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讓人驚慌失措的藍鯨遊戲如何操控了孩子?

2021-02-25 科學心能量

「媽媽,如果我用刀在手臂上刻一條『藍鯨』,會留下傷疤嗎,以後還能不能當警察?」日前,陝西省旬陽縣一名小學生的問題讓其母親大驚失色。追問之下,孩子道出,最近在學校裡,很多同學都在討論「藍鯨」遊戲——在網上加入一個群,就能挑戰特別「酷」的任務。孩子們都覺得很新奇。

聽到孩子這樣的問話,家長大多會驚慌失措,這不是自殘嗎?可是孩子不懂,孩子們覺得「酷」,做「酷」的行為可以讓同學們刮目相看,這樣多自豪呀。

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遊戲,但他卻告訴調查員,她們都「很高興去死」,並稱那些參與遊戲的受害者都是生物垃圾,需要被清除掉,他此舉旨在清理社會。

這款致命遊戲是如何操控年輕人的?組織者鼓勵思想脆弱的年輕人進行周期50天的挑戰任務,包括每天4:20起床,看恐怖電影,自殘等,並拍照證明完成。當遊戲進入第50天,組織者就會發出「終極要求」:自殺。如果參與者要求退出,就會遭到威脅。可怕的是,在Philip Budeikin被批捕以後,遊戲並沒有停止,還有孩子相繼自殺。

一是組織者事先已經從孩子中挑選出了更容易受他們操縱的人。2萬的參與者中經過不斷篩選,最後剩下的是少數堅定的能被操縱的人。

二是組織者利用心理學的知識跟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信任後,持續給他們灌輸一些信念,比如他們讓女生相信自己很胖,讓男生相信自己是很失敗的失敗者,讓他們產生厭世情緒,並相信另一個世界會更美好。這個信念深深印在參與者的腦子裡,就是我們說的「洗腦」。

三是組織者的任務難度不斷加大,一些孩子因為做不到被逐漸淘汰,留下來的就會對自己曾經的付出換來的團隊地位感到自豪,並促使他們接受下一步的殘酷任務,這就是典型的「門檻效應」。

四是共生效應讓孩子們難以保持自我。在一個充滿厭世和血腥的團隊裡,成人都難以做到保持自我,更何況十幾二十歲的孩子。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一個孩子做不到的事,在強大的團體力量面前就會迸發出無限的勇氣,就像我們在路邊看到的那些站在樓上試圖跳樓卻遲遲不敢付諸行動的人,卻被樓下一句「要跳快跳」的催促激發了行動。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家長們要做到兩點:

1、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給予孩子需要的理解、關注和安撫。

2、了解孩子參與的團體和活動,及時幹預,避免惡果。

3、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生命觀,激發孩子對生命的熱愛。

4、挫折不可避免,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挫折,提高挫折應對的能力,不能因為受到一點挫折就採取過激行為。

