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可以有零花錢?別早過這個年齡,父母正確培養孩子金錢觀

2020-08-26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幾歲可以有零花錢?


父母最大的謊言就是,「孩子,壓歲錢媽媽幫你存起來了」。這是段子也是實情,有多少孩子的壓歲錢自從被媽媽「存」起來之後就再也沒見到過了。

說到錢,有的家長曾經問過,「要不要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應該怎麼教孩子花錢?」關於錢的問題是父母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因為大多家長會認為,錢離孩子很遠,不需要那麼早跟孩子講錢的事。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還是犯一個常規的錯誤,就是沒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當孩子在某個年齡段時,錢就會進入孩子的生活裡,錢就會被孩子接觸,那時候,孩子需要了解錢、用錢。

所以,錢的話題不需要迴避,在適當的年齡時要教會孩子花錢。


matt老師講案例

關於錢,可能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一般家長在談到錢的時候要麼就是講大道理,比如「不能亂花錢,掙錢很辛苦。」、「你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嗎?」、「從小就要節儉,不要養成浪費的習慣。」這些大道理甭說孩子不明白,就算是一個成年人都不愛聽。

要麼就是避而不談、存而不論,需要花錢的時候就給,父母一般的做法是不主動、不溝通、不拒絕。

部分家長可能有個疑惑,「才多大的孩子需要知道錢嗎?」太有必要,不懂錢的孩子直接影響的就是金錢觀的建立。 金錢觀就是對錢的看法與態度,而金錢觀與人生觀密切關聯,所以,「錢」很重要。

我的侄子屬於是對錢沒有概念的一個孩子,錢對於他來講,除了知道是用來買東西的作用之外,其它關於錢一根不知,需要用錢就找父母要,老人給的就拿著,如果問他,「你知道錢是怎麼來的嗎?」,他會回答說,「印的啊。」

哭笑不得,一個上初中的孩子對錢完全沒概念,這算是一件好事嗎?


父母錯誤的方式影響孩子的成長

錯誤一:錢太多,花錢沒節制、不教花錢反而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就得富著養,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什麼就買什麼,年齡大了就直接給錢,而且從來不會去管孩子是如何花錢的,美其名曰,「讓孩子自己學會花錢。」、「不會花怎麼會掙錢。」

家長這些錯誤的觀念造成孩子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只會隨意花錢,但從來不知道如何去掙錢,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只會浪費不懂節儉、只知要錢不懂掙錢、眼裡只有錢,甚至沒有父母。

錯誤二:一分不給,完全控制,自卑甚至學會小偷小摸。

有些家長不希望孩子拿錢,怕孩子亂花錢,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從來不給孩子錢,或者就給很少很少的錢,然後告訴孩子,「你太小,現在不需要用錢,如果用的話,告訴媽媽。」

孩子出門身上一分錢可能都沒有,從來不敢和同學一起走,因為同學會去買零食,而自己沒有錢不能買,又不敢和媽媽說,怕媽媽罵。

慢慢孩子心理就會產生一種自卑,就會躲著、遠離自己的同學,有些孩子可能會去偷拿家裡人的錢,如果管教不當,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有直接的影響。

公安大學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分析表示,家長給孩子太多,孩子花錢沒節制,自然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然後家長一個「急剎車」就嚴格控制起來,這又造成孩子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的結果。

所以,給多了、不給、不教都是錯誤的方法,而這些錯誤就會影響孩子未來的金錢觀以及人生觀。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提出,「那零花錢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花錢應不應該管?怎麼管呢?」


matt老師劃重點

年齡界限在孩子上學這個時間點,如果孩子7歲上學那就從7歲開始給,如果是8歲那就從8歲開始給零花錢。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真正的社交圈,同時,也會開始有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並且,從上學起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所以,這個時間點最合適。

零花錢給多少最合適,這個除了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判斷之外還需要根據孩子一周的消費的實際來定。家長可以根據這個公式計算一下:零花錢金額=兩餐費用+交通費用+零食費用+可支配費用。這裡面不涉及的,比如離家近或者有人接送的話就可以去掉交通費用;比如很多學校都會提供午餐,所以,這部分餐費已經由家長統一支付了,所以,也可能去掉。零食費用與可支配費用需要看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以及實際情況再決定。原則是可以有,但不宜過多。

