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此外,新政還推出了「3+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
韓國從2006年開始先後三次制定低生育對策,並出臺鼓勵生育政策,但總和生育率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一,在全球也處於最低水平。
2019年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僅有0.92,排名世界倒數第一。其實,不僅是韓國,中國和日本也面臨這低生育率的問題。2019年,中國生育率為1.4,日本是1.36,房子、教育、工作等問題都成為年輕人不再想生孩子的原因,畢竟「現在養一個孩子太影響生活了」。
日本在上世紀泡沫經濟以後,高昂的育兒費與教育費對年輕夫婦構成了巨大挑戰,沒有自由時間兼顧養孩子和工作。近幾年,日本為了人口數量的增長耗盡心思。2017年,前首相安倍提出了「育人革命」,對3-5歲兒童的幼兒園及託兒所實現免費教育。
日本的從小孩出生到中學畢業,每個月都有政府的育兒費用。一般是15000日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幣1000多元。另外,孕婦從懷孕四個月一直到小孩讀到中學畢業,都會得到不同的補助金。可即便如此,相對於日本的物價,也是杯水車薪。
最近,中國民政部部長李紀恆建議,儘快讓生育權回歸家庭自主,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以提升總和生育率至世代更替水平,加快構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體系以讓每個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當然,中國也在逐步出臺政策鼓勵生育。在今年的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也就鼓勵生育、解決我國人口結構問題建言獻策,提出探索建立從懷孕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比如每個孩子從出生一直到滿6周歲時為止,國家財政每月發給一定金額的育兒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