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尼可」等奶粉系假洋品牌 淘寶仍有銷售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7日訊(記者 張欣瑜 楊斯陽) 自「美素麗兒」被扒掉假洋品牌的外衣半年後,上海市食安辦又查處一起類似案件。有關負責人表示,涉事企業為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註冊在奉賢,其偽造品牌包括「可尼可」嬰幼兒奶粉(羊奶粉)、「澳利樂」嬰兒配方奶粉等四種。

  上海食安辦經過調查發現,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為一家貿易型食品企業,通過合法進口部分奶粉獲取2份進口奶粉《衛生證書》,偽造23份進口奶粉《衛生證書》,並從內蒙古、黑龍江等地購進國產奶粉,並非法生產加工仿冒進口奶粉。其偽造品牌包括:「可尼可」嬰幼兒奶粉(羊奶粉)、「澳利樂」嬰兒配方奶粉、「貝諾貝滋」優質嬰幼兒配方奶粉、「樂氏」幼兒配方羊奶粉等,以上仿冒進口奶粉主要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同時,上海食安辦方面也表示,上述仿冒品牌進行抽查後,沒有發現存在違法添加現象,必需成分、汙染物限量等指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據了解,早在本月17日,安徽銅陵市工商部門接到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和國家食藥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局的緊急通知,緊急下架封存「可尼可」、「善臣」、「澳利樂」、「貝諾貝滋」和「樂士 」5品牌問題產品。隨後,昨日11點,北京西城區工商局在官方微博上表示,對轄區內銷售的「可尼可、善臣、奧利樂、貝諾貝滋、樂氏」等品牌乳粉進行排查。

  上述下架的品牌產品分別是由上海善臣營養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銳可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善臣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南昌市麥高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或代理、經銷的。這四家公司的營業執照上,法人代表人姓名一欄均填寫的是熊智。

  目前,在公安部統一協調下,熊智等2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其中9人已被批捕,涉案公司已被查封,生產加工的庫存商品已經全部封存,市場上的仿冒產品已經下架。同時,有關部門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若干意見》的規定,已對以上涉案企業和主要涉案人員,啟動「黑名單」程序。上海食安辦方面表示,監管部門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一經發現,堅決予以嚴懲重處。

