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百村紀事|美麗鄉村入畫來

2020-12-17 甘農社

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李官灣村

美麗鄉村入畫來

劉開奇 董志鋒 李林芳 汪小龍

李官灣村很貧窮很落後,山大溝深,土地貧瘠,光禿禿的山梁上風沙漫捲,陡峭的羊腸小道上跋涉著到山下水家溝背水的人群和馱水的牛車隊,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灰。土舍、茅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有些家庭還人畜共住,日夜聞著牛糞、驢糞味道的村民們並不反感這種味道,倘若在路上遇到一堆牲口糞,如果沒有工具拾回家,他們就會在旁邊放塊石頭,以示「名花有主」,這是李官灣村人為一方熱炕搶佔燃料的獨特方式……這,是二十年前的李官灣。

李官灣村很無奈很蕭條,由於學校整合,村裡唯一的學校被裁撤,孩子們要到城裡上學,很多父母就帶著孩子進了城,打點臨工,租個簡陋的房子陪讀。越來越多的村裡人進了城,原來2000多人的村子,寥落得僅有200餘名老弱病殘看家護院,上百畝山坡耕地長成了草場,家家戶戶的牆頭上爬滿了青苔……這,是前幾年的李官灣。

李官灣村很富裕很美麗,2000多畝土地被九大商家全部承包,2018年僅土地流轉一項收入就有八十多萬元,最多的一戶拿到了九萬多元。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村民辦起了農家樂,當上了工人,開拓出形形色色的增收渠道,造風景的人遠道而來,爭著、搶著,在李官灣辦起了田園綜合體和各種農莊,種上了富硒綠色蔬菜和各種進口的鮮花;看風景的人絡繹不絕,陶醉在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文化氣息之中,眾星捧月,終於給她贏來了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這獨一無二的名片……這,是今天的李官灣。

「一舉成名天下聞」的李官灣村,儼然成了天水人和遊客們心目中的詩與遠方。

李官灣村坐落在秦州區南部的慧音山之巔,距「隴上第一名剎」南郭寺僅2公裡,距天水市區5.8公裡,下轄水家溝、胡家堡、柴家山、新莊、老莊五個自然村,人口274戶1405人,回漢雜居,民風淳樸。

信步李官灣新村,遠處的密林雲霧繚繞,一個個帳篷連接成引人無限嚮往的休閒露營公園;近處精巧別致的小洋樓一字排開,凝結著鄉愁的鄉村記憶廣場成了視野開闊的觀景臺,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綠樹掩映,金毛犬在掛著大紅燈籠的院門前撒著歡兒,群群白鴿煽動著翅膀從頭頂悠然飛過。

清晨,明媚的霞光穿過天際,播撒在峰巒疊幢之上,山間的水氣緩緩升騰,李官灣雲蒸霞蔚,恍若人間仙境;入夜,皓月當空,星光燦爛,南山雲端露營公園的篝火晚會點燃了遊客的激情,盛世歡歌響徹雲宵。春天,這裡有野花漫山開遍,鬱金香吐露著醉人的芬芳;夏天,這裡有「孔雀花海」五顏六色的百日菊吸引著遊人絡繹不絕前來觀賞;秋季,這裡有層林盡染的五彩斑斕;冬日,這裡有南山滑雪場的晶瑩與浪漫。

在李官灣村,「三變改革」讓農民全部變成了股東;易地搬遷讓舊村落變成了鄉村記憶博覽園,繪製在土牆上的鄉村風俗畫,懸掛、擺放在場院邊的鐵鏵犁、木耱耙、簸箕、風車等生產農具,引人回到那日漸久遠的農耕時代。

到這裡來,你可以在南山雲端文化旅遊度假區騎馬、射箭、滑雪、滑草,在房車影院裡面看電影,在親子樂園中快樂嬉戲;可以在格瑞農莊、祥雲農莊裡撒歡勞作、採摘果蔬;可以在南山書院聽講座,繪畫、寫生…….