相關焦點

  • 死亡遊戲又有新玩法?翻版「藍鯨遊戲」又來了?
    「藍鯨」並未走遠  「Momo」的出現讓人聯想到臭名昭著的「藍鯨」遊戲,該遊戲曾導致俄羅斯和美國多起青少年自殺事件。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Momo」很可能成為「藍鯨」的變種。  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早在2017年,這款遊戲便在我國的國內社交平臺出現。
  • 藍鯨:走向現實的死亡遊戲
    玩家被要求用刀片在身體上劃藍鯨圖像、凌晨4:20起床、看一整天恐怖電影、不和任何人交談等。通過反覆向玩家強調「藍鯨」概念,藍鯨遊戲管理者讓人在意志消沉中不斷認同遊戲,從而自殺身亡。   李敬華認為,「藍鯨」遊戲之所以能誘導青少年自殺,一方面利用了青少年睡眠過少會嚴重影響大腦對重大事情的認知和辨別能力的生理特點,另一方面,該遊戲利用了青少年時期,孩子開始關注精神自我、彰顯自己獨特性以及尋求社會認同感的心理特點。
  •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他告訴調查員
  • 12歲女孩疑被藍鯨遊戲纏上:害怕他們找上門來
    成都12歲女孩小雅,通常獨自一人睡覺,但7月24日晚,她驚慌失措跑進隔壁房間,要和媽媽一起睡。家長追問之下,小雅說出了實情,兩年前,她在網站上點擊了一個名叫「藍鯨」的遊戲,看到一條手臂上刻著鯨魚圖案,還有刀片……「我只是點進了網站,沒有接受任務。」
  • 12歲女孩陷入藍鯨遊戲:感覺很恐怖,害怕會發生什麼
    不過,對於小雅的解釋,家裡人並不盡信,他們擔心,孩子是不是受到了誰的威脅,仍在隱瞞一些事情。 記者:你是如何接觸到藍鯨遊戲的?你的同學有參與嗎? 小雅:兩年前,我在一個遊戲網站上,偶然點進去了,然後看到一條手臂上刻著藍鯨,還有一些刀片,後來知道那就是藍鯨遊戲。
  •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自殺
    俄羅斯藍鯨遊戲怎麼玩?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是什麼?最近,關於俄羅斯藍鯨遊戲的消息,紛至沓來,到底什麼是俄羅斯藍鯨遊戲呢?這款遊戲到底怎麼玩?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藍鯨遊戲,也被稱為死亡遊戲,藍鯨死亡遊戲一共有50個任務,逐一完成之後,就會被灌輸自殺的心理暗示!
  • 自殺遊戲藍鯨悄然蔓延,專家:折射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價值感
    自殺遊戲傳入我國 網絡傳播戕害青少年日前,一位憂心忡忡的家長撥通了記者的電話,表示自己的孩子小蔓近來沉浸在一款名為「藍鯨」的遊戲中,這款自殺遊戲讓孩子不能自拔,出現自殺的傾向。小蔓今年11歲,在湖南南部一縣小學讀五年級。
  • 「藍鯨」誘導自殺 「自殺遊戲」能控制人的心理?
    雖然遊戲的描述令人瞠目,卻被全球多個國家的青少年追隨。在遊戲的「蠱惑」下,已有多名青年男女心甘情願赴死;雖然遊戲創始人菲利普·布德金已經鋃鐺入獄,但仍無法阻止「藍鯨」出沒在全球諸多國家。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充滿血腥的死亡遊戲具有如此魔力?又該如何讓青少年拒絕「藍鯨」的蠱惑?
  •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需要被清除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
  • 藍鯨死亡遊戲自殺的人都完成了50個任務了嗎?什麼人會參加藍鯨遊戲
    藍鯨(Blue Whale)是一款源自俄羅斯的自殺式死亡遊戲,玩家要完成各種傷害自己的任務,而遊戲的最終任務就是自殺。如今,這樣一款讓我們感嘆「戰鬥民族真會玩」的遊戲已經悄悄潛入了中國!這不得不讓我們警惕起來。到現在為止現已發現超越130多起年青男女自殺與藍鯨有關,而這樣一種如詛咒般可怕的「遊戲」正在將魔爪伸向我們的孩子。
  • 成都12歲女孩陷入藍鯨遊戲:感覺很恐怖 不敢單獨睡
    成都12歲女孩小雅,通常獨自一人睡覺,但7月24日晚,她驚慌失措跑進隔壁房間,要和媽媽一起睡。  家長追問之下,小雅說出了實情,兩年前,她在網站上點擊了一個名叫「藍鯨」的遊戲,看到一條手臂上刻著鯨魚圖案,還有刀片……  「我只是點進了網站,沒有接受任務。」
  • 「藍鯨」遊戲幕後黑手被捕 然而挑戰任務早被網友玩壞了!