  隨後記者登錄淘寶網搜索發現,「可尼可」嬰幼兒奶粉(羊奶粉)、「澳利樂」嬰兒配方奶粉、「貝諾貝滋」優質嬰幼兒配方奶粉、「樂氏」幼兒配方羊奶粉等四品牌奶粉仍有銷售。

相關焦點

  • 5月起洋奶粉須通過國家質檢註冊方可入境
    原標題:5月起洋奶粉須通過國家質檢註冊方可入境 在寧波一家超市銷售的合生元奶粉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註冊認證。在獲得認證的41家奶粉生產商認證名單中,不少知名奶粉生產商及其洋奶粉品牌基本在列,包括達能、合生元、恆天然、雅培、雀巢、惠氏、美贊臣、美素佳兒等。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5月1日起未經我國註冊的國外乳製品不能進入國門,但首批公布的名單並非最後的名單,依然有境外奶粉企業正在按照中國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相關申報和評估,將陸續會有新的入圍名單發布。
  • 內地洋奶粉售價全球最高 部分價格系原產地4倍
    內地「洋奶粉」售價  全球最高  而幾年間,洋奶粉均價已經從200元邁上了300元大關。近日,記者發現,經過去年底調價後惠氏旗下高端品牌「啟賦」1段已賣到408元,而雀巢的超級能恩1段也賣到了318元,並將容量從900克調低到800克。
  • 謹慎網購嬰幼兒奶粉 假冒奶粉會有安全風險嗎
    3月22日《檢察日報》報導,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審查批捕一跨地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門接到報案後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仿製多個品牌奶粉罐,並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灌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銷售給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並進一步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
  • 淘寶下架日本輻射奶粉 消費者憑訂單號免費退換
    如果消費者在網絡或香港購買明治奶粉,如要退貨,還需提供銷售單據。  明治奶粉信息淘寶消失  有媒體報導,稱在淘寶上搜索「明治奶粉」,檢索到7000多個結果,當中不少賣家聲稱產品為「日本原裝」或「日本直送」。新快報記者昨日再次搜索「明治奶粉」等關鍵字,已無法搜到相關產品。
  • 洋奶粉也不安全?海淘需謹慎!
    多年來,我國的媽媽們被迫接受著「世界上最貴的嬰幼兒奶粉」。  當年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問題奶粉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了,但我國的奶粉質量問題讓為寶寶操心的媽媽們不得不選擇洋奶粉。  接踵而至的是,多地推出奶粉限購政策無形中又促進了一波漲價熱潮。  可現如今,最貴的進口奶粉,也不安全了?
  • 雀巢自爆其奶粉系國產 洋奶粉多為國內生產
    6月11日消息,國內奶粉市場是否真是洋奶粉的天下?針對有關媒體援引乳品專家「國內高端市場洋奶粉市場份額高達85%」的說法,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認為,此種言論並不屬實。
  • 洋奶粉壟斷國內市場已數年:假洋品牌乘虛而入
    而在國內,洋品牌已成為眾多嬰幼兒家庭的首選,其地位在日漸穩固的同時,價格也是每年「你方漲罷我再漲」。  市場現狀  價格普遍比國外貴  「洋奶粉的價格每年都在上漲,這和國內奶粉品牌的信任度下降有關」,乳業知名專家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國產奶粉還有一定話語權,而這一危機發生後,洋奶粉品牌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總額的比例從之前的30%左右驟然提升至60%-65%,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
  • 淘寶已下架所有明治奶粉 廣州超市仍在售
    記者昨日走訪多家商場超市,發現明治奶粉銷售正常,有銷售人員表示,由於奶粉原產國為澳大利亞,因此並不在召回之列,但其表示,自發生日本核輻射事件後,日本品牌奶粉的生產國已不在日本國內,但消費者對「日本」品牌的奶粉仍有顧慮,銷售大不如前。
  • 洋奶粉入華須拿「入場券」 洗牌不會致價格上漲
    從這個月開始,所有「洋奶粉」若想繼續在我國銷售,必須拿到「入場券」。業內認為,這是史上最嚴的奶粉進口新規,意味著要求那些出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出口商必須能夠控制整個製造流程。國家認監委表示,還將根據境外乳品生產企業申請註冊的進展情況隨時更新。
  • 雅培稱假奶粉已全部收繳 仍有部分流入地未公布
    然而疑問接踵而至,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同日發布的公告,此次涉案假冒奶粉經檢測並無食品安全問題,但涉案奶粉以何種途徑流入市場以及具體流向的7個省份也並未全部披露。  受訪專家表示,隨著可瑞康、雅培等一系列奶粉品牌捲入「假冒」風波,目前單憑「沒有食品安全風險」並不能解答消費者疑問。假奶粉頻出與我國奶粉市場銷售渠道混亂有關,而高庫存也使得奶粉品牌方降低了經銷商門檻,致使假奶粉有可乘之機。
  • 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
