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聽陳嶽講《弟子規》:有些東西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2020-12-25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8日訊(記者 蔣亮)對於一名小學生來說,學習成績也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持有這樣觀點的家長和學生還真不少。然而成都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陳嶽卻說,對於孩子們來說,生命中有些東西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小朋友大朋友齊坐操場集體聽《弟子規》

  4月8日,應成都高新區關工委和團工委邀請,成都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陳嶽來到高新區慶安小學,給這裡的三十名教師和八百餘名學生及其家長,用通俗易懂的生動語言上了一堂精彩的《弟子規》與家庭教育課。據悉,這也是成都高新講堂開課以來的第六講。

  「同學們都來說說,對於現在的你們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陳嶽鼓勵孩子們積極回答問題,並誘之以獎品,不少孩子爭相回答說,「好好學習!」然而陳悅的答案卻讓在場的孩子和家長們大跌了回眼鏡,「其實啊,對於現在的你們來說,掌握六樣東西要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陳嶽所說的六樣東西,就是《弟子規》中提倡的孝、悌、謹、信、愛和仁等六種品德。「曾經有位家長當面質疑我說,如果按照你教的方法去做,我的孩子都講誠信和仁愛了,那不是讓他長大後在這個不誠信的社會裡吃大虧嗎?」陳嶽用這件真實的事例告訴孩子們,儘管品德是美好的,但是仍有不少家長擔心如果遵守這些美德,孩子將來會吃虧,「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對的。」陳嶽解釋說,如果孩子養成了不講誠信的習慣,將來工作了對老闆撒謊,多幾次就肯定會被炒魷魚,但是誠信的人卻肯定會受到大家的尊重,並成為大家喜愛和樂於交往的對象,「看似吃虧的誠信,終究會讓你收穫幸福。」陳嶽的這番解釋,讓孩子和家長們頓時陷入了沉思。

  「收穫很大,發人深省!」……會後,一位慶安小學的女老師告訴記者,今天的講座不但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連自己也聽入了迷,「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庭和學校更好地配合,也更有效地教育好下一代,我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像這樣高質量的高新講堂走進我們校園。」

