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沒當過媽是啥體驗?過來人:四個人生階段,四種不同感悟

2020-12-15 騰訊網

中國的丁克家庭已經突破60萬,那些決定「一輩子不當媽媽」的女性如何 ?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丁克族是近幾年格外流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丁克家庭的主力軍,在傳統的「女人必須結婚生子」觀念下,顯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一輩子不當媽媽,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幸孕姐就認識這樣一位程奶奶,她是一位大學老師,本應該是最循規蹈矩的人,但和先生結婚之後,就一直比較抗拒生孩子,和丈夫溝通之後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做丁克家庭。

夫妻倆也就過上了閒雲野鶴般的二人生活,別人都忙於接娃輔導的時候他們在過浪漫節日,別人暑假只能看孩子的時候他們早就週遊世界去了。

但是到了後面和朋友聚會大家都帶著孩子熱鬧的時候,程奶奶也想過要不要生個娃,但那會已經40多歲的她身體條件不允許,只能作罷。

但到了晚年才是真正的讓程奶奶真的開始後悔,起因其實也是因為這次特殊時期,程奶奶的小區封閉了一段時間。

別人都有孩子趕來送菜送藥,程奶奶不熟悉手機軟體,也沒有子女幫助,老伴痛風發作的時候程奶奶急得止哭,最後還是社區志願者幫忙解決的,她看著志願者,心裡酸楚地想:自己如果生個孩子,現在應該也差不多這麼大了吧。

這次之後,程奶奶就經常念叨著孤獨和無助,雖然早年的時候生活輕鬆自由,但到了晚年對於女性而言,則更為傷感。

一輩子不當媽媽是啥樣的體驗?

四個人生階段,四種不同的感悟:

1、年輕時候——自由輕鬆

這是很多丁克女性最大的初衷,懷孕生子是一個無比痛苦的過程,一旦當媽媽,那就意味著永遠換不完的尿布、洗不完的夜奶和操不完的心。

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育兒的各種矛盾,婆媳衝突、夫妻吵架、孩子不聽話,想想都讓人難熬。

而丁克女性年輕的時候則只需要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不管是經濟還是精力都輕鬆太多了。

2、選擇之後——飽受爭議

不管怎樣,現在的社會更多的還是認為女性應該生兒育女,養兒防老才是天經地義,因為在選擇丁克之後,難免會飽受爭議和惡評。

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依舊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選擇丁克的女性容易受到親朋好友的嘲諷和謾罵。

而更難受的,則是面對自己父母,連央視主持人康輝也曾透露自己的丁克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因為老人臨走前都念叨著沒抱上孫子。

3、人生中段——後悔無門

一輩子說起來簡單,過起來卻很漫長,40歲的你很難還是和20歲一個想法,可能享受過了自由,但人到中年又羨慕人家家庭幸福,自己未免孤寂。

但這時候可能已經到了絕經期,或者高齡產婦,身體條件並不支持生育,只能望別人的子女興嘆。

4、晚年生活——孤獨無依

丁克家庭的晚年沒有子女和孫子相伴,只能夫妻二人共同扶持,但時代是浪潮,老人總是容易被拋棄,上次去車站就看見有老人不會用電子車票,看著他佝僂的身軀和企圖理解的眼神,心理難免感到幾分「老無所依」的酸楚。

再者每逢過年過節,別人庭前子孫滿堂,言笑晏晏;你卻門庭冷落,心境悽涼,也會感到些許悲涼。

怎樣避免這種情況?

