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三體迷、「磁鐵」心中的金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三體》中,在巨大的科技實力懸殊之下,人類被三體人蔑稱為蟲子。
但同樣是三體迷,從事天文、航天及物理領域的科學傳播工作超過15年的果殼主筆Steed卻說:
我覺得這太高估人類了。
果殼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星空攝影師
從事天文、航天及物理領域的科學傳播工作超過15年,曾任《環球科學》雜誌社首席編輯。
星空攝影作品曾刊登在美國的National Geography、英國BBC的Sky at Night 和《中國國家地理》等雜誌上,部分作品得到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推薦,發表在NASA官網的天文每日一圖(APOD)欄目中。
Steed的星空攝影作品The Summer Triangle over the Great Wall曾被收錄NASA每日一圖
0 1 相比宏大宇宙,更喜歡《三體》中普通人的生活
作為三體迷,Steed入坑很早,從《三體》第一冊便開始追了。在第二冊和第三冊出版前,他已經在腦中把故事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上演了一遍又一遍。不過,每一次,大劉的腦洞「還是會突破你的想像」。
很多人喜歡《三體》宇宙背景下的宏大敘事,但Steed卻喜歡故事裡描述的普通人的生活。
「我本身是學宇宙學的,整個宇宙最早怎麼誕生,怎麼演化,未來會走向哪裡去,這個東西在我接觸《三體》之前就已經考慮過,一直在做這方面的事情,所以這一塊反而不是特別吸引我的。」
當地球坐標已經暴露,三體人即將到來,那時候地球上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是更吸引Steed的內容。
0 2 黑暗森林?其實,人類真的可能就是孤獨的
外星文明到底在哪裡?《三體》中黑暗森林提供了一種解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很多人很認可這一解釋。但Steed的觀點卻有所不同。
「我們人類太孤獨了,實在是太希望找到在宇宙裡可以跟我們交流的同類或者說同伴,但是我會覺得可能真的我們人類就是孤獨的。」
Steed認為,有生之年,我們或許真的可以在新聞中看到外星生命被證實的消息。但是,被發現的大部分生命可能會是那種非常簡單的、原始的生命。從地球生命的演化來看,地球有這麼多年有生命的歷史,但真正出現文明,可能也就是人類,而人類從誕生到現在也就幾十萬年而已。
而要說現代文明,可能也就是幾百年工業革命以後,所以文明這件事情對於生命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它可能真的是需要各種機緣巧合才會促成的。
0 3 我們是蟲子?太高估人類了!
《三體》中,科技發展遠超人類的三體人對人類說:
你們是蟲子!
Steed卻認為這種對人類的定位反而高估了人類。因為從生命的角度來說,生命演化只有一個動力——繁衍下去,活下去。隨著漫長的演化,競爭壓力、生存壓力會篩選出相對強大的生命。
比如蚊子。站在人類的角度看,蚊子是一種低級生物。但,作為物種來看,蚊子卻比人類成功太多。早在恐龍時代,蚊子就在吸恐龍的血,到了現在,它們又來吸人類的血,也許哪一天人類消失了,蚊子依然還在。
電影《侏羅紀公園》琥珀中的蚊子
再比如水熊蟲。這種普遍存在,體型極小的物種,卻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它們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生存30年之久,進入隱生狀態後還能忍受極端高低溫、輻射,甚至能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存。
3D渲染下的水熊蟲 letemps.ch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研究,1億年以後,太陽溫度越來越高,地球溫度也隨之增高,海洋蒸發後,能夠在地球生存到最後的物種,可能就是水熊蟲。從這個角度來說,難道它不成功嗎?
而人類,其實是很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