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2021-02-19 小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

對於文獻研究法而言.無論對哪一種文獻進行研究,其研究的過程都是相似的,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準則。一般而言.文獻研究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確定研究目的和問題。研究目的和問題不間,文獻收集、描述的範圍必然不同,文獻分析的重點也必然不同。所以文獻研究法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確定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問題。同時還要明確文獻研究法在這項研究中是當作輔助性的研究方法,還是作為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來使用,因為這會直接影響文獻收集、整理、解讀及分析的側重點和方法。

2.文獻收集。首先,要確定文獻收集和描述的範圍。這裡的文獻範圍是指文獻的內容範圍、時間範圍和文獻的類別。其次.做好收集文獻和描述文獻的準備工作。即取得與掌握有關文獻的單位或個人的聯繫,設計文獻的收集和描述大綱。最後.根據已擬定的研究方案和目的,進行文獻收集。文獻收集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向擁有這些文獻的個人索取,另外一個是到特別的收藏地或檔案館取得(建議用網絡的方法收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在收集文獻時都要注意鑑別文獻的真偽,深人考察文獻的來源和可靠程度;同時要註明記錄文獻的來源.以便保證引用文獻的規範性.避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情況出現;還要在時間和經費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擴大文獻收集的範圍.以保證能夠收集到較為完整和系統的文獻。

3.文獻的整理。剛剛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非常龐雜,必須經過整理才能很好地為我們所要進行的研究服務。資料整理就是為了使搜集到的大量粗糙、雜亂的原始資料系統化.從而揭示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及內在規律。在小課題研究中,資料整理首先是對所獲資料進行檢查、核實,並對錯誤和遺漏加以修正、補充。然後將其分類編碼,再進一步綜合簡化。文獻的整理要常握以下原:一是條理化.即整理文獻和整理後的文獻要有一定的時序,整理後的文獻不能是散亂的和無規律可循的;二是系統化.即文獻整理要有一定的邏輯.整理後的文獻之間要有一定的相關關係.成為一個有機的整休;三是簡明化,即要保證整理後的文獻是最能夠體現出研究要用的,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使整理後的文獻仍很龐雜。

4.文獻的解讀。文獻的解讀一般包括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瀏覽,就是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簡單了解整理好的文獻的基本內容和待點,不需要掌握、理解和記憶其其體內容。瀏覽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了解已有閱讀價值文獻的全貌,確定這些文獻對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是分辨出文獻哪些部分的研究價值和意義最大,為以後的精讀做好準備。因此.瀏覽的速度要快。可以通過閱讀內容摘要、文獻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以及每一段的主題句等方法提高閱讀的速度。第二個階段是精讀,即理解性閱讀。通過情讀,要深人理解和掌握文獻中對研究有價值和意義的內容,同時要做出正確而客觀地評價。這個階段既是理解的過程.也是概括和再次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階段既要把文獻內容同自己的研究課題結合起來,同時還要有效鑑別文獻的直偽和內容的可靠程度。

5.文獻分析。文獻分析包括統計分析與理論分析。前者主要是定且分析.採用的主要方法是統計方法、數理方法和摸擬法;後者刻是定性分析,包括邏輯分析、歷史分析、比較分析、系統分析等,主要採用的一般方法是比較法和構造類型法。所謂構造類型是指依據經驗或思辨從資料中抽象出理論概念,然後利用這種概念將所研究的社會現象劃分為各種類型,如權威類型、角色類型等。社會科學研究還使用各種特殊的定性分析方法.如結構分析、功能分析、社區分析、階級分析、角色分析等等。任何研究都離不開定性分析,但具體採用哪些分析方法是由研究目的和理論暇設決定的。

上述過程並不是一種直線式的過程.很據研究的需要常常重複其中的某個過程。比如,在分析階段覺得收集的文獻不夠充分時,就需要重新收集文獻、孩理文獻和閱讀文獻。在這樣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中,不斷概括和明晰自己研究的問題,最終形成研究報告。必須指出的是,在整個文獻研究方法使用的過程中,必須對所採用的任何資料持有一種科學的置疑精神和批判態度,這是保證文獻資料準確性的前提。


小課題研究微信公眾號專注於中小學教師小課題研究指導與服務,定期推送了解小課題、確定小課題(如何選題)、實施小課題(如何研究)、課題成果表述(如何撰寫課題成果)、小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技巧、優秀小課題案例展示、互動交流等欄目內容,是中小學老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好幫手。歡迎全國中小學、幼兒園老師關注。請回複數字獲取相關資源。

0】資源導航

1】了解小課題

2】確定小課題

3】實施小課題

4】課題成果表述

5】小課題研究方法與技巧

6】優秀小課題成果展示

7】相關通知與公告

8】訪問小課題研究微網站

9】原創精華內容

以上資源隨時更新,歡迎隨時回複查閱。

希望您能將本微信訂閱號推薦給課題組其他老師哦^_^

[點擊微信右上角小人查看歷史消息查閱更多精彩文章]