零花錢怎麼給呢?就像發工資一次,按時按量給。建議按周給,按月的話一次給孩子的錢過多,在孩子還不太會花錢的時候是不合適的。規定每周給零花錢的時間,比如周日,給了零花錢之後,其它時間不再給,不過孩子手裡有沒有錢了,都不要給,這個原則家長要堅持。

最關鍵的問題如何教會孩子花錢。教會孩子制定開支計劃,通過制定計劃來控制孩子花錢,同時讓孩子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所得,而不是是不勞而獲。制定計劃可以製作一張表格,同時還可以教孩子記帳,記錄自己的花銷學會如何控制錢,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由父母幫助一起記錄。這個表可以參考下圖。


關於零花錢還有三個原則,需要家長注意。

1.可以通過家務等方式給零花錢,但不要以此來「要挾」,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懂得通過勞動可以有收穫。

2.可以建議但不要強迫孩子,給孩子最大的自由,有時候可以讓孩子體會一下是什麼是沒錢。

3.傳遞正確的金錢觀,比如錢不是萬能的,比如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錢幫助別人。

錢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就像教育家默克爾說的,「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讓孩子懂錢、學會花錢就從這個年齡開始吧。



今天講的是:孩子幾歲可以有零花錢?,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媽媽小氣,零花錢只給1000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總希望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同時,又害怕這種愛會演變成溺愛,讓孩子變得索求無度,奢侈浪費。於是,在這種掙扎之下,很多父母都會在滿足孩子物質要求的同時,一邊灌輸金錢來之不易的觀念。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同時也要讓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金錢觀。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父母就該給零花錢,給晚了有這些麻煩
    不久前,有網友在知乎上發帖抱怨:父母從小就沒有給自己零花錢,上大學後,突然每月給自己2000多元的生活費。結果可想而知:通常是在月初就把當月的錢用光了。許多中國父母都有這種情況:孩子小的時候,不培養某些方面的品質,然後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長大後會自然地學會。
  • 培養金錢觀,從正確給零花錢開始
    禾老師前兩天跟幾個朋友聊天,因為都已為人父母,聊天內容自然離不開孩子。可可媽媽說,孩子班上有個同學,竟然偷拿父母手機充值好幾千塊玩兒遊戲。培養金錢觀,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可以先從合理給孩子零花錢開始。02 調整理念首先父母得明白,零花錢對於孩子來說是挺重要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呢?
  • 幾歲開始給孩子零花錢?給晚了成「小偷」,最好別超過這個年齡
    11歲還沒給孩子零花錢,他卻成了「小偷」對門的小凱媽,昨天和我在小區樓下聊天不由自主地說到了孩子,小凱媽認為兒子雖然11歲了但還沒有能力管控金錢,加上小凱平時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提,尤其是物質生活上不比其他同齡人差,於是前十幾年從來沒給過小凱零花錢,沒想到的兒子竟然成了
  • 培養孩子金錢觀,從零花錢開始
    這一屆的家長不僅要提防自己的「剁手欲」,還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實在是太難了!消費主義陷阱的時代,行動支付的便捷,讓他們以為有了手機就有錢,甚至很多小朋友以為父母沒錢了「去銀行取」就行,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 當孩子要零花錢,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培養正確金錢觀很重要
    因為有很多東西在父母看來是並沒有必要購買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父母不要輕易評論孩子的欲望。比如,當孩子想要買動漫周邊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加深對孩子的理解,明白孩子的興趣愛好有哪些。
  • 4個小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終生受益
    建立學習興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引導金錢觀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只有父母重視金錢觀的培養,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其次,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營造學習氛圍,設置練習題,引導孩子學以致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設置練習題,我推薦《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這套書。這套書中專門有一冊講述如何培養正確的金錢觀,能讓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學會合理分配。
  • 孩子愛錢是好事,正確的金錢觀就應該從小培養
    同事有個五歲的小女兒很可愛,我問她:「你的夢想是什麼?」她告訴我想當個明星,「因為她們唱唱歌就有很多的錢,有了錢就可以買很多很多的東西」。孩子可能對明星背後的辛苦並不了解,但是孩子們小小年紀夢想就和錢掛上了鉤,就連剛上幼兒園的三歲小朋友都知道錢是好東西。
  • 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從娃娃抓起
    大家都想掌控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掌控,合理支配金錢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確的金錢觀》一書對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提出很好的建議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父母可以參考這本書,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如何合理分配金錢,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 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