 轉麻辣微博

相關焦點

  • 閱讀悅美,「陳嶽叔叔」在成都蒲江實驗外國語小學講故事
    中國網4月19日訊(李小野)4月19日,由蒲江縣文體旅局、蒲江縣教育局主辦的「書香蒲江•閱讀悅美—總有一個聲音讓您感動」頒獎儀式暨陳嶽叔叔講故事活動在成都市蒲江縣實驗外國語小學舉行。  陳嶽叔叔和到會領導及學校相關負責人為在「書香蒲江•閱讀悅美—總有一個聲音讓您感動」活動中評比出的「優秀朗讀者」「十優朗讀者」「十佳朗讀者」頒發獎牌和獎品。實小的小朗讀者們展示朗讀節目《誦讀經典 涵養品格》。
  • 《弟子規》之類的國學經典被要求小學一年級不識字的小朋友背誦?
    我家老大小時候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背誦《弟子規》,當時幼兒園沒有硬性規定,也沒有要求家長去教,孩子能背誦兩句我們還覺得還挺厲害的,至於《弟子規》有什麼用?還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老大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背誦《弟子規》,家長檢查作業,每次聽著閨女磕磕巴巴的背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煎熬,我想幫助她背誦,但是我都念不通順,更別提背誦了。
  • 「成都環保大使」陳嶽:能走路時,就不要開車
    從2007年至今擔任成都市環保大使、《陳嶽叔叔講故事》欄目的主持人陳嶽認為,愛成都就要從低碳環保生活做起,從我們的衣食住行踐行,在他看來,「少開一天車、少抽一支煙、少用一雙筷、少用一個袋」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 「學習弟子規 致敬最親人」悅讀活動
    ,學會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們,8月12日陽山鎮光明村婦聯攜手尹城村婦聯,開展了「學習弟子規 致敬最親人」讀書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了從事家庭教育工作的鄭華老師進行了分享。鄭老師從餐桌禮儀、做客禮儀兩個方面分享了兒童少年應具備的禮儀涵養,倡導講禮儀講文明從身邊的生活細節開始,做一個新時代文明知禮的少年。小小筷子承載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如何正確使用筷子,是餐桌禮儀的重要部分。在課堂上,大家一起學習、演示如何使用筷子。小小的筷子,我們提倡環保原則,選擇廢物再次利用,傳承和體現禮儀之邦的傳統文化。
  • 《弟子規》解讀七:關於學習的五大要點,值得孩子和家長同時學習
    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卻跟上不來。存在著這種現象,很多人會認為是孩子天生腦子不行。實際上,這是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掌握學習要點。其實,《弟子規》的《餘力學文》篇早就給出了答案。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原文欣賞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餘力學文》篇,該篇共144字。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 幼兒園開展《弟子規》教學活動的3個方法
    儻不問,即為偷」「」(使用別人的東西,要提出請求,要徵得同意。假如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最重要的是誠實講信用,撒謊或胡言亂語都是不可以的!)等。經典《弟子規》全文三字一句,適合孩子的語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也不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只著重於培養幼兒的誦讀興趣,從小培養幼兒對古文的美感和學習趣味,開發幼兒心智。
  • 家長比孩子更需讀《弟子規》
    錢文忠接受本報獨家專訪,給你一個讀《弟子規》的理由。  本專題採寫及圖片  本報記者 吳波  為何要讀《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由清代李毓秀所著。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餘力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 《弟子規》中對於說話是有標準的,那就是說符合事實的話
    踏踏實實做事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弟子規》這句「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話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對這句話有誤解,說《弟子規》裡面,說話說多不如少,我們都少說話,這種強制性規定,束縛人性,壓抑人性。沒有深入學習,你就看這幾個字,那麼就理解不到究竟講的是什麼!這話講什麼意思呢?你不能把這個話說多不如少,單獨來講,要跟後邊連起來,後面講「惟其是,勿佞巧。」這句很重要,是什麼意思嗎?就是你話說太多,不如少點說。那多少是標準?
  • 弟子規全文解釋—弟子規全文翻譯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為要小心謹慎,言語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到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
  • 「夫孝,德之本也」 康會長細講《弟子規》
    「夫孝,德之本也」 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第十九集 (上)▲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第十九集(上)回顧:康會長細講《弟子規》視頻精彩節選>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弟子規》我們在上節課講到「出則悌」的第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弟子規】弟子規解釋(一)
    >【弟子規】弟子規解釋(一)2012-07-02 18:09:1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弟子規原名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易解: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
  • 幼兒園開展《弟子規》教學的3大方法
    我園各年段教師按照《弟子規》學習計劃,每周上好一節《弟子規》集中活動課。教師們集思廣益,使集中活動形式多樣。如為了讓小班幼兒理解《弟子規》中「晨必盥,兼漱口」的這句話的意思,小班年段的教師就設計了一節《我會刷牙啦》的社會活動。首先通過讓幼兒觀看動畫片《米卡好習慣——我會刷牙啦》,讓幼兒知道我們每天早晨起床後都要洗臉、刷牙,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 《弟子規》第一講:神靈佑孝子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著手,從四書五經著手,最先從《弟子規》開始,改變我們的命運。大家一聽到《弟子規》,唉呀,太簡單了,老師,講點難一些的吧,比如《論語》什麼的,不急,這個「弟子」不僅僅是指小孩子,我們每一個願意學習聖賢教誨的人,每一個願意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都是「弟子」。
  • 【和家】細講《弟子規》9-5
    因為當地是海南人,他們講海南話,我就聽不懂,所以他們的鎮長跟副鎮長都一起來參加,這樣的父母官也非常難得。這個鎮長聽完我講的,然後就翻譯給他們聽,所以我講的笑話都要繞過去,然後他們才會笑。剛好也講到這個天堂跟地獄的故事,當天晚上,因為七點多還有一場是對他們鄉裡面的一個小學演講。晚上鎮長、副鎮長陪我們吃飯,結果鎮長跟副鎮長就一直夾菜到我們的碗裡面,我們旁邊一位李老師馬上就說:我們來到天堂了!
  • 講弟子規故事 循中華好美德
    講弟子規故事   循中華好美德——近城小學開展讀書節「講弟子規故事」比賽
  • 百年匠人丨中國傳統文化·《弟子規》裡講誠信
    「誠」即誠實,誠心誠意,不撒謊,不欺詐,說真話,做真事;「信」指講信用,遵守諾言,不違約。在古今中外的史冊中,留下很多關於誠信的言論、典故和感人故事。今天,百年匠人就帶大家訪古穿今,共同學習《弟子規》裡的誠信文化。
  • 音樂舞劇《弟子規》月杪公演
    故事以一個現代學者穿梭千年的視角,從血脈相連的孝順關係,體會「孝心通於神明,大愛光於四海」的重要啟示。  梁國城說:「《弟子規》何止是孩童靈源鄉,更是品靜好人生,惟盼孝道深的人明白這是做人的本歸。人們都會老去,而《弟子規》千年不朽,更催人間懂得珍惜永遠。所以《弟子規》不只是孩子的東西,對為父母者亦有警世意義。」他又指出,音樂舞劇《弟子規》未來不止於香港演出,這只是第一步。
  • 《弟子規另解》之四——謙虛的品質從聽父母的教誨開始
    咱們繼續昨天的來講訴弟子規,這是我學習《弟子規另解》的讀後感。以後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每天我都會更新。看了這個,我只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實在是太好了,那麼下面開始學習。今天學習「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 《弟子規》原文及翻譯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為要小心謹慎,言語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到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
  • 《弟子規》全文及解釋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為要小心謹慎,言語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到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