這裡,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古樸傳統與現代文明在這裡交匯,特色產業與田園風光在這裡召喚,「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李官灣,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最著名的科學論斷之一,也是李官灣村華麗蝶變的最生動的實踐。

自從1999年以來,李官灣村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栽植了1740多畝森林,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5%。

面對著漫山碧透的這一方靈動的山水,如何才能盤活資源,走出一條屬於李官灣的振興之路?這是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首先影響發展的癥結在於路不通,李官灣村要走一條適合自己的綠水青山的發展之路,缺不了一條條能夠承載這份藍圖的大道。

從2013年開始,短短幾年時間,李官灣村從南廓寺山門上山、全長7.5公裡的柏油路徒步景觀大道修成了;從水家溝方向入村,全長5公裡的「扶貧路」硬化了;自李官灣出發、經楊河至皂郊鎮全長30多公裡的旅遊通道打通了;從呂二溝上山的一條路也竣工了。李官灣擁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

一條條大路,連通了窮鄉與城市,溝通了過去與未來,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人們封閉的思想,築起了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的希望。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李官灣村依託南郭寺景區的輻射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提出了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通過土地流轉、招商引資,多舉措全方位多業態發展鄉村旅遊,著力打造村美民富的休閒鄉村旅遊示範村。按照「一點多元」旅遊發展戰略的定位,圍繞李官灣文化旅遊村這個中心點,用「以點帶線,以線串珠」的方式,精心打造多條精品旅遊線路。

目前,李官灣村擁有了南山雲端田園綜合體、漫泰谷·鄉村旅遊度假體驗園、南山書院、壽山書畫院、農耕文化博物館、格瑞農莊、祥雲農莊、南林麗景農業綜合體等九個文農旅大項目。

靠趕廟會賣粽子維生的村民吳玉全夫妻回到村裡辦起了農家樂,告別起早貪黑跑夜路的日子,不到半年時間就掙了兩萬多;張餘彩老人給南山書院的工作人員做飯,一個月能掙1800元;村中最窮的三戶人被「南山雲端田園綜合體」招收為員工,一年工資收入兩三萬元…….

2018年,李官灣入選甘肅省首批鄉村旅遊示範村,寂寞多年的李官灣村,終於展露出了她醉人的光彩,迎來了四面八方的遊客;貧窮多年的李官灣人,終於鼓起了錢袋子,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李官灣村好不好,其實誰都不如嶽父母更有發言權,遊客們來到這裡,只做短時間的停留,而把女兒嫁到李官灣來,那可是押上了她一輩子的幸福,來不得半點兒疏忽。所以,多年來,盡職盡責的女方父母們,硬是一次次為李官灣投了反對票,從而讓李官灣背了多年「光棍村」的大名。

「以前人家都把我們村叫『光棍村』,真的是每三戶人家幾乎就有一個光棍,說上一門親事,女方家來看一回就不成了,兩三年進不來一個人。現在嘛,只去年一年就結了十幾對。」說起這個今昔大變化,今年57歲,當了整整二十年村幹部的現任李官灣村黨支部書記的倪寶成高興得合不攏嘴。

誠然,今天的李官灣村,成了姑娘們擇偶的「香餑餑」。有幾位河南、陝西等外地的姑娘成了李官灣村小夥的新媳婦,天水市區、二十里舖等城區、山下的姑娘,也嫁到了村中來。

2019年3月14日,是一個結婚的好日子。這一天,李官灣村有四對新人同時舉辦了婚禮,整個李官灣沉浸在喜氣洋洋、歡聲笑語的氛圍當中。尤其是村民杜吉祥的婚禮,更是贏得了大家的熱情祝福和高度關注,他家新婚房的裡裡外外,都是來賀喜的父老鄉親。原來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第一次,他和前妻自由戀愛,但女方家長嫌李官灣窮、嫌杜吉祥家裡窮,硬是不想把姑娘嫁給他,雖然在他倆的堅持下終於成婚,但婚姻僅僅存續了幾年時間,他的前妻還是留下幼小的孩子和她離婚了。杜吉祥這次的新娘子是皂郊鎮賈家寺村的姑娘,賈家寺村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視察過的村子,多年前就是全區有名的富裕村,現在同樣富裕起來的李官灣村終於贏得了和這樣的村子裡的姑娘通婚的底氣,擺脫了貧困、住上了新樓房的杜吉祥,終於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和杜吉祥一樣,異地扶貧搬遷到李官灣新村和水家溝自然村新村仿古農家小樓院中的村民就有99戶,讓李官灣村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助力他們的娶嫁之路走上了從未有過的坦途。