    執行該款遊戲的組織圖騰是一頭藍鯨,他們將準備自殺的孩子稱為「藍鯨」,充分放大孩子們生活的空虛和性格中的陰暗面。經過數十天洗腦,遊戲結尾就是告訴玩家「這個世界不再需要你了。」如果有人想中途退出,則會受到恐嚇威脅。
  • 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一個很多成年人眼中「荒誕愚蠢」的遊戲,青少年們卻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匆匆走向生命的歸途。很多事情並非表象所看到的那般簡單。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希望,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青少年,能夠得到向善的引導,走出這一小段人生路上的陰霾。  推薦給你,靜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 藍鯨遊戲的恐怖之處在哪裡, 青少年如何避免這類遊戲?
    今年只有21歲的Philipp Budeikin看起來就是一個很普通俄羅斯青年,他似乎和別的青年沒有什麼區別,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像鄰家大哥哥的青年,發明了臭名昭著的「藍鯨遊戲」。藍鯨遊戲那這樣一個恐怖的遊戲是如何侵蝕這些青少年的身心,導致這些青少年自殺的呢?首先,遊戲的管理者會將遊戲在一些特定的社交網站上進行宣傳,然後選擇特定的年輕人並邀請他們參與到遊戲中來。
  • 夜思 |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作者 | 勁寶寶  來源丨社會學了沒 ID:socialor2017年2月25日,一名來自俄羅斯貝加爾區赤塔的14歲少女臥軌自殺,被火車撞得血肉橫飛。而好事之徒往往利用青少年的這些獨特的心理行為特徵為所欲為,這也是自殺遊戲能夠在青少年人群中蔓延並且防不勝防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經過比較,我們會發現「藍鯨」遊戲與一般的死亡遊戲還存在著本質的不同。普通的死亡遊戲參與者往往事先都沒有自殺的念頭,而「藍鯨」遊戲的參與者則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一心求死的並且希望通過自殺網站「組團上路」的人。「為什麼要一心求死?」
  • 俄羅斯藍鯨遊戲通過洗腦讓人自殺?如何加入藍鯨遊戲?
    事實上,21歲的Philipp就是臭名昭著的「藍鯨遊戲」的發明者。他發明的這個瘋狂遊戲,已經在俄羅斯導致至少16個少女自殺,並且在很多國家越傳越廣。有一些孩子可能在遊戲初期就停下了,有一些卻漸漸淪陷。Philipp就在其中尋找最容易被他操縱,心理防線最容易突破的孩子。這些被Philipp盯上的孩子,會被拉進一個更小的團體之中。在那些迷失的孩子看來,可能被選中進入那個以Philipp為中心的小團體,對她們而言可能還是一種榮耀。
  • 俄羅斯死亡遊戲藍鯨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他告訴調查員
  • 自殺遊戲又來了?被稱為「新型藍鯨」的Momo為什麼讓全世界顫抖
    圖片來源:Youtube.com菲利普·布德金是什麼人?「藍鯨遊戲」創始者之一菲利普·布德金與母親一起生活在莫斯科城郊。他小時候在學校留級,還修過懲教課程。離開學校至今,家中生計全靠母親每天奔波維持。而菲利普沉迷於網絡,和身邊的人毫無交集。
  • 「藍鯨死亡遊戲」已進入河南,鄭州市教育局發通知,家長一定要看好你的孩子!
    ▽《都市報導》:  關愛孩子 遠離「藍鯨據了解,「藍鯨」遊戲來自俄羅斯,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各學校要通過校訊通、致家長一封信、家長會等方式告知學生家長「藍鯨死亡遊戲」的危害性,提醒老師和家長們近期要嚴密防範,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警惕孩子的不正常行為,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四點二十分」叫醒我, 警惕「藍鯨」死亡遊戲盯上孩子!
    如果看到有人發布這樣一句話「4 點 20 分叫醒我」,並且用色調陰鬱,懸浮在半空的藍鯨,作為配圖,你就要警惕起來了,因為這隻藍鯨,是一個起源於俄羅斯的,知名網絡死亡遊戲的 logo。這是一個真正的玩「命」的遊戲,因為每個參與這個遊戲的人,每天都會接到任務,完成第五十個任務:自殺!並上傳視頻證據,就算贏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