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自己也是人類,卻在《三體》把人類寫得很差,出於什麼心理

2020-12-20 小惜情感

大劉的《三體》把人類比作蟲子,隨便就能被拿捏。動動手指就可以被毀滅。人類文明在三體的構架裡也是初級的。

一開局就被三體星人鎖死基礎物理的開展,失去了科學開展的動力,籠罩在三體艦隊來臨的惶恐之中。這相似與現實,人類雖然積累了上百年的科學技術,可以上天下海,但是面臨能可以星際旅行的外星艦隊還是束手無策,人類文明在這樣的危機下完全無計可施。

但人類好歹是《三體》中的主角,人類在地球上現已舒適的生計了數十萬年,命運好到幾乎便是活在搖籃裡,從來沒有遭到其他高檔文明的發現和打擊。在面壁方案後,當羅輯進入蟄伏之後,人類貌似又從頭進入了蒸蒸日上的高速開展時代。

程心便是那個時代人類團體思想的代表,在人類前途的轉折關頭猶豫脆弱,首先失去了發射三體方位信號的機會。當再次面臨未知文明的降維打擊時,又叫停了光速飛船的研發,人類然後失去了未來,隨著二維箔的打擊而滅絕,這便是三體這本科幻小說中,人類的結局。在進化進程中沒有碰到滅絕性的災禍,為了保住自己舒適的生計空間,在災禍到來時無法採納正確的挑選。

其實三體星人一開始比地球人更加慘,三體人一出生就活在惡劣的翻雲覆雨的環境中,不是曬成沫,就是凍成渣,為了生計不得不脫水來保持生命,時時刻刻有文明消滅的風險。三體人自身生計現已無法保障,只能尋覓其他星球來重建文明。

三體人堅守數個世紀,總算等到來自地球的信號,在洞悉地球人的思想之後,成功在程心上位後,徵服地球從頭開展自己的文明。在三體方位暴露被光粒炸毀後,僅剩的三體人挑選成為了星際之間的流浪艦隊,然後保存了三體文明。

就像大劉談到的,面臨這種滅族的災禍,即使整體退回到石器時代,都只是一點小小的代價。所以作為人類的大劉也只是順應自己的構想,順應強者生存,弱者被毀滅而已。

沒有看過的讀者,真的應該看一看《三體》,它不是難懂的工具書,而是真正易懂又能流暢閱讀的科幻巨作。世界觀宏大,浩蕩磅礴,總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本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原價195元的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一本僅需36元,三本有優惠,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相關焦點