走進李官灣村,人人最能直接看見和體會到的,是它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走向富裕。然而,當你細心品味,你應該更驚嘆的是它在「鄉風文明」和文化發展道路上的幸運、機遇和前景。

讓我們暫且退回到李官灣村之外,先從它的仿古牌坊說起。

李官灣村牌坊的正反面,分別雕刻著一副楹聯,正面的楹聯是:

上聯:良鄉仰俊才,士生厥壤挺逸秀;

下聯:南郭滋李官,鍾振隴右赴康莊。

由天水師範學院副院長、古典文學博士汪聚應教授撰寫。

背面的楹聯是:

上聯:漢柏唐槐,詩客心園南郭寺;

下聯:清風朗月,桃園勝境李官灣。

由著名天水籍書法家毛選選撰寫。

你的雙腳跨過牌坊,沿著李官灣新村那排標誌性的漂亮樓房前行,便會看見正在建造中的一棟雛形非常美觀的小樓,那是李官灣傳統工藝文化旅遊園,它將把古法榨油、石磨磨麵、民間釀醋、無礬粉條、古方釀酒等傳統食品加工於一體,採取網絡預約,家庭體驗,分散派送的智慧城市模式,打造田園式、體驗式、回歸傳統的民間產業文化園。後期項目增加了手工編織、木雕家具、陶藝雕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這個項目,幾乎涵蓋了天水民俗文化的全部。

村子中間最敞亮開闊的地界,是集鄉村旅遊、民俗體驗、農耕文化、陶藝展示、傳統射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為一體的李官灣鄉村記憶廣場,這裡展示著的鄉村生活傳統、勞作傳承、民間習俗、禮儀道德以及鄉村變遷的實物圖片和村民使用過的老舊物件,一定勾起了你濃得化不開的鄉愁了吧?

穿過人類歷史上的這些記憶,仿佛穿過時光隧道,但在中途,你不得不停下來,因為一座中式仿古四合院呈現在了你的面前,這便是南山書院。在南山書院的正門上,懸掛著「李官灣楹聯村」和「李官灣書畫村」「天水師範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實踐基地」三塊牌子,這是南山書院的分設機構,也是李官灣村的文化名片。在南山書院大門兩旁的木柱上,雕刻著這樣一副楹聯:

上聯:請君拾級斂衽,憑欄飲佳釀,談笑說文章,且來椿蔭新書院;

下聯:任爾去國懷鄉,仗劍登名山,揮斥開胸襟,莫忘隴上小江南。

據說這是天水師範學院教授、詩人薛世昌几上李官灣、拈斷數根須撰寫的,最終在幾十副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由著名書法家範碩先生揮毫書丹,高高懸掛在了南山書院的大門上。

此時,你一定已拾級斂衽,走進南山書院了吧?

它的設計者和建設者、畢業於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的畫家慄浩宇會告訴你,在今年五一開業的南山書院,將是一個集國學培訓、書畫交流、非遺展演、文化養生為一體的書院式講堂。在這裡,李官灣村的孩子與村民,可以享受免費的書畫和勞動技能培訓。

而且,他們即將開辦一個畫展,這個畫展上將要展出的作品,是由天水師範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天水市書畫院、天水市文化館,天水市美協多次組織藝術家多次深入李官灣村,開展「魅力李官灣美術寫生」活動,專門為李官灣創作的作品,部分已在天水日報、天水晚報以《印象李官灣》的專版專題,與天水師範學院王元中教授為首的作家詩人的詩文一起進行了整版刊發。

這麼多的俊才逸秀能這般熱衷於李官灣的文化事業,得益於2015年秦州區為李官灣村選派的曾畢業、就業於天水師範學院的第一書記丁勝,正是他和他母校的教授們充滿詩情畫意的策劃,讓李官灣的倩影,永遠留在了精美的詩文和畫卷之中。

