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醫治」信心因行為得以完全

2020-12-25 整理自己的心情

#內心醫治#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信心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一個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按外貌待人,不會以自己的個人喜好待人,也不會以虛假待人,他只會以心靈與誠實待人。

一個真正有信心的人,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的信心。

⒈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選擇按外貌待人

一個真正存留信心的人,是不會以別人外表的美醜和身體的穿著為依據來判斷人的。

真正有信心的人對待貧窮的人和富足的人態度都是一樣的,也不會因別人的美醜而區別對待。

⒉有信心的人,不會以自己的喜好待人

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以自己的喜好來待人。他們會努力克制自己心中的情緒,儘量使自己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

⒊有信心的人,不會以虛假與欺騙待人

真正有信心的人,他們的口中沒有虛假的言語,也不會去行欺騙別人的事。

因為他們明白欺騙只是一時的,是不能長久的。他們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就可能如何對待別人。

⒋有信心的人,以自己的心靈和誠實待人

真正有信心的人,都是以自己的心靈與誠實來對待別人的。他們是一群用自己真誠的言語和友善的行為來打動別人。

虛假與欺騙是他們所厭惡的,真誠與愛心是他們所嚮往和追求的。

⒌信心是需要經過行為來彰顯的

①信心與行為是並行的

信心與灰心是一個人的內在表現,行為是一個人的外在彰顯。

灰心與絕望同行,信心與盼望同行。

②信心是一種態度,是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表達的

心存盼望的人,往往大有信心;心存絕望的人,往往灰心喪志。

信心是指一個人的內心態度堅定不移,是一種內心狀態,是看不見的,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行為來表達出來。

⒍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

①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以外貌待人,不會以虛假待人,不會以自己的喜好待人。

②真正有信心的人,會以公平與公正為原則用自己的心靈和誠實待人。

③信心與行為是並行的,是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行為來表達的。

⒎今日聖經

雅各書2:20/22告訴我們:

①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②信心與行為是並行的。

③信心加上行為才是完全。

那些宣稱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與之相稱行為的人,是在自欺欺人。

⒏相關主題

有信心的人,在患難之中會忍耐暫時的痛苦,會積極樂觀的面對患難

改變所帶來的痛苦

選正確的路,跟正確的人

不要偏離正確的道路,使自己的心在前進的道路上失迷

更新自己的思想認識

相關焦點

  • 異端邪說19.靈恩運動與「話語-信心運動」下
    信徒的信心也是領受聖靈充滿的條件之一,加3:14「使我們因信得所應許的聖靈。」弗1:13「...既然信衪,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二. 聖靈降臨在接受主的話的人身上:徒10:44「彼得還說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   三. 對付罪的人:約16:8「衪(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四.
  • 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
    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柯馬太牧師他個人的神跡醫治是不是誇大?我們肯不肯用心一些,去問一下醫師們的分析?最近臺灣來了好幾位神醫布道家。柯馬太牧師是重量級的第一炮。許多臺灣教會及牧長也紛紛推薦柯牧師。
  • 信心與行為是互為裡表相輔相成的
    01信心因著行為才的成全信心是內心裏面的堅持,行為是身體外面的表現。他們竟然異想天開的想通過別人的信心得以完全。他們是真的不明白信心與行為外借不了嗎?我想其中也許真有不明白的人,但更多的人也許只是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罷了!他們故意忘記沒有信心的行為和沒有行為的信心都是死的,為的就是要滿足自己內心裏面的欲望。
  • 見證:今天,主依然因你的信心為你醫治!
    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安息日,背景是一些人想窺探耶穌,控告耶穌。
  • 福音恩典丨主耶穌的醫治大能,表明他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這個患血漏的夫人信心同樣是很大的,她相信主能醫治她,她甚至相信只要摸主耶穌的衣裳子就必好了,但她因患不潔淨的病而羞於啟齒。當她心裡相信,用手一摸的時候,她的血漏的源頭立刻就止住了,她便覺得病好了。同時,「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可5:30]。
  • 求主醫治的10句經文,用神的話語來醫治內心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的慈愛,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耶利米哀歌3.2206.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也不睡覺。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
  • 耶和華是百姓的醫治拯救者、避難所,我們投靠祂,祂是值得讚美的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耶十七14】「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我便痊癒;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讚美的。」上帝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耶十七15】「他們對我說:「耶和華的話在哪裡呢?叫這話應驗吧!」」惡人思考時只會專注於轉瞬即逝的表面現象,因此,他們的內心無法容下信心與信賴。不肯悔改的的以色列人用諷刺嘲笑的口吻來回答耶利米審判的警告。他們似乎覺得很安全,根本沒有想到將來的苦難。這又說明了先知的這一批信息發自他工作的初期。
  • 「自我治療」批評與省察,不應該從別人開始,應該先從自己開始
    「自我治療」減輕內心壓力的良策——追求內在的美麗和心靈的健康「自我治療」逃避,你會繼續痛苦;面對,你有機會消除內心的苦惱「自我治療」不要因眼前的困難,心生埋怨和疑惑「自我治療」有信心的人,行事光明,不會故意虧負別人
  • 約書亞樂團璽恩經歷「不變的愛」— 即便無法服事,祂仍愛我
    她擔心的,不只是自己無法用神所賜的嗓音敬拜祂,更是「如果我不能服事了,祂還會愛我、祝福我嗎?」 為了保護聲帶,自去年12月起,長達1個多月她都被「禁聲」,連話都無法說,只能靠著「比手畫腳」溝通。 但在這難熬過程中,神不斷以愛澆灌她,並如此回應她的禱告─我的女兒,即使妳不能唱歌敬拜我,我還是非常愛妳。
  • 《醫治的大能和大愛》因耶穌受的鞭傷你們便得到了醫治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彼得前書 2章24節]翻到了一起讀: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耶穌《醫治的大能和大愛》 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
  • 10處經文常常誦讀 用神的話語來醫治內心
    有姐妹曾問:新約聖經裡面有很多地方記載了耶穌是如何在地上醫治各樣的病人,然而且沒有太多地方提到人的心靈受傷了如何得著醫治。要知道,聖經並非是一本心靈雞湯的書,也不是一本心理學書籍,然而聖經裡記載的話語,卻比任何書籍更加能夠醫治人心。聖經裡面記載:「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聖經」人生的方向、目標、經過耶穌被捕,門徒信心軟弱耶穌的抉擇——不躲避因耶穌知道他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讓神的百姓和子民得以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得蒙神的赦免,得以脫離罪惡的轄制,進入神的光明之中。因此,當加略人猶大帶著兵丁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來捉拿耶穌的時候,耶穌並沒有躲避。但是,暴躁的西門彼得,憤怒的用大刀砍去了,大祭司僕人的一隻耳朵。耶穌看見西門彼得的行為之後,卻讓西門彼得收刀如竅——不要動武。
  • 經典閱讀 ||《再思救贖奇恩》第二部 救贖的實施 第四章 信心與悔改
    因著他不止息的作工和那不變的祭司聖職,他可以拯救凡就近他的人,賜他們永生。福音的宣告把基督提供與失喪的罪人。他被呈為救主,他是一次完成之救恩功能的永久化身。提供與失喪者的不是救恩的可能性,而是救主自己,因此是豐富而完全的救恩。這救恩並沒有不完全之處;其提供也沒有限制——乃是完全、白白而不受限制的。這就是信心的憑據。
  • 每日默想丨患血漏婦人得醫治:學習超越死亡的信心
    因著疫情的緣故,最近讀患血漏病女人的故事很有感觸。這個女人患了12年的血漏病,血漏病在當時是一種不潔淨的病,利未記記載說:「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經期過長,有了漏症,她就因這漏症不潔淨,與她在經期不潔淨一樣。她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為不潔淨,與她月經的時候一樣。凡摸這些物件的,就為不潔淨,必不潔淨到晚上,並要洗衣服,用水洗澡。
  • 略論「玄奘法師」臨終的修持方法,這4方面對「往生」意義非凡!
    玄奘法師以布施對治「離別所愛的財寶」,以善意道別對治「離別所愛的朋友」及「離別所愛的眷屬」;這布施與善別,正是對治因死亡而出現的「愛離別苦」的方法。(B )身體層面玄奘是如何看待及處理這個即將死亡,及死亡後的身體呢?他認為這個身體是「深可厭患」,既然應作的事已辦妥,就「無宜久住」。
  • 耶和華必從各國召集祂的民回來,使他們得以在山坡溪水處安靜休息
    耶和華必從各國召集祂的民回來,使他們得以在山坡溪水處安靜休息。神在美好的牧場上餵養羊群,使他們在美好的地方躺臥和吃草。神是好牧人,祂尋找失喪的,醫治有病的,秉公牧養肥的壯的羊。好牧人耶和華將要使百姓重返自己的土地(在千禧年的國度裡得到完全的應驗)。正如古時出埃及事件般,耶和華將重新「領出」、「聚集」與「引導他們歸回」。
  • 自我關注與自我覺察:兩種完全不同的內心狀態
    比如,你正在津津有味的學習著,突然你的母親跟你說:「你怎麼看書效率那麼低,這麼長時間了還只看了這一點?」此時,你不免陷入一種自我懷疑中:「為什麼我看書效率低」,「是不是別人比我高很多,自己太笨了?」這些思考讓你很難再專注地學習了。在這個例子裡,母親的關注中充滿著評價和擔憂,孩子的自我關注也同樣如此。
  • 「聖經筆記」苦難是一場人生考驗,有人因它興起,有人因它跌倒
    保羅還告訴他們(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基督徒),他還在神的各眾教會中不斷訴說他們在患難之中的信心、愛心、忍耐,不斷地誇獎他們。保羅說,他們已經用自己的信心、愛心、行為、忍耐證明了他們配得神的國。有人因自己所承受的苦難興起,有人因自己所受的苦難衰敗。產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心態不同。
  • 「語音+文字」馬可福音逐節匯查07耶穌論潔淨,迦南婦人的信心,治好...
    這種靠律法「行為」稱義的習俗代替了神救贖計劃的實質,神的旨意是人藉著他的救贖稱義,這義是藉著信得到的。以行為自義代替因信稱義,「人的遺傳」與「神的誡命」就形成不可調和的對立。耶穌在這時候特別要抨擊的就是猶太文士的遺傳,他努力廢除的僅僅是外表形式的宗教,為要培育內心信仰的宗教。
  • 一位聲帶嚴重受損的牧師,在主日學分享中被上帝神奇醫治!
    對一位牧師來說,「無法出聲」   就像被掐著脖子、壓著聲帶一樣,   他只好離職,搬到休斯頓居住,   師母也在當地找了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