  • 讀《三體》|放眼宇宙,人類是如此渺小
    許多評論都提到了《三體》第一部前半部分的平淡,在還沒有進入宏大科幻世界之前,大劉用克制儉省的語言和態度,心平氣和地講述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這像大餐來臨前的開胃小菜,需要耐著性子,等待精彩湧現。只要登上了初始的臺階,後面就像搭上了快車,很快就進入到投入的狀態。
  • 《三體》: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去?宇宙從哪裡來,要到哪去?
    把地球的歷史比喻成24小時,那麼人類只存在了3秒。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眼前出現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倒計時,為了印證你的懷疑,整個宇宙都為你爆燈閃爍,提醒著你的「與眾不同」。怕嗎?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於是,藉由汪淼的視角,小說引出了三體世界的三部曲。大劉的三體,是一部腦洞的盛宴。黑暗森林體系,古箏計劃,面壁人計劃,人性的輪迴等等,這些盛開的腦洞如不要錢一樣隨意的堆放出三體這篇史詩級別大作。
  • 「再讀三體Part.2」人類如何突破有史以來的最大滅頂困境?
    看來《三體》裡是不存在愛情的(手動斜眼)。第三部裡對於女主角程心的形象刻畫也是非常單薄,使得這個角色有些讓人誤解,以至於很多讀者都覺得她是個聖母。因為大劉在描繪這個角色時,只是把她當成了推動劇情發展的棋子,沒有給她的行為配上合理的動機和邏輯,也沒有給程心足夠的心理描寫。
  • 人類是蟲子?這太高估人類了!|三體請回答
    三體迷、「磁鐵」心中的金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三體》中,在巨大的科技實力懸殊之下,人類被三體人蔑稱為蟲子。但同樣是三體迷,從事天文、航天及物理領域的科學傳播工作超過15年的果殼主筆Steed卻說:我覺得這太高估人類了。
  • 《三體》:程心間接毀滅了人類,劉慈欣卻說,她是很完美的一個人
    如劉慈欣所說,程心在小說裡面漸漸化為一個代表著人類普世價值觀和道德的符號。這點從她幸福美滿的童話家世、清純可人的相貌、無與倫比的追求者雲天明以及所有人對她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她的經歷美好得不太現實,甚至連結局也給人美好幸福的感覺。她跟她的長官維德是「人類」的兩面。
  • 4維空間被證實存在,人類進去會變成什麼?劉慈欣提出大膽的設想
    又一次大劉寫的《球狀閃電》賣到了三四萬冊的銷量,編輯把一筆三萬多的稿費收入直接寄到了大劉的單位。當時,同事認為劉吃濫用職權吃「回扣」發財了。這事大劉現在回想起來,都對那個寄稿費的編輯恨得咬牙切齒。而一旦面臨關停,工作上面臨巨大變動,在這樣的氛圍下,《三體》等作品風格就立變,生存競爭就浮出水面了。如果人類可以進入四維空間的話,那麼我們會變成什麼?《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對此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也認可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而會變成「神」的說法。
  • 為什麼劉慈欣的《三體》把人類寫那麼慘?
    按《三體》裡的設定,三體文明從頭至尾發展過程中是沒有享受過人生的,一直在為文明的生存而拼搏、奮鬥著,但最終也沒落一個好下場!而人類文明從拉瑪古猿開始到三體文明的水滴到達太陽系之前,甚至在被「智子」驅趕到澳大利亞之前,相對於三體文明,人類生簡直就生活在一個天堂裡!
  • 《三體》的真相:人類不感謝聖母程心,但也沒感謝英雄羅輯
    維德最終選擇履行自己的承諾,放棄對光速宇宙飛船的研究,把它送回星環城。其實,這一切根本不是程心的錯。因為愛,程心一定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連三體人都能明白真相,地球人怎麼不知道?況且,即使程心沒有做什麼災難性的事情,人類也不一定會感謝她。因為,用自己的一生守護著地球的羅輯也沒能得到人類的感謝。
  • 小島秀夫提前拿到三體日語版,世界級製作人為大劉免費宣傳
    相信大家對日本一位世界頂級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都非常熟悉,在各知名遊戲製作人中小島秀夫也是極其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熟悉小島秀夫的玩家都知道他非常喜歡看電影,而且對電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說是苛刻。今年早些時候國產科幻遊戲大作《流浪地球》在網絡平臺上映後,小島秀夫對這部電影評價非常之高。
  • 外星人到來的信息將會分化人類嗎?三體中的接觸符號理論是什麼?
    作者:劉慈欣在閱讀《三體》的讀者肯定不會忘記比爾·馬修的「接觸符號」理論,當然很多人對這個理論還不太了解,它其實是在形容「三體文明」的遠航艦隊還沒有達到之時,人類已然因為這個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事件而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 《三體》日本銷量登頂,一周狂賣11萬冊,大劉坦言:曾擔心賣不動
    《三體》這個系列,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更是榮獲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大劉說:在韓國,《三體》第一部只賣出400本,不是4000本,而是400本!銷量不佳,美術設計要背鍋,《三體》韓國版的圖書封面可以說是毫無美感,甚至有些恐怖。