免費課程介紹視頻


問卷星是一個免費的好用的在線問卷調查平臺,推薦大家使用,視頻教程請您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小課題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小課題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
  • 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敬請收藏
  • 小課題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小課題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法
  • 小課題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小課題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
  • 什麼是比較研究法?┃研究方法專題
    (一)比較法的特點和適用  廣義地說,比較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都要採用比較的方法;任何相對獨立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歷史法、解釋學的方法、分析學的方法、行動研究的方法等等)之中都包含著比較研究的成分;一項課題研究的各主要環節都需要比較法的參與——通過比較選擇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對文獻材料進行比較分析
  • 課題研究之文獻研究法
    課題研究之文獻研究法在探究一個課題的時候,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方法。而其中有一個是依據各式各樣的文獻,我們稱之為文獻研究法。對於文獻研究法而言,無論對哪一種文獻進行研究,其研究的過程都是相似的,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準則。一般而言,文獻研究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 確定研究目的和問題。
  • 課題的研究方法(小總結)
    課題研究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國文教學生活化、課內外結合等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提高和突破。2.問卷調查法:在實施課題階段,對沒有實施此課題的年級的學生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用以了解學生的數學發展現狀與發展需求,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並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採取相應的策略與手段。
  • 小課題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範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 小課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小課題研究,是需要靠合適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研究問題的。那麼,小課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小課題研究方法有很多,由負責人要根據選題需要,篩選有效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 課題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在課題論證中,要體現用什麼方法來完成研究。由於多數課題研究難度比較大,單一的研究方法無法解決問題,要求負責人結合研究課題需要,採用多種研究方法相結合。不過選用研究方法,得知道研究方法有什麼。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下課題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 課題研究必備模板: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問卷法、文獻法、訪談法、觀察法我們在課題中會遇到一個模塊,研究方法,不會寫的就拿這個模板改吧,加上自己運用這些方法的部分細節
  • 行動研究法的具體操作方法┃課題研究六步驟詳解┃《中小學教師小課題研究操作實務》視頻課程
    行動研究法的具體操作方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範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如何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方案能保證整個課題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這是科研管理部門是否批准課題立項的關鍵,也是科研管理部門進行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題鑑定的重要依據。二、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內容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
  • 小學教學課題研究途徑與方法
    作者:新風學術網 1、文獻研究法 廣泛搜集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文獻研究法是整個課題研究中輔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並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結合調查研究、對比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
  • 課題設計┃課題研究設計的八個策略
    一、把握研究框架從現有的教育課題研究設計來看, 課題研究設計一般應包括5個基本的要素, 即問題提出、文獻綜述、研究目標與內容、研究方法與過程、研究預期成果。問題提出是整個研究的「核心價值觀」, 通過對研究背景的分析、研究目的意義的論述, 全面統攝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對成果的預期。文獻綜述是研究設計的基石。
  • 小課題研究案例2:捕捉問題,形成小課題
    作為一線教師在長期的看似簡單、重複,其實紛繁複雜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其實有很多「問題」和「想法」,我們把這些以前僅是停留在嘴邊、頭腦裡的「想法、問題」作為一項小課題來研究、探究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試一試」,在嘗試中改進工作,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徐老師《小學數學教學中遊戲卡的開發和利用研究》顯著成果的取得更讓大家明白:小課題的價值在於做。
  • 小學課題研究方法與實施路徑
    2020年12月25日下午,華南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博士生導師熊建文教授蒞臨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為東風西路小學全體教師以及廣州市名教師周蓮清工作室成員開展了《小學課題研究方法與實施路徑》專題講座。
  • 教你做課題系列69:對小課題問題研究的思考
    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基層教育的內在規律,研究的過程是可重複的,研究的方法是可靠的,研究的結果具有客觀的普遍性或創造的開發性。為了讓學校能夠「每天進步一點點」,積玉橋學校積極推廣開展小問題、小視角、小觀念、小步子的小課題問題研究。
  • 【悅讀者】《談談文獻研究與文獻研究法》 閱讀筆記
    這一階段研究者主要通過文獻研究實現以下目標 :(1)獲得進行研究設計、確定問卷項目等研究所需的相關參考資料 ;(2)尋找到與所研究問題相關的理論或理論根據 ;(3)建立研究架構或形成自己的理論架構 ;(4)提出設定假設的理論依據 ;(5)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思路。
  • 小專題研究方案的撰寫
    小專題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課題的表述(課題名稱)、課題涵義(研究對象與範圍)、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預期成果形式、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經費預算與保障條件等,這裡主要說說:小專題研究的成果表達。      小專題研究成果表達方式很多,有論文、教育敘事、日誌、案例描寫、課例報告、經驗總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