1、慎重考慮

在決定之前,仔細考慮清楚,是不是真的有「一輩子不當媽媽」的決心和勇氣,除了別人的非議,更多的是自己未來的規劃,切莫葉公好龍,總是變卦,否則打擊的是自己。

2、做好養老儲蓄

真正能夠安度晚年的,更多的是經濟支撐,年老之後養老院、意外、疾病等等,都需要一定的金錢儲蓄,因此年輕的時候不要只圖享樂揮霍,要多為晚年考慮。

相關焦點

  • 分娩前最後一次內檢是啥感受,尷尬還是緊張?過來人的感悟很真實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大部分人都認為,懷孕階段最難熬的應該是妊娠過程中的生理反應,但只有過來人才曉得,比起生理反應,心理上的擔憂和各種尷尬才最折磨人。
  • 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從懷孕到生產,不同階段差別有多大?
    文|好孕姐總是聽那些生過兩個孩子的過來人,說出類似這樣的結論,第一次生孩子的時候很痛苦,第二次就不會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從懷孕到生產,不同階段的差別有多大,過來人說出了真相。對那些懷二胎的時候,年紀也不大的寶媽來說,更多的情況是,前後兩次懷孕,整個孕期各方面的一些症狀會多少有些差異,但基本上差異不會太大。生產時的差異不少生過兩個孩子的寶媽,她們的說辭都是這樣的。
  • 懷老大和懷二胎有啥不一樣?不同媽媽不同表現,過來人:差別很大
    看著周圍的不少三人世界,都變成了幸福的四口之家,許多寶媽們都躍躍欲試,考慮要不要趁年輕有能力,再添一個二胎。有很多媽媽想當然地以為,懷老大的時候很輕鬆,幾乎沒受太大罪,那自己這體質豈不是天生要二胎的命嗎?
  • 一輩子不當媽啥感覺?第一批「女丁克」道出現狀,讓人心酸
    文|全文共190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在過去我們都認為結婚生子理應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自己就得結婚生子。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和自我認知的不同,丁克家族越來越流行。一輩子不當媽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輩子不當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自己不需要為孩子擔憂,為家庭煩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第1批女丁克的現狀也並非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幸福,反而有些令人心酸。
  • 超過40歲才生娃的女性,是一種怎樣的當媽體驗?聽聽過來人的講述
    或許過來人的經驗才是最真實的反饋。超過40歲才生娃的女性,是一種怎樣的當媽體驗?聽聽過來人的講述朱若玫是一名41歲的女性,事業有成,性格獨立。戀愛三個月火速結婚,婚後兩人雖然積極備孕,但過了一年都遲遲沒有動靜。夫妻倆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給出的結論是:朱若玫屬於大齡產婦,懷孕機率比黃金年齡的孕婦要低很多。
  • 生頭胎和生二胎有啥不同?過來人:一好一壞
    這次,她在凌晨一點左右就開始出現宮縮和腹痛的臨產徵兆,可有了上一次的「教訓」,產婦懶得立馬去醫院,想著先睡一會,反正不會那麼快生,等宮口開得差不多了再去醫院,最好能到院就生。結果到了凌晨四點多,產婦疼得實在受不了,這才喊醒了自己的丈夫,趕緊去了醫院,而到了之後,醫生都能看到孩子的腦袋了,差點就生在半路。
  • 生沒生過孩子,過來人一眼就看穿,網友:為什麼明星看不出來
    說起懷孕生子,很多寶媽都會擔心身材走樣的問題。畢竟平時為了保持身材吃了不少的苦,生了寶寶以後身材有可能就再也回不去,自信心太受影響了。尤其是在過來人的面前,生沒生過孩子人家可能一眼就看出來了。小區裡有位&34;,只要讓她看上一眼,基本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判斷你當沒當媽。
  • 一輩子不當媽是啥感受?首批女丁克晚年唏噓:為啥沒有後悔藥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對女人來說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可是隨著我國的逐步開放,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丁克」概念,讓不少夫妻選擇了不生育子女。丁克對於女性而言,意味著一輩子不會當母親,她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晚年光景又會如何呢?一輩子不當媽是啥感受?
  • 懷女寶和懷男寶,孕期反應大不同?不妨聽聽過來人的「大實話」
    孕媽1:「我媽說想看男寶得看肚子上的線直不直,要是直通心口就說明是個男孩子」。孕媽2:「為啥我媽說的跟你媽說的不一樣呀,我媽說看酸兒辣女,要麼就是看肚型,我就喜歡吃辣的,我媽說是個女孩」。聽著他們倆的談話,我都覺得非常好奇,懷女寶和懷男寶兩者會有什麼不同?
  • 女人生沒生過孩子,看這3個地方就知道,過來人:想瞞都瞞不住
    懷孕生養幾乎是每一個女性都要面對的一個階段,但即使已經有了寶寶,相信媽媽們也希望自己看起來能年輕漂亮。,生沒生過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過來人:想瞞都瞞不住。有些寶媽為了更好的照顧寶寶,甚至會放棄自己的工作,做出很多犧牲。
