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三年一戰為「搖錢樹」正骨療傷

2020-12-24 杭州日報

駐臨安記者 管光前 文/攝

仲春時分,臨安的溪邊山彎,已是桃紅柳綠,一片生機盎然。

而在該市西北部山區的島石、龍崗、清涼峰等地的高崗上,落葉植物山核桃才剛剛抽芽。從遠處看,山核桃林地還是光禿禿的,了無生氣。不過,過不了多久,鬱鬱蔥蔥的山核桃新葉很快又會把山崗塗抹上一層新綠。千百年來,這樣的輪迴亙古不變。

但最近三五年,一些山核桃樹卻沒能延續夏綠冬凋的輪迴。

「金果」之殤的反思

它們先是在夏日裡偷偷抹「淚」(樹枝局部孔狀潰爛,流淌墨汁般的黑色液體),秋冬時節「淚」幹了,潰爛的創面卻日漸擴散。由一個成兩個,自下而上,越來越多,直至「傷痕」累累。只一兩年時間,染病枝條便腐成朽木,如果不加幹預,便會殃及全身,葉枯而亡。

更可怕的是,這種病還隨著風雨在林間傳播,尤其是幼中年期和體表有創口的山核桃樹,都是易感群體。目前,安徽、淳安、桐廬、臨安的山核桃產區都有山核桃不幸中「招」。這種病叫幹腐病。

太陽鎮武村村是臨安山核桃主產區之一,有山核桃萬餘畝,全村80戶農戶的收入均來自山核桃。該村有關負責人介紹,「幹腐病從零星發病到擴散,已導致3000多畝山核桃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染病林區產量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在龍崗鎮林坑村,幹腐病更是造成2000畝山核桃絕收……

據初步調查,臨安約有2萬畝山核桃染病程度較重,所幸只佔該市山核桃總種植面積的4%。截至去年,該市已有3.7萬株山核桃病死。

浙江農林大學專家介紹,山核桃得的這種幹腐病(又稱潰瘍病、黑汁病),由真菌感染病發,每年3月底至11月為發病和傳染期。發病始於樹幹的近地面部位,隨著病害的不斷演進,逐漸向樹幹中上部蔓延,嚴重的可導致山核桃整株枯死。

專家認為,幹腐病發作的主要原因除了氣候因素,還有長期過度經營所致。如長期大量使用除草劑,過量施用化肥,導致山核桃林地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酸化、退化,根系生長不良,樹體得不到充分營養,抗病能力減弱,加上大片山核桃純林,更易導致幹腐病傳播蔓延。

山核桃是臨安農村的支柱產業,年產值達7億元,品牌價值13億元,是臨安西部地區4萬多戶農戶、15萬林農增收致富的「搖錢樹」「金果子」。

長期以來,為方便果熟期的採拾勞作,林農們常會使用草甘膦,對林下實施除草作業。久而久之,山核桃林地便寸草不長。再加上對種植規模和產量的過度追逐,導致山核桃純林的大面積擴容和壓倒性生長……這些都為幹腐病的暴發埋下了伏筆。

祛病健體施良方

經林業專家研究試驗,目前已摸索出了現防現治、生態化經營、測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幹腐病綜合防治技術。記者請教了林業專家,特為林農推薦幾味「處方」。

【處方①】

清理病枝 病樹病枝要勤清理,樹體如有一半以上枝條染病的,必須整株砍伐。清理下來的病樹病枝要就地集中燒毀,不可久留林間,否則,容易感染健康植株。

【處方②】

藥劑防治 4-5月是幹腐病病原體分生孢子在空中釋放活躍期。對還沒有染上幹腐病的健康樹體,可在這個時期噴藥預防。用殺菌劑1000倍液,每隔一周噴一次,連噴2-3次,樹幹四周包括枝條儘量全部噴到位;

對病情中度以下的樹,可鑿破病斑噴藥救治。先用小尖斧把病斑鑿破(從病斑中心開始鑿一直鑿到病健交界處。4-5月病害淺,鑿破皮層就可以;6-11月病害深,破斑深度須達木質部1釐米)。破斑後,噴灑苯甲·丙環唑噴霧或苯甲·嘧菌脂1000倍液2到3次,每次間隔7-10天。噴霧時,所有病斑和其他健康枝條均須噴灑到位,不留死角

