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鬧,特斯拉會顛覆汽車製造業嗎?牛頓和賈伯斯都笑了

2020-12-16 直白解讀科技

特斯拉最近突破1周生產5000輛汽車的產量,圍繞特斯拉是否會顛覆汽車製造業的話題便開始充斥整個網際網路。但是數據上看,周產5000輛,一年也就25萬輛的產能,這點產能在目前車企中並不突出,例如一汽大眾2017年四家工廠共生產整車198萬臺,它就很輕鬆超越了這個數字。也許是按特斯拉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集合的生產技術比較先進,同時資金投入也相對較少而言。

model3工廠

牛頓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可否認,現代科技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由無數「巨人」堆積起來的更大的」巨人「所推動的。雖然牛頓與胡克之間存在爭議,但牛頓是具有顛覆性發明和成就的巨人,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特斯拉無疑也是站在傳統車企巨人肩頭上出的風頭,畢竟所有自動化的汽車生產線,都是由曾經服務於其它車企的供應商提供的,管理人員大多也是挖來的,所以其高度無法與牛頓這種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提並論。當然馬斯克算是較有前瞻性的人物,他整合了當今全世界最先進的汽車生產資源和技術,有很多大膽的想法。

牛頓

特斯拉讓我想起了蘋果公司,某些方面兩者有驚人的相似,iPhone在手機行業具有顛覆性成就,有行業標杆之稱的較高地位。然而特斯拉的產能,會如iPhone一般可以顛覆整個汽車製造業嗎?對比兩者的發展歷程和社會生產環境,iPhone手機由此到終、從裡到外都是蘋果公司的成果,而特斯拉只不過是現代汽車生產技術的」組裝者「,它的優勢是從零開始搭建積木,有很多發展的可能,同時也有一絲精益求精、至臻至美的工匠精神,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無論概念、質量、外觀都可圈可點。作為沒有太多歷史負擔的新人,特斯拉確實有把工匠精神發揮極致的潛力。

賈伯斯

相比iPhone的發展,汽車行業有太多的巨無霸,工匠精神並非特斯拉僅有,而是現代車企必備的、也多數具備的素質,人家的深厚歷史沉澱,不一定沒有顛覆性的潛力。而且,汽車企業的發展,還跟用戶的態度息息相關。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速度和效率非常快,現在看起來有如眨眼間的事情,目不暇接之間便已經更新換代。蘋果可以輕鬆搞定硬體、外觀和軟體,但是汽車沒有這麼簡單。新能源車還沒能完全徵服消費者,特斯拉汽車的性能、外觀、身份象徵上的高度、價格,也不可能徵服整個汽車市場。

特斯拉車標

性價比是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因為產能與性價比是直接關聯的,相比iPhone發跡的年代,現在的消費者更趨於理性,這方面對特斯拉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前景。但是電動車的消費者認可程度和電池技術制約了特斯拉顛覆製造業的可能,先不說特斯拉生產線在電池組裝工序上造成的低效率,電池成本、續航、充電樁的分布範圍,這些全世界存在的問題,就不是特斯拉一個企業可以搞定的事情。

特斯拉充電樁

特斯拉在汽車行業有一個高度,但是它不可能站在世人瞻仰的頂峰,就好像操場上有1000位身高175公分的軍人,特斯拉身高180,然而在人群中,這樣的高度差並不突出,況且身高不代表一切,也許在場有50%的軍人戰鬥力比特斯拉強。也就是說特斯拉的產能,在汽車製造業來說,根本談不上顛覆整個行業。

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有可能成為走得較前的汽車製造業巨頭,但是它沒有牛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這種資格,也沒有賈伯斯引領和顛覆整個手機行業的成就。當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大勢所趨的今天,特斯拉無疑是脫穎而出的一位。