  • 一輩子不生娃啥感受?第一批「女丁克」步入晚年,她們到底後悔嗎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和異性結婚,然後生一兩個孩子,這是約定俗成的人生軌跡。但是也有一些家庭,夫妻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不要孩子,這種家庭被稱為「丁克家庭」。丁克在我國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了,並且現在到了他們成為老人的年紀。
  • 產後坐月子遇到個「彩虹屁」婆婆是啥體驗?網友:心情舒暢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自古以來,婆媳之間的矛盾永遠都像一個死結無法解開,尤其月子裡積下的仇恨,更是讓媳婦一輩子難以忘懷,如果旁邊再有一個不作為的老公,那分分鐘都不想待在這個家裡,可瞅瞅旁邊的孩子,只能忍氣吞聲承受著婆婆的那些閒言碎語。
  • 女人生沒生過孩子,這「3個部位」藏不住,過來人一看就知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琴去年剛生了一個可愛的娃娃,但是產後的身體走形卻讓她感到十分的憂心。儘管她生完之後有十分的注意保養,但是當她跟玩時別人還是猜得出她生過了孩子。
  • 生完小孩那一刻是一種什麼體驗?感覺身體被掏空?
    以前生過大寶二寶,都是順產出生的,要我說寶寶剛出來瞬間是什麼體驗呢?出生的那一刻就好像感覺身體完全被掏空,就像蛹破繭成蝶留下一個空殼的感覺。總得來說生寶寶可以分為三個產程,胎寶生出來這個階段屬於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也就是把寶寶生出來之前孕媽要經歷因持續的宮縮所導致的陣痛,等到宮口全開才是真正開始生胎寶的時候,同樣在把寶寶娩出來的過程中還需要忍受劇烈的疼痛像生第一胎的孕媽媽,要經歷數十小時的陣痛才進入第二產程,
  • 生過娃的過來人都說,月子仇會記一輩子,歸根究底是因為婆媳關係
    小雨坐月子的時候,婆婆拒絕了小雨會到娘家接受照顧的提議,原因是'被人知道了讓娘家來照顧的話自己一家人都會非常沒面子'。可是,因為性格、生活方式等等有很多不同,整個月子期間小雨和婆婆常常因為各種瑣碎小事生氣。
  • 年過40歲,女人還要不要生二胎呢?過來人的建議很實在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最近家裡老人突然催了起來,希望他們能多生一個孩子,如果是男孩子就更好了。吳大姐當然也想多生一個,但是畢竟年齡大了,身體精力跟不上,而且這麼多年沒帶孩子,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應付得過來。 年齡超過40歲,女人還該不該生二胎呢?我們聽聽過來人的建議吧,很中肯。
  • 孩子是早生好還是晚生好?過來人說,選擇不同人生不同
    文|秘籍君晚上臨睡前,媽媽群裡一直閃個不停,一位媽媽說自己生娃時旁邊病床上的寶媽才18,而且已經生第三胎了!這話一下子引發了大家的八卦之心,大家紛紛臆想孩子長大後母子同框如姐弟的畫面。其中一位媽媽幽幽說,等人家娃上大學了,媽媽才36,這正好是我生我娃的年齡。我生得晚,跟人家比少了一代人了!此言一出,大家紛紛吐露自己的生娃年齡,又各自感嘆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利弊。那麼,孩子到底是早生好還是晚生好呢?群裡寶媽們道出了各自的經歷,在我聽來,選擇不同,人生似乎也大不同。
  • 婆婆伺候月子,和媽媽伺候月子有什麼不同?過來人的答案很中肯
    比如挺過十月懷胎,過了生產大關,然後就是辛苦帶娃……感覺一懷孕好日子就到頭了。不過,這中間還有個坐月子在等著,這個所謂的當「一個月被人伺候的皇后」,也算是給生娃有功的女人一個安慰吧。說起坐月子,孕媽們感覺時讓婆婆伺候好,還是媽媽伺候好呢?這兩者有啥不同?為免到時候麻煩,還是聽聽生完孩子的過來人怎麼說吧。因為經歷過的人,答案最中肯。
  • 一輩子都不婚的「不婚族」,生活過得怎樣?聽聽四位過來人的經歷
    但現代社會,晚婚的人是越來越多,連不願意結婚的人也開始普遍了,所謂的「不婚族」越來越多,不喜歡被婚姻束縛嚮往自由,或者對婚姻不看好,不相信愛情更喜歡個人獨立,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基礎,自己一個也過得很好,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下面來聽聽這四位「不婚族」的經歷吧。
  • 生了三個女兒,要不要為生兒子去拼四胎?寶媽們請考慮好這幾方面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學室友小劉,頭胎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後來想要個兒子,就生了二胎,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又生了女兒,可小劉一直想要生個兒子。過來人對這個問題提了幾點建議,有這想法的寶媽有必要聽聽。在這個寶爸不再重男輕女的時代,寶媽們的思想也該轉變了現在人們思想轉變了,很多男士都開始變得更想要生個女兒。相反,一直想要生個兒子成了不少寶媽的耿耿於懷。有不少寶媽表示,自己一直想生個兒子,就是因為老公是獨生子,不給他生個兒子,總感覺對不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