如詩如畫的李官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正在走向更遠、更美好的未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隴上田園 詩畫王壩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即將召開歡迎大家來美麗鄉村打卡今天推介的是康縣王壩生態民俗旅遊區隴南康縣王壩生態民俗旅遊區位於甘陝交界處的王壩鎮,距縣城10公裡,是川陝入甘的重要通道之一,景區核心面積7.5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95%,這裡生態田園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被譽為「隴上田園、詩畫王壩」。
  • 美麗鄉村入畫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村裡在搞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環境美得像畫一樣。」聽得出,父親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自豪。放下電話,我忽然想起,已有好些時日沒回老家看望父母了。周日,我拉上妻兒開車回到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西北隅的老家朱家橋村。車子剛進村口,就見一個個農家小院粉刷一新,一條條瀝青鄉道平坦寬闊,一面面彩繪文化牆賞心悅目……這樣環境秀美、生態宜居、散發著現代氣息的鄉村田園美景,讓人眼前一亮。
  • 中國美麗鄉村旅遊——濠江線路之崗背、東隴
    濱海古韻鄉村休閒遊線路前兩天,我們介紹了濠江區濱海古韻鄉村休閒遊線路的前半部分,今天我們來看看線路最後兩站——崗背和東隴。濠江區濱海古韻鄉村休閒遊線路的第五站是崗背,位於河中路中段,創鄉有600多年歷史,原名「鳴崗鄉」,後更名為「崗背村」,是廣東省名村,省級衛生村。
  • 湖北興山深渡河村:厚植文明沃土 美麗鄉村入畫來
    投資1.3億元對村沿河兩岸進行庫岸治理,投資2.6億元建生態汙水處理廠,把縣、村兩級汙水進行生化集中處理,投資800萬元建水上樂園生態停車場,投資350萬元對5條防洪溝渠進行治理。  突出地理優勢,打造多元化休閒鄉村。
  • 湖北宜城美麗鄉村入畫來
    12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拉練活動中,筆者看到,一條條寬敞乾淨的瀝青路,一棟棟粉刷一新的房屋,一個個別致的議事亭,一片片色彩斑斕的田野,一張張農民燦爛的笑臉,一路風景變換,讓人流連忘返,一幅幅美麗鄉村的優美畫卷徐徐呈現。美麗鄉村風光。
  • 北京朝陽: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一村一落皆是景,美麗鄉村入畫來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朝陽區從2018年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共建成20個美麗鄉村。傍晚,點點燈光映照著青瓦白牆,高碑店鄉高井村的白家樓村美得如同一幅畫。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白家樓村打造生態綠地、幸福新景等5大景觀,通過雕塑、鋪裝、綠化、景觀小品,提升環境品質,營造地標形象。居民住房不僅「顏值」提升,村內還實現雨汙分流,自建中水處理系統,實施資源再利用,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100%。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川區:人居環境整治不停步 美麗鄉村入畫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川區:人居環境整治不停步 美麗鄉村入畫來 2020-08-25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岸打好「三張牌」 美麗鄉村入畫來
    打好「整治牌」——點線面結合扮靚美麗鄉村風景線  藍天白雲下,迎龍鎮清油洞村槽房院落美若油畫。白牆灰瓦的民房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錯落有致,寬闊的柏油路、整潔的農家院壩、書香四溢的農家書屋……眼前一幕,讓人很難將髒亂差和槽房院落聯繫起來,但事實是槽房院落過去不僅環境一團糟,還是「髒亂差」的典型。
  • 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組圖)
    原標題: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鄉村美景也依次呈現,一幅幅群山逶迤、綠水環繞、氣象萬千、景色宜人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美麗的「一村一景」、美妙的「一村一韻」,成為城鄉居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生活居住和留住鄉村記憶的好去處。
  • 美麗鄉村入畫來|水口村:推進美麗屋場建設打造人居環境「新名片」
