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本
次認定500所大學的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此前10月30日,教育部官網曾發布《關於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首批共公示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560門。此次最終公布的名單與公示的名單相比,線上一流課程增加了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增加了原2017年、2018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線下一流課程減少一門。按第一建設單位口徑統計,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排名全國前三!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高等學校要將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
納入「十四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加快建設
與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相適應、與新技術相融合、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學管理政策和機制,注重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應用優秀案例的推廣,以「學習革命」推動「質量革命」向縱深發展。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在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中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予以支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地方有關高校也應採取相應支持措施,積極推動廣大教師和學生投身新時代教與學變革實踐。課程平臺單位要按照人才培養規律要求,繼續做好各種類型課程的技術服務設計、運營、服務支持和網絡安全保障,持續推動課程平臺技術與模式、教育教學工具的再創新再提升再優化。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繼續建設進行
跟蹤監督和管理。自公布之日起5年內,未能按照各類課程要求開放共享或持續建設的課程,將取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此前,2019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決定
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面向各類高校。在不同類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設一流本科專業,鼓勵分類發展、特色發展。
面向全部專業。覆蓋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分年度開展一流本科專業點建設。
突出示範領跑。建設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示範性本科專業,引領帶動高校優化專業結構、促進專業建設質量提升,推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分「賽道」建設。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地方高校名額分列,向地方高校傾斜;鼓勵支持高校在
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建設一流本科專業。
「兩步走」實施。報送的專業第一步被確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組織開展專業認證,通過後再確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交大在本科教學上的投入和實力,一直有口皆碑,此次認定結果,不是偶然,而是國家對交大本科教學實力和水平的再一次肯定。此前,在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評估專家組認為:西安交大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世界科技進步方向相適應,
「西安交大是一所能在浮躁世界中放下一張平靜書桌的地方」。2018年,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交大11項成果獲獎,與浙江大學並列全國高校第一。
2018年,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評估,交大位居全國高校第五。
2019年,在
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上,交大位居
全國高校第四。2019年,
普通本科院校教師教學發展指數評價,交大位居
全國高校第八。2015年,
陶文銓院士榮獲
「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此前,他已獲評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2019年,中國教師發展基金舉辦
第一屆全國傑出教學獎,全國僅評出5人,
何雅玲院士獲獎。2020年,
第二屆全國傑出教學獎,全國僅評出9人,
鄭南寧院士獲獎。年過八旬的陶文銓院士長年講授數值傳熱學課程,深受學生歡迎
今年疫情期間,何雅玲院士在教室講授工程熱力學在線課程
鄭南寧院士講授數位訊號處理課程
鄭南寧院士領導團隊傾心編寫的本科教學著作
疫情期間,鄭慶華副校長在教室講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論在線課程正如鄭南寧院士所講: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打開一扇門。人才培養要以學生為本,以創造為源。希望我們今天的教育,能夠點燃學生們內心探索未來的火種,並使他們能在將來的某一刻,釋放出燦爛的光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擔當,在今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背景下,肩負起責任和使命,把事業追求和人生價值融入到學生培養的點點滴滴之中。」交大,將始終擔負起人才培養的使命,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培養崇尚科學、求實創新、勤奮踏實、富有社會責任感和高尚品質的傑出人才;保存、創造、傳播知識,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來源 | 教育部官網、軟科微信、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