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5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近年來,金川區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深入,切實提升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鳥瞰綠樹掩映中的金川區寧遠堡鎮中牌村,像是一幅工筆畫: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橫平豎直,把村子分隔成一個個小方塊;房前屋後乾淨整潔,無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的景象;道路兩側、宅院前後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金川區寧遠堡鎮中牌村村民 張菊花
我們村莊房前屋後、馬路兩側種的這個樹挺好的,晚上人出來散散步,心情好,環境好,空氣好。
寧遠堡鎮中牌村黨總支書記王立校說,因為村子距離金昌經開區較近,所以今年村裡申請了高東公路兩側綠化林項目、南部生態屏障綠化項目,在高東公路1.5公裡長的道路兩側種植海棠、圓冠榆等樹木。
金川區中牌村黨總支書記 王立校
我們今年申請的金阿高速南部生態屏障的綠化項目區,這個項目總長度8公裡,綠化面積1200畝。現在我們西面擁有金永高速綠化帶,南面有金東公路的綠化帶。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使我村的村域綠化面積達到80%以上,起到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隔離工業區汙染的作用,整個使我們全村的人居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綠化美了環境,新宅暖了民心。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寧遠堡鎮龍景村1組的一條河道裡,堆滿了草棚、圈舍等雜物,村民依溝而居,房屋皆是土坯房,凡牆體裂處,皆以木樁斜頂,被村民戲稱「榆木車柱頂南牆」。
2019年,在新農村建設時,龍景村從治理河道入手,疏通河道、修整護坡、拆舊建新,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金川區寧遠堡鎮龍景村黨總支副書記 楊永年
這條路是我們村上剛剛修好的一條路,是通往野狐灣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對我們村上是相當的重要。以前我們這個地方髒亂差比較嚴重,這是個河道,亂搭亂建的現象比較多。這是個陡坡,老百姓根本就上不來,所以才修的這條路。通過修這條路我們整體配套了60套新農宅。現在路也修好了,新房子也住上了,老百姓心裡也舒暢了。
順著村黨總支副書記楊永年手指的方向,我們來到了剛剛建好的新農宅,大大的院子,敞亮房子,都讓村民王德勝打心眼裡高興。
金川區寧遠堡鎮龍景村1組村民 王德勝
我們這個房子是2019年開始修的,當時在鎮上和村上的倡導下,我們自願拆除了舊宅。房屋的建設面積達到了120平方米,總體造價是65000塊錢,其中政府為我們維護補貼了兩萬五。現在外面的道路、鋪磚政府都馬上給我們做好了。現在我們這個家具、屋頂、地板磚都鋪好了,我們感覺農村跟城市沒什麼區別,生活在農村很幸福。
為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村生活汙水達標排放和資源化利用,徹底解決村鎮汙水處理問題,金川區已建成雙灣鎮汙水處理廠、古城村汙水處理站及雙灣鎮區、陳家溝村、新糧地村、古城村汙水收集管網,寧遠堡鎮西坡村、馬家岸村、高崖子村等農村汙水管網已接入城市汙水處理管網設施。
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培育鄉風文明有機結合起來,大力開展以「五清兩創兩提升」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全面鞏固提升「兩美三潔全域淨」成果,截至目前,全區已清理危舊房屋、殘垣斷壁433處,整齊堆放柴草、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5587處。
通過村組道路硬化及宅前鋪裝、亮化工程、綠化工程、供水工程、外牆粉刷改造、村莊風貌改造、環衛一體化設施等一系列配套工程,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如今,一個個村莊,天藍、地淨、水清,生態良好,煥發新顏,文明和諧;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且日漸美好。
記者:王鑫、王曉曦、王新木
來源:金昌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川區:人居環境整治不停步 美麗鄉村入畫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