    近年來,村支兩委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旅遊新模式,並以此為抓手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被獲評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水口村素有小「桂花王國」美譽,在這裡,家家戶戶屋前屋後摘種的桂花樹比比皆是,每到秋天,滿樹金黃的花粒成簇成簇地布滿枝頭,異香陣陣,撲鼻鑽心。
  • 美麗鄉村行|人居環境大改善 美麗鄉村入畫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段時間登封市各鄉(鎮)區、街道積極行動積極謀劃設計康村、東張莊、東十里舖、花樓4個村的汙水管網項目。對北高莊美麗鄉村進行綠化亮化,種植櫻花、女貞、琵琶等觀賞樹種,打造高質量圍村林381畝。同時,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對評選出來的優秀家庭給予物質獎勵,充分調動了群眾搞好自家庭院衛生的積極性。
  • 孝昌王店:一村一落皆是景,美麗鄉村入畫來!
    的發展規劃,推出了幸福高崗、紅色磨山、生態白鶴、人文響堂等美麗宜居鄉村特色品牌,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石磨、石桌、石凳,喚醒你對舊時光的回憶,石景牆,再配上如「石來運轉」字樣的畫龍點睛,讓一處普通的風景頓時變得獨特起來,美麗的鄉村便成了四方遊客打卡的網紅之地。
  • 走鄉村看變化 眼中美景入畫來
    整村脫貧的市級貧困村、古韻十足的中國傳統村落、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在王雨生筆下,看似簡單的黑色線條勾勒出100個風格各異的村莊。為什麼要畫這100個村莊呢?原來,73歲的王雨生每天都通過媒體了解國內新聞。
  • 「十三五」海港答卷:推進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田野,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鄉村,正邁出鏗鏘的步伐……「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農業結構深化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海港322平方公裡的沃土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全面展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隴上農家皆詩意 鄉村美景入書畫
    秋日華家嶺風景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畫意境往往是人們對美麗鄉村最深的印記和嚮往。以發展鄉村旅遊為載體,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把農耕民俗與旅遊元素結合起來,營造田園風光綜合體。村莊坐東朝西,依山而建,布局緊緻,民居以傳統的四合院為主,現存較多精緻的高房,有一批相對完好的窯洞。北山山澗有一溪流,民國年間時逢大旱,村民引泉水入村,形成一圓形水塘。村中有一土堡,堡牆、女牆、角墩、望臺保存完好,壕溝清晰可見,堡內有村民居住。古堡風勁,清塘水柔,一股古村溫情的鄉風拂面而來。
  • 保靖隴木峒滑草場開園迎客 引爆鄉村旅遊熱
    紅網時刻10月2日訊(保靖分站記者 田麗 彭偉 彭學東)10月2日,湖南省保靖縣2018年全域旅遊活動周暨隴木峒滑草場開園儀式舉行,湘西自治州首家滑草場——隴木峒滑草場正式亮相,大批遊客齊聚隴木峒前來參觀體驗,引爆保靖國慶黃金周鄉村旅遊熱。
  • 宜城廖河村:美麗鄉村入畫來 幸福生活甜如蜜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明磊 胡夢瑤)1月7日,筆者走進宜城市廖河村看到乾淨整潔的硬化路,妙趣橫生的文化牆,綠意盎然的農家院,仿佛置身於美麗畫卷之中。美麗鄉村風光。通訊員供圖廖河村位於雷河集鎮北部,有10個村民小組。
  • 同心共築中國夢 美麗鄉村入畫來
    秋湖村位於婁底市婁星區蛇形山鎮中部,距上瑞高速、婁益高速扶州出口僅3公裡,省道S209穿村而過,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裡,水田508畝,旱土120畝,林地300畝,23個村民小組共335戶1328人,中共黨員27人。
  • 康縣:村美民富產業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通訊員 崔麗紅  近年來,康縣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核心、以文明為底色,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立足縣情實際,依託生態優勢,整合資金資源,堅持苦幹實幹,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條彰顯縣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 美麗鄉村遍隴原
    在這片神奇的大地上,美麗的「一村一景」、美妙的「一村一韻」,成為城鄉居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生活居住和留住鄉村記憶的好去處。河西走廊線  黃草營村  景點介紹:黃草營村在嘉峪關的西北部,這是一個美麗、和諧、富饒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