  • 三體文明比人類文明先進,卻沒有先發現人類,是什麼原因導致?
    信號最先到達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不幸的是,那裡恰好存在著三體文明。三體文明憑藉人類發出的信號發現了地球和人類文明,從而開始謀劃一系列入侵地球的行動。很多朋友看到這會表示不解,既然三體文明能夠從四光年以外的地方來到地球,並且有能力對地球實施入侵行動,那為什麼它們要等到人類對外發射信號後才發現地球和人類的存在呢?
  • 除了《三體》,大劉和他的朋友們還寫過哪些關於引力波的小說
    幾年前就寫過引力波題材的科幻小說作家謝雲寧,為讀者盤點了這份關於引力波的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書單。原來,除了《三體》,大劉早在《朝聞道》中就寫過引力波;原來,《宇宙之海的漣漪》用那麼輕鬆的筆觸講了那麼多關於引力波的有趣故事。引力波已經帶領2016年的人類走得足夠遠了,我們來看看,科幻小說和科幻小說家的想像力能不能帶我們走更遠。
  • 《三體》人如果看到人類抗疫表現,會偷笑,根本就不用智子飛奔嘛
    這幾天,三體人是懊惱的,生活在「天堂」的人類,居然自己作死,把病毒當成好朋友,這讓生活在「地獄般」光景的三體人,情何以堪?三體星球的億萬個體,被眼前的數據驚呆了,他們無法理解,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人類中的大部分居然還是這樣的漫不經心,有很多人抵制科學防疫措施,這在三體社會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倒是那些屬性是「中國」的一群人,比較難纏,他們對病毒採取的是嚴防死守策略,雖然原始,卻很有效,看來三體進攻太陽系的時候,需要防備的就是中國人。
  • 《三體》水滴打擊後三體為什麼對人類手下留情,原因竟是因為他?
    智子一、三體艦隊還未真正到達,只有水滴和智子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將人類滅絕,所以給人類設定一個圈套,讓人類自相殘殺,自己把自己圈養起來,到時一網打盡。這個解釋還是比較可怕的,因為如果真的是這個原因的話就足以證明三體已經學習到了人類的計謀,而且已經到了很高深的地步了。當然之前也有印證,那就是在人類對三體建立威懾後,三體水滴並未遠去,而是隱藏在太陽後躲過了人類的觀查,當羅輯和聖母交接引力波發射器的一刻,隱藏的水滴就全速出動,僅用5分鐘便摧毀了人類的引力波發射器,使人類徹底失去了對三體人的震懾。
  • 讀完《三體》,歐巴馬表示: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美國總統如此渺小
    又一次大劉寫的《球狀閃電》賣到了三四萬冊的銷量,編輯把一筆三萬多的稿費收入直接寄到了大劉的單位。當時,同事認為劉吃濫用職權吃「回扣」發財了。這事大劉現在回想起來,都對那個寄稿費的編輯恨得咬牙切齒。而一旦面臨關停,工作上面臨巨大變動,在這樣的氛圍下,《三體》等作品風格就立變,生存競爭就浮出水面了。《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對此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也認可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而會變成「神」的說法。
  • 如果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都是基於超弦理論的邏輯演繹,這是科學無法證實的。如果弦論推導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人類進入後會發生什麼?三維空間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空間。它是一個立方空間,具有長、寬和高的概念。在這個空間裡,人類無法參與其他維度。每個維度都有自己的規則。任何維度都是不可跨越的,甚至無法想像其他維度的存在形式。
  • 趣談《三體》:披著科幻的外衣,講著醜陋的人類文明史
    無論一部作品有多偉大,都會有讚揚和批評,《三體》也是一樣的,褒獎的部分自然不用多說,光"黑暗森林法則"就讓人讚不絕口,連歐巴馬都驚呼,看完「三體」,當美國總統是個*啊!至於反面,有人說劉慈欣的文筆不好,有人說人物不豐滿。但無論如何,《三體》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科幻小說。今天,我想脫下它的科幻的外殼,談談科幻以外的事情。
  • 人類可能進入四維空間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除非你是超自然生物
    目前,人類意識的限度還停留在立體層面,許多神秘的失蹤案件無法從根本上合理解釋。就像螞蟻一樣,其實食物並沒有消失,而是在三維空間裡,它們無法感知,因此找不到。人類也是如此。神秘消失的東西可能在四維空間中,只是它們無法被發現,因為人類無法理解四維的存在。
  • 人類與三體問題的故事(四):三體問題級數解的發現
    根據這一理論,人類想要確定性地求解所有問題不僅是不可能的,甚至於想要確定性地判斷一個問題是否可求解都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意義上,人類的智慧是多麼有限!好在三體問題不屬於哥德爾所描述的那類可怕的命題。三體問題是很複雜,但它總算是確定的,不是嗎?我們得到了龐加萊的證明,終於可以安心地去吃飯睡覺了。數學家也不用再去爭那份虛榮了:第一個求出三體問題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