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1號公眾號
撰文:可愛多、丫丫
參考資料來:鹽城發布、鹽城師範學院、澎湃新聞
圖片:鹽城發布
你見過一個大市的市長親自出鏡,僅為一個學校的二級學院「代言」嗎?鹽城做到了。
在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短短五分鐘的招生宣傳片裡,鹽城市市長曹路寶用半分鐘時間,介紹了溼地學院的由來和發展方向,並為學院的首屆招生實力「打call」。
一個二本院校的二級學院,何以受到如此「優待」?
1
後申遺時代,鹽城要建「家門口的溼地學院」
正是一年以前,鹽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19年7月5日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江蘇省首項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鹽城要建『家門口的溼地學院』!」在大會上,曹路寶話語鏗鏘。言語背後,是鹽城進入「後申遺時代」,需要培育具備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專業化人才,為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撐的強烈需求。
僅半年之後,12月24日,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全國第二家、江蘇首家溼地學院。
鹽城師範學院能搶到這顆「繡球」,除了驚喜,更多的是一種工作的延續。
早在申遺之初,鹽城市委市政府進行海內外項目論證時,需要鹽城當地有一支科研團隊進行輔助。這支2009年就已成立、從事灘涂生物多樣性研究的15人團隊,就來自鹽城師範學院,牽頭人正是如今溼地學院的院長唐伯平。
「我們鹽城用了近 3 年的時間,完成了一般申遺項目 8 年左右才能實現的目標。」唐伯平回憶起去年在亞塞拜然參加第 43 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場景,仍激動不已,「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我們當時也在世界遺產大會現場,可以說溼地學院就孕育於此。」
2
學校唯一「校長亮點工程」,入選江蘇首批重點產業學院建設點
溼地學院可謂「眾星捧月」。鹽城師範學院聯合北京林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共同創建,鹽城市人民政府、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合作辦學的全省第一家溼地學院今年將招收第一屆新生。
鹽城市委、市政府為此還出臺了《關於支持駐鹽高校發展促進校地協同創新的意見》,對溼地學院的發展給予了制度上的支持。
唐伯平說,作為學校唯一的「校長亮點工程」,同時作為江蘇省重點產業學院,溼地學院是以「高起點和高標準」辦學。具體而言,鹽城師範學院已特聘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溼地學院的兼職教授。硬體設施方面,學院目前建有江蘇省灘涂生物資源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等三大省級科研平臺。
據鹽城師範學院官微介紹,溼地學院現有教師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講師16人,其中21人擁有博士學位。唐伯平介紹,學院將採取小班教學的模式,每位老師負責3名學生,「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
該學院分別在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建有可同時容納70人生活學習的野外實習基地。
「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和大自然的互動中,更加熱愛這個專業,我們溼地學院培養的學生一定要有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心態。」他說,未來,學院還將和鹽城溼地公園、城市森林公園等籤訂合作協議。
「藉助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與國內外其他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院所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共同開展一系列科研活動。」唐伯平表示,溼地學院不僅能培養專業人才,更是為全球溼地保護增添了一個平臺。
3
招生分數逼近一本線,諮詢電話不斷
七月末,受疫情影響的高考分數終於塵埃落定,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作為第二批次本科院校,招生進程也正穩步進行。
「今年是學院首屆招生,目前學院只開設了生物技術這一個專業,計劃招生60人。」溼地學院招生負責人汪正飛向1號君透露,分數出爐後,自己每天都要為有填報意向的家長和學生答疑解惑,僅上周就有近30通諮詢電話,「有學生已經直接把我們學院填成了第一志願,還把自己的志願表發給我看。」
溼地學院不僅吸引著江蘇本地考生,還受到了浙江、安徽等鄰省考生的青睞。1號君了解到,今年溼地學院尚未開闢省外招生指標,但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會根據今年招生情況增加招生指標。
雖然是二本學院,可溼地學院的招生標準卻並不低。汪正飛介紹,作為生物技術學科,首先要求學生在高中時選擇理科,並有一門選擇的是生物。同時,在挑選學生的時候,學院也會特意關注學生對於生物保護、自然遺產保護的興趣。
「今年的招生分數線預計在340分左右,可能會稍高於鹽城師範學院的分數線。」1號君注意到,這個分數僅比今年江蘇理科一本線低7分。汪正飛解釋,由於溼地學院是一顆「新星」,目前大眾的了解度不高,所以分數線相對來說較為「親民」,「等過兩年,分數線一定會『水漲船高』。」
未來,學院還將陸續開設普通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保護生物學、生態學、野生動植物管理學、自然保護區管理、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溼地保護與管理、生態旅遊導論等一系列專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