相關焦點

  •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當獵頭的故事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都曾經親自出馬做過「獵頭」工作,有趣的是,他們兩個都曾經挖過同一個人 —— 喬治· 布蘭肯希(George Blankenship)。
  • 拒絕收購特斯拉後蘋果汽車要來了:四大顛覆功能,馬斯克緊張嗎?
    這讓其錯失了最佳造車時間窗口,這個機會被特斯拉抓住了。就像當年賈伯斯開啟了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馬斯克用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智能汽車。2020年,蘋果再次重啟造車計劃時,中國的「造車三兄弟」相繼在美股上市,傳統車企紛紛開啟轉型,華為、阿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也都磨刀霍霍亮劍新能源市場。群敵環伺下,蘋果汽車此時進場,還有機會麼?
  • 蘋果汽車:庫克拒絕收購特斯拉是要做終結者嗎
    馬斯克不喜歡蘋果,這從來不是秘密。據《馬斯克傳》的作者艾什利 · 文斯 (Ashlee Vance)向新浪科技透露,馬斯克不喜歡別人把自己和賈伯斯相提並論,更反感媒體給他冠上 「賈伯斯接班人」的稱謂。他並不喜歡蘋果。  2015 年蘋果大舉挖角特斯拉的時候,馬斯克曾經對媒體嘲諷說,「蘋果只能招我們不要的人,我們把蘋果戲稱為』特斯拉墳墓』(Tesla Graveyard)。如果你在特斯拉幹不下去,那就去蘋果吧。
  • 拒絕收購特斯拉、搖擺六年、加速研發,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
    2007年初,他帶著iPhone向世人展示了智慧型手機的模樣,就此,一個名為「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正式被賈伯斯和蘋果開啟。 iPhone發布後,蘋果憑藉著其深受全球各地用戶的喜愛,開始從智慧型手機端向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方面進行延伸。在這一切初具規模後,賈伯斯開始嘗試顛覆他曾看不上的另一大產品——汽車。
  • 蘋果汽車來了,預計明年9月發布,庫克能圓了賈伯斯的汽車夢嗎?
    目前特斯拉已經逐漸接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霸主位置,國產網際網路造車和傳統車企均在搶佔生態位,蘋果提前介入戰局將會導致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生巨變。  從供應商角度來看,和大工業、貿聯–KY和富田電機等中國臺灣汽車零件供應商已經被列入到Apple Car供應鏈中,組裝任務目前確定由蘋果的老夥計鴻海集團和裕隆汽車合資建立的鴻華先進承擔。
  • 關於蘋果汽車,賈伯斯連PPT都沒寫,庫克卻試圖將它開上高速公路
    相比較讓賈伯斯揚名天下的PC、手機,也許造一輛汽車才是賈伯斯人生清單裡最想達成的那個目標,而且賈伯斯一度認為造汽車很容易,他說「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它們甚至都有發動機」。是的,從來沒有人低估過蘋果想要造一輛汽車的決心。
  • 特斯拉和牛頓、愛迪生與愛因斯坦,誰對科學界的貢獻更大?
    毫無疑問這必須是特斯拉的貢獻最大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特斯拉已經在科學界封神,無論是他發明的交流電,還是實驗中不小心導致了通古斯大爆炸,甚至還發現了太陽系皮殼層,難道不是他嗎?
  • 國產Model 3車主交付 特斯拉會成汽車界的蘋果嗎?
    對於中國來說,屬於中國的造車時代來臨了,如果把燃油車時代類比3G、4G時代,那麼電動車、智能汽車的時代就是5G,而中國有機會在這一時代中實現造車夢。這也是特斯拉為中國帶來的一個機遇。因為對比來看,蘋果在中國的硬體生產固有其技術高度,同樣是降成本,批量化生產,並且為中國製造業帶來經濟增長。
  • 壓垮傳統汽車,蘋果會是那最後一根稻草嗎?
    只是,在離開賈伯斯之後,蘋果真的還能在汽車領域給市場帶來驚喜嗎?與車結緣,與特斯拉結怨「蘋果造車在業內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我自己認為他們的車有可能會在2023-2025這幾年量產。」蔚來創始人李斌在今年8月透露了蘋果造車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 特斯拉在中國:顛覆行業or富人玩具?
    王陽:未來街上汽車無人駕駛王陽表示乘坐特斯拉的感受非常震撼,「感覺就是計算機下面裝了四個軲轆,它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汽車的印象」。他提出未來汽車的藍圖,當地圖和導航技術成熟後,可能街上的汽車都是無人駕駛的。「當你去上班,到了公司後車子自己會開回家,太太不需要在家裡等著開另外一輛車。
  • 愛因斯坦牛頓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但為何很少人聽說過特斯拉?
    當然也有可能是特斯拉的粉絲,為特斯拉的知名度如此之低(當然是相對的)打抱不平! 不要說特斯拉了,人類歷史上有哪一位科學家的知名度能與愛因斯坦和牛頓相匹敵?拿任何科學家與愛因斯坦牛頓兩位大神相比,都是不公平的,甚至說是沒有意義的!
  • 都採用鷗翼門設計,高合HiPhiX和特斯拉Modelx誰更優越?
    假如Modelxression是對鷗翼門的認知,那麼高合Hiphi X就是對鷗翼門認知的顛覆。 新車配有NT門系統,可開啟六個門。 在對開的基礎上加上頂翼門,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最大的亮點也是採用了對開式設計,既能使門的開合角達到90°,也能更好地保證乘客上下車的便利。
  • 所有汽車都必須像特斯拉一樣安全嗎
    駕駛特斯拉的壞處在於它會破壞你,你永遠不會想再回去駕駛汽油車。當我在商務旅行中租用汽油車時,我覺得我正在回歸石器時代。如此多的噪音,振動,煙霧,滯後時間和換擋的荒謬。所有汽車都必須像特斯拉一樣安全嗎?這是第二個最糟糕的事情:當我下車並抓住彈出式手柄時,它感覺搖晃,虛弱和鋒利,就像一個廉價的金屬玩具。當我關上門時,無框玻璃在車門框架上發出咔噠聲 - 有點像我父母2002年斯巴魯*沒有*,即使在160,000英裡之後。這是如此糟糕和如此意外,我震驚地停在了我的軌道上。所有汽車都必須像特斯拉一樣安全嗎?
  • 蘋果造車,能終結特斯拉神話嗎?
    我們拋開市場上所有爭議的觀點,不可辯駁的一個事實是,數位化已經是未來汽車不可逆的方向。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已經不是電池和石油的燃料之爭,而是汽車的數位化智能化,未來汽車不僅要考慮能源驅動問題,更多的是科技密度和用戶體驗,就像智慧型手機對傳統手機的顛覆那樣。
  • 壓垮傳統汽車,蘋果會是那最後一根稻草嗎?|蘋果|自動駕駛|史蒂夫...
    隨後Digitimes爆料蘋果正在和臺積電商談合作生產自動駕駛晶片,並計劃在美國建造汽車組裝廠。只是,在離開賈伯斯之後,蘋果真的還能在汽車領域給市場帶來驚喜嗎?與車結緣,與特斯拉結怨「蘋果造車在業內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我自己認為他們的車有可能會在2023-2025這幾年量產。」蔚來創始人李斌在今年8月透露了蘋果造車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蘋果造車登上熱搜榜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大家都想成為第二個特斯拉。甚至馬斯克本人都親自出面調侃道,「如果你在特斯拉混不下去,就要去蘋果上班了」。蘋果與特斯拉在互相挖角上樂此不疲。前特斯拉高級工程副總裁Doug Field 在被特斯拉挖走五年之後,於2018年重返蘋果。Doug Field 的回歸無疑重燃了蘋果造車的決心,自2017年至今,蘋果就已經獲得了100餘項汽車領域的專利,並於去年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
  • 改變世界的三個男人,馬斯克、賈伯斯和中本聰都出生在科技時代
    馬斯克、賈伯斯和中本聰是我認為在科技時代,對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三個男人。(當然,只是個人觀點)。Elon Musk,江湖人稱馬一龍,是被譽為全世界最像鋼鐵俠的男人。他是PayPal、SpaceX和特斯拉的創始人,推特幾千萬粉絲大網紅,一個財務自由指著改變世界的男人。
  • 3個改變世界的蘋果,一個給了牛頓,一個給了賈伯斯,一個給了她
    3個改變世界的蘋果,一個給了牛頓,一個給了賈伯斯,一個給了她蘋果,作為一個水果,它是非常優秀。因為它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另外,它還改變了世界。首先,是蘋果的墜落讓牛頓研究出了各種力的公式,讓我們有了那麼多物理題可以寫。
  • 馬斯克是新一代賈伯斯?比爾蓋茨聽完就笑了
    科技行業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因為有些行業是研究過去,大多數的行業是專注於當下,而科技卻眺望著未來,因此科技領域的先驅可以說算得上是人類先驅,而科技天才這個稱號在好多年前,人們一直都給了賈伯斯,喬掌門死後,最近有人想把它給馬斯克。馬斯克是新一代賈伯斯嗎?
  • 蘋果汽車能否給行業帶來又一次顛覆 中國市場或是關鍵
    12月21日,據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導,關鍵供應商證實,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將在明年9月發布,比原先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仿照蘋果iPhone備料會向供應商催貨的慣例,蘋果也向多家臺灣地區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將它們列入首波供應鏈,包括和大工業、貿聯-KY、和勤、富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