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蟲子類的天然清道夫,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都至關重要!

2020-12-18 宇宙探索百科

昆蟲雖然在屬性上算不上人類的近親,但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綿延都至關重要。這倒不是昆蟲對我們有任何好感,而是它們的生存方式與人類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沒有昆蟲就不會有開花植物,樹木也不會在近幾十年間就腐爛分解,甚至動物的糞便也不會如此快速地被回收改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啊,沒有誰我們都可以照樣生存,但是大的不能沒有太陽;小的不能沒有昆蟲。例如,微不足道的蜣螂就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從名字上便可以看出來,我們對這種昆蟲的感覺有一點矛盾,既蔑稱它為屎殼郎,又叫它金龜子。倒是埃及人的認識更準確客觀,古埃及人叫蜣螂為聖甲蟲。數千年前,當法老去世時,巫師就把法老的心臟從屍體中取出,將一隻聖甲蟲的石像安放在心臟的位置上。他們相信在空中有一個巨大的聖甲蟲,名叫克羅斯特,是它用後腿推動著地球轉動的。在埃及到處可見聖甲蟲的圖騰商品,在那裡,它不僅是避邪的護身吉祥之物,也是象徵生命不朽及正義之物。

世界上已知蜣螂種類達360多種,除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都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它們最小的只有1釐米長,最大的是有10釐米長的巨蜣螂。它們一生都在為處理自然界中的大小動物糞便辛勤奔忙,人送雅號:「自然界的清道夫」。

科學家研究發現,蜣螂對自然的重要遠遠超出清道夫的範疇,它們不僅把動物糞便從我們視覺和嗅覺中清除,而且,還通過把吃不掉的食物埋起來的辦法,為土地施加了肥料。美國加州大學的生物學家吉爾·卡特教授指出:「實驗證明,蜣螂通過把糞便埋入地下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從而避免了氮流失到大氣中去。」

卡特教授與他的學生們進行過縝密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假如地球上沒有蜣螂,地表將覆蓋著2米以上的動物糞便,使萬物生靈失去生存的空間。此外,蜣螂還像蚯蚓一樣,通過挖掘活動給土壤透氣,讓土壤更適合植物的生長。

蜣螂常將糞便製成球狀,滾動到可靠的地方藏起來,然後再慢慢吃掉。一隻蜣螂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很多倍的糞球。處於繁殖期的雌蜣螂則會將糞球做成梨狀,並在其中產卵。孵出的幼蟲以現成的糞球為食,直到發育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樹汁為食,雌雄交配後,雌蜣螂把卵產在腐葉土裡,約10天後,幼蟲便破卵而出,以腐葉土或動物糞便為食,幼蟲不斷成長,第二年7月化為蛹,約20天後變為成蟲。

一頭牛平均每天要排糞10至15次,一頭大象每小時會製造4磅重的排洩物。一堆大象的糞便簡直就是一個供蜣螂蟲們度假的曼哈頓島,上面動輒有數以百種成千上萬的蜣螂在大顯身手得熟練工作,力氣大的滾大球,力氣小的在滾小球。還有一種針頭大小的蜣螂乾脆一頭扎進糞堆裡不出來,即使這對糞便開始變幹,對大塊頭的蜣螂已經沒有什麼用處時,這些小東西仍在裡面大快朵頤,樂不思蜀。最為神奇的是,一個在非洲工作的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在一堆大象的糞便上一共發現了16000多隻蜣螂。兩個小時後,當科學家們回來檢驗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那堆挺大的糞便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為了有效規避小鳥、貓鼬等獵食動物,一些蜣螂進化出怪異的模樣,它們把自己變得像一截不易消化的樹棍,或一片乾枯的樹葉。

有人可能不理解,它們為什麼那麼鍾情於惡臭難聞的動物糞便,視人類所不齒的垃圾為珍寶。其實不然,大多數哺乳動物只會消化它們所吃食物的一部分,所以,它們的排洩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細菌和其他多種營養成分。

除了糞便之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在不停地進化。動物不斷進化出捕獵或逃逸的本領,力爭使自己的基因得到順利延續;植物也會生成毒素以反抗食草動物的侵襲,以求枝繁葉茂,生生不息。唯獨動物排洩物沒有進化功能,它們完全是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蜣螂這種生物,它們不必像獅子老虎一樣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捕食獵物,只需耐心等待,守株待兔。

當然,進化神功一樣體現在蜣螂的身上。一些聰明的傢伙具備極強的嗅覺,它們根據氣味就能知道哪些動物將要排洩,於是本能地爬到這些動物的尾部,等待美食的新鮮出爐,該出手時就出手,行動敏捷,風捲殘雲。