    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比例在節節上升,很多都是孩子們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滋生的,簡單來說,孩子從小的金錢觀,價值觀得不到滿足,從小花錢大手大腳,長大了家長們供應不上了而走上了不歸路,家長們只能悔恨交加了,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跟金錢觀呢?
  • 經濟社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有些家長經常訓斥小孩,你浪費掉的東西,我得花多少錢或者上多長時間的班才能換來的,孩子更是一臉茫然。那麼怎樣才能讓小孩正確的對待金錢,理解金錢的價值呢?我們應該要為小孩培養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這話有一定道理,如果孩子身上一點零花錢都沒有,如果在外邊真遇到需要花錢的時候,的確讓孩子很為難。但是,假如家長只知道給孩子錢,而不去引導孩子的金錢觀,不去引導孩子如何花錢,那問題就出來了。特別是那些攥著比別的同學多的零花錢的孩子,難免產生擺闊、攀比的心理。在我們抱怨、埋怨孩子浪費的同時,做家長的應該先檢査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在平日裡只要孩子一要錢就給他呢?
  • 缺乏財商的孩子太可怕了,及早培養孩子的財商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細思極恐,其實這幾件事情的主要責任來源於家庭教育,歸根到底是家長沒有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在平時消費的時候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導致孩子對金錢沒有足夠的認知,在面對金錢的時候沒有概念。
  • 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會讓其受益一生,父母可以從3點入手
    有朋友說,這個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家庭情況如此艱辛,孩子應該更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還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疏忽了。那麼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這麼重要,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忽略對他們的金錢教育。一、家長為何總忽略孩子的金錢教育?
  • 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會讓其受益一生,父母可以從3點入手
    但是,在現在的傳統家庭中,許多父母經常會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金錢觀的培養疏忽了。要麼放任孩子花錢不管,養成了大手大腳的毛病;要麼過於嚴格,導致孩子心情太過壓抑,更有甚者,偷竊亦或是被網貸迷惑雙眼。放任孩子對金錢過度花費而不管不顧,固然是不對的,但是過度管制也不可取。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如何引導、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有合理分配金錢的習慣。一個人的金錢觀是否正確,關乎他的一生,對孩子來說是一筆財富。
  • 孩子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正確的「金錢觀」都需要爸媽從小培養
    但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正確的「金錢觀」都需要爸媽從小培養!對於孩子來說,理財意識的產生與其金錢觀的樹立有很大關係。所以,爸爸媽媽們需要儘早開始重視孩子對於金錢觀的培養。同時,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大有裨益。
  • 孩子這個年齡,你要記得給孩子零花錢,很多家長給晚了
    導讀:孩子這個年齡,你要記得給孩子零花錢,很多家長給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這個年齡,你要記得給孩子零花錢,很多家長給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父母要「主動」給零花錢,不然傷娃又傷己
    這就需要從小培養正確的金錢觀,而父母作為孩子的老師,培養孩子金錢觀,可以從「零花錢」開始。· 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對孩子來說有許多的益處。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問題:孩子多大給零花錢?研究表明:七歲的孩子就已經對金錢有了認知,可這個年紀在父母看來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給錢也管不住甚至會弄丟。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增加零花錢數量,畢竟零花錢對孩子來說有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 孩子亂花錢?給孩子金錢,更要給孩子金錢觀
    今日話題:父母要不要從小和孩子談錢?之前看到過一個記者採訪:你覺得你的爸爸一個月工資多少?一個學生說:我爸爸可有錢了,一個月能掙200多塊錢呢!另一個學生說:一個月好幾千萬。1、定期給孩子零花錢 研究表明,孩子2-3歲開始就會有金錢意識。
  • 致父母:談錢不俗氣,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就要早談常談
    金錢觀不是年齡決定的,而是成長中的點滴經歷和經驗潛移默化,慢慢形成的。而童年的影響至關重要。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童年能夠決定人的一生,而是說人生前十來年的經歷,養成的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作為父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我們就一定要跟他們談錢,經常談,給他們傳遞正確的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 不炫富不哭窮,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這條新聞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孩子的金錢觀要從小培養,長大後才能理性消費,正確對待財富。其實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我三歲多的小外甥就已經能分辨50元和100元的區別,帶他逛幾次超市,他就知道錢可以買好吃的。所以,金錢觀的培養,越早開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