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自動駕駛感知技術研發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MINIEYE」)宣布完成2.7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元璟資本、華勤通訊、杉杉創投,老股東四維圖新、康成亨繼續增持。
MINIEYE 創始人兼CEO 劉國清稱,C輪融資將首先用於緩解大規模交付帶來的供應鏈壓力,增加現金流儲備,保障主機廠的採購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另一方面,繼續投入到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中,保持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
MINIEYE成立於2014年,主要研發自動駕駛感知與決策解決方案。該公司從成立之初就選擇「漸進式」路線,從L1到L2到L2+級逐步推進,研發可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並在2018年與主機廠合作,實現前裝量產。
目前,與MINIEYE進行前裝定點合作的主機廠包括美國通用、江鈴福特、上汽、比亞迪、東風、重汽、陝汽、江淮、江鈴等。同時,MINIEYE還獲得某商用車主機廠的L3項目定點。商用車後裝客戶主要以大B類的車隊為主,包括順豐、深圳西部公交等。
劉國清表示,MINIEYE目前推出的面對前裝、後裝市場的一系列產品,能夠提供豐富的數據源。這些數據一類是交通環境數據,包括攝像頭、雷達、超聲波等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另一類是駕駛行為數據,包括轉向、油門、剎車等。通過學習駕駛員在特定場景下的操作,系統可以更好地做出決策。
「自動駕駛的戰爭,打到後面其實是一個數據戰爭。數據是一個稀缺性的資源,越往後越重要,儘管我是做算法出身,但算法的優勢實際上是邊際遞減的。」劉國清提到,用數據去驅動研發,在自動駕駛的技術鏈條上非常重要,同時也能夠拓寬商業模式邊界。
MINIEYE在數據上的典型應用案例,就是幫助客戶進行高精度地圖相關數據的更新。以戰略投資方四維圖新為例,MINIEYE通過量產設備,根據特定的需求實時回傳數據,幫助四維持續保持高精度地圖的「鮮度」優勢。MINIEYE的數據業務也在快速增長形成規模收入。
劉國清表示,因為今年商用車市場爆發、設備裝配率提升,他們今年的收入規模會比去年增加250%以上,具體數字暫不能透露。
——————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