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蜣螂起源於3.5億年前,當時大型食草動物還未出現呢。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熱衷清理恐龍的糞便,可是又從未在恐龍的糞便化石中發現它們的蹤跡。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沒有蜣螂為森林和草原上的動物清除糞便,大型哺乳動物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獸丁興旺。

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主要以袋鼠和袋熊為主,所以澳洲的蜣螂品種單一。後來澳洲大力發展畜牧業,大量的牛羊糞便無法清除,到20世紀60年代積累的畜牧業動物糞便達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整個澳洲幾乎被密集的蚊蠅所包圍。轟趕臉上蚊蠅的動作被戲稱為澳洲式敬禮。

澳洲政府在焦頭爛額下,果斷採納生物學家的建議,迅速向亞洲、歐洲和非洲求援,緊急引進不同品種的蜣螂,藉以應對棘手的生態危機。

澳洲引進蜣螂的做法成效顯著,轟動世界。時隔不久,美國政府也效仿澳大利亞的做法,從亞洲和非洲進口數以百萬計的蜣螂,藉以應對佛羅裡達和南德克薩斯州的大量牲畜排洩物。此舉很快取得了明顯效果。

小蜣螂不僅默默為地球做了億萬年的清道夫工作,還為人類探索生態環保立下了奇功。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葬甲:地球最古老的「清道夫」
    任憑蒼海桑田卻不曾被歲月所改變,可謂「駐顏有術」……它就是大自然最古老的「清道夫」葬甲。它們一起在屍體上噴射防腐液,並把屍體脫毛,然後挖了一個洞,腳一踹,屍體掉進坑裡,變成屍球埋起來。葬甲太太還在「食物」上產下自己的孩子,並和丈夫一起照料它們,直到10多天後,這些小葬甲變成成蟲為止……  黃迪穎研究員為記者「還原」了1億年前一對葬甲夫婦的典型生活。這時,你一想到葬甲成天圍著屍體轉,是不是會覺得有點犯噁心?  其實,它可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做了很大貢獻呢!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宇宙來說,地球都是可有可無的
    人類的存在,對於地球意味著什麼?也許只是匆匆過客地球文明發展繁衍至今,我們自認為偉大,是宇宙中特殊的智慧生命,但是從浩瀚無垠的宇宙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渺小又譬如沙海一粒沙子,毫不起眼,毫不特殊。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在人類的認知範圍內,地球也許是這個宇宙中最「神奇」的星球了!
    恰恰就是這個木星,像一個天然的屏障一樣,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吸走了許多本來應該撞到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天體。計算結果表明,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地球遭受外來天體撞擊的次數,要比現在高出100~10000倍之多!在那種情況下,人類是不可能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由此可見,人類是何等的幸運!不僅如此,地球軌道的大小,和它到太陽的距離,也是恰到好處。
  • 宇宙為什麼讓地球上人類那麼脆弱,出個地球都要各種防護?
    也就是說,在地球上,所有能夠生存到現在的物種,都是非常適應地球環境的生物,而那些不能適應地球環境的,則被地球淘汰了,比如:曾經厭氧生物是地球霸主,但地球大氧化事件之後,不能適應地球氧氣的生物都被地球淘汰了。從地球的角度來說,人是非常成功的生物,不僅人口數量眾多,而且分布廣泛,在每個地區都是當地食物鏈的頂級獵食者。
  •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人類是怎麼繁衍起來的?
    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歷史上並沒有任何科學的記載,如果我們想要去尋找世界上第一對男女的足跡只能去宗教和神話故事裡尋找了。 人類是如何繁衍的? 與其它的物種相比,人類的繁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一般來說,有一男一女在自然條件下,很有可能是可以生育後代的。但是這種生育水平是有界限的,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無節制地生育,這種能力受到生物先天性的影響。
  • 地球上「第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形態?為何人類祖先都來源非洲?
    地球上生物的進化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而人類可能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所以人類對地球的了解還特別少,我們對地球來說只是它發展中的一種新生物而已。最初的地球跟其它星球一樣,沒有生命活力,但地球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孕育生命的能力。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多吃昆蟲,拯救地球」——如今已經得到積極響應。以蟲子為原材料的「蠕蟲肉餅」近日在瑞士超市上架,食用昆蟲合法化在歐洲日趨流行。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地球上人類對肉類的需求會增長一倍。如果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昆蟲能取代肉類,將成為解決人類饑荒的新途徑。目前除了黃粉蟲、蟋蟀和蝗蟲的幼蟲,肉蠅的幼蟲也可食用。
  • 人類是蟲子?這太高估人類了!|三體請回答
