢查和治療很快就能治癒。

腹瀉後,自己可以吃「止瀉藥」嗎?

止瀉藥,尤其是「易蒙停」這類藥物,它的止瀉作用實在太強,就像把打開閘的自來水龍頭突然關上一樣。吃了以後,腸道的蠕動可能被完全抑制,腸道的自我保護機制便不再發揮作用。短時間內看似腹瀉停了或次數明顯減少了,殊不知細菌正在腸道裡大量繁殖;分泌的毒素被腸道吸收,引起腸脹氣,最終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中毒性巨結腸」「膿毒血症」。這種情況若不緊急搶救,就會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腹瀉後,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吃止瀉藥。請一定把「易蒙停」從您的家庭常備藥箱中剔除掉。

腹瀉後應該怎樣進食?

在腹瀉控制住後,老年人一般會有1~2周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時期。這期間胃口不佳,有時候會出現腹脹、大便不規律等。一周內,建議吃一些蒸或煮的清淡食物,適量飲水;服用益生菌;原則上忌奶製品、豆製品、油膩食物,這類食物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可能導致恢復期時間延長。

現在就腹瀉小結一下,請讀出聲:

拉肚子,不要怕,溫糖鹽水少不了;

拉多少,喝多少,不拉乾淨不會好;

有發熱,伴嘔吐,穿起衣服醫院跑;

止瀉藥,不亂吃,亂吃小命要不保;

恢復期,不要作,管住嘴巴最重要;

有腹瀉?有便秘?腸道紊亂兩周好。

另外,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改變生活觀念,不吃剩飯菜,出現腹瀉要科學對待。

幽門螺桿菌陽性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個什麼細菌?與胃有何關係?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感染之一,人是其唯一的傳染源,可以定居在人的胃黏膜上並生長、繁殖,引起胃黏膜發炎(見圖5-1)。因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明確列為人類Ⅰ類致癌原。由於這種細菌可以徹底去除,所以Hp是消化性潰瘍、胃癌既重要又可控的危險因素,只要儘量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就可以明顯降低其危險程度。目前,我國人群Hp感染率高達40%~60%(100人中有40~60人Hp陽性),主動篩查所有Hp陽性者並進行治療並不現實,且根除Hp的獲益個體差異很大。因此,2017年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提出:現階段Hp根除仍然需要指徵,以便主動對獲益較大的個體進行Hp檢測和治療。在共識意見中,明確指出必須接受根除治療的對象只有兩類:消化性潰瘍患者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患者。

幽門螺桿菌不根治,會不會傳染給親人?

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Hp感染者的糞便、口腔、唾液與牙垢中可能會存在Hp,且Hp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和口—口傳播。例如飲用和食用受Hp汙染的水和食物;與Hp感染者密切接觸;大人咀嚼食物後餵飼小孩和共用餐具等傳統不良習慣均可造成交叉感染,這也是我國Hp感染率較高的可能原因之一。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餐前、便後洗手;在家裡也儘量實行分餐制,不要交叉使用餐具;不要用口嚼食物餵食幼兒;在外聚餐時鼓勵使用公筷等,這都可以有效預防Hp的傳播。

年齡大了為什麼皮膚總是「痒痒癢」?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出現皮膚瘙癢呢?

70歲的李大爺前來皮膚科門診看病,大爺愁眉苦臉地抱怨近年來全身皮膚莫名其妙地乾燥並癢得要命,進入冬季後更加嚴重,經常坐立不安,夜不能眠,「癢」得走投無路。李大爺總覺得皮膚上面有東西,忍不住地抓!抓!抓!每天洗熱水澡兩三次,還拼命用肥皂擦,結果不但沒有任何效果,症狀還越來越厲害了。

醫生對李大爺進行皮膚檢查後發現:全身皮膚很乾燥,有許多明顯抓出來的痕跡和色素沉著,但並沒發現其他皮疹和任何不正常。李大爺每年定期體檢,身體比較健康,除了有高血壓需定時、定量吃藥外,並沒有其他大毛病,綜合判斷李大爺的癢是醫學上稱為「老年皮膚瘙癢症」惹的禍。

最主要的原因是隨年齡增大(一般從老年前期50歲左右開始),皮膚發生一系列老化和改變。正常情況下,人的皮膚需要一層保護性油脂,但隨著年齡增加,皮膚的油脂分泌越來越少,特別是乾性皮膚的人群,年輕時因為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還覺察不到,年齡大了後皮膚乾燥狀況就變得明顯。此外,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洗澡太勤、洗澡水太燙、沐浴露清潔力太強;休息不好、精神緊張焦慮;飲酒、辛辣刺激性飲食等都會對皮膚瘙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需要警惕,久治不愈的老年皮膚瘙癢也可能是全身其他疾病的「早期信號」!