【處方③】

藥物塗幹 藥物塗幹可以阻隔病樹孢子向外釋放傳播病原體,也可阻隔外來病菌入侵。3月底前或11月以後在山核桃樹幹上塗刷「生石灰+硫酸銅」混合劑(100斤生石灰+1斤硫酸銅,加水攪拌成糊狀)。

【處方④】

生態化經營 治病只是治標,預防才是治本。建議開展林下套種,改善林地生態環境,增強土壤調節功能。可套種紫穗槐(灌木)+紫雲英(或野豌豆、黑麥草、山油菜)等草本植物。

【處方⑤】

測土配方 建議在專家指導下,測試山核桃林地土壤酸鹼度,遏制土地酸化。同時,增施有機肥,調整氮磷鉀比例,配置中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環境。

【處方⑥】

伐密留疏 由於過度追求高產,目前山核桃林地密度普遍過大,不利於山核桃健康生長,所以要忍痛割愛,伐密留疏,去劣留良,以每畝10—15株為宜,營造通風透光、冠型良好、枝繁葉茂的林分結構。

三年扶正「搖錢樹」

山核桃幹腐病的暴發流行,嚴重影響臨安山核桃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全力防治幹腐病,挽「搖錢樹」於既倒,臨安制定了「山核桃幹腐病防治三年行動計劃」。

臨安市林業局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年,臨安將圍繞現防現治、土壤改良、生態化經營、林下套種等技術措施,建設一批幹腐病防治示範基地,今年將計劃建設22個,讓林農看有現場,學有樣板。

「眼下當務之急是加強科研攻關,對各種類型、各種程度的病樹開展研究與防治,儘快形成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的防治方法,使幹腐病防治技術在山核桃主產區得以全面推廣。」力爭到2017年底,現防現治技術應用覆蓋面積達100%,幹腐病危害趨勢明顯好轉。到2018年底,山核桃幹腐得到持續有效控制,基本實現有「病」不成災。

同時,臨安還將著手病蟲害測報點建設,使山核桃重點村村村都有監測點,推進「零星防治向統防統治轉變」。

除了現防現治,臨安還將著手開展良種苗木培育,建設抗病能力強的試驗林示範基地。利用嫁接技術及密度調控,培育一批抗逆性能力較強的山核桃良種苗木,矮化山核桃樹體。力爭用三年時間,培育山核桃良種苗木10萬株,建立本砧、異砧對比試驗林50畝。

此外,還將大力推廣自然落果法和張網採收,扭轉傳統的採收前噴藥、除草等不當經營方式,減少林下植被破壞。同時,全面推行生態化經營技術,實行林下套種作物、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不斷改善山核桃林生長環境,提高山核桃樹體抗病能力。

三年內,將推廣自然落果法面積20萬畝,實施張網採收面積3萬畝。建成土壤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點15個,土壤改良及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基地2萬畝,完成人工促進林下植被恢復7.5萬畝。