    原標題: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  2012年11月,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抽檢中,有超過23噸的洋奶粉因查出各種問題被禁止入境。其中,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19.8噸金裝嬰兒配方奶粉,泛酸不符合國內標準。泛酸未達標準可致兒童出現煩躁不安、消化不良等。  據全國消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13年嬰幼兒奶粉投訴744件,與2012年同期相比,投訴量翻了一番。
  • 「高價回收洋奶粉罐」到底有沒有
    高價回收奶粉罐,被疑用於造假的消息在昆明一些「媽媽」群裡引起熱議。記者走訪昆明市多家廢舊品回收站及大中型超市,發現昆明確有人「高價」回收奶粉罐,但市民大多不願意賣。(《生活新報》3月30日)國內的「奶粉危機」已非今日始,自從三聚氰胺、性早熟、皮革奶等事件發生後,國產奶粉的信任度跌入低谷。據悉,不少城市的國產奶粉銷量僅為進口奶粉的1/3,甚至還不到。
  • 淘寶買澳洲貝拉米奶粉是否可信
    淘寶網店洋奶粉進貨渠道疑雲重重 知情人士稱「普通個人直接從廠家拿貨」不存在 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網店「超市採購」已開始限購。  每天都有新的媽媽加入到購買海外奶粉的大軍。這個群體的規模,隨著國內奶粉的負面新聞一次又一次地曝光,正在不斷地擴大。她們願意花時間去陌生的環境裡探險,不在乎價格,並且堅定地想用海外奶粉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安全保障。
  • 最受歡迎的十大嬰幼兒奶粉品牌,看看都有誰?
    經常有寶媽問道,奶粉品牌千千萬,究竟要買哪一種才合適,這個問題真是難倒潘德媽媽了,其實市面上合規的奶粉都能符合寶貝基本的營養需求,至於要說哪一種最好,只能看寶寶喜歡哪一款了,只要不上火,不拉肚子。對寶寶來說就是最合適的奶粉,潘德媽媽根據大數據給大家盤點一下最受歡迎的十款嬰幼兒奶粉品牌。Top10.
  • 洋奶粉誰主沉浮
    洋奶粉誰主沉浮  美系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在中國市場影響力最大,約佔45%份額,其次是歐洲品牌。紐西蘭則佔據我國乳製品原料進口大額市場。  在中國乳業市場上,日本品牌寥寥無幾,除了明治這些年勉力堅持之外,森永等其他日系品牌在中國已難覓蹤跡,整個日系奶粉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足2%。  明治奶粉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的銷售相對活躍,在山東青島等地則有一些網絡代購的明治奶粉,除此之外在中國大多數城市,明治奶粉並沒有進入消費主流。這一次宣布暫退中國市場,在南昌甚至都沒人「睬」。
  • 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洋品牌寒冬將至?
    就在外資奶粉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希望能分得一杯羹的時候,在華經營十多年的亞洲最大乳製品企業明治乳業卻宣布將暫別中國市場。昨日(10月24日),明治乳業中國官方網站宣布,明治乳業決定將暫停珍愛系列奶粉的在華銷售。
  • 天價「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
    ……   面對種種質量問題,部分洋品牌的態度卻不誠懇,或遮掩或否認,甚至核輻射超標的明治奶粉不願召回代購產品。  現階段,中國中產以上的白領階層,對國產嬰幼兒乳製品的質量普遍存在諸多質疑,原裝進口的「高端洋奶粉」已成為國內不少媽媽的首選。   就目前來看,「洋奶粉」經過多次漲價,部分品牌奶粉價格為國外官網售價的4倍。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進口奶粉存有過關等成本,但遠沒有達到令價格連連翻番的地步。消費者對國內的乳製品的不信任,給「洋奶粉」的價格上漲提供了空間。
  • 惠氏等奶粉被指違禁添香 超市洋奶粉未見下架
    惠氏等奶粉被指違禁添香 超市洋奶粉未見下架 正在選購的爸爸媽媽們可能還不知道,又有關於嬰兒配方奶粉的負面消息傳出。近日,湖南省某機構委託湖南省品牌信譽調查中心對幾種洋品牌嬰兒配方奶粉(1階段)進行送檢,結果發現一些1階段的洋品牌嬰兒配方奶粉中添加了國家禁止的香蘭素,涉及美贊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  對此,美贊臣和惠氏昨日分別發表聲明予以否認。
  • 洋奶粉降價風吹到合肥-洋奶粉-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記者昨日從合肥市場採訪發現,7月初就吹風要降價的洋奶粉,部分在合肥超市內已下調了價格。  洋品牌7月陸續降價  昨天下午,在合肥太湖路一家超市記者發現,900克多美滋金裝優階奶粉1~4段的價格分別為238元、193元、198元、175元,其中2段奶粉貼上了促銷的標籤,促銷前原價為215元。
  • 八成洋奶粉是中國「芯」
    美素麗兒下架,洋奶粉信任危機並未就此結束,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洋奶粉品牌已超過百家,近八成的品牌是由中國商家變相生產。」記者隨機諮詢兩家公司,均表示可幫忙代辦海外商標註冊,無需在國外有資產或註冊公司,「在澳大利亞註冊一個奶粉品牌商標,只要大概不到1萬元的服務費」。    代工生產的奶粉一罐價格不到100元,到了國內市場,價格便翻好幾倍   記者近日走訪了上海數家大型超市發現,標明為「原裝進口」的洋奶粉不論價格還是銷量都優於同檔次的國產奶粉。其中,紐西蘭與澳大利亞的「原裝進口」品牌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