常見的有糖尿病,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有的患者就是因經常皮膚瘙癢就醫後經過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的;甲亢、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也會導致皮膚出現瘙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得內臟癌症的患者也常常會出現嚴重的皮膚瘙癢並來看皮膚科。全身性疾病出現瘙癢時通常更加頑固、難忍、難治,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持續時間會更長,所以有這類情況的老年朋友應該到醫院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排除相關疾病,從而早發現、早治療。

老年朋友出現了皮膚瘙癢千萬不要緊張,若不嚴重的話可以先行按照前述的注意事項調整生活和護膚方式,大部分瘙癢可以改善。如果長期不好或者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到皮膚科門診就醫,在醫生的幫助下仔細查找病因並進行預防和治療。李大爺經過皮膚科醫生宣教,並給予適當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自己也注意減少洗澡次數,不抓不燙,規律生活,瘙癢症狀顯著改善,睡眠也好了,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原標題:《陸惠華、方寧遠主編 | 「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之《疾病早知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科大系列科普叢書《十萬個高科技為什麼》正式出版發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9日訊(記者金洪竹)9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學系列科普叢書《十萬個高科技為什麼》新書發布會暨南方科技大學與南方出版傳媒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據悉,《十萬個高科技為什麼》是南科大系列科普叢書的第一輯,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南方出版傳媒旗下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會、宣傳與公共關係部聯合發起編撰,一批重量級教授主筆,以南科大教師最新的科研成果為基礎,聚焦當代科技發展前沿,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技文化。
  • 科普類讀物怎麼選擇?看看這套科普叢書
    來源:大眾網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由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科學加Science+青少年科普MOOK》科普叢書正式出版。《科學加Science+青少年科普MOOK》分物質科學、技術與工程、地球與宇宙科學、地球科學、人體科學、動物科學、植物科學、動物的結構與功能、遠古生命、動物世界等10個系列,每個系列6個主題,共計60個科學主題、60本書。
  • 這些科普類圖書陪你過假期,多多增長有趣的知識
    該叢書聚焦百姓關注的疾病防治、家庭保健、公共衛生等,學科覆蓋面廣,科普信息量大,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凸顯科學性、權威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堪稱最完整的「家庭醫學百科全書」。本書還就專家特長等作了介紹,便於廣大讀者求醫就診時參考。
  • 科學出版社四種圖書入選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賁德主編,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編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江蘇省34《太空課堂》科普叢書(全三冊)王依兵著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國家知識產權局35《李毓佩數學科普文集》10冊李毓佩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北省36《與中國院士對話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0月15日,由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主辦的
  • 為什麼要擼起袖子加油讀數學科普書
    加油幹當中自然包括加油讀書,加油讀數學書,讀數學科普圖書,這樣不但我們能夠對數學有更好的領悟,也是關係整個國家成為科技大國,走好這個長徵路的重要一步。「我們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科技大國,其實很重要的就是科普要做好,幾百萬、幾百萬的年輕人,他們能夠對科學有興趣的話,科技一下就上去了。」這話不是我自己的意見。
  • 薦書:讀了3年,我推薦這套全中國最好的兒童科普叢書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今天推薦的是中國原創科普叢書《少年時》,這套書是每個月一期,我18年12月份推薦過一次,19年6月份又推薦過一次,讀者的評價真是超級好的,這應該是我見過做得最用心、品質最好的的中國科普叢書的月刊了!恰好過了一整年,我今天再組織一下2020年度的叢書徵訂。
  • 獻給孩子的生命之歌,孫儷跨界主編《陪你長大》繪本叢書上市
    歷經近一年的籌備,由孫儷主編、小時候童書出品的《陪你長大》系列繪本,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此次亦是孫儷多年來關愛流浪動物,堅持踐行親子閱讀的一次全新挑戰。因此孫儷開始構思策劃一套關於流浪動物的繪本,期望透過讓孩子輕鬆地走進故事,從而理解小動物與愛的內涵。
  • 寧遠最新大片!
    01 這是 自然之美 美麗,是從自然開始的,也是有認證的。 寧遠九嶷山景區風光旖旎,是國家風景名勝區,湖南省新「瀟湘八景」之一。2018年曾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又被稱為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最美文化休閒旅遊名縣。
  • 北京大學出版社將推出智識人文學科通識叢書 可通過在線教育學習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一部可通過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學習的智識人文學科通識教程——「人文·智識·進化」叢書即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據介紹,長期以來,國內人文通識教程單薄。隨著網際網路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原有人文通識教程的短缺和網際網路在線教育人文教程的空白問題日益顯著。「人文·智識·進化」叢書將邀請全國100多名高校人文學科帶頭人,對已有的人文知識進行通識化整合、智識化提升,為讀者提供優質的內容資源,並通過獨立的人文在線平臺向全世界進行在線教育。該套叢書教程還將陸續開發多語種推廣。
