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胳膊伸不直,且伴隨偶然性的疼痛。這個病症讓我一度感到軟弱、難受,尤其是昨天,感覺更是如此。
今天早晨起床後,感覺似乎輕鬆了些,但仍不行。我這右胳膊,不知什麼時候給扭了筋,便開始伸不直,且伴隨偶然性的疼痛。有一次,回家和母親交流,談到此事,始知母親的胳膊也是伸不直,在這方面,我隨她。但是,母親已經八十多歲了,而我還不到五十歲,怎麼就這樣有點彎了呢?然而此時我更是意識到另一件事,就是在這方面我是大大虧欠於母親,因為,當初母親胳膊伸不直,我卻是一直沒有在意,慚愧啊!這就是我的母親,總是怕給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帶來麻煩,有事情總會瞞著我們,不和我們說。其實,聖經告訴我們,給我們誡命說,讓我們孝敬,其實是讓我們這些人蒙福,長壽,因為這是聖經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生活不能因為我的胳膊疼痛而停滯不前,它總是依自己的意願在繼續向前奔流著,奔流著。每日讀經,是靈修的一個必要的好方式,今天,在靈修時,當我根據讀經計劃用手機翻閱每日要讀的經文時,不期然中就讀到了《馬可福音》第3章中的一段話,那些話仿佛被照亮照大了,句句都是對著我說的。
經文內容不長,抄錄如下: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安息日,背景是一些人想窺探耶穌,控告耶穌。但耶穌原是憐憫人的主,人看中的是那些死的規矩,主看中的是人的內在。當安息日,耶穌進了會堂,那些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穌為他們剛硬的心憂愁、生氣,便當著眾人醫治了這個枯乾一隻手的人。我們的主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和那枯乾一隻手的人相比,我是格外蒙恩的,因為我只是胳膊偶有伸不直,且伴隨偶然性的疼痛而已,不像那人一隻手是全然枯乾。用信心調和來讀這段經文,我的「信心」便聽見了主的話,我的「信心」便起來了,我的「信心」便站在當中。於是,我的「信心」之手一伸,胳膊就被復原了,如嬰兒返老還童。感謝耶和華拉法的神。
「起來,站在當中。」「伸出手來!」這是耶穌對枯手得醫治之人說的話。從此,我記住了這兩句話,知道這兩句話是對那枯手得醫治的人說的,也是對今天的我說的,並要我活出這兩句話的精義來。
1、起來:言外之義就是人生不要癱下,要站起來!
2、站在當中:就是不要羞羞答答,藏於人後,要勇敢地站在世人當中,主的愛臨到你,你要得醫治了!
3、伸出手來:就是不要縮著手,要憑信心伸出手,主能醫治,主必醫治,因他是耶和華拉法的神。
「隨時歸回,憑信前行」,當我憑信心歸回到主面前,歸回到主的話語當中,得醫治的便不僅是肉體的胳膊,而且也有靈性的胳膊。惟願我們都能靠著主,像使徒約翰所說的,「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阿們。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