    「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三體迷、「磁鐵」心中的金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三體》中,在巨大的科技實力懸殊之下,人類被三體人蔑稱為蟲子。當地球坐標已經暴露,三體人即將到來,那時候地球上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是更吸引Steed的內容。0 2 黑暗森林?其實,人類真的可能就是孤獨的外星文明到底在哪裡?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 「地球超載日」提前到來,人類已用光本年度地球資源
    該數據來源是聯合國各大經濟類數據分析報告,如全球漁業、林業和能源領域等等。據GFN的數據稱,人類在今年的8月9日已經用完了這一年地球的可再生資源總量,並且開始提前透支了明年的資源。比如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遠超出了海洋和森林的吸收能力,人類的捕魚速度和森林採伐速度也超過了魚類的繁殖速度和樹木的生長速度。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地球的外圍還有火星,木星和土星,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對地球來說非常重要的行星-木星。正是有了木星的存在,才能夠讓地球有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才能夠讓生命一直延續發展下去,並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可以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那麼木星為什麼對地球如此的重要?原來它為地球阻擋了來自太陽系外無數次的天體撞擊。
  • 人類離耗盡地球上的資源還需要多久?
    2019年的超調日是7月29日,這意味著7月29日人類就將地球2019年全年再生的天然資源消耗完畢,包括水、土壤和潔淨空氣等。世界資源的收支平衡要跟得上人類消耗的步伐,至少需要1.75個地球進行資源再生。
  • 地球不需要人類,但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人類或許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具地質影響力的物種,將工業科技這株覆蓋著全世界的樹,將人類牢牢地鎖在了上面,傲慢的人類凌駕在大自然其他動植物上,用強大的搬運生產能力和消耗能力,致使地球慢慢不堪重負。25億人被迫隔離後,地球開始恢復盎然生機,可見即使人類終結,地球依然會重生。 公益紀錄片《大自然在說話》中說道:「我並不需要人類,人類卻離不開我。是的,你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如果我繁盛,你們也繁盛;如果我衰敗,你們也衰敗,甚至更糟。」人類在亙古綿長的歷史長河裡,不過是物種進化的結果,野心勃勃的人類妄圖打破自然的規律,必定要付出違背自然的代價。
  • 它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蝌蚪」,長達1000米,專家:警鐘已敲響
    它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蝌蚪」,長達1000米,專家:警鐘已敲響!眾所周知,我們頭頂有很多人造的飛行器在替我們注視著地球的一切,我們地球是一個非常神秘的行星,它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珍貴的資源,讓我們得以繁衍生息。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科學家算出哺乳動物平均壽命,人類已經...
    目前地球已知的最早生物可以追溯到34億年前,是一些在澳大利亞地區發現的微生物化石,或許還有一些更加古老的生物化石還沒被發現,所以地球生命起源的時間其實是非常早的。雖然地球生命起源時間很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夠順利延續下來。
  • 世界地球日 天然工坊上億流量助力環保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環保意識,並參與到環保運動中,用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也發布了今年地球日的主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51年來,地球日的宣傳活動已發展至全球近200個國家,每年都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地球的面積似乎就已經非常的廣闊的,雖然我們如今有了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隨時能夠溝通的通訊工具,但是相比於我們人類,地球依舊是非常的寬廣,當然,這也僅僅是相比於我們人類而言。
  • 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生殖隔離是不同物種之間一道天然的屏障,簡而言之,就是不同的物種之間是無法繁殖後代的,但是一般來說,一些物種能夠和自己的近親進行結合,比較馬和驢等等。
  • 人類能在太空繁衍嗎?美俄在太空做了受孕實驗,結果卻挺意外
    人們抬眼望去,頭頂上就是遙望無際的星空,於是人們就放肆的遐想宇宙的奧秘。而自從1903年飛機第一次映入人們眼帘,飛上天空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了,於是人們開始嚮往更高的空間。1961年,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來到了太空之中。
  • 人類不屬於地球的4點證據,科學家:人類是曾犯過錯的外星人!
    人類進化史其一,地球本身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行星任何生命文明都不可能在地球上長期持續發展下去,因為地球上有很多自然災害,各種地震、火山、海嘯頻繁發生地球自然災害其二,人類身體素質比動物還差人類與地球上其他動物相比,除了擁有智慧以外,無論是體型還是體力都遠遠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