  • 數學閱讀,讀什麼
    「數學閱讀,究竟讀什麼?」這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回答者自己心裡要承擔責任。「怎麼才能回答得好一些?」於是,我向全國各地的數學特級教師、數學教育專家請教——「如果請您給小學生推薦數學讀物,您推薦哪本或哪套?」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叢書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叢書-人工智慧實驗課程小學版 3-6年級創新課程設計,提升計算思維,輕鬆駕馭人工智慧課程教學!由中國工信出版集團電子工業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聯合打造,東南大學百研工坊團隊全面參與編寫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叢書——人工智慧實驗課程》小學版3-6年級系列叢書正式出版、傾情巨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社「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選用課程!
  • 上海出版·每月書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書單
    教育激發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鍛造孩子的思維;閱讀豐富孩子的知識,豐滿孩子的心智,豐盈孩子的心靈。優秀的科普圖書為此而生。晉唐之美、兩宋輝煌、元明清百花齊放文藝復興的覺醒、從巴洛克到浪漫主義、從寫實主義到印象派小牛頓科學教育有限公司 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定價:318.00元書號:978-7-5428-7293-7「名畫中的科學」系列共6冊,分別為:《晉唐之美》《兩宋輝煌》《元明清百花齊放》《文藝復興的覺醒》《從巴洛克到浪漫主義
  • 香港籍九旬老教授60年筆耕不輟 《湖南方言系列叢書》填補研究空白
    《湖南方言系列叢書》首發式上,李永明教授講話。《湖南方言系列叢書》李永明生活非常簡樸,一些衣服都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照片中李永明穿著中學生校服。紅網時刻10月27日訊(通訊員 王成奇)10月26日至27日,《湖南方言系列叢書》首發暨湖南方言研討會在湘潭舉行。該叢書由湘潭大學退休教師李永明教授主編,湘潭大學出版社出版。
  • 敘事形態的中國教育研究——簡介「中國教育敘事研究叢書」
    教師書屋敘事形態的中國教育研究——簡介「中國教育敘事研究叢書」  ● 周勇  正如霍家特等人當年發起「文化研究」時並未過多計較自己的學科屬性,丁鋼教授同樣是將重心放在自己所要研究的對象及問題上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丁鋼教授曾熱衷於從「文化」的角度透視中國教育,推出了「中國文化與教育研究叢書」,其中代表性的學術成果是考察「儒」、「佛」、「道」這三大「傳統文化」對於中國教育的種種影響,以及中國教育在這三大「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所產生的獨特品質。現在,丁鋼教授又推出了「中國教育敘事研究叢書」。這是我國第一套以教育敘事研究中國教育與社會歷史實踐的圖文並茂的系列著作。
  • 北京大學出版社將推出智識人文學科通識叢書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一部可通過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學習的智識人文學科通識教程——「人文·智識·進化」叢書即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據介紹,長期以來,國內人文通識教程單薄。隨著網際網路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原有人文通識教程的短缺和網際網路在線教育人文教程的空白問題日益顯著。「人文·智識·進化」叢書將邀請全國100多名高校人文學科帶頭人,對已有的人文知識進行通識化整合、智識化提升,為讀者提供優質的內容資源,並通過獨立的人文在線平臺向全世界進行在線教育。該套叢書教程還將陸續開發多語種推廣。
  • 【科普薦讀】科學主題圖書推薦
    2、《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基礎版》作者:(德)赫爾曼·克裡克勒爾著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晉圖館藏地:少兒分館圖書調配庫索書號:N33/39/1(1),N33/50/(1)這是一本適合6-12歲兒童的科普類讀物,能讓孩子從生活小實驗中得到樂趣,真正愛上科學。
  • 「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渝舉行
    發布會開始,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石立民介紹了廣西教育出版社在教育理論圖書版塊的發展歷程,及「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叢書」的出版情況。 接著,叢書的主編及另外四位作者分享了他們對我國語文教育的感悟、對「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叢書」的體會,介紹了叢書的創新之處和意義。
  • 新浪2018早幼教峰會圓滿落幕 大咖熱議「養育之辯」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時間和關注,親子間的信任在第一天就要開始建立。奧運冠軍莫慧蘭、主持人小雨姐姐、菲蓓爾創始人馬駿、畫家趙曉東、新浪教育總監梁瑩、新浪育兒主編黃曉莉、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梅建啟動早幼教素質教育聯盟。
  • 88秒|訪「小天下·中華文明」系列叢書主編葛劍雄:要培養青少年的...
    這套圖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孩子感興趣,通過閱讀一本小書,對中國的文化感興趣,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感興趣,從而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有所幫助」,10月18日下午,由泰山出版社舉辦的「小天下·中華文明」系列叢書編寫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叢書項目主編、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接受閃電新聞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