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7月30日報導 成都博物館新館開館試運營至今,已足足有兩個月時間,開展以來,除了基本陳列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展、近世風雲展、民俗展之外,中國皮影木偶展、張大千特展等更是為博物館的展陳錦上添花。但是除了這些飽含文化氣息與的展品,技巧嫻熟、形象端莊的博物館講解員也是館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講解員的水平不僅反映了自己的講解功底、對文物展品的了解程度如何,更代表著博物館的形象,據記者了解,博物館現在共有25名講解員,這25名講解員不僅對館內展品了如指掌,更是形象氣質俱佳,參展中看著也甚是養眼,今天本網記者獨家策劃了走近成博講解員,看看他們「臺前幕後」都是什麼樣。
入館門檻高 經三個月「魔鬼式」培訓方可正式上崗
講解部主任冉主任介紹,講解員代表著博物館的形象,今年三月,博物館開始正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當時有幾百人在網上報名,但是到現在只留下了25個,他們95%以上都是本科生,幾乎都是播音主持專業和表演專業的應屆畢業生。」
成博講解員的招聘門檻可不低,記者從成博講解部獲悉,應聘講解員除了熱愛博物館事業之外,還需要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24周歲以下,普通話水平達國家二甲標準,外語講解員還要求具有較強的外語表達及溝通能力。講解員作為博物館的「門面」,當然對形象氣質也有一定要求,女性身高在1.62米以上,男性身高在1.74米以上。此外,同等條件下,如果是歷史、考古、博物館學、播音主持以及相關專業者,或精通英語或日、韓、法、德語等小語種者,再或具有大型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經驗者,都可被優先考慮。
不要以為進入成博之後就能輕鬆上崗,還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魔鬼式」培訓,包括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展陳知識、業務知識,還要進行形體、化妝、普通話培訓,最後實習、模擬上崗之後,才能真正向觀眾提供優質的講解服務。現在博物館內共有雙語講解員三名,日文講解員兩名。記者來到成博採訪這天,恰逢成都友城代表團來到參觀,講解員們用嫻熟的英語進行講解完全不在話下。
開館前忙走位 微信運動前十名被講解員「承包」
「我們正式上崗應該是從6月1日算起,到今天剛好足足兩個月。」講解員們回憶起從上崗第一天到現在,也是感觸頗深。小馬告訴記者,熟悉每個館內的展品只是最基本的內容,如何將這些內容完整直白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才最考驗講解功底。「我第一遍走完博物館的所有展陳用了三個小時,不僅花費的時間長,講解內容也是磕磕絆絆。後來同事間就互相拉著陪練,現在一個半小時就能走完全館。」
最瘋狂的還是開館前5天,馬上就要接受正式考驗,大家都在一遍一遍的重複講解過程,讓自己更嫻熟。那5天朋友圈裡微信運動排名前十都是我們講解部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