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實習生 黃素素
江蘇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作為國內第二家、江蘇首家溼地學院,今年正式開啟首屆招生,目前正在招生中。
儘管僅下設一個專業,首屆擬招僅60人,溼地學院卻是鹽城師範學院18個二級學院中唯一一個「校長亮點工程」,足見校方對這個「新生兒」之重視和期待。
不僅如此,溼地學院更是鹽城市的「掌上明珠」,可謂「一出生便風華正茂」,這源於溼地學院研究的方向,和鹽城當下「綠色發展」戰略息息相關。
2019年7月5日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落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成功,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鹽城,也一躍成為生態建設的「明星城市」。
也正是在那次大會期間,鹽城市市長曹路寶提出,鹽城要建「家門口的溼地學院」。話音落下半年後,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應運而生。
日前,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院長唐伯平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專訪。唐伯平表示,溼地學院不僅能培養專業人才,更是為全球溼地保護增添了一個平臺。「隨著國家對自然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適配的崗位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溼地學院的就業面是很廣的。」唐伯平說。
鹽城的「後申遺時代」:溼地學院的孕育和誕生
2019年7月5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申遺成功的同時,也標誌著鹽城進入了「後申遺時代」。鹽城市需要更強大的人才與技術支撐,來推動溼地自然遺產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這是催生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呱呱墜地」的直接動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鹽城位於江蘇省中部,擁有亞洲最大的沿海灘涂溼地,約佔江蘇全省灘涂面積的四分之三,全國的七分之一。
往年,鹽城市政府為了加強溼地保護與科學發展,需要花費大量資源,與國內外其他高校專家和人才合作。
因此,正如曹路寶所說,「鹽城人要有自己的溼地學院」,這很有必要。而作為鹽城市兩所本科高校之一,鹽城師範學院扛起了這個重任。
澎湃新聞記者從鹽城師範學院獲悉,此前,該校就有一支專門從事灘涂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科研團隊,承擔申遺申報書撰寫、遺產地規劃等技術性工作,團隊的牽頭人正是溼地學院院長唐伯平。
「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我們當時也在世界遺產大會現場,可以說溼地學院就孕育於此。」唐伯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據公開報導,2019年12月24日,在鹽城市政府、鹽城師範學院,以及全國25所高校領導和專家的共同見證下,鹽城師範學院舉行了溼地學院揭牌儀式。
學校唯一的「校長亮點工程」:市長代言宣傳、高校聯合培養
鹽城對溼地學院的發展是寄予厚望的。溼地學院錄製的招生宣傳片中,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親自出鏡,為鹽師的這個二級學院「代言」。
他在視頻中表示,希望溼地學院圍繞溼地保護管理,加強科學研究,深化生態合作,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曹路寶說,鹽城市政府將全力支持溼地學院的發展。
此外,鹽城市委、市政府還出臺了《關於支持駐鹽高校發展促進校地協同創新的意見》,對溼地學院的發展給予制度上的支持。
唐伯平說,作為學校唯一的「校長亮點工程」,溼地學院是以「高起點和高標準」辦學。具體而言,鹽城師範學院已特聘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溼地學院的兼職教授。硬體設施方面,學院目前建有江蘇省灘涂生物資源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等三大省級科研平臺。
目前,溼地學院下設一個專業,也就是生物技術專業,專業研究對象為沿海灘涂與溼地,這與國內首家溼地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溼地學院研究的高原溼地有所區別。
另據唐伯平介紹稱,學院將採取小班教學的模式,每位老師負責3名學生,「就是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
同時,溼地學院沒有「關起門來辦學」。其官網介紹稱,學院由鹽城師範學院聯合北京林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共同創建。「鹽城市政府,還有國內幾所著名的高校,和我們學院籤署了三方共建協議,優秀的學生可以去交換,從而享受985、211高校的教學資源。」唐伯平告訴澎湃新聞。
立足鹽城,為中國乃至全球溼地保護作貢獻
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所在的鹽城市,坐擁國內唯一的濱海溼地類世界遺產,包括珍禽、麋鹿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內。
因此,鹽城支持發展溼地學院有其深厚基礎。據唐伯平介紹,目前,溼地學院已經和鹽城兩大自然保護區籤訂合作協議,保護區可提供容納70人的學生實習基地和研究場所。
「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和大自然的互動中,更加熱愛這個專業,我們溼地學院培養的學生一定要有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心態。」他說,未來,學院還將和鹽城溼地公園、城市森林公園等籤訂合作協議。
事實上,溼地學院不光是鹽城的,更是中國的,乃至世界的。正如唐伯平所說,溼地學院不僅能培養專業人才,更是為全球溼地保護增添了一個平臺。
「藉助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與國內外其他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院所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共同開展一系列科研活動。」唐伯平向澎湃新聞表示。
採訪時,溼地學院的招生諮詢正熱。唐伯平說,已經有不少學生在招生諮詢群裡表現出對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的興趣。
據其透露,學院今年還將計劃申請開設一個新專業,叫做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隨著國家對自然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適配的崗位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就業面是很廣的,比如生態監測與評估、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利用、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與管理、生態修復、溼地康養、生態旅遊等領域,都需要我們。」唐伯平向澎湃新聞介紹。
責任編輯:李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