相關焦點

  • 正骨療法傳承九代-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有著240多年歷史的瑞安「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至今還用於接骨療傷。去年下半年,該法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240多年歷史的瑞安「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至今還用於接骨療傷。去年下半年,該法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居住於瑞安西北部楓嶺鄉西龍村的王宗茂創立了「燛薪堂中醫正骨療法」,並取堂名為「王燛薪」,意為薪盡火傳,教導後人沿著習武、行醫、修德之路求索前行,代代為民服務。
  • 瀏陽社港:一代正骨名醫帶活一個鄉鎮
    這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形成,更是激活了整個鄉鎮的發展,加速了社港由一個邊陲小鎮向中醫正骨名鎮、區域邊貿重鎮、生態旅遊新鎮的跨越。  小鎮崛起正骨名醫  瀏陽市社港鎮地處撈刀河源頭,瀏陽市、平江縣、長沙縣三地邊界,自古就有「兵馬大道直通嶽陽平江」之說,不僅交通區位優越,地理環境更是得天獨厚。
  • 中醫正骨泰鬥——羅有明
    羅有明 羅氏正骨第五代傳人——中國正骨大師 一個以濟世救人為己任的百歲老人, 團聚後的羅大妮,為了報答黨恩,竭盡全力為部隊傷病員捏骨療傷。一次行軍途中,她為一位戰士療傷不幸摔倒,致使她和丈夫王治忠惟一的孩子流了產。然而,她沒有後悔,丈夫也沒有埋怨。她的這種無私無畏的忘我精神和高超醫術,受到部隊首長和戰士們的讚揚。
  • 平樂正骨藥物學講稿(一)
    >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盛傳六世、歷時二百餘載,「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濟世救民、療傷活人無數,素以療法獨特、療效卓著、為醫清廉而飲譽中原。第四卷為經驗諸方,包括展筋丹、接骨丹在內的內服外用方藥56首,內容包括藥物組成、劑量、用法及心得。其中有一首用藥經驗歌訣。隨後記有八大脫臼症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其中《秘授正骨心法》序中記載 「民國二十三年仲秋之月,著正骨心法既終卷,宜為序且記之。夫自著書而自為序,譽既不可讓,又不必此序。頗難著筆。然而無難也,直言之,質言之可矣。正骨心法者何?既正骨術,得心應手之法也。
  • 訪葛氏捏筋拍打正骨療法的主要繼承人葛鳳麟
    葛氏正骨:獨特的正骨療法世紀壇醫院中醫骨傷科的候診區和樓道裡總是坐滿、站滿等待治療的人們;十多個治療室裡,醫生們在忙碌著為一個個患者診療。這種情景要從早晨七點持續到晚上六點以後。我們就在治療的間隙聊起來,說到葛式捏筋拍打正骨療法的起源,葛鳳麟向記者說起他曾祖父葛獻寶的故事。
  • 有顏值有風景有文化有內涵 不一樣的臨安值得你深入了解
    記者 周濤 周少燕 陳林森 通訊員 方婷 張偉星 「說起臨安,更多的人會想到美麗鄉村、農家樂、農產品等好吃好玩的,其實臨安還有很多大家不了解的地方,請問區長,能否從您的角度介紹一下不一樣的臨安?」他連說了臨安的幾張「名片」:  臨安的美麗鄉村,除了農家樂,臨安現在有很多高端民宿(鄉宿),非常有特色有品位,是都市人休閒旅遊好去處。
  • 洛陽正骨驗方之特製接骨丸
    【源流】本方為洛陽正骨醫院經驗方。1989年高雲峰院長學生毛天東、張茂在《中醫雜誌》發表了「中藥治療創傷骨折延遲癒合和不癒合42例」一文。該方首載於《平樂正骨》一書。高院長得意弟子毛天東、張茂,平樂正骨學院畢業後留校,從事教學及臨床工作,並隨高雲峰院長侍診多年。他們在高雲峰院長應用加味十全大補湯及加味地黃湯治療骨折延遲癒合不癒合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實踐,優選方藥。最終形成特製接骨丸處方。高雲峰院長辨尿治療骨傷科疾病在近代中醫骨傷科中獨樹一幟,近代中醫藥文獻也無明確記載。《靈樞·口問篇》記有「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 山西杏林世家六代人傳承「李氏正骨」 受非洲民眾認可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太原10月14日電 題:山西杏林世家六代人傳承「李氏正骨」 受到非洲民眾認可作者 楊傑英 趙志軍 李倩濤「『醫為家,德為本』這是我們『李氏正骨』的家訓,也是我們這個杏林世家傳承150多年的精髓。如今,這項中醫正骨技藝已走出國門,受到非洲民眾的認可。」
  • 湖湘名醫(43)江林 | 江氏正骨有傳人
    大眾衛生報記者 尹慧文 通訊員 鄧桂林 史俊德 社港,瀏陽市北部的一個偏遠小鎮,因為一位醫術精湛的骨科名中醫和一家特色顯著的骨傷科醫院,每年吸引了超過60萬人次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使得這個地處湘贛邊陲的小鎮成為遠近聞名的中醫正骨名鎮。
  • 音療師 用音樂為你療傷
    出國留學為了愛情27歲的鄭州女孩江一楠2012年從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聲樂系畢業後,偶然從雜誌上了解到用音樂能為人療傷的知識後,交易難改變了想當歌手的人生走向。據了解,音樂療傷在美國已是成熟的學科,全沒有近80所大學設有音樂治療專業。2013年,江一楠到美國克裡夫蘭一所大學攻讀音樂療法碩士,通過課餘時間到中餐館打工,咖啡館當侍女賺到了學費。
  • 【懷念】行醫半世紀學子遍天涯正骨傳人郭志忠辭世
    郭志忠的爺爺,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正骨名醫郭景仰腿被炸傷,當即被國民黨第13軍上校醫官陳樹藩收治。為感謝陳醫官的救治之恩,爺爺郭景仰將剛滿周歲的郭志忠認陳樹藩做了乾爹。此後,平樂郭家與陳醫官由一般的醫界朋友變成了乾親戚,郭志忠的父親郭宗正與陳樹藩成為至交。  1952年,國家為鞏固新生政權,在全國範圍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郭宗正因為與國民黨上校醫官陳樹藩的關係,被拘留審查。
  • 正骨有奇效?奚夢瑤用正骨修復脊柱錯位,金莎臉部正骨被質疑整容
    「正骨」這一名詞,近段時間聽到的頻率有點高。 《幸福三重奏》最新一期,奚夢瑤請來正骨師父,率先讓吳京體驗了一把正骨,看吳京的表情還是很享受的。而在此過程中,奚夢瑤也透露自己產後脊柱錯位。
  • 羅金印:妙手可正骨為醫先正心
    羅金印的絕活是正骨。傳說中,頂級正骨師不動刀不用藥,僅靠雙手捏揉掰推,接筋續骨,無所不能。 羅金印靠的也是手,然而正骨在他眼裡卻不是「神技」――「自信歸自信,可咱不誇『包治百病』的口。這是一門科學,不是神話。」 自信地懸壺濟世,科學地研藝授業,這就是七旬羅金印當下的生活主線。
  • 中醫---正骨
    + 國家證書 + 終身免費復訓【主辦單位】脈道養生康復技能培訓、素問教育、崇華教育連鎖學校【培訓內容】正骨整脊技術培訓以中醫基礎理論和現代康復醫學知識為指導,融合現今市面上頗有建樹的各家正骨流派,尤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劉鰲骨診、範氏正骨、龍層花正骨、美式整脊技術為核心。
  • 以「正骨按摩」為名 男子在菜市場扒竊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公安紅橋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三大隊會同丁字沽派出所通過縝密追蹤,成功抓獲一名流竄全市多地,打著為老年人「正骨按摩」的幌子,實則進行扒竊的犯罪嫌疑人安某龍。
  • 健康知識4237回-正骨推拿按摩將是中醫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國家勞動部門和有關方面曾預測,我們國家每千人需要5名左右專業中醫正骨推拿師,全國需要800萬中醫正骨推拿師,尤其是對中高級中醫正骨推拿的需求更多。對於我國中醫正骨推拿行業,目前從事正骨推拿的職業者不足60萬人,預測至少還需要約625萬人,人才缺口高達90%,在就業市場上供不應求。而小兒推拿領域,更是一片藍海。
  • 一味中藥:此藥有「接骨療傷」之效,骨傷折損、血瘀腫痛之症服之可愈
    與現代醫學的手術相比,傳統中醫顯得比較保守,尤其是針對於一些較為嚴重的骨傷之症,現代醫學可以通過手術給人接骨療傷。那麼,在古代中醫又是如何應對此類骨傷折損之症的呢?雖然中醫的手法比較保守,但是相比而言也有它的優勢所在,中醫通過正骨、理療等手段可以在給人傷害最小的情況下幫助人們緩解骨傷之疾。而且在諸多的中醫良藥裡面,也不乏一些能夠幫人「接骨療傷」的良藥。
  • 不遠千裡進京 只為這一手正骨絕活
    四十多年練就一雙「正骨手」 李純嶺的手掌寬而厚實,手指肌肉結實,手掌大小魚際和手指指腹都比常人豐滿渾厚。這樣的手不但具備力度,而且末梢神經更為豐富敏感,有利於徒手判斷病情,更精準地掌握力度,剛柔相濟地施以治療。
  • 針灸與正骨 | 招生簡章
    陳宜見醫師是我的學生,研習中醫十餘年,除了跟我學習倪師的針法之外,還拜多位臺灣民間正骨師學習理筋正骨手法。針灸正骨相結合,臨床效果頗佳,在臺灣彰化秀傳醫院日接診量逾百人。最近兩年,我如果有頸、肩、腰疼痛之患,都是宜見理筋、正骨,宜見也是我最信任的正骨醫師,全世界我只允許他一個人動我的脖子(笑)。針灸與正骨結合,骨正筋柔,